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布競選總統


    公元前47年,古羅馬愷撒大帝在小亞細亞吉拉城大獲全勝時,豪情萬丈地說:“我來了,我看見了,我征服了!”大帝惜字如金,卻是鏗鏘有力、擲地有聲的最強音。


    2008年的1月20日,這天是星期六,是法定的休息日,在這樣一個通常新聞傳播比較慢的一天,希拉裏在沉寂了8年之後再次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她宣布加入總統競選的方式比較特殊,是通過精心設計的網絡方式進行的。她在網站上發表聲明,以一句“我來了,我要贏”的口號,發出了要成為美國曆史上第一位女總統的誓言。


    與此同時,數千封電子郵件發到記者和朋友的郵件裏。她的個人網站的網頁背景色為紅白藍三種國旗上的顏色。在一張圖片上,希拉裏坐在沙發上,表情輕鬆,略帶微笑。點擊該圖片,就會看到長為1分42秒的視頻。在視頻裏,希拉裏解釋了自己為何要參選。


    克林頓卸任之後,希拉裏的關注度也相應地降了下來。在一段時間內,相比於以前一直處於風口浪尖的生活,她很享受平靜、安逸的生活。然而,她體內的不安定的政治因素慢慢地騷動起來,她喜歡上了政治,她要重新投入到政治的生活中。


    在視頻中,希拉裏說,她衷心希望美國民眾能夠支持她,加入她的競選陣營。同時,她邀請美國民眾在未來幾天中在互聯網上與她交談,她將親自回答民眾提出的問題。


    希拉裏說,作為參議員,她將在未來兩年內竭盡全力去限製時任總統的小布什對美國可能造成的損害,但這一切需要一位新總統才能完全消除小布什所犯的錯誤,恢複美國人民的希望和樂觀主義,恢複美國在世界上受人尊敬的領導者地位。


    在那個慵懶閑散的星期六,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希拉裏競選總統的新聞吸引了。媒體爭先恐後地報道這一大新聞,一時之間,曾經的第一夫人希拉裏競選總統的新聞傳遍世界。


    在宣布參選後不久,她就接到了電視台的采訪要求,這正合她的心思。隨即,她不斷地接受各種電視采訪,主要的新聞節目上都出現了她的影子。同時,她開始了連續三天的在線視頻聊天,每天下午7點,她都要回答由助理從數萬網民的數萬條問題中挑選出的一些問題。


    連續幾天的“作戰”,希拉裏開始出現疲態,嗓子也有些沙啞,但她依然樂此不疲地回答各種問題。


    截然不同的態度


    在希拉裏的競選聲明中,她抨擊小布什,認為小布什在處理伊拉克問題的政策和增兵計劃方麵是極其錯誤的。同時她公開批評小布什應該在離任前撤出駐伊拉克美軍,將伊戰的爛攤子留給下一任總統處理,屬於極度不負責的行為。


    這一內容立即引起了很高的關注。聯想到2002年時,希拉裏支持對伊戰爭,在投票中果斷地投支持票,授權對伊戰爭,而此時卻批評對伊戰,有媒體批評希拉裏表裏不一、“將統一戰線的戰友推下火坑”。


    關於這一點,不斷有記者和選民追問她是不是認為自己2002年的投票是個“錯誤”,她拒絕回答“是”,而是稱自己的投票“對所有的美國人而言是一個糟糕的決定”,“所有的參議員都犯了錯誤”。


    “事實上,我曾經擔心自己出爾反爾會給選民們留下不好的印象,我並不想做一些讓別人以為我不夠堅強或口是心非的事情。”希拉裏話題一轉,“然而,民眾在缺乏安全感時,他們寧願選擇一個堅強而犯錯誤的人,也不願選擇以為軟弱而正確的人。要知道堅強則是領導者的重要品質。”希拉裏說道。


