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崇信
馬雲:路有多遠就能走多遠 作者:嚴岐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副清秀的麵容,一架方形的眼鏡,一個冷峻的嘴角,文弱中透著某種剛毅。他西裝革履,皮鞋鋥亮,永遠這樣風度翩翩。他是誰?1999年5月底,阿裏巴巴資金告罄麵臨生存危機之時,他走進馬雲的視野。
他就是蔡崇信!
我們先看他的簡曆:生於台灣名門,13歲到美國讀書。相繼取得耶魯大學經濟學東亞研究學士學位、哈佛大學mba、耶魯法學院法學博士學位。1990年取得紐約州從業律師資格,從事稅務法律業務。1994年在一家專門從事收購投資的紐約外資管理公司擔任副總裁及法律顧問。1995年出任北歐地區最大工業控股一家附屬公司的副總裁及高級投資經理,專責該公司亞洲私募基金投資業務。
從這份簡曆中可以看出,他是一個受過良好教育、有著資深背景的投資人。而且,他的目標是亞洲,而阿裏巴巴,就在亞洲。
當時的阿裏巴巴已經是窗戶眼裏吹喇叭——名聲在外。特別是美國《商業周刊》的報道,極大地擴展了阿裏巴巴在國外的影響力。因為,《商業周刊》是一家擁有億萬讀者、影響巨大的媒體。而且,1999年3月10日,阿裏巴巴推出了英文網站。這一舉措得到了《福布斯》、《新聞周刊》等國際權威新聞媒體的關注,使得許多人對這個突然出現於世界東方、名字叫阿裏巴巴的電子商務網站產生了興趣。
特別是當時正是互聯網風起雲湧之際,投資互聯網企業似乎是一種時尚。阿裏巴巴作為互聯網中的電子商務網站,其業務發展迅速,它又是如此活躍,如此順暢,讓很多商人如此喜歡,再加上電子商務正逢其時、方興未艾,鑒於此,也源於此,蔡崇信於1999年5月的一天造訪杭州,他的目標就是馬雲,就是阿裏巴巴。
他與馬雲相約,他們進行了一次長談。那一次談話對於馬雲而言,和其他的談話沒有什麽太大的不同,基本上是馬雲一個人講,而另一個人聽。馬雲口若懸河、滔滔不絕,講他的電子商務,講他的阿裏巴巴,講他的80年企業,講他的偉大理想,講他的世界500強。
蔡崇信隻是偶爾插話,剩下的時間基本上是隻有耳朵片刻不得閑地聆聽馬雲的雄心壯誌,嘴巴卻是英雄無用武之地隻好老老實實地休息了。然而,自然而然地,一種感覺在升騰。信任、熱情、追求與理想,交織成一股熱浪。開始是在他的胸口盤旋,逐漸地這種感覺、這股熱浪開始衝擊,衝擊他的四肢,衝擊他身體的每一個角落。終於,他被這種感覺的熱浪衝擊到身體的所有部位,沒有一個死角。洶湧澎湃,席卷一切。於是,他的全部也隨著這股熱浪起舞,他也成了這股熱浪的一部分。
這不是小說家言,這是真的。馬雲天生的演說才能,加上阿裏巴巴所從事的具有前景的事業,再加上蔡崇信來自國際投行,對於互聯網和阿裏巴巴有著深刻的了解,這種伴隨著熱浪起舞,投身於其中的情況是必然要發生的。後來的實踐已經證明,阿裏巴巴所從事的是一項何等偉大的事業!
