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要回到一個與“大”字不可須臾而離的議論——大唐三教共存並舉,諸法所關切,便在此字。這個字極通俗,小兒能識。然若究其為唐人孜孜以求者,卻不在狀述物形分別而已。不同宗法教義的爭執議論,一旦及於“大”,則皆指涉那最不可動搖之根本,也就象征了這宗法教義在俗世間的地位。
早在唐高祖武德八年,發生過一場知名的辯論,論辯雙方為沙門慧乘與道士李仲卿。辯旨為窮究“道”的本然;也就是作為信仰的究竟依據。其中關鍵一字,乃是“法”——在這場辯論中,所謂的“法”,都是“師法”、“學習”的意思。
慧乘問李仲卿說:“先生廣位道宗,高邁宇宙,從來專解釋《道德經》。素知此經上卷明道,下卷明德。未知此道之外,更有大此道者否?或此道之外,更無大於道者?”
李仲卿答道:“天上天下,唯道至極最大,更無大於道者。”
慧乘為了確認李仲卿所使用的字句,便重複了對方的用語,再問:“道為至極最大,更無大於道者;則亦可謂:道是至極之法,更無法於道者?”
李仲卿也聽得仔細,認為對方引言大旨無誤,道聲:“然!”
慧乘接著又說:“《老經》上明明記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則是說‘道’亦有所法——汝卻如何自違本宗,竟乃雲‘更無法於道者’?倘若這‘道’,即是至極之法,則‘自然’焉得為‘道’所法?‘自然’既為‘道’之所法,又安能謂‘道是至極之法,更無法於道者’?”
李仲卿並不知道,他的論述在此時已經落入對方因明詭辯的陷阱之中,隻懵懵懂懂地答道:“道隻是自然,自然即是道,所以更無別法能法於道者。”
慧乘好整以暇地繼續問道:“汝雲‘道法自然,自然即是道’;那麽,‘自然’還法‘道’不?”
李仲卿答道:“道法自然,自然不法道。”
慧乘又重複了一遍李仲卿的話,複追問道:“汝雲:‘道法自然,自然不法道。’則可否說:‘道法自然,自然不即道?’”
李仲卿仍不以為所辯有任何破綻,朗然應道:“‘道法自然,自然即是道’,是以‘道’、‘自然’不相法。”
慧乘這時才露出了話中預藏的鋒刃,反唇相稽:“‘道法自然,自然即是道’,亦可謂‘地法於天,天即是地’乎?然而地法於天,天不即是地;故知:道法自然,自然不即道。若自然即是道,天應即是地。”
幾乎無關於實質上的論理,慧乘隻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當下便破解了道士的語言遊戲,令李仲卿“周慞神府,抽解無地,忸赧無答”。這一場讓道教信徒灰頭土臉的辯論一直到司馬承禎始反轉之,而且這道人解來雲淡風輕,雍容雅量,尤其是令皇室大為歎服。
司馬承禎,較李白年長五十四歲,晉宣帝司馬懿之弟司馬馗的後人,表字子微,法號道隱,河內溫縣人。師事茅山派北傳宗師潘師正於嵩山,受上清符籙、導引、服餌之術。後隱居於天台山玉霄峰,自號白雲子。
早在武則天及睿宗當國時期,聞其名而召入京師,親賜手敕,問以陰陽術數與治道。他的答複出乎天下人之意料。居然說:“陰陽術數,本屬異端,而理國應以‘無為’為本。”
睿宗平生四讓其國,本是一個崇尚虛靜、力持衝淡的君主,一聽此論,如聆仙音,立刻賜以寶琴及霞紋帔。此會則令司馬承禎意外地獲得了更為廣泛的名聲。
到了開元九年十一月,皇帝又派遣使者將這位已經七十四歲的老道士迎入內宮,親受法籙。是從這一刻起,李隆基正式成為一名具有道士身份的皇帝;他顯然有備而來,出其不意地問了司馬承禎一句:“昔在高廟時,天竺法子慧乘僧大折我教道義,卿若身為李仲卿,當作何語?”