    明顯看出,希拉裏認為所有人都犯了錯。


    全麵做出改變


    這一次競選總統,希拉裏儼然做足了準備,她從各個方麵都做了改變,很明顯,她要改變過往第一夫人的形象。


    首先,希拉裏改變了以往競選總統的策略,首次實行網絡選舉,這是希拉裏在為自己競選下一任美國總統做標新立異的做法。之所以使用這個辦法,原因之一是youtube網站的橫空出世。這家視頻分享網站成立於2005年2月,迅速在美國走紅,受到民眾的追捧。另外,通過網絡發布競選消息成本並不高,而傳統的傳媒和廣告的方式成本較高,且時間不長。


    更重要的是,希拉裏想通過這種方式,樹立自己標新立異的標簽,步入年輕人的節奏,提高自己在青年一代當中的形象。


    其次,祭出親情牌,以女兒為王牌,改善冷峻嚴肅的形象。在宣布競選美國總統後,希拉裏打起了女兒牌,要塑造可親的母親形象,爭取女性選民的支持。


    當時,切爾西已經26歲,供職於華爾街一家基金公司。希拉裏及她的競選班子將她作為競選利器,認為有這樣一位優秀的女兒為自己站台助選,一定能夠展現希拉裏教子有方的成功母親形象。果然,切爾西很快就在希拉裏的競選活動中拋頭露麵,同希拉裏一同登場,並肩戰鬥。


    有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希拉裏和克林頓對政治都有很深的情節,可他們唯一的女兒切爾西卻沒有走上從政的道路。要知道,作為一名在白宮長大的女孩,她可是經曆了很多大風大浪,包括她父親與萊溫斯基的性醜聞,可恰恰就是這種大風大浪,讓切爾西對政治看得很透,也讓她遠離政治。


    還有一個比較有意思的事情,是希拉裏與克林頓簽署了“忠誠”協議。克林頓在拈花惹草這方麵可不含糊。為了防範競選總統時以及成功當上總統後,克林頓又“後院起火”,“藍杏出牆”鬧出什麽性醜聞,給她帶來政治災難,希拉裏和克林頓立下了一份“夫妻協議”,其中規定在希拉裏成為總統前後,克林頓應該做什麽,不應該做什麽。克林頓在協議中宣誓對希拉裏忠誠,如果再偷情,除了將賠償妻子數百萬美元外,還必須公開向妻子道歉,並自動搬出家門接受離婚。


    據說,這事還有下文,盡管希拉裏和克林頓訂下了這份苛刻的“夫妻協議”,但克林頓卻為妻子能徹底原諒他以前的行為,又給他一次機會而感到高興。為此,他還給妻子買了一枚新的鑽戒。


    還有一個重要的改變,就是形象上的改變,希拉裏接受了國際著名時尚品牌範思哲設計師多納特拉·韋爾薩切的建議,開始展示她作為女性特有的柔媚,以更好地提升形象。


    培養強勁的對手


    2003年9月份,希拉裏在耶魯法學院時的校友格雷格接到希拉裏好友香農的電話。在克林頓任總統時,香農被視為最了解華盛頓政治內幕的人之一,他曾在很多公司任職,後來在紐約設了一間辦公室。這一次他打電話給格雷格的目的,是邀請政壇好友幫助當時並不為人所知的伊利諾伊州參議員奧巴馬籌款。當時的奧巴馬42歲,正尋求獲得伊利諾伊州聯邦參議員的民主黨候選人的位子。


    算起來,奧巴馬和希拉裏還是老鄉呢。


    格雷格回憶第一次與奧巴馬見麵時的場景:“我當時並不知道奧巴馬是誰,可當他出現在我的麵前時,我覺得他是如此的與眾不同。”


    奧巴馬出生於檀香山,父親是位肯尼亞人,母親來自堪薩斯州。他本人則畢業於哈佛法學院,曾當選為《哈佛法律評論》的主席,要知道,他是那份刊物成立104年以來的第一位黑人主席。單單這一點,就足以讓他與眾不同。


    格雷格算得上是克林頓和希拉裏的老相識,他們認識已有三四十年。最早的時候,當希拉裏和克林頓在耶魯法學院時,所租住的房子的主人就是格雷格。格雷格畢業於哈佛大學,後來成為華盛頓最有名也是最值錢的律師,曾在國會彈劾克林頓案中擔任克林頓總統的首席辯護律師。1998年的時候,他答應加入克林頓總統的律師團,希拉裏甚至將自己在白宮西翼辦公室套間內的一間辦公室讓給了他。