應該說,蔡崇信之所以對馬雲的講話有如此強烈的共鳴,一是因為馬雲天才鼓動家的本能,二是因為電子商務的無限遠景,三是因為蔡崇信本身的智慧和遠見卓識。
有人打了個生動的比喻,說雞蛋有了溫度就能孵出小雞,可石頭有了溫度它還是石頭。
蔡崇信到過許多國家,經商經驗十分豐富,既有學識,又有膽略和經驗。他是位成熟的投資人,也是位經驗豐富的國際商人。他絕對不是一個僅憑他人簡單的一席話,就貿然殺向未知領域的人。在蔡崇信的眼睛裏,這個小個子馬雲是個天生的商業領袖。他有魅力,也有能力領導一個團隊,完成他所宣講的偉大目標。
蔡崇信很冷靜,也很簡單。當他感受到自己身體裏的熱浪時,他手一揮:這樣,馬雲,領我去看看你們的公司。
馬雲突然遲疑了:公司?他的公司實在是寒酸。可蔡崇信用冷峻和審視的目光盯著他呢!馬雲明白躲是躲不過去的。
無奈的馬雲領著蔡崇信參觀了他在西湖花園的別墅,推開門一看,蔡崇信大吃一驚。所謂的“十八羅漢”,打著地鋪,吃著方便麵,喝著開水。然而他們的精神卻是無比抖擻。在這個簡陋的房間裏,這些人聯係著世界上幾萬名客戶,為他們服務,為他們打造最好的商機,而後,也是為了實現馬雲的世界500強夢。
蔡崇信回頭看了一下馬雲。那個大言不慚的小個子,沒有一點歉意,反而手一伸:請,蔡總,這就是我們阿裏巴巴公司的總部。
蔡崇信是個商人,可他還是一位學者,他不僅懂得經營之道,還懂得更多的人生哲學。他麵前這些不知疲憊的工作狂們的勁頭,刹那間就感染了他。經過一番談話,他發現這裏的員工,全部信心十足,幹勁朝天,如果說網絡工作者中也有瘋子,那他們都是實實在在的瘋子。他們相信80年的企業,相信世界500強,相信馬雲,相信這個神奇的小個子會把他們帶向美好的未來。
蔡崇信在這裏待了很久,查看了這裏的所有設備。他冷峻的外表下,那股被馬雲催動的熱浪繼續翻滾,讓他久久難以平靜。
也許,他在馬雲身上看到的是理想,是追求。他在阿裏巴巴公司總部裏看到的是基礎,是信任,是明晰的未來圖像。
那一次,蔡崇信什麽也沒說,他隻是緊緊握住馬雲的手說了聲:“再見!”
馬雲難免愕然,畢竟對方是一個投行的負責人,手握大筆資金想花出去,他來到杭州就是要找個公司投資。可投資沒談,他就要離開了?
馬雲是懂得見縫插針的高手,豈能允許這條大魚如此遁走?他急忙追問:“蔡總,你的投資項目?”
“我回香港向總部匯報,下次再談,下次再談!”蔡崇信扔下一句話,扔下希望,然後,他就打道回府,直飛香港。
半個月後,他沒有失信,果然回來了。而且,讓馬雲眼睛一亮的是,蔡崇信的身邊站著一位打扮靚麗、麵容俊美的女士。蔡崇信很瀟灑地為雙方作介紹:這就是阿裏巴巴公司的老總,未來世界500強企業的管理者,馬雲!這位是我的太太。
原來如此,馬雲當然歡迎。1999年6月,阿裏巴巴的50萬啟動資金已經花銷一空,下個月的工資從哪兒開,馬雲不知道,他的員工也不知道。在這種情況下,蔡崇信簡直就是他的救星。
但馬雲是明智的,既然蔡崇信二次來到杭州,那就說明投資的事有門。否則,他沒有必要再來杭州,也沒有必要再來見他馬雲。
這個時候,馬雲暗暗告誡自己沉住氣。既然判斷對方有了意向,那自己何必表現得那麽迫切呢?最佳的策略就是無所謂:你愛投不投,你投我興許還不要呢!這才可以保證,投資方不會有過多苛刻的條件。這是馬雲精明的商人頭腦自然的反應,也是商業談判的原則,馬雲是精通此道的。
