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偉人的誕生
每當看到“非洲”這個字眼,人們的腦海中便會浮現出貧窮、饑餓、落後等畫麵。事實上,這並不代表它的全貌。
青山環繞的一片狹長穀底中有一個黑人的村子,叫庫努村。這個村子隻有幾百人,住在用泥和茅草建造的小房子裏。這些房子的造型遠遠看上去像倒置的燕子窩,出口是一扇矮矮的門。
這個村子的前麵有一條河流緩緩流過,它就是著名的姆巴謝河。這個小村子繼承了非洲大部分部落的特點——原始、安靜。
由於世界局勢的影響,非洲的原始社會結構被打破。行走在村子裏,不時能夠看到赤足的男孩在玩耍;能夠看到穿著西化的衣服、信奉基督教的人穿過。當時的非洲受白人殖民的統治,土地全部歸白人政府所有,除了很少幾個規模龐大的部落外,非洲人沒有土地,每年隻能以繳納地租的方式租種殖民政府的土地。
當地人以玉米、高粱和豆角作為主要食物,一些富有的人能夠偶爾“加餐”,吃一些咖啡和糖,但對於庫努村的大部分人來說,這種“加餐”屬於奢侈行為,根本消費不起。
一年中的大部分時間,庫努村都看不到男人,這是因為男人需要外出謀生,去遙遠的農場或者礦山幹活。這些男人一年大約回來兩次,主要是耕地,而播種和收割是屬於女人的事情。
貧窮的生活使非洲的土著居民失去了受教育的權利,除了部落酋長的家人之外,絕大部分是文盲。
就是在這樣一個原始、落後的地方,出現了一個日後為很多人耳熟能詳的名字——曼德拉。
1918年,世界上發生了三件大事:
1.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
2.南非暴發了嚴重流感,數百萬人在流感中死亡;
3.黑皮膚的曼德拉出生。
1918年7月18日,曼德拉出生了。盡管整個歐洲都在慶祝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盡管南非暴發流感導致人心惶惶,但庫努村這個與世隔絕的地方卻非常安靜,隻是偶爾傳來幾聲嬰兒的啼哭聲。
曼德拉出生的家庭屬於非洲部落中的高貴家族——泰姆布家族,他的父親叫格達拉·亨利·曼德拉,是泰姆布家族的酋長,曾經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加入南非軍隊與德國人作戰。作為酋長,亨利·曼德拉還是當地行政委員會的成員之一。這個委員會比較特殊,在當時種族歧視嚴重的情況下,他作為黑人成為其中一員是非常不容易的。當時的委員會主要是由有色人種和白人共同組成的,主要職責是協助比勒陀利亞政府處理地方上的事務,如征收牲畜接種疫苗稅和公共牧場稅。
作為酋長,亨利·曼德拉有3個妻室,繼承酋長位置的人通常來自大妻室,另外還有右妻室和左妻室,曼德拉是右妻室所生。他的母親叫諾賽卡尼,是一個聰明、賢惠的女人。
非洲文化的顯著特征就是家庭結構龐大,姑、叔、姨、舅的子女都被視為兄弟姐妹,沒有親疏遠近之分,曼德拉的大家族也不例外。
在曼德拉的記憶中,庫努村的生活雖然很清貧,但充滿樂趣。作為酋長的家人,他們和庫努村其他人一樣,吃的一切都是自己生產的。女人們負責種植和收割玉米,收割之後,年紀稍大的孩子們負責用石頭將米粒碾碎。一部分做麵包,剩下來的晾幹後存起來,作為儲糧。家族中還飼養很多牛和羊,能夠以牛奶和羊奶充饑。
生長在這種環境中,曼德拉從家族中學到了屬於他們種族的文化和傳統,了解了包括民族語言、習俗、友誼和做人等觀念或“烏本圖”(在非洲社會裏指交情或夥伴之間的感情)。
小時候的曼德拉非常調皮,亨利·曼德拉給他取名為“豪利沙沙”,譯成中文就是“調皮”“搗蛋”的意思。他所在的部落名字叫“馬迪巴”,譯成中文就是“和事佬”,後來這成了人們對曼德拉的尊稱或愛稱。
物質的貧乏在小時候的曼德拉看來並不重要,能夠參與各種遊戲就足夠開心——追求快樂是孩子們的天性。
