眾所周知,宋朝人對趙匡胤還有一個尊稱——藝祖。實際上,柴榮同樣是一代藝祖,如果他的帝國能長久存在的話。


    柴榮幾乎是無所不能的,他能讀通經典大義、能製定國際大戰略、能規劃定萬民擁戴的各項政策、能在長江製造船隻大艦。甚至,他還親自貫甲縱馬,與士卒大殺四方。


    野史小說常說趙匡胤用一根盤龍大棍打下四百軍州。實際上趙匡胤兵變篡位後,並沒有以皇帝身份拎著盤龍棍打下一座城池,都是坐在汴梁城中指揮部下殺敵,並非馬上皇帝。而柴榮,則是實實在在以皇帝之尊,衝殺在戰鬥一線,幾次險象環生,真正意義的馬上皇帝。


    有一部野史小說叫《趙太祖下南唐》,描寫的是大宋皇帝趙匡胤親征三下南唐,最終消滅南唐的精彩故事。趙匡胤確實三征過南唐,可他是以大周將軍的身份,跟著大周皇帝柴榮南征的。真正三征南唐的,將南唐皇帝李璟徹底打服的,是柴榮。


    趙匡胤是宋朝的開國皇帝,但彼時的帝國在製度建設上早已經成型,而開千載近古社會之風的,是周朝第二代皇帝柴榮。


    從這層意義上講,趙匡胤名為開創,實為守成;而柴榮名為守成,實同開創。


    打個形象的比喻,柴榮是種樹的,辛辛苦苦種出一棵掛滿果實的果樹。可還沒等柴榮摘果子就意外去世了,柴榮隻好選擇讓趙匡胤保護幼主摘果子,結果趙匡胤自己去摘了果子。


    趙匡胤知道自己得國方式不怎麽光彩,所以極力籠絡各階層的知識分子。宋代以及後代的文人集團對趙匡胤針對知識分子的各項超國民政策感激涕零,對柴榮並不感興趣,因為柴榮從來不溺愛這些讀書人。柴榮倒是十分“溺愛”社會底層的窮苦百姓,可這些高人一等的士人們何時瞧得起這些窮鬼?


    用現在的江湖行話說,柴榮心裏沉甸甸裝著地都是人民群眾。在治民方麵,柴榮很早就嶄露頭角。郭威建周後,因為王峻從中阻撓,柴榮一直留在澶州施政。柴榮治地,恩威並施,不枉不縱,“吏民賴之”。柴榮善治民的名聲越來越響,以至於朝野上下都對柴榮有著很強的心理依賴。


    郭威病危時,內外人心惶惶時,不知道郭威死後,朝廷會不會發生什麽大亂。可當大家聽說晉王榮及時的代理一切朝政時,無不歡呼。“及聞帝總內外兵柄,鹹以為愜。”


    但在這些“鹹以為愜”的官員中,似乎並不包括馮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五朝宰相:五代十國裏的馮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薑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薑狼並收藏五朝宰相:五代十國裏的馮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