可是,蔡崇信也沒有提什麽投資的事。兩個人似乎在角力,誰也不提。可交往日密,尤其是有了風姿綽約的女士在側,他們的關係似乎更加親近。公事顯得不太重要,友誼倒是日見其深。
這一次,兩個人的角色似乎來了個對換。蔡崇信說得多一點,馬雲不太講話,更多的是期待,期待蔡崇文的提議和問詢。因為,一個投資商必須要多了解對方,才能避免資金流失,保證效益的最大化。
可這一次,蔡崇信的話題和投資有點兒離譜。他問得最多的是什麽家人哪、朋友啊、北京的頤和園、江南的“春風又綠江南岸”之類,與個人很近,離公事很遠的話題。馬雲信口而言,隨便地回答,他還是希望蔡崇信開口談投資事項,這是他迫在眉睫的事。
兩個人似乎都是太極拳高手,他們在走拳,沒有任何一個人出拳。
終於,有一天,馬雲有點忍不住了,他想攤牌。他把蔡崇信夫婦邀到西湖,然後上了一條小船。這船好啊!蕩漾於一湖碧波之上,談起話來,出我之口,入彼之耳。亦行亦趨,不行也不尷尬。
那天,風和日麗,西湖還是那麽美,像一個情深似海、美麗多姿的少婦,含羞又含情地迎接了他們。進入湖的中心,遠處的樓台亭閣籠罩在淡淡霧靄之中,近處的蘇堤垂柳在眼前輕輕舞動。坐在船尾的馬雲覺得時機成熟了,他不能再等,也不想再等。他口一張正要提出心中醞釀已久的問題,突然,他發現,前麵的蔡崇信把槳一扔,回頭說道:“香港那邊我不幹了,我加盟阿裏巴巴,跟著你一起幹,好嗎?”
沒有風,波不起,水不驚,西湖如處子靜臥在他們的身下。遠處有一對紫燕飛起掠過水麵,驚起一絲漣漪。
馬雲定睛再看,蔡崇信一臉的嚴肅,沒有一絲玩笑的意思。而他的太太也在向馬雲點頭,那意思也是說:真的!
馬雲“騰”的一下站了起來,小船令人恐懼地一晃。他這才意識到這是在水上,他趕緊坐下。“蔡總!你不是跟我開玩笑吧,我可養不起你啊,你在香港有6位數的年薪,我這兒可隻有500元人民幣的月薪啊!”
這時,先前一直在旁邊沒有說話的蔡崇信的太太插話道:“如果不讓他來你這裏,他可能會後悔一輩子的。”
蔡崇信又道:“是啊,我既然是帶著太太一起來,那就是要留下的意思,收下我吧!”
馬雲再一次看了一下蔡崇信和他的太太,他明白了,這是經過深思熟慮並且已經得到了夫人的批準。看來,這個蔡崇信是決心已定了。
於是,馬雲說道:“好吧,既然你一定要來,你就來吧!先幫我們管錢吧,我們正需要你這樣懂財務又懂法律的高級人才。”
西湖小船上的幾句話,決定了蔡崇信的未來,也決定了馬雲和阿裏巴巴的未來。事實證明,在那個關鍵時刻,蔡崇信的加盟實在是太重要了。其重要性如何高度評價亦不為過。當然,事實也證明,蔡崇信不愧是商界之精英,他一眼就發現了馬雲,一眼就發現了馬雲團隊,一眼就發現了阿裏巴巴的無限遠景。否則,他也絕對不會拋下香港那麽優越的總裁的職務,來加盟這個還打著地鋪的未來世界500強。
馬雲是有魅力的,他的團隊是有感染力的,蔡崇信是有眼力的。在西湖小船上的一番談話,決定了很多事情,但歸根結底是證明了上述三點。
那天以後,蔡崇信立即回到香港,辦理了辭職事宜。
這個時候,回想起馬雲創業之初的講話,更佩服他有先見之明。他告訴他的“十八羅漢”,你們當“排長”、“連長”,“團長”以上的我另請高明。
