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華賓館”是目前特區最好的賓館,估計得有三星級。位於繁華的深南大道中段,緊鄰深圳市政府,地理位置絕佳。
一行人剛剛一進賓館大門,早有等在裏邊的人迎上來。
為首的是一個二十來歲的年青人,長得倒也眉清目秀,但是一頭亂糟糟的頭發,皺巴巴的西裝,再加上宿醉未醒似的睜不開的眼睛,活脫脫就是一個紈絝子弟。
這家夥打著哈欠走過來,和胡劍隨意的握握手,說了兩句沒營養的話。等到目光落到楊林身上,頓時一亮,仿佛瞬間就清醒了。一臉興奮的來到楊林麵前,雙眼放光,上上下下的打量著楊林,嘴裏還嘖嘖有聲。
楊林莫名其妙,心說這哥們也不認識啊?難道是見我玉樹臨風,心生愛慕.....想到這裏,不由渾身激靈靈打個冷戰,難道.....莫非......不會吧?
他心裏發毛,以為遇見了“同誌”,誰知這家夥一張嘴,讓楊林哭笑不得。
“你這身西裝,是傳說中的阿瑪尼吧?”
看著這家夥那貪婪羨慕的目光,楊林甚至懷疑若不是此時大庭廣眾,這人能把他按倒在地,把這身衣服拔下來。但旋即也就釋然,畢竟這是八十年代啊,改革開放剛剛進行,國外的名牌奢侈品國人還很是少見,更別提楊林身上這套今年阿瑪尼最新的款式。這個年代,國人對於那些世界名牌的狂熱追求。沒有身臨其境,親身體會,絕對無法想象。那是地位的象征。人脈的保證,渠道的炫耀,有錢你也弄不到!
這家夥能一眼就認出阿瑪尼,也算得時尚中人了。
胡劍聽到這人的話,頓時就黑了臉,嗬斥道:“你小子就不能正經點兒?這位可是香港的大導演,你小子把臉都給我對丟到港澳同胞這裏了。當心我捏爆你的球!”
楊林這個汗,這位胡董事長還真是......豪爽啊,聽得楊林也是一陣蛋疼。
那人一聽胡劍這話。非但絲毫不懼,反而更是興奮,握住楊林的手笑得那個燦爛啊:“香港來的?好好好,哥們我最喜歡和港澳同胞交朋友。一家人嘛!嗬嗬。有時間咱哥們而多親近親近,在特區這一畝三分地兒,有事兒您吱聲兒!”
不僅胡劍臉色越來越黑,繆一元也看不過去了,幹咳一聲道:“韓少,時間也不早了,咱們......”
楊林詫異的看了看繆一元,又看看這位韓少。眼睛眯了一下。以繆一元的身份資曆,居然把話說得這麽溫婉?這個韓少什麽來頭?
韓少恍然大悟般的一拍額頭。啊的一聲說道:“你看你看,我這人最喜歡交朋友,一見這位兄弟就像見了前世的情人似得,有緣分啊!耽誤諸位,不好意思啊,今天的所有消費,算我的,千萬別給我省啊,誰給我省錢我跟誰急!”
胡劍無語,幹脆轉身就自己往裏邊走。那些跟在韓少後麵的三四個人連忙跟了上去,估計都是胡劍的手下。
楊林看著這位韓少,微笑道:“今天和胡董事長有事要談,抱歉了。有時間再找韓少,一起喝一杯?別的不說,給內地的親戚朋友們弄點電子產品什麽的,這個忙我還幫得上。”
這個年代,如果誰家在海外有關係,能弄來幾件洋玩意兒,那可不是一般的有麵兒。至於走私那些電子產品什麽的,大概也是以後幾年才發展起來,這是的監管非常嚴,根本帶不進來。
韓少果然眼睛亮了,看得出對楊林的知情識趣很是滿意,當下連連拍著楊林的肩膀,笑得像是一朵花兒:“好好,哈哈,我就是這家‘興華賓館’的老板,不管什麽時候有空,叫服務員通知一聲,咱哥倆好好聊聊。”
擺脫了這位熱情過分的韓少,楊林來到包廂。
包廂裏早已經擺好宴席,滿滿登登一大桌子。胡劍熱情的把首位讓給楊林,楊林哪裏肯坐?一再推脫,最終年紀最大的繆一元坐了首位,楊林坐在下首,胡劍在另一邊相配。
那幾位胡劍的手下,估計也不是胡劍找來談事的,就是個陪酒員。那三十年的五糧液一口一大杯,幾杯就是一瓶,看的楊林直眼暈。幸好楊林的就連尚算中上,勉強維持,加上這些人並沒有灌酒,楊林倒也是酒到杯幹。
胡劍看得滿意,就大笑說楊林酒品好,人品也差不到哪裏去。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氣氛漸趨熱鬧。
也不知國人什麽時候養成的這個毛病,有事兒就愛在酒桌上談,就好像不喝酒不吃飯,這事兒就沒法談。但你也得承認,酒桌上談事,氣氛的確輕鬆一些,嚴肅的話題也不會太尷尬。
胡劍遞給楊林一支煙,自顧自的點著,就眯著眼看著楊林說道:“楊先生的那個劇本,我也看過了。說實話,真心不錯,但是要不要搞得投資一千五百萬那麽多?”