    在格雷格的幫助下,奧巴馬贏得了當年的民主黨候選人提名,並成功當選。在演講中,格雷格發現奧巴馬的人格與演講有著不可抗拒的魅力。


    他說:“那天,他的發言既沒有憤怒,也不顯得軟弱,而是顯得強勁有力,這在美國政治中是獨一無二的。我突然覺得,未來的奧巴馬,在政治中將會大有作為。”


    憑借著對政治的敏感性,格雷格決定脫離希拉裏和克林頓,站在奧巴馬的陣營中。而希拉裏在準備競選總統時,可能從來沒有想到過她的這位老相識不僅會離她而去,還會培養出一個強大的對手。


    無法扭轉的環境


    美國同樣很推崇金錢,他們同樣認為“有錢能使鬼推磨”,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美國就出現了一個很特殊的行業——遊說,全世界隻有美國有。遊說滲透到美國的方方麵麵,奧斯卡獎評選、競選議員,甚至是法案的通過,都有遊說者參與。不僅如此,還有詳細的法律規定,而且量化、細化到你根本想不到的地方,甚至百年不遇的小概率遊說事件也有明確的條款規定,也就是說你作弊的機會很小。


    在美國的政治界,遊說同樣具有很大的市場。美國國會是立法機構,議員的表態和投票權舉足輕重,這就使議員們成為遊說的對象。許多的禮儀團隊、政治團體不惜一擲千金來“遊說”,而傑克·阿布拉莫夫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被稱為“遊說業教父”、“遊說大鱷”、“超級說客”。


    前麵提到,在“遊說”環節中作弊的機會很小,但不代表沒有,傑克·阿布拉莫夫就成功地實現了作弊。隻是很不幸,他被發現了。2006年2月,傑克·阿布拉莫夫被發現合謀欺詐、逃稅和陰謀賄賂政府官員等,一時間他成為華盛頓腐敗大案的中心人物,輿論嘩然。


    在這種局麵下,美國的政治界,尤其是華盛頓特區開始自我反省,並開始嚐試改革政治人物的作風。


    此時,奧巴馬幹淨的政治背景進入政客們的法眼。要知道,奧巴馬剛到華盛頓,資曆和閱曆尚淺,在以往這是不利的條件,此時卻變得對他極為有利。在華盛頓這個政治大染缸待的時間越久,就越可能染上參議院的那些惡習。在參議院,每個成員都會每隔幾天就要投出艱難的一票,而這些票事後都會成為爭論的話題。


    在格雷格的幫助下,2006年的聖誕節過後不久,奧巴馬正式宣布參選。在這個時期內,資曆尚淺的奧巴馬根本不入希拉裏及她的團隊的法眼。在聽到這個消息時,希拉裏的一個團隊成員厲聲說道:“奧巴馬這人真是愚蠢可笑,一隻還沒有學會暴怒的猴子就妄圖當王,簡直是太可笑了。”


    不光是團隊成員,甚至希拉裏本人也沒有將奧巴馬放在眼裏。她的總統競選之路到目前為止一直都走得很順暢,她最擔心的籌款也變得相當輕鬆,錢滾滾而來。至於奧巴馬,屬於他的時代還沒有到來,現在是希拉裏的時間,她感覺自己與白宮的距離越來越近。


    然而,在希拉裏的支持者中,有一個人卻並不這麽想,他就是克林頓。克林頓將希拉裏潛在的對手都羅列出來,最終,他認定奧巴馬最有可能搶走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的身份。天時、地利都表明,風頭正倒向奧巴馬。


    奧巴馬顯然早已經預料到這一切。他將伊利諾伊州首府斯普林菲爾德市的舊州府作為自己競選之旅的第一站,他打算成為美國有史以來第一位黑人總統。1858年,就是在這個地方,林肯發表了他著名的廢除奴隸製的演講。


    奧巴馬在演講中說:“我知道自己宣布競選總統有一些自以為是,有一些魯莽放肆,知道我還沒有花時間學習華盛頓的各種做法與潛規則,但我在擔任參議員期間已經認識到,華盛頓的做法必須改變。”在這次僅有兩分鍾的演講中,人們對他關於華盛頓的政治評論報以最熱烈、持久的掌聲。