司馬承禎略無思索,慷慨答道:“彼論固知名,而無益於道義;是亦無損於道義。”
“卿且高論,朕樂心隨理。”
“《老經》原文:‘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其斷讀不確,乃生誤會。仲卿失察,遂為佛子攻破。”
“然則,應作何解?”皇帝聞所未聞,有些吃驚。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說到此處,司馬承禎停頓了一下,語氣一緩,複道,“‘道法,自然。’”
司馬承禎的話讓剛剛獲得道士身份的皇帝大為歡忭,忽然體會到古文集中載錄枚乘《七發》所形容的那種狀態:“於是太子據幾而起曰:‘渙乎若一聽聖人辯士之言。’涊然汗出,霍然病已。”豁然開朗,有如大病初愈。
在原先的辯論裏,是將老子論中的一切“法”字皆作“仿”、“效”之解。於是“道”和“自然”二者也就有了一種等次差異的關係;質言之,“自然”應該是“道”所追隨師法的對象,就必然高於道、大於道。這也理所當然與“道即自然”、“自然即是道”等語有了內在的抵牾。回頭再以“天”和“地”的等差來攻訐,居然會導出“天應即是地”的結論,則道家根本論題,便棄甲曳兵矣。
可是司馬承禎卻把最後一個“法”字,變成了道體的狀態、道體的形式、道體的規律,一旦脫解出前三個法字的“師法”之意,“自然”就不會是一種既“大於道”又“等於道”的矛盾語,所指稱的也不是一個大於一切的終極本質,而隻是一個形容詞了。
“道兄!高論,妙議!”皇帝對司馬承禎的稱謂忽然改了,改得有些唐突,有些失份,但是沒有誰會在意。的確,這一番答問使皇帝念念不忘,他像是初次發覺道門的詼諧與淡泊,的確有一種真誠的氣質,於是轉身對身邊的大臣笑說:“恨我學仙也晚,隻能隨命為天子。”
這位隨駕接見司馬承禎的大臣,正是禮部侍郎賀知章。在朝列百官之中,以修真煉氣聞名,據說能驅趕自己的生魂脫身,夜行千裏,與諸鬼遊。武後時,曾出任太常博士,掌考選庶務。
有那麽一回,賀知章與同僚賭戲,指著一人腰間金龜袋飾為質,謂:“某能於中夜啟北門,持管而歸,不教人知,遂者得此。”北門,說的是芳林門;此門向南大路直通安化門,為京師脊幹,隨時有羽林重兵鎮守。所謂的“管”,就是鑰匙。唐代官員例受魚袋。初,內外官五品以上,皆佩魚袋。武後天授元年,改佩魚為佩龜。三品以上的龜袋更用純金為飾,四品用銀,五品用銅。到了中宗年間,才又罷龜袋、還賜魚袋。
賀知章談笑一諾,與太常寺僚友共席至夜半,忽然說:“北門鎖鑰至矣!隻在此室之中。”
眾人爭相喧嘩尋找,果然在梁上覓得,卻仍不肯釋疑,乃將鑰匙塗裹了油脂,複置返於梁上。天明之前,鑰匙已然不翼而飛,賀知章則始終在席未去。直到晌午過後,北門軍中盛傳奇聞:芳林門的鑰匙滑膩不能經手,無人能道其緣故。賀知章自有雜詩記此事:
蟬蛻空餘一樹秋,泠風初領北門樓。仙身看解新痕在,青瑣鬆脂證去留。
句中的“青瑣”,瑣字亦通於鎖,原本是皇家宮門窗欞上的青色連環飾紋,借指廣廈豪宇,也多喻稱宮廷。鬆脂,則是《神仙傳》上趙瞿的故事——趙瞿因為病癩,遭家人遺棄在荒山裏,竟有仙緣奇遇授以鬆脂之藥,從此“身體轉輕,氣力百倍,登危越險,終日不極。年百七十歲,齒不墮、發不白”。之後,竟證成為地仙。不過,再翫其所藏之事,便與生魂解體、以取北門之鑰的事吻合了。
早在唐高祖武德八年,發生過一場知名的辯論,論辯雙方為沙門慧乘與道士李仲卿。辯旨為窮究“道”的本然;也就是作為信仰的究竟依據。其中關鍵一字,乃是“法”——在這場辯論中,所謂的“法”,都是“師法”、“學習”的意思。
慧乘問李仲卿說:“先生廣位道宗,高邁宇宙,從來專解釋《道德經》。素知此經上卷明道,下卷明德。未知此道之外,更有大此道者否?或此道之外,更無大於道者?”