楊林笑笑,說道:“一千萬能拍,五百萬能拍,就是一百萬,在內地也能拍出來。”
這話啥意思?胡劍有些不解:“那為什麽還要投資那麽多?你不知道,老子的中影現在一年的盈利估計也就這麽多。”
楊林嘖嘖嘴,這人還真是敢說啊,還你是中影?不過在內地這也算不上什麽,誰叫人家說了算呢?他緩緩道:“問題是,如果真的投資一百萬,有什麽意義?”一個一百萬的片子,我跑這裏來幹什麽?你還會從首都巴巴的跑過來?
胡劍裂開大嘴,哈哈一笑:“好吧,咱不說這些虛頭巴腦的玩意兒。俺是個直性子,有什麽話就直說了。這部片子中影不可能拿出那麽多錢買下來。我們也沒那麽多錢。”
繆一元白眉毛一皺,有些不高興。胡劍你個兔崽子耍我玩?沒錢你叫我來幹個屁?
楊林早就料到胡劍會這麽說,就笑道:“我知道。所以我也沒打算讓你們買。”
繆一元和胡劍同時一愣,胡劍抽著煙,沉聲道:“還有,我們中影也不可能放開‘統購包銷’這個政策,讓你去和下麵的影院票房分成。這個口子一旦打開,以後的工作就沒法幹了,你得理解。”
有了這個“統購包銷”的政策。中影就有如握住一柄尚方寶劍,大殺四方,唯我獨尊。若是自廢武功。打開缺口,以後怎麽辦?你能給這部戲開綠燈,那麽別人的戲為什麽就不行?豈不得把所有人都得罪光?
楊林輕輕一笑,點頭道:“我明白。所以這部戲還是走‘統購包銷’的老路子。”
這下胡劍撓頭了。難道這小子不明白“統購包銷”是個什麽意思?走這個路子,這部片子頂了天給你兩百萬的買斷費,還不得賠死?
“統購包銷”最坑爹的地方,就在於他跟市場是脫節的,並不是你的片子看的人越多,你的收入就越高。恰恰相反,有些好片子市場反應大好,但是因為中影給的製作費過低。你隻能白白看著影院把錢全都劃拉到兜裏,當然中影的好處也少不了。而一些屁都不是的片子。由於中影的製作費給的很高,大賺一筆,卻坑了影院。當然,這個時候的影院大多都是國營的,國家家大業大,也不算個事兒。賺了當然好,員工多發點獎金,賠了也沒啥,大家工資照開。
所以說,就算胡劍真的想拋開這個“統購包銷”的包袱,他也做不到。這個包袱已經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利益鏈條,牽扯到太多人的利益,沒有人能夠憑借一己自力改變他。
胡劍靜靜的坐著,看著楊林。這個清秀俊朗的小子,那一雙亮晶晶的眼睛煜煜生輝,他到底在想什麽?
楊林組織了一下語言,緩緩道:“首先,我們得認識到,其實這個‘統購包銷’的政策,對中影是沒什麽好處的,對不對?”