    直到看到關於這次演講的報告,希拉裏才意識到她低估了奧巴馬,也低估了華盛頓的政治環境。


    敗給奧巴馬


    遺憾的是,模仿到凱撒大帝的形,卻沒有模仿出凱撒大帝的神,在民主黨內的競選中,希拉裏敗給了奧巴馬,失去了第一次衝擊白宮的機會。


    隨著競選的深入,希拉裏在民主黨內的對手逐漸明朗,曾任聯邦參議員的奧巴馬。在當時發表的民調結果顯示,希拉裏的各項得分都高於奧巴馬。然而,在結果揭曉的那一刻,希拉裏卻敗給了奧巴馬。


    在總結失敗的原因時,德國一家媒體認為,在民主黨初選剛剛開始的時候,希拉裏被認為是毋庸置疑的黨內總統候選人。然而,隨著競選的深入,越來越多的選民和超級代表倒向奧巴馬。在此之前的半年,希拉裏是最熱門的民主黨總統候選人,而奧巴馬隻不過是個“有魅力”、“給人新鮮感”的競爭者罷了,沒人認為他能擊敗希拉裏。然而,僅僅半年之後,美夢破滅的人竟然是希拉裏。這家媒體在總結希拉裏失利的原因時,列出了以下幾種觀點:


    第一、希拉裏隻專注於大州的選民,卻忽視了小州的力量。奧巴馬在白人占絕大多數的內布拉斯加州、科羅拉多州、密蘇裏州、北達科他州、愛達荷州以及猶他州的勝利,使他在2月初的時候表現活躍,並且頻頻在媒體上露麵,風頭蓋過了希拉裏。而後者則不得不重新在美國各州進行廣告宣傳活動,這使她在競選最關鍵的時候遇到了資金短缺的問題。


    第二、希拉裏忽視了重要的資金來源。她沒有向所有的主要捐資人示好,也沒有把美國矽穀裏誕生的新百萬富翁們放在眼裏,而隻是從好萊塢的影星那裏尋求支持。


    第三、希拉裏的競選手段還停留在20世紀。她競選的渠道和克林頓沒什麽區別,沒有充分發揮網絡的作用。而奧巴馬則研究出一種軟件,不斷地從網上獲得競選資金,並建立起各種聯絡網,此外,奧巴馬還利用像myspace這樣的社區論壇為自己服務。


    第四、希拉裏總是有意識無意識地發表和種族主義有關的言論,這使得她丈夫克林頓之前好不容易建立的與黑人選民之間的好感蕩然無存。


    第五、在最關鍵、競爭最激烈的時候退縮。當奧巴馬前牧師賴特4月初首次發表驚人言論的時候,奧巴馬並沒有立即與其斷絕關係,導致他的支持率直線下跌。這本應該是希拉裏一舉奠定勝局的機會,她可以把賴特的講話視頻不停地在全國播放,而這樣奧巴馬團結美國的政策就會遭受沉重打擊。但希拉裏沒有這樣做,她擔心如此一來會破壞黨內團結。


    第六、猶豫不決,沒有徹底收回之前公開表示支持伊拉克戰爭的言論。


    第七、民主黨1990年引入的比例代表製埋葬了希拉裏。當兩位候選人勢均力敵的時候,由於比例代表製,贏回主動權或者喪失機會往往隻在一念之差。而決定希拉裏和奧巴馬命運的這“一念”就是2月5日的“超級星期二”,這一天,美國有超過20個州和地區舉行初選。2月6日,希拉裏沒能當選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反倒是奧巴馬首次在對決中取得領先。


    第八、奧巴馬在政黨基層會議這種初選方式中具有很大優勢。在舉行政黨基層會議的各州中,奧巴馬幾乎獲得全勝。很多白人年輕黨員希望能夠切實地為黑人做些事情,以展現美國社會的新氣象,而奧巴馬作為黑人候選人,無疑受益多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希拉裏傳:我想成為那個冠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韓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韓壘並收藏希拉裏傳:我想成為那個冠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