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紀中葉以後,西方學術思想來到中國,並得到了廣泛的傳播,長期束縛國人的思想禁錮得到解放;至二十世紀初,隨著清帝遜位,二千餘年的封建帝製徹底宣告結束,中國進人一個嶄新的時代——社會曆史的新時代,也是思想學術的新時代。
在這個新的時代,隨著海外留學的大力拓進、新學堂的紛紛建立、西學學理的廣泛傳播,國內各學術領域進人了一個空前繁榮時期,同時也造就了一批博古通今、學貫中西的大師。這些學術大師秉承“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為後世學人表率”之旨,撰著了一批對當時及後世的中國學術發展與演進均產生巨大影響的經典學術著作。這些著作反映了中國近現代的學術研究成果,全麵展示了中國現代學術體係建立及發展過程。這些大師級學人的經典著述,雖經歲月的磨洗,至今仍然璀璨生輝,在諸多學術領域發揮著廣泛影響。
民國初葉處於曆史激變時期的大師級學者,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既受過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洗禮,國學功底深厚;同時又接受過西方先進學術思想的熏陶,能夠熟練運用所學西方先進的學術理念和科學方法,研究國是,探求真知;更重要的一點,他們有著嚴謹治學的態度,精益求精的治學精神——他們令人歎為觀止的學術成,正是建基於這種種主客觀因素之上的。
還須指出的是,那一時期獨立之精神、自由的思想與學術氛圍亦十分重要,與孕育培養出學術大師、撰著出版學術經典密不可分。在今天的清華園中,陳寅恪先生為王國維紀念碑撰寫的碑文,至今可謂金聲玉振、振聾發聵:“先生之著述,或有時而不章,先生之學說,或有時而可商,唯此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曆千載萬祀,與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精神獨立、思想自由,是王國維的學術品格,也是民國初葉眾多學術大師所共有的學術風範。
二十世紀已經漸漸遠去。那是個人才輩出的時代,也是個激變的時代,更是一個留下了自己深深印痕的時代。那個時代所產生的眾多人文學術大師及其學術成果,當時是、現在是、也將永遠是我們國家一筆豐厚的文化財富,值得後人珍惜、繼承和研究。
編輯出版這套《中國近現代文化思想學術文叢》,我們存有一個素樸的心願:既堅持學術性與可讀性並重的原則,亦以弘揚這些人文大師們的學術經典為指歸,來進一步展示這些學術經典是中華民族的文化之本;讓廣大讀者從中體悟到,閱讀經典可以幫助人們深人理解我國傳統文化的深層結構與博大精深。經典愈悠久,就愈具有長期的重要曆史影響與現實作用。
整理出版這套文叢,可為廣大讀者提供二十世紀初期以來的中國學術精品。這些著述以曆史、文學、哲學為主,不僅是近代各新學科的開山之作,亦是典範之作,業已經曆時間檢驗,學術界對其有一定的肯定。如胡適的《白話文學史》、蔡元培的《中國倫理學史》、陳青之《中國教育史》等,皆為轟動當時並影響至今的經典學術著作,有些著作更是近年來第一次整理出版。
本次編輯整理這些著作,均以民國時期的初版為底本,用現代漢語標點符號標點,采用橫排簡體的形式出版。本著尊重原著的原則,對原書中一些詞匯,包括人名、地名、書名及其譯名皆仍其舊,不做改動,一般隻做技術性處理。
盛世多撰述,盛世出好書,盛世重藏書。在今天這個中華民族最接近偉大複興的時代,推出這套文叢,其嘉惠時人、流傳後世意義不言而喻,出版者和廣大讀者當以此目標共勉。
中國書籍出版社
2016年2月
在這個新的時代,隨著海外留學的大力拓進、新學堂的紛紛建立、西學學理的廣泛傳播,國內各學術領域進人了一個空前繁榮時期,同時也造就了一批博古通今、學貫中西的大師。這些學術大師秉承“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為後世學人表率”之旨,撰著了一批對當時及後世的中國學術發展與演進均產生巨大影響的經典學術著作。這些著作反映了中國近現代的學術研究成果,全麵展示了中國現代學術體係建立及發展過程。這些大師級學人的經典著述,雖經歲月的磨洗,至今仍然璀璨生輝,在諸多學術領域發揮著廣泛影響。
民國初葉處於曆史激變時期的大師級學者,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既受過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洗禮,國學功底深厚;同時又接受過西方先進學術思想的熏陶,能夠熟練運用所學西方先進的學術理念和科學方法,研究國是,探求真知;更重要的一點,他們有著嚴謹治學的態度,精益求精的治學精神——他們令人歎為觀止的學術成,正是建基於這種種主客觀因素之上的。
還須指出的是,那一時期獨立之精神、自由的思想與學術氛圍亦十分重要,與孕育培養出學術大師、撰著出版學術經典密不可分。在今天的清華園中,陳寅恪先生為王國維紀念碑撰寫的碑文,至今可謂金聲玉振、振聾發聵:“先生之著述,或有時而不章,先生之學說,或有時而可商,唯此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曆千載萬祀,與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精神獨立、思想自由,是王國維的學術品格,也是民國初葉眾多學術大師所共有的學術風範。
二十世紀已經漸漸遠去。那是個人才輩出的時代,也是個激變的時代,更是一個留下了自己深深印痕的時代。那個時代所產生的眾多人文學術大師及其學術成果,當時是、現在是、也將永遠是我們國家一筆豐厚的文化財富,值得後人珍惜、繼承和研究。
編輯出版這套《中國近現代文化思想學術文叢》,我們存有一個素樸的心願:既堅持學術性與可讀性並重的原則,亦以弘揚這些人文大師們的學術經典為指歸,來進一步展示這些學術經典是中華民族的文化之本;讓廣大讀者從中體悟到,閱讀經典可以幫助人們深人理解我國傳統文化的深層結構與博大精深。經典愈悠久,就愈具有長期的重要曆史影響與現實作用。
整理出版這套文叢,可為廣大讀者提供二十世紀初期以來的中國學術精品。這些著述以曆史、文學、哲學為主,不僅是近代各新學科的開山之作,亦是典範之作,業已經曆時間檢驗,學術界對其有一定的肯定。如胡適的《白話文學史》、蔡元培的《中國倫理學史》、陳青之《中國教育史》等,皆為轟動當時並影響至今的經典學術著作,有些著作更是近年來第一次整理出版。
本次編輯整理這些著作,均以民國時期的初版為底本,用現代漢語標點符號標點,采用橫排簡體的形式出版。本著尊重原著的原則,對原書中一些詞匯,包括人名、地名、書名及其譯名皆仍其舊,不做改動,一般隻做技術性處理。
盛世多撰述,盛世出好書,盛世重藏書。在今天這個中華民族最接近偉大複興的時代,推出這套文叢,其嘉惠時人、流傳後世意義不言而喻,出版者和廣大讀者當以此目標共勉。
中國書籍出版社
2016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