胡劍很幹脆的點頭,這個所有的人都知道。中影看上去壟斷了電影的發行權,其實根子卻被那些省級的電影公司攥在手裏:我隻能出這些錢買你的片子,多了買不起,反正電影院在我手裏,我說多少票房就是多少票房。因為沒有票房的監管製度,省級電影公司就掌握者主動,他們不僅肆意壓價,你不賣給他們片子還不行。人家向上級一反映,我們隻有一百塊的票房,你偏偏要把片子賣給我們兩百塊,這不是要把我們逼上絕路嗎?上級雖然明知道怎麽回事,也得充當和事老,就賣五十塊吧,反正大家都有得賺。
一來二去,這就已經成了約定俗成的規矩,誰也反抗不了。你認為中影不想按票房來分成?他想的腦袋都疼。但是沒辦法,就算這樣幹了,下麵的影院絕對會透漏瞞報票房,到時候結果還是一樣。
這種“行業行為”幾乎所有的國營影院都會用,這就造成了一個惡性循環,使內地電影市場徹底跌入穀底,甚至推向崩潰的深淵。
胡劍皺著眉毛,問了一句:“解決的方法是什麽?”
楊林一愣,接著才反應過來。胡劍問的不是《集結號》這部電影上映的解決方法,而是內地電影的最終解決方法。
楊林想了一會,說道:“全國都在改革,電影界也必須改革。由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統購包銷’改為自主發行,就是必須要經過的階段。”
“下麵的影院聯合抵製怎麽辦?”
“很簡單,允許私人影院進入,國家政策扶持。最後,強推院線製。”楊林說的很隨意,因為這根本就是內地電影原曆史的改革軌跡。盡管也有這樣那樣的弊端,但是曆史上內地電影從九十年代開始實行這些改革措施,十年之後,全國電影票房從不足9億上升到60億。而改革之前呢?八十年代還有0億的票房呢。
“院線製?”
楊林點頭道:“院線製是必經之路。所有全國影院,必須加入一條院線,沒有組建院線的地方將停止供應進口分賬大片。這樣一來,就可以徹底結束了按行政區域供片,按省市縣層層發行的計劃模式,改為發行方直接向院線發行影片,再由院線統一向旗下影院供片。若有違規操作,整條院線停止供片,直到事情處理完為止。”
胡劍聽得很興奮,又問:“什麽是進口分賬大片?”
呃......楊林有點蒙,壞了,怎麽說著說著把這個說出來了?“進口分賬大片”大概九幾年才搞出來吧?
他舔了舔嘴唇,忽悠道:“這個是我的一個想法,以國際通行的票房分賬形式,進口最新的一流外國影片,以發行的收入扶持老、少、邊、窮地區電影事業。當然,這個數目可以有規定,比如每年三到五部,審查也可以嚴格一點,畢竟是社會主義國家嘛,選擇一些反映世界優秀文明成果和表現當代電影成就的片子,引入進來。當然,這就是一個借口,一個將堅固的壁壘打開缺口的借口而已。”
這就是他有信心繞過“統購包銷”這個坑的殺手鐧!不過貌似說出來的時機不太對,而且很被動,楊林懊惱的撓撓頭,都怪自己一時嘴快,為了自圓其說,隻能把底牌亮出來了。
不知道會不會影響效果。
胡劍能躋身國內電影集團的一把手,繆一元能執掌一國影片的海外發行權,都是精英中的精英。他們隻是由於時代的局限或者時局的限製,無法全方位看清自身的優劣所在,楊林幾句話,就讓兩人茅塞頓開、眉飛色舞。而對那個“進口分賬大片”更是拍案叫絕。不說國外的電影,單單那一部《少林寺》,票房就是一個億。就算你瞞報點票房,也得有五千萬吧?按照國際上通行的票房分賬形式,製片方百分之三十五,發行方百分之十七,放映方百分之四十八,那麽作為內地唯一發行方的中影,就能分到捌佰伍拾萬!當年的《少林寺》中影才賣了多少錢?不到兩百萬!那可是一個億的票房啊!
這個招數,簡直就是......太陰險了!借口光明正大,誰都不能反駁。至於說你敢瞞報票房?沒關係,全國咱盯不住,挑一兩個省份還盯不住?隻要抓住一隻雞殺了,那些猴子那個敢不乖乖的?誰不乖,我就不給你片子!這可不是內地那些全國票房不到百來萬的小片子,隻要打著“進口分賬大片”這個大旗,就是真的是一部垃圾,也能賣個上千萬!到時候被停了片子,不用別人,本省的那些電影院就能撕了你!你娘的,瞞報你能瞞報多少?不會算賬啊?
