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 每天一萬字真的很累啊!
“真正的英雄?還是欺世盜名?當全港市民都在競相傳頌、歌功頌德的時候,是否有人知道,英雄的背後,還有一些不可告人的秘密?救自己的女朋友,算得上見義勇為麽?誠然,我們對於某些人可以為愛奉獻,勇往無前,報以讚賞。但是,救自己的女朋友,到底是‘本能’,還是‘正義感’?”
《星島日報》的這則評論,立即將已經漸漸平靜的“借款車劫案”拉回人們的視線之中,此案中大出風頭的楊林再一次被推到風口浪尖。但是另一個關鍵人物李芸菲,則被《星島日報》選擇性的遺忘。
一時間,全港各大媒體紛紛發出評論,各執一詞,爭論不休。
堅持著出院的楊林坐在“紅星唱片”的辦公室裏,看著手裏的報紙,濃眉緊鎖。問身邊的王京:“這個《星島日報》是誰的?”他倒不在乎社會上這些個說法,愛怎麽說就怎麽說唄。但是這個《星島日報》幾次三番的針對他,卻讓他心生警惕。有這麽一個在香港新聞界很有影響的媒體時刻盯著你,實在不是件舒服的事兒。
王京歪在沙發裏,隨口道:“《星島日報》是報業大亨胡文虎創辦的,現在的董事長是他的女兒胡仙。我說你跟他們到底有什麽過節?好像一直在針對你啊。”
胡仙?楊林想了想,不認識。但是這個名字好像還蠻熟悉。隻是記不起什麽時候聽過。
“喂,《星島日報》這樣混肴視聽,對你的聲譽很不利啊。他們簡直就是不分黑白。就算是救女朋友不算見義勇為,但是不還有那個李芸菲麽?難道那也不算?這根本就是虛假報道啊。”王京有點擔心。如果這樣繼續下去,本來聲望大增的一件事,搞不好反受其害。
楊林搖了搖頭:“李芸菲這丫頭不簡單,身份肯定非同小可,絕對不會公開身份。那麽就算有人提出被救的還有一個人,李芸菲也不可能出麵澄清。甚至連名字都不能出現。還不是《星島日報》想怎麽說就這麽說?”
關於李芸菲,楊林也說不清是個什麽感覺,總覺得神神秘秘的。像是蒙了一層麵紗,讓人看不透。她的內地身份,已經毫無疑問,但是回想起初次見麵的時候。周諵對她的言行表現很是不滿。卻什麽話都沒說。這就有些奇怪了,以周諵的地位,還有什麽人能讓他這般顧忌,而且還是以個黃毛丫頭?難道李芸菲的長輩,是某個大佬?
不過這件事楊林並不怎麽放在心上,隨他們說去,看看市民的反應再說也不遲。他看看王京,問道:“上次我交代你的事辦得怎麽樣?”
王京有點為難:“正在辦。但是這件事有點難度,時機不好掌握。”
“沒關係。可以慢慢來,但是一定要在四月份之前辦好。”楊林囑咐一句,又回到一個老話題:“我說,你就不考慮一下,跟我一起幹這個‘紅星映畫’?”
王京撇撇嘴:“就你那個破電影公司?幾間破廠房,一個攝影師,一個副導演,還有一個專門會花錢的美工,能拍個屁的片子!”
王京有足夠驕傲的理由,他老豆王添林是無線電視台的大佬,邵義夫一人之下,可謂權柄極重,號召力十足。王京自幼就在這樣一個環境長大,被大家阿諛奉承難免有些傲氣。年紀輕輕的又加入邵氏公司,電影拍了不少,票房也都不錯,眼界高一點也很正常。
楊林沒在意他的譏諷,反而笑道:“當初我弄這家‘紅星唱片’的時候,好像你也沒看上。現在怎麽樣?兩個月的唱片銷量已經達到將近二十萬張,香港有幾個唱片公司有這樣的業績?”
