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陵旅次中的一場急病,為李白帶來模糊而頑強的影響。在誦罷了那一首看是追想孟浩然的古風之餘,他已經放盡氣力,原以為自己就要死了。


    於死之一事,李白所能想到的,便是洞庭湖邊蕭寺破榻上的吳指南。那時,吳指南神智迷離,通體膚色有如斑鏽之金,一息既入萬念俱灰,雙眼朝天一瞪,再不瞑目。李白自覺此身亦複如此;胸前汗濕透裳,這是脾胃失和之症;鼻頭汗亦時時滲出,堪見肺氣已然不足;兩首詩折騰下來,背脊也汗出涔涔,這就不但是陰陽雙虛還兼有濕寒之兆了。至此,氣息時而弛散、時而賁張,似已不能隨心所欲。


    他為自己診脈,可是心頭耳畔聽得診此脈象的,卻是趙蕤的聲音,仍是那一副玩世不恭、虛實難辨的語氣:“按律,積債不償科杖板二十耳,何足以過此?”


    “積債不償”所指,就是李白幹沒了兄弟的賈資,刻意揮霍趙蕤的話語聽來還是那樣從容不迫,一如往昔,對萬事萬物,總透露著些許冷淡的譏嘲;這遠在幾千裏之外的師尊,像是看透了李白的病勢原本不甚嚴重,又像是隨時要揭露李白視此病為天懲的慚恧心思。不多時,李白索性鬆開了數計脈搏的手指,跟自己鬥起氣來。他恨自己擺脫不了趙蕤的雜學業道,也擺脫不了他的片言微笑,縱使身行來到天涯海角,就仿佛還在他的襟袖之內。


    卻總是在埋藏深密的記憶角落裏,還有月娘那句:“世事固有不必付之吟詠者矣!”像是瓊花樓畔淙淙而來、淙淙而去的溪水,帶來清涼舒緩的撫慰。隻那一句輕聲細語,帶著萬般無奈,像是斥責,更像是感歎,卻是趙蕤從來不曾與聞的話,李白視之為月娘對他吐露的私語。


    當時孟浪,脫口而出的一首小詩,似乎冒犯了月娘。可是月娘一句簡單的回應,反複浮沉於髒腑之間,三數年下來,卻轉生出別樣的意思。她像是不斷地在叮嚀著李白:生平萬端,看似縈係在懷而不能去、不能舍、不能須臾而離者,實則真不值一語道出。


    就是這句話,讓李白在廣陵之後的行腳,有了意外的轉折。


    瓊花樓前,李白與高適告別之言,並非等閑應對:“浪跡所過,歌曲相迎,無非酒旗飄搖之處。”若說此刻的李白對於未來還有什麽想望、還有什麽抱負的話,已經不再是趙蕤在臨別時那般瑰偉的期許了。細辨《臥病書懷》“功業莫從就,歲光屢奔迫。良圖俄棄捐,衰疾乃綿劇”所謂的“功業”、“良圖”—他從崔五、範十三、孟浩然、高適甚至龔霸的身上,已經看見一個又一個消磨隳頹的生命。


    身為士行中人,一言以蔽之:都因為繼承或背負了士人的“功業”、“良圖”,而不能夠遂其快意。這是他們看來如此親近自己、喜愛自己,甚至羨慕自己的原因。每當這些人稱道李白的才學、讚賞他的詩篇,或與他相期相約、日後在長安道上重逢共事雲雲,他反而覺得悲傷莫名。


    長安,與江陵、金陵、廣陵甚至另一個帝都洛陽全然不同天下至大,無論他寄跡何處,都還許稱得上是“高興之遊”,長安則不然。赴長安意味著他必須追隨趙蕤的意念和算計—隱瞞自己的門第,獵取廣大的聲名,贏得任何一位穿緋著紫的大臣之賞識一步而登青雲。


    然則,“浪跡所過,歌曲相迎”的確說的是實情實境,他眼看董庭蘭逍遙無方,也深深受到段七娘行蹤不定的鼓舞,所以“無非酒旗飄搖之處”,並非作貴胄公子銷金浪遊、駐馬銜杯之觀,卻是他雕章琢句、覓食求宿之地。說得更明白些,李白即此明誌:盡管日後還有機會相逢,我等也不再是儕流同道之人了。


    隻是,李白也記得,月娘掉臂而去、不知行方的那個晚上她在月光下問他:“昔年汝曾說過‘並無大誌取官’;還記得當時師娘如何答汝否?”


    “記得的。”李白當下答道,“師娘訓某:若無意取官,便結裹行李,辭山逕去,莫消複回。”


    可月娘卻把個“無”字偷換成“有”字,道:“隻今汝若有取官之意,便仍好結裹行李,辭山逕去,莫消複回。”


    兩般言語,取意不同,但是一以脅斥、一以勗勉,其告誡李白向學進取,則並無二致。唯令李白耿耿於懷、別有牽掛的,是留別的那幾句:“天涯行腳,舉目所在,明月隨人,豈有什麽遠行?這話中意緒,難道不是依依相共、念茲在茲的情分嗎?


    正由於李白固執地相信,月娘於他,一定也有些情愫不可置疑所謂“便仍好結裹行李,辭山逕去,莫消複回”的用意便更加曲折有致。當著趙蕤的麵,她或許隻能暗示李白:離開了大匡山,離開了子雲宅和相如台,離開了趙蕤和他的長短之術,才稱得上海闊天空—那麽,欲得“明月隨人”,卻在“天涯行腳”之處了。


    “功業”、“良圖”在長安,隨人的明月卻隻能在別處。


    這一會,畢竟曲終人散,李白望一眼衝北而去的高適,再望一眼向東徐行的董庭蘭,最後低頭凝視著那流經瓊花樓畔向南蜿蜒而去的一帶溪水,忽然對丹砂道:“彼夜某憶及孟夫子而起興之詩,尚未落題。”


    “尚未落得。”


    “於今有之。”李白的眸子裏反映著明亮的波光,道,“便題作‘寄弄月溪吳山人’。”


    “弄月溪何在?”


    李白朝樓下的南流小溪一頷首:“此是也。”


    “吳山人又是誰?”


    “不是某人。”李白指了指高適和董庭蘭的背影,道,“廣陵吳地群山,皆可名之曰吳山,舉凡行腳於吳地之人,俱是吳山人。”


    “起句‘龐德公’不是孟夫子麽?”


    “龐德公可以是高君、可以是董君,似也可以是李某。”李白笑道,“孟夫子亦來過。”


    有了這個題目,原詩中的“夫君弄明月,滅影清淮裏”,便不再是結意鬆弛的病句,反而經由一條不著痕跡的小溪,串起了廣陵道上多少不同心事的遊曆之人。李白立意不再去想長安,他要試著背離趙蕤那無所不在的形影;他的人生,在別處等待著。


    嚐聞龐德公,家住洞湖水。終身棲鹿門,不入襄陽市。夫君弄明月,滅影清淮裏。高蹤邈難追,可與古人比。清揚杳莫睹,白雲空望美。待我辭人間,攜手訪鬆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李白·少年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大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大春並收藏大唐李白·少年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