繆一元摸著下巴,炯炯有神的眼睛看著楊林,似笑非笑的道:“你小子恐怕手段不止於此吧?”(未完待續。。)(未完待續)
一行人剛剛一進賓館大門,早有等在裏邊的人迎上來。
為首的是一個二十來歲的年青人,長得倒也眉清目秀,但是一頭亂糟糟的頭發,皺巴巴的西裝,再加上宿醉未醒似的睜不開的眼睛,活脫脫就是一個紈絝子弟。
這家夥打著哈欠走過來,和胡劍隨意的握握手,說了兩句沒營養的話。等到目光落到楊林身上,頓時一亮,仿佛瞬間就清醒了。一臉興奮的來到楊林麵前,雙眼放光,上上下下的打量著楊林,嘴裏還嘖嘖有聲。
楊林莫名其妙,心說這哥們也不認識啊?難道是見我玉樹臨風,心生愛慕.....想到這裏,不由渾身激靈靈打個冷戰,難道.....莫非......不會吧?
他心裏發毛,以為遇見了“同誌”,誰知這家夥一張嘴,讓楊林哭笑不得。
“你這身西裝,是傳說中的阿瑪尼吧?”
看著這家夥那貪婪羨慕的目光,楊林甚至懷疑若不是此時大庭廣眾,這人能把他按倒在地,把這身衣服拔下來。但旋即也就釋然,畢竟這是八十年代啊,改革開放剛剛進行,國外的名牌奢侈品國人還很是少見,更別提楊林身上這套今年阿瑪尼最新的款式。這個年代,國人對於那些世界名牌的狂熱追求。沒有身臨其境,親身體會,絕對無法想象。那是地位的象征。人脈的保證,渠道的炫耀,有錢你也弄不到!
這家夥能一眼就認出阿瑪尼,也算得時尚中人了。
胡劍聽到這人的話,頓時就黑了臉,嗬斥道:“你小子就不能正經點兒?這位可是香港的大導演,你小子把臉都給我對丟到港澳同胞這裏了。當心我捏爆你的球!”
楊林這個汗,這位胡董事長還真是......豪爽啊,聽得楊林也是一陣蛋疼。
那人一聽胡劍這話。非但絲毫不懼,反而更是興奮,握住楊林的手笑得那個燦爛啊:“香港來的?好好好,哥們我最喜歡和港澳同胞交朋友。一家人嘛!嗬嗬。有時間咱哥們而多親近親近,在特區這一畝三分地兒,有事兒您吱聲兒!”
不僅胡劍臉色越來越黑,繆一元也看不過去了,幹咳一聲道:“韓少,時間也不早了,咱們......”
楊林詫異的看了看繆一元,又看看這位韓少。眼睛眯了一下。以繆一元的身份資曆,居然把話說得這麽溫婉?這個韓少什麽來頭?
韓少恍然大悟般的一拍額頭。啊的一聲說道:“你看你看,我這人最喜歡交朋友,一見這位兄弟就像見了前世的情人似得,有緣分啊!耽誤諸位,不好意思啊,今天的所有消費,算我的,千萬別給我省啊,誰給我省錢我跟誰急!”
胡劍無語,幹脆轉身就自己往裏邊走。那些跟在韓少後麵的三四個人連忙跟了上去,估計都是胡劍的手下。
楊林看著這位韓少,微笑道:“今天和胡董事長有事要談,抱歉了。有時間再找韓少,一起喝一杯?別的不說,給內地的親戚朋友們弄點電子產品什麽的,這個忙我還幫得上。”
這個年代,如果誰家在海外有關係,能弄來幾件洋玩意兒,那可不是一般的有麵兒。至於走私那些電子產品什麽的,大概也是以後幾年才發展起來,這是的監管非常嚴,根本帶不進來。
韓少果然眼睛亮了,看得出對楊林的知情識趣很是滿意,當下連連拍著楊林的肩膀,笑得像是一朵花兒:“好好,哈哈,我就是這家‘興華賓館’的老板,不管什麽時候有空,叫服務員通知一聲,咱哥倆好好聊聊。”
擺脫了這位熱情過分的韓少,楊林來到包廂。
包廂裏早已經擺好宴席,滿滿登登一大桌子。胡劍熱情的把首位讓給楊林,楊林哪裏肯坐?一再推脫,最終年紀最大的繆一元坐了首位,楊林坐在下首,胡劍在另一邊相配。
那幾位胡劍的手下,估計也不是胡劍找來談事的,就是個陪酒員。那三十年的五糧液一口一大杯,幾杯就是一瓶,看的楊林直眼暈。幸好楊林的就連尚算中上,勉強維持,加上這些人並沒有灌酒,楊林倒也是酒到杯幹。
胡劍看得滿意,就大笑說楊林酒品好,人品也差不到哪裏去。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氣氛漸趨熱鬧。
也不知國人什麽時候養成的這個毛病,有事兒就愛在酒桌上談,就好像不喝酒不吃飯,這事兒就沒法談。但你也得承認,酒桌上談事,氣氛的確輕鬆一些,嚴肅的話題也不會太尷尬。
胡劍遞給楊林一支煙,自顧自的點著,就眯著眼看著楊林說道:“楊先生的那個劇本,我也看過了。說實話,真心不錯,但是要不要搞得投資一千五百萬那麽多?”
