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故事基本上是人追求自由的故事,它重新回到了自由的原始意義。不同於美國西部影片裏,“誰拔槍最快,誰就可以活命”的故事情節,個體並不需要磨刀霍霍來消滅對手。相反,他的側踢、側拳、鉤腿等,主要對準的是他自己。


    正是因為有了自我,才會有敵人。如果沒有任何心理活動的話(思緒活動),就不可能有對立的衝突。如果沒有衝突的話(在競爭中你總想占上風),也就進入了人們熟悉的“無我無敵”的狀態。“四肢”作為工具,充其量代表的是直覺力量和直接的本能反應,它不同於智力,不能被割裂,也不會阻礙自己的信道。它勇往直前,決不瞻前顧後。


    習武之人碰到的基本問題是“精神阻塞”,這一點許多人都知道。這種情況通常在與對手進行殊死搏鬥時發生。他的心依附於思想本身,或者是依附在與之遭遇的任何物體上。他的心被“堵住”了,不能從一個物體流向另一個物體,而是停滯不前。此時此刻,習武的人不再是自我的主人,他的四肢不再能以自己的方式表達自己。因此,心裏想著一件事情,意味著某事已事先占據了他的心靈,而沒有時間考慮其他的事。然而,要想清除占據在腦海裏的思想,就要立刻用另外一件事填補它。


    最終,我們應該做到“心無目標”。“心無目標”不僅僅意味著心中茫然無物。我們思考時不能隻死死盯著一個目標不放,精神在本質上是無形的,任何“物體”(目標)不能死卡在那兒。如果有東西卡在那兒的話,你的精神能量就失去了平衡。你內在的活動變得痙攣,不能再像溪流的水一樣自由流動。當能量傾斜時,一個方向的能量太多,另外一個方向的能量太少。如果能量太多,它會溢出,而不能控製。缺乏能量的時候,養分就不充足,心就會枯萎。這兩種情況都不能應對不斷變化的局勢。


    當“心無目標”的狀態占了上風(也就是心靈處於流動的狀態,虛“心”狀態或者說平常心狀態),精神別無他求,也不會朝一個方向傾斜。它超越了主體和客體的界限。以”虛空”應對變化的環境,而不留蹤跡。用莊子的話來說就是:“至人用心如鏡,不將不迎,應而不藏,故能勝物而不傷。”像流進池塘的水一樣,它總是隨時準備再次流出。如果心靈是虛空的,自由地向一切事物敞開,那麽精神的能量就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生活的藝術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李小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李小龍並收藏生活的藝術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