李仲卿答道:“天上天下,唯道至極最大,更無大於道者。”
慧乘為了確認李仲卿所使用的字句,便重複了對方的用語,再問:“道為至極最大,更無大於道者;則亦可謂:道是至極之法,更無法於道者?”
李仲卿也聽得仔細,認為對方引言大旨無誤,道聲:“然!”
慧乘接著又說:“《老經》上明明記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則是說‘道’亦有所法——汝卻如何自違本宗,竟乃雲‘更無法於道者’?倘若這‘道’,即是至極之法,則‘自然’焉得為‘道’所法?‘自然’既為‘道’之所法,又安能謂‘道是至極之法,更無法於道者’?”
李仲卿並不知道,他的論述在此時已經落入對方因明詭辯的陷阱之中,隻懵懵懂懂地答道:“道隻是自然,自然即是道,所以更無別法能法於道者。”
慧乘好整以暇地繼續問道:“汝雲‘道法自然,自然即是道’;那麽,‘自然’還法‘道’不?”
李仲卿答道:“道法自然,自然不法道。”
慧乘又重複了一遍李仲卿的話,複追問道:“汝雲:‘道法自然,自然不法道。’則可否說:‘道法自然,自然不即道?’”
李仲卿仍不以為所辯有任何破綻,朗然應道:“‘道法自然,自然即是道’,是以‘道’、‘自然’不相法。”
慧乘這時才露出了話中預藏的鋒刃,反唇相稽:“‘道法自然,自然即是道’,亦可謂‘地法於天,天即是地’乎?然而地法於天,天不即是地;故知:道法自然,自然不即道。若自然即是道,天應即是地。”
幾乎無關於實質上的論理,慧乘隻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當下便破解了道士的語言遊戲,令李仲卿“周慞神府,抽解無地,忸赧無答”。這一場讓道教信徒灰頭土臉的辯論一直到司馬承禎始反轉之,而且這道人解來雲淡風輕,雍容雅量,尤其是令皇室大為歎服。
司馬承禎,較李白年長五十四歲,晉宣帝司馬懿之弟司馬馗的後人,表字子微,法號道隱,河內溫縣人。師事茅山派北傳宗師潘師正於嵩山,受上清符籙、導引、服餌之術。後隱居於天台山玉霄峰,自號白雲子。
早在武則天及睿宗當國時期,聞其名而召入京師,親賜手敕,問以陰陽術數與治道。他的答複出乎天下人之意料。居然說:“陰陽術數,本屬異端,而理國應以‘無為’為本。”
睿宗平生四讓其國,本是一個崇尚虛靜、力持衝淡的君主,一聽此論,如聆仙音,立刻賜以寶琴及霞紋帔。此會則令司馬承禎意外地獲得了更為廣泛的名聲。
到了開元九年十一月,皇帝又派遣使者將這位已經七十四歲的老道士迎入內宮,親受法籙。是從這一刻起,李隆基正式成為一名具有道士身份的皇帝;他顯然有備而來,出其不意地問了司馬承禎一句:“昔在高廟時,天竺法子慧乘僧大折我教道義,卿若身為李仲卿,當作何語?”