楊林笑笑,說道:“一千萬能拍,五百萬能拍,就是一百萬,在內地也能拍出來。”
這話啥意思?胡劍有些不解:“那為什麽還要投資那麽多?你不知道,老子的中影現在一年的盈利估計也就這麽多。”
楊林嘖嘖嘴,這人還真是敢說啊,還你是中影?不過在內地這也算不上什麽,誰叫人家說了算呢?他緩緩道:“問題是,如果真的投資一百萬,有什麽意義?”一個一百萬的片子,我跑這裏來幹什麽?你還會從首都巴巴的跑過來?
胡劍裂開大嘴,哈哈一笑:“好吧,咱不說這些虛頭巴腦的玩意兒。俺是個直性子,有什麽話就直說了。這部片子中影不可能拿出那麽多錢買下來。我們也沒那麽多錢。”
繆一元白眉毛一皺,有些不高興。胡劍你個兔崽子耍我玩?沒錢你叫我來幹個屁?
楊林早就料到胡劍會這麽說,就笑道:“我知道。所以我也沒打算讓你們買。”
繆一元和胡劍同時一愣,胡劍抽著煙,沉聲道:“還有,我們中影也不可能放開‘統購包銷’這個政策,讓你去和下麵的影院票房分成。這個口子一旦打開,以後的工作就沒法幹了,你得理解。”
有了這個“統購包銷”的政策。中影就有如握住一柄尚方寶劍,大殺四方,唯我獨尊。若是自廢武功。打開缺口,以後怎麽辦?你能給這部戲開綠燈,那麽別人的戲為什麽就不行?豈不得把所有人都得罪光?
楊林輕輕一笑,點頭道:“我明白。所以這部戲還是走‘統購包銷’的老路子。”
這下胡劍撓頭了。難道這小子不明白“統購包銷”是個什麽意思?走這個路子,這部片子頂了天給你兩百萬的買斷費,還不得賠死?
“統購包銷”最坑爹的地方,就在於他跟市場是脫節的,並不是你的片子看的人越多,你的收入就越高。恰恰相反,有些好片子市場反應大好,但是因為中影給的製作費過低。你隻能白白看著影院把錢全都劃拉到兜裏,當然中影的好處也少不了。而一些屁都不是的片子。由於中影的製作費給的很高,大賺一筆,卻坑了影院。當然,這個時候的影院大多都是國營的,國家家大業大,也不算個事兒。賺了當然好,員工多發點獎金,賠了也沒啥,大家工資照開。
所以說,就算胡劍真的想拋開這個“統購包銷”的包袱,他也做不到。這個包袱已經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利益鏈條,牽扯到太多人的利益,沒有人能夠憑借一己自力改變他。
胡劍靜靜的坐著,看著楊林。這個清秀俊朗的小子,那一雙亮晶晶的眼睛煜煜生輝,他到底在想什麽?
楊林組織了一下語言,緩緩道:“首先,我們得認識到,其實這個‘統購包銷’的政策,對中影是沒什麽好處的,對不對?”