作為男孩子,曼德拉和他的夥伴們自創了很多遊戲,遊戲的規則也是他們自己製定的,盡管每一次都玩得灰頭土臉,但並不介意。
部族之間的鬥爭
在庫努村這個部落內部也發生過流血衝突。部族與部落之間發生的唯一對抗發生在科薩人與少數姆凡古人之間。在1820年到1840年期間,祖魯人的部落逐漸強大,他們開始發動戰爭,用武力征服和統一所有部落,導致了很多流血衝突。
其他部落為了免於流血,紛紛遷移。姆凡古人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為了躲避祖魯部落而逃到東開普來的。
姆凡古人來到新的環境,既沒有自己的土地,語言也不通,甚至與當地人無法正常溝通,隻能以從事一些當地人不願意做的工作而生存。他們在白人的農場裏或者商店裏工作,這讓當地的科薩人瞧不起他們。
然而,姆凡古人更接近現代工業文明,而且由於他們與歐洲人打交道,因此比其他非洲部落接受了更多教育,也更現代化。
在曼德拉兒時,姆凡古人已經在科薩族人的部落中站穩了腳跟,姆凡古人與科薩族人相互融合,盡管歧視現象依然存在。
由於接受西方的教育,他們中很多人當上了牧師、警察、教師和翻譯,甚至還有人當了當地官員。這些人也是最先信奉基督的非洲人,房子建得很科學,用科學方法種植莊稼,於是姆凡古人逐漸變得富裕了。
姆凡古人這個部族“後來居上”,讓原先的科薩族人很不爽,矛盾逐漸尖銳,直至發生衝突。斷斷續續的衝突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但規模都比較小。這種衝突主要是出於嫉妒心理,而非部落仇恨。
很快,在姆凡古人與科薩人達成諒解之後,衝突逐漸消失。可惜的是,這種調解並沒有終止少數姆凡古人與科薩人之間的衝突,後來南非的白人政府為了轉移矛盾,挑起了兩部族人之間的矛盾,最後導致了嚴重暴力衝突,發生大規模的械鬥。這是後話。
每當看到“非洲”這個字眼,人們的腦海中便會浮現出貧窮、饑餓、落後等畫麵。事實上,這並不代表它的全貌。
青山環繞的一片狹長穀底中有一個黑人的村子,叫庫努村。這個村子隻有幾百人,住在用泥和茅草建造的小房子裏。這些房子的造型遠遠看上去像倒置的燕子窩,出口是一扇矮矮的門。
這個村子的前麵有一條河流緩緩流過,它就是著名的姆巴謝河。這個小村子繼承了非洲大部分部落的特點——原始、安靜。
由於世界局勢的影響,非洲的原始社會結構被打破。行走在村子裏,不時能夠看到赤足的男孩在玩耍;能夠看到穿著西化的衣服、信奉基督教的人穿過。當時的非洲受白人殖民的統治,土地全部歸白人政府所有,除了很少幾個規模龐大的部落外,非洲人沒有土地,每年隻能以繳納地租的方式租種殖民政府的土地。
當地人以玉米、高粱和豆角作為主要食物,一些富有的人能夠偶爾“加餐”,吃一些咖啡和糖,但對於庫努村的大部分人來說,這種“加餐”屬於奢侈行為,根本消費不起。
一年中的大部分時間,庫努村都看不到男人,這是因為男人需要外出謀生,去遙遠的農場或者礦山幹活。這些男人一年大約回來兩次,主要是耕地,而播種和收割是屬於女人的事情。
貧窮的生活使非洲的土著居民失去了受教育的權利,除了部落酋長的家人之外,絕大部分是文盲。
就是在這樣一個原始、落後的地方,出現了一個日後為很多人耳熟能詳的名字——曼德拉。
1918年,世界上發生了三件大事:
1.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
2.南非暴發了嚴重流感,數百萬人在流感中死亡;
3.黑皮膚的曼德拉出生。
1918年7月18日,曼德拉出生了。盡管整個歐洲都在慶祝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盡管南非暴發流感導致人心惶惶,但庫努村這個與世隔絕的地方卻非常安靜,隻是偶爾傳來幾聲嬰兒的啼哭聲。