司馬承禎略無思索,慷慨答道:“彼論固知名,而無益於道義;是亦無損於道義。”
“卿且高論,朕樂心隨理。”
“《老經》原文:‘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其斷讀不確,乃生誤會。仲卿失察,遂為佛子攻破。”
“然則,應作何解?”皇帝聞所未聞,有些吃驚。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說到此處,司馬承禎停頓了一下,語氣一緩,複道,“‘道法,自然。’”
司馬承禎的話讓剛剛獲得道士身份的皇帝大為歡忭,忽然體會到古文集中載錄枚乘《七發》所形容的那種狀態:“於是太子據幾而起曰:‘渙乎若一聽聖人辯士之言。’涊然汗出,霍然病已。”豁然開朗,有如大病初愈。
在原先的辯論裏,是將老子論中的一切“法”字皆作“仿”、“效”之解。於是“道”和“自然”二者也就有了一種等次差異的關係;質言之,“自然”應該是“道”所追隨師法的對象,就必然高於道、大於道。這也理所當然與“道即自然”、“自然即是道”等語有了內在的抵牾。回頭再以“天”和“地”的等差來攻訐,居然會導出“天應即是地”的結論,則道家根本論題,便棄甲曳兵矣。
可是司馬承禎卻把最後一個“法”字,變成了道體的狀態、道體的形式、道體的規律,一旦脫解出前三個法字的“師法”之意,“自然”就不會是一種既“大於道”又“等於道”的矛盾語,所指稱的也不是一個大於一切的終極本質,而隻是一個形容詞了。
“道兄!高論,妙議!”皇帝對司馬承禎的稱謂忽然改了,改得有些唐突,有些失份,但是沒有誰會在意。的確,這一番答問使皇帝念念不忘,他像是初次發覺道門的詼諧與淡泊,的確有一種真誠的氣質,於是轉身對身邊的大臣笑說:“恨我學仙也晚,隻能隨命為天子。”
這位隨駕接見司馬承禎的大臣,正是禮部侍郎賀知章。在朝列百官之中,以修真煉氣聞名,據說能驅趕自己的生魂脫身,夜行千裏,與諸鬼遊。武後時,曾出任太常博士,掌考選庶務。
有那麽一回,賀知章與同僚賭戲,指著一人腰間金龜袋飾為質,謂:“某能於中夜啟北門,持管而歸,不教人知,遂者得此。”北門,說的是芳林門;此門向南大路直通安化門,為京師脊幹,隨時有羽林重兵鎮守。所謂的“管”,就是鑰匙。唐代官員例受魚袋。初,內外官五品以上,皆佩魚袋。武後天授元年,改佩魚為佩龜。三品以上的龜袋更用純金為飾,四品用銀,五品用銅。到了中宗年間,才又罷龜袋、還賜魚袋。
賀知章談笑一諾,與太常寺僚友共席至夜半,忽然說:“北門鎖鑰至矣!隻在此室之中。”
眾人爭相喧嘩尋找,果然在梁上覓得,卻仍不肯釋疑,乃將鑰匙塗裹了油脂,複置返於梁上。天明之前,鑰匙已然不翼而飛,賀知章則始終在席未去。直到晌午過後,北門軍中盛傳奇聞:芳林門的鑰匙滑膩不能經手,無人能道其緣故。賀知章自有雜詩記此事:
蟬蛻空餘一樹秋,泠風初領北門樓。仙身看解新痕在,青瑣鬆脂證去留。
句中的“青瑣”,瑣字亦通於鎖,原本是皇家宮門窗欞上的青色連環飾紋,借指廣廈豪宇,也多喻稱宮廷。鬆脂,則是《神仙傳》上趙瞿的故事——趙瞿因為病癩,遭家人遺棄在荒山裏,竟有仙緣奇遇授以鬆脂之藥,從此“身體轉輕,氣力百倍,登危越險,終日不極。年百七十歲,齒不墮、發不白”。之後,竟證成為地仙。不過,再翫其所藏之事,便與生魂解體、以取北門之鑰的事吻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