胡劍很幹脆的點頭,這個所有的人都知道。中影看上去壟斷了電影的發行權,其實根子卻被那些省級的電影公司攥在手裏:我隻能出這些錢買你的片子,多了買不起,反正電影院在我手裏,我說多少票房就是多少票房。因為沒有票房的監管製度,省級電影公司就掌握者主動,他們不僅肆意壓價,你不賣給他們片子還不行。人家向上級一反映,我們隻有一百塊的票房,你偏偏要把片子賣給我們兩百塊,這不是要把我們逼上絕路嗎?上級雖然明知道怎麽回事,也得充當和事老,就賣五十塊吧,反正大家都有得賺。
一來二去,這就已經成了約定俗成的規矩,誰也反抗不了。你認為中影不想按票房來分成?他想的腦袋都疼。但是沒辦法,就算這樣幹了,下麵的影院絕對會透漏瞞報票房,到時候結果還是一樣。
這種“行業行為”幾乎所有的國營影院都會用,這就造成了一個惡性循環,使內地電影市場徹底跌入穀底,甚至推向崩潰的深淵。
胡劍皺著眉毛,問了一句:“解決的方法是什麽?”
楊林一愣,接著才反應過來。胡劍問的不是《集結號》這部電影上映的解決方法,而是內地電影的最終解決方法。
楊林想了一會,說道:“全國都在改革,電影界也必須改革。由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統購包銷’改為自主發行,就是必須要經過的階段。”
“下麵的影院聯合抵製怎麽辦?”
“很簡單,允許私人影院進入,國家政策扶持。最後,強推院線製。”楊林說的很隨意,因為這根本就是內地電影原曆史的改革軌跡。盡管也有這樣那樣的弊端,但是曆史上內地電影從九十年代開始實行這些改革措施,十年之後,全國電影票房從不足9億上升到60億。而改革之前呢?八十年代還有0億的票房呢。
“院線製?”
楊林點頭道:“院線製是必經之路。所有全國影院,必須加入一條院線,沒有組建院線的地方將停止供應進口分賬大片。這樣一來,就可以徹底結束了按行政區域供片,按省市縣層層發行的計劃模式,改為發行方直接向院線發行影片,再由院線統一向旗下影院供片。若有違規操作,整條院線停止供片,直到事情處理完為止。”
胡劍聽得很興奮,又問:“什麽是進口分賬大片?”
呃......楊林有點蒙,壞了,怎麽說著說著把這個說出來了?“進口分賬大片”大概九幾年才搞出來吧?
他舔了舔嘴唇,忽悠道:“這個是我的一個想法,以國際通行的票房分賬形式,進口最新的一流外國影片,以發行的收入扶持老、少、邊、窮地區電影事業。當然,這個數目可以有規定,比如每年三到五部,審查也可以嚴格一點,畢竟是社會主義國家嘛,選擇一些反映世界優秀文明成果和表現當代電影成就的片子,引入進來。當然,這就是一個借口,一個將堅固的壁壘打開缺口的借口而已。”
這就是他有信心繞過“統購包銷”這個坑的殺手鐧!不過貌似說出來的時機不太對,而且很被動,楊林懊惱的撓撓頭,都怪自己一時嘴快,為了自圓其說,隻能把底牌亮出來了。
不知道會不會影響效果。
胡劍能躋身國內電影集團的一把手,繆一元能執掌一國影片的海外發行權,都是精英中的精英。他們隻是由於時代的局限或者時局的限製,無法全方位看清自身的優劣所在,楊林幾句話,就讓兩人茅塞頓開、眉飛色舞。而對那個“進口分賬大片”更是拍案叫絕。不說國外的電影,單單那一部《少林寺》,票房就是一個億。就算你瞞報點票房,也得有五千萬吧?按照國際上通行的票房分賬形式,製片方百分之三十五,發行方百分之十七,放映方百分之四十八,那麽作為內地唯一發行方的中影,就能分到捌佰伍拾萬!當年的《少林寺》中影才賣了多少錢?不到兩百萬!那可是一個億的票房啊!
這個招數,簡直就是......太陰險了!借口光明正大,誰都不能反駁。至於說你敢瞞報票房?沒關係,全國咱盯不住,挑一兩個省份還盯不住?隻要抓住一隻雞殺了,那些猴子那個敢不乖乖的?誰不乖,我就不給你片子!這可不是內地那些全國票房不到百來萬的小片子,隻要打著“進口分賬大片”這個大旗,就是真的是一部垃圾,也能賣個上千萬!到時候被停了片子,不用別人,本省的那些電影院就能撕了你!你娘的,瞞報你能瞞報多少?不會算賬啊?
繆一元摸著下巴,炯炯有神的眼睛看著楊林,似笑非笑的道:“你小子恐怕手段不止於此吧?”(未完待續。。)(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