曼德拉出生的家庭屬於非洲部落中的高貴家族——泰姆布家族,他的父親叫格達拉·亨利·曼德拉,是泰姆布家族的酋長,曾經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加入南非軍隊與德國人作戰。作為酋長,亨利·曼德拉還是當地行政委員會的成員之一。這個委員會比較特殊,在當時種族歧視嚴重的情況下,他作為黑人成為其中一員是非常不容易的。當時的委員會主要是由有色人種和白人共同組成的,主要職責是協助比勒陀利亞政府處理地方上的事務,如征收牲畜接種疫苗稅和公共牧場稅。
作為酋長,亨利·曼德拉有3個妻室,繼承酋長位置的人通常來自大妻室,另外還有右妻室和左妻室,曼德拉是右妻室所生。他的母親叫諾賽卡尼,是一個聰明、賢惠的女人。
非洲文化的顯著特征就是家庭結構龐大,姑、叔、姨、舅的子女都被視為兄弟姐妹,沒有親疏遠近之分,曼德拉的大家族也不例外。
在曼德拉的記憶中,庫努村的生活雖然很清貧,但充滿樂趣。作為酋長的家人,他們和庫努村其他人一樣,吃的一切都是自己生產的。女人們負責種植和收割玉米,收割之後,年紀稍大的孩子們負責用石頭將米粒碾碎。一部分做麵包,剩下來的晾幹後存起來,作為儲糧。家族中還飼養很多牛和羊,能夠以牛奶和羊奶充饑。
生長在這種環境中,曼德拉從家族中學到了屬於他們種族的文化和傳統,了解了包括民族語言、習俗、友誼和做人等觀念或“烏本圖”(在非洲社會裏指交情或夥伴之間的感情)。
小時候的曼德拉非常調皮,亨利·曼德拉給他取名為“豪利沙沙”,譯成中文就是“調皮”“搗蛋”的意思。他所在的部落名字叫“馬迪巴”,譯成中文就是“和事佬”,後來這成了人們對曼德拉的尊稱或愛稱。
物質的貧乏在小時候的曼德拉看來並不重要,能夠參與各種遊戲就足夠開心——追求快樂是孩子們的天性。
作為男孩子,曼德拉和他的夥伴們自創了很多遊戲,遊戲的規則也是他們自己製定的,盡管每一次都玩得灰頭土臉,但並不介意。
部族之間的鬥爭
在庫努村這個部落內部也發生過流血衝突。部族與部落之間發生的唯一對抗發生在科薩人與少數姆凡古人之間。在1820年到1840年期間,祖魯人的部落逐漸強大,他們開始發動戰爭,用武力征服和統一所有部落,導致了很多流血衝突。
其他部落為了免於流血,紛紛遷移。姆凡古人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為了躲避祖魯部落而逃到東開普來的。
姆凡古人來到新的環境,既沒有自己的土地,語言也不通,甚至與當地人無法正常溝通,隻能以從事一些當地人不願意做的工作而生存。他們在白人的農場裏或者商店裏工作,這讓當地的科薩人瞧不起他們。
然而,姆凡古人更接近現代工業文明,而且由於他們與歐洲人打交道,因此比其他非洲部落接受了更多教育,也更現代化。
在曼德拉兒時,姆凡古人已經在科薩族人的部落中站穩了腳跟,姆凡古人與科薩族人相互融合,盡管歧視現象依然存在。
由於接受西方的教育,他們中很多人當上了牧師、警察、教師和翻譯,甚至還有人當了當地官員。這些人也是最先信奉基督的非洲人,房子建得很科學,用科學方法種植莊稼,於是姆凡古人逐漸變得富裕了。
姆凡古人這個部族“後來居上”,讓原先的科薩族人很不爽,矛盾逐漸尖銳,直至發生衝突。斷斷續續的衝突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但規模都比較小。這種衝突主要是出於嫉妒心理,而非部落仇恨。
很快,在姆凡古人與科薩人達成諒解之後,衝突逐漸消失。可惜的是,這種調解並沒有終止少數姆凡古人與科薩人之間的衝突,後來南非的白人政府為了轉移矛盾,挑起了兩部族人之間的矛盾,最後導致了嚴重暴力衝突,發生大規模的械鬥。這是後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