最近兩個月,由於楊林的人氣大漲,連帶著“紅星唱片”的唱片銷量更是直線飆升。張雪友早已達到“雙白金”銷量,陳惠嫻也已經超過七八萬張。這兩個新人現在已經紅遍香江,成為香港樂壇的一個神話。聲勢直逼現在“譚張爭霸”的那兩位,人氣極旺。
王京確實佩服楊林的手段,但是入夥電影公司這事兒,他還是不太願意。“不是我說你啊,你小子現在有點膨脹。你那個《集結號》的劇本確實不錯,但這種題材在香港根本就玩不轉,觀眾不買賬。台灣別說了,你就拍出一朵花兒,也不可能上映。這部戲是抗日題材,日本市場沒指望了。還剩下哪裏?東南亞和韓國。韓國勉強可以,東南亞估計也不能好到哪裏去,那裏現在流行鬼馬功夫片。我知道,你主攻的是大陸市場。但你想過沒有,大陸市場有多少潛力?就算內地官方可能會給予一定的支持,又能怎樣?那部《少林寺》火不火?票房一個億,結果你知道投資方拿到多少錢?不到五百萬!人家大陸不跟你講票房分成,叫做統購包銷!嗬嗬,能讓你哭出來。”
王京這一番長篇大論,卻是言之有物,很有道理。尤其是後麵的統購包銷,豈止是哭?簡直就是坑爹,這也是香港電影公司雖然眼饞大陸的電影市場,卻望而卻步的原因。直至00年,隨著《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簡稱cepa)的文件簽署,合拍片才看到一線曙光。
何為統購包銷?所有的上映的影片,都由中影公司獨家壟斷發行。製片廠無論電影的製作成本是多少,中影的收購價都保持一致。然後中影將購入的影片按照一定的“收入留成”比例賣給省一級電影公司安排上映,無論影片票房好壞,是賠是賺,多退少不補,都跟製片廠沒有關係。
《集結號》預算達到一千多萬,不用想,根本不可能賣回成本。這正是王京不看好這部戲的關鍵,你連在最主要的市場都收不回成本,還拍個屁?
楊林搖頭道:“你說的那隻是通常情況,但現在是個非常時機,不能一概而論。”
“你是想通過正在進行的回歸談判,給內地的中影製造壓力,讓他們放棄一貫的‘統購包銷’製度?”王京這家夥腦袋確實好使,楊林一說,他就看明白了。
“放棄根本不可能,內地那些官老爺,恨不得榨出你的骨髓喝幹淨。但是如果你轉換一種方式,那麽他們明知道吃虧,也會憋著嘴不出聲。”楊林笑得很神秘。
王京來了精神:“什麽方式?你小子又有什麽花招?”
“天機不可泄露。既然你不入夥,那即是外人,商業機密,無可奉告。”
“挑!又來?你就不能說點別的?”王京翻個白眼,很是氣憤。但他真的很好奇,在“統購包銷”之外還有什麽招數,能讓內地的巨無霸“中影”合作?他小眼睛眨啊眨的,就衝楊林笑道:“最近啊,有個女人總是惦記你,有意無意的打聽你的情況,想不想知道是誰?”
楊林看著王京一臉的神秘,不由笑了。這家夥,連這樣的招數都用上了?以為我花癡啊?他就這麽看著王京,不說話。
王京盯著楊林看了一會,見楊林不為所動,就嘿嘿一笑,起身拍了拍屁股:“既然你不想知道,那我也就不說了,告辭!”挪動肥肥的身子就往外走。
楊林笑道:“真的不考慮加入‘紅星映畫’?”
王京哼了一聲:“等你破產的時候,還可以到我這裏來討碗飯吃。要是咱倆一起變成窮光蛋,難道去地鐵站賣唱?”
“就算是賣唱,憑借我‘娛樂才子’的名頭和實力,也是香港最帥的兩個賣唱的。”
“切,你賠光了,可以去找你的瑤妹妹當小白臉。我怎麽辦?我老豆能把我掃大街上去。欲知是哪個美女對你朝思暮想,暗戀銷魂,給我打電話。”
楊林看著王京搖搖晃晃的走出去,暗歎一口氣。
世界上沒有一個人是隻靠自己一個人的力量就可以達到成功的,成功的背後一定有許多人在有意或無意識地幫助你,這也是楊林一直想拉攏王京的原因。王添林雖然一直都呆在無線電視台,但是他在香港娛樂圈的隱形影響力,絕對強大。試想,全香港在娛樂圈裏混的,什麽歌手明星導演攝像,有多少你從無線電視台出來的?而王添林這人待人誠懇,豪爽大氣,一貫樂於提攜新人,不知有多少人對他感恩戴德,這其中就包括楊林。
但是王京這個死胖子真的是驕傲啊,竟然看不上哥的電影公司?好,總有你拽著我求著我入股的 時候,到時看哥們怎麽拿捏你。
他的思緒又回到內地的中影身上。不可否認,中影在內地絕對是巨無霸一般的存在。所有進口片合拍片的發行,必須由他們來做。既然將這一條線路壟斷,那麽這些製片商就隻能捏著鼻子任命,隻要你想在內地的影院上映,就得聽人家的。
就連銀都機構也不行。兩者雖然有關聯,又同在一個係統之內,但互不統屬,即便能夠影響,也不會效果太大。
這個坑爹的中影啊,真是麻煩!(未完待續。。)(未完待續)
“真正的英雄?還是欺世盜名?當全港市民都在競相傳頌、歌功頌德的時候,是否有人知道,英雄的背後,還有一些不可告人的秘密?救自己的女朋友,算得上見義勇為麽?誠然,我們對於某些人可以為愛奉獻,勇往無前,報以讚賞。但是,救自己的女朋友,到底是‘本能’,還是‘正義感’?”
《星島日報》的這則評論,立即將已經漸漸平靜的“借款車劫案”拉回人們的視線之中,此案中大出風頭的楊林再一次被推到風口浪尖。但是另一個關鍵人物李芸菲,則被《星島日報》選擇性的遺忘。
一時間,全港各大媒體紛紛發出評論,各執一詞,爭論不休。
堅持著出院的楊林坐在“紅星唱片”的辦公室裏,看著手裏的報紙,濃眉緊鎖。問身邊的王京:“這個《星島日報》是誰的?”他倒不在乎社會上這些個說法,愛怎麽說就怎麽說唄。但是這個《星島日報》幾次三番的針對他,卻讓他心生警惕。有這麽一個在香港新聞界很有影響的媒體時刻盯著你,實在不是件舒服的事兒。
王京歪在沙發裏,隨口道:“《星島日報》是報業大亨胡文虎創辦的,現在的董事長是他的女兒胡仙。我說你跟他們到底有什麽過節?好像一直在針對你啊。”
胡仙?楊林想了想,不認識。但是這個名字好像還蠻熟悉。隻是記不起什麽時候聽過。
“喂,《星島日報》這樣混肴視聽,對你的聲譽很不利啊。他們簡直就是不分黑白。就算是救女朋友不算見義勇為,但是不還有那個李芸菲麽?難道那也不算?這根本就是虛假報道啊。”王京有點擔心。如果這樣繼續下去,本來聲望大增的一件事,搞不好反受其害。
楊林搖了搖頭:“李芸菲這丫頭不簡單,身份肯定非同小可,絕對不會公開身份。那麽就算有人提出被救的還有一個人,李芸菲也不可能出麵澄清。甚至連名字都不能出現。還不是《星島日報》想怎麽說就這麽說?”
關於李芸菲,楊林也說不清是個什麽感覺,總覺得神神秘秘的。像是蒙了一層麵紗,讓人看不透。她的內地身份,已經毫無疑問,但是回想起初次見麵的時候。周諵對她的言行表現很是不滿。卻什麽話都沒說。這就有些奇怪了,以周諵的地位,還有什麽人能讓他這般顧忌,而且還是以個黃毛丫頭?難道李芸菲的長輩,是某個大佬?
不過這件事楊林並不怎麽放在心上,隨他們說去,看看市民的反應再說也不遲。他看看王京,問道:“上次我交代你的事辦得怎麽樣?”
王京有點為難:“正在辦。但是這件事有點難度,時機不好掌握。”
“沒關係。可以慢慢來,但是一定要在四月份之前辦好。”楊林囑咐一句,又回到一個老話題:“我說,你就不考慮一下,跟我一起幹這個‘紅星映畫’?”
王京撇撇嘴:“就你那個破電影公司?幾間破廠房,一個攝影師,一個副導演,還有一個專門會花錢的美工,能拍個屁的片子!”
王京有足夠驕傲的理由,他老豆王添林是無線電視台的大佬,邵義夫一人之下,可謂權柄極重,號召力十足。王京自幼就在這樣一個環境長大,被大家阿諛奉承難免有些傲氣。年紀輕輕的又加入邵氏公司,電影拍了不少,票房也都不錯,眼界高一點也很正常。
楊林沒在意他的譏諷,反而笑道:“當初我弄這家‘紅星唱片’的時候,好像你也沒看上。現在怎麽樣?兩個月的唱片銷量已經達到將近二十萬張,香港有幾個唱片公司有這樣的業績?”
最近兩個月,由於楊林的人氣大漲,連帶著“紅星唱片”的唱片銷量更是直線飆升。張雪友早已達到“雙白金”銷量,陳惠嫻也已經超過七八萬張。這兩個新人現在已經紅遍香江,成為香港樂壇的一個神話。聲勢直逼現在“譚張爭霸”的那兩位,人氣極旺。
王京確實佩服楊林的手段,但是入夥電影公司這事兒,他還是不太願意。“不是我說你啊,你小子現在有點膨脹。你那個《集結號》的劇本確實不錯,但這種題材在香港根本就玩不轉,觀眾不買賬。台灣別說了,你就拍出一朵花兒,也不可能上映。這部戲是抗日題材,日本市場沒指望了。還剩下哪裏?東南亞和韓國。韓國勉強可以,東南亞估計也不能好到哪裏去,那裏現在流行鬼馬功夫片。我知道,你主攻的是大陸市場。但你想過沒有,大陸市場有多少潛力?就算內地官方可能會給予一定的支持,又能怎樣?那部《少林寺》火不火?票房一個億,結果你知道投資方拿到多少錢?不到五百萬!人家大陸不跟你講票房分成,叫做統購包銷!嗬嗬,能讓你哭出來。”
王京這一番長篇大論,卻是言之有物,很有道理。尤其是後麵的統購包銷,豈止是哭?簡直就是坑爹,這也是香港電影公司雖然眼饞大陸的電影市場,卻望而卻步的原因。直至00年,隨著《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簡稱cepa)的文件簽署,合拍片才看到一線曙光。
何為統購包銷?所有的上映的影片,都由中影公司獨家壟斷發行。製片廠無論電影的製作成本是多少,中影的收購價都保持一致。然後中影將購入的影片按照一定的“收入留成”比例賣給省一級電影公司安排上映,無論影片票房好壞,是賠是賺,多退少不補,都跟製片廠沒有關係。
《集結號》預算達到一千多萬,不用想,根本不可能賣回成本。這正是王京不看好這部戲的關鍵,你連在最主要的市場都收不回成本,還拍個屁?
楊林搖頭道:“你說的那隻是通常情況,但現在是個非常時機,不能一概而論。”
“你是想通過正在進行的回歸談判,給內地的中影製造壓力,讓他們放棄一貫的‘統購包銷’製度?”王京這家夥腦袋確實好使,楊林一說,他就看明白了。
“放棄根本不可能,內地那些官老爺,恨不得榨出你的骨髓喝幹淨。但是如果你轉換一種方式,那麽他們明知道吃虧,也會憋著嘴不出聲。”楊林笑得很神秘。
王京來了精神:“什麽方式?你小子又有什麽花招?”
“天機不可泄露。既然你不入夥,那即是外人,商業機密,無可奉告。”
“挑!又來?你就不能說點別的?”王京翻個白眼,很是氣憤。但他真的很好奇,在“統購包銷”之外還有什麽招數,能讓內地的巨無霸“中影”合作?他小眼睛眨啊眨的,就衝楊林笑道:“最近啊,有個女人總是惦記你,有意無意的打聽你的情況,想不想知道是誰?”
楊林看著王京一臉的神秘,不由笑了。這家夥,連這樣的招數都用上了?以為我花癡啊?他就這麽看著王京,不說話。
王京盯著楊林看了一會,見楊林不為所動,就嘿嘿一笑,起身拍了拍屁股:“既然你不想知道,那我也就不說了,告辭!”挪動肥肥的身子就往外走。
楊林笑道:“真的不考慮加入‘紅星映畫’?”
王京哼了一聲:“等你破產的時候,還可以到我這裏來討碗飯吃。要是咱倆一起變成窮光蛋,難道去地鐵站賣唱?”
“就算是賣唱,憑借我‘娛樂才子’的名頭和實力,也是香港最帥的兩個賣唱的。”
“切,你賠光了,可以去找你的瑤妹妹當小白臉。我怎麽辦?我老豆能把我掃大街上去。欲知是哪個美女對你朝思暮想,暗戀銷魂,給我打電話。”
楊林看著王京搖搖晃晃的走出去,暗歎一口氣。
世界上沒有一個人是隻靠自己一個人的力量就可以達到成功的,成功的背後一定有許多人在有意或無意識地幫助你,這也是楊林一直想拉攏王京的原因。王添林雖然一直都呆在無線電視台,但是他在香港娛樂圈的隱形影響力,絕對強大。試想,全香港在娛樂圈裏混的,什麽歌手明星導演攝像,有多少你從無線電視台出來的?而王添林這人待人誠懇,豪爽大氣,一貫樂於提攜新人,不知有多少人對他感恩戴德,這其中就包括楊林。
但是王京這個死胖子真的是驕傲啊,竟然看不上哥的電影公司?好,總有你拽著我求著我入股的 時候,到時看哥們怎麽拿捏你。
他的思緒又回到內地的中影身上。不可否認,中影在內地絕對是巨無霸一般的存在。所有進口片合拍片的發行,必須由他們來做。既然將這一條線路壟斷,那麽這些製片商就隻能捏著鼻子任命,隻要你想在內地的影院上映,就得聽人家的。
就連銀都機構也不行。兩者雖然有關聯,又同在一個係統之內,但互不統屬,即便能夠影響,也不會效果太大。
這個坑爹的中影啊,真是麻煩!(未完待續。。)(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