這原因也很簡單,他的團隊雖然已經是互聯網上的幹將,可是,他們絕對不是高級的管理人才。馬雲看得很準,他們自己也明白,真要是成為國際化的大公司,他們還真就差得很遠。如果說在商業戰場上,蔡崇信這樣的是正規軍,那麽他們原來的眾羅漢隻能是遊擊隊,充其量戰鬥力強一點兒而已。
蔡崇信加盟阿裏巴巴的時候,創業之初的骨幹們、投資者們也就是股東們,連一份協議書都沒有。就是說,這個要幹80年的立足於全球的企業還沒形成真正的股份製,對於股份、責任、權力還沒有清楚的劃分,更沒有清醒的認識。坦率地說,在商戰中,他們就是一群烏合之眾。即使是他們的領袖馬雲,也是難登大雅之堂。
蔡崇信走進了西湖花園,走進了阿裏巴巴總部,他成了那群烏合之眾的一員。當然,馬雲給了他很重要的使命——當馬雲的財務總監兼法律顧問。馬雲有識人之才,也有用人之量。蔡崇信有知人之明,也有管理企業之才能,更有國際化大公司的經營與管理經驗。於是,兩個人一拍即合,他們一起梳理阿裏巴巴的公司組織結構。無疑,這是建立一個國際化公司的首要任務。公司架構必須有為遠大理想而服務的現實的管理體製,按照我們通常的說法,就是要與國際接軌。可是,蔡崇信驚訝地發現,這18個創始人,連一份在一起合作的協議書都沒有。這和我們通常的合作模式沒有什麽兩樣,幾個哥們湊到一起說,做個買賣吧!湊上一批錢,幹完了分紅。怎麽分;沒人去想。哥們嘛,怎麽著不行?結果,一到分紅時,分不均了;虧損了,應該承擔責任時,哥們不是哥們了。於是雞飛狗跳,麵紅耳赤。買賣好做夥計難處。這就是遊擊隊和正規軍的區別,也是中國開放之初的一種通病。畢竟是一種嚐試,哪兒有經驗可尋?不知道什麽叫股份製,偏偏要合夥做買賣,隱患在那一開始就已經埋下了。為了解決這個隱患,唯一可行的辦法,就是製作一份合理的協議,所有的股東簽字。那協議就是公司的法律,所有的股東依照協議行事。
麵對這樣一個公司,蔡崇信來得正逢其時。馬雲和他開玩笑:我們一直沒成立公司,就是等你過來幫我們搞的。
蔡崇信親手搞了一份參股合同,那是一份做得相當漂亮、滴水不漏的英文合同,完全符合國際慣例,也是一個國際化大公司的起步準則。
蔡崇信將這份合同拿給所有的股東,可他們看不懂。於是,坐在馬雲的小屋子裏,蔡崇信耐心地給大家講解。那時氣溫高達30度,沒有空調,隻有一個搖著腦袋的破電扇。蔡崇信習慣於西裝革履,太熱了,他隻好脫掉外衣,可是那一件襯衣也讓汗水打透。他講的不僅僅是合同,他從最初級的股權製講起,講股東權益,講股權稀釋。
是的,那是一課,絕對是關於一個國際化公司組成的一課。這一課不管是對於“十八羅漢”還是馬雲都是一堂必修課,而且,是補課。不補上這一課,他們的公司就永遠隻是草莽。
蔡崇信這一課征服了馬雲和他的團隊。一個名副其實的海歸,一個滿腹經綸的才子,一個國際投行的資深經理人,如此敬業,如此的誨人不倦,使馬雲的團隊非常高興,非常滿意馬雲給他們請來的管理者。他們甘願做一個衝鋒陷陣的“排長”或者“連長”,覺得跟隨這樣的“團長”很愉快。
一堂課下來,他們增長了不少見識。當然,很多問題他們還是不甚了了。不過沒關係,有蔡總在,他們很快就會明白什麽叫國際化,什麽叫大公司。
馬雲率先在合同上簽字,看他們的精神領袖已經簽字,懂的和不太懂的都拿起筆來簽上了自己的名字。這是非常重要的程序,它意味著阿裏巴巴的創始人的股東地位已經在法律上得到完全的確定,也為8年後那場“批量製造富豪”的“造富”運動做好了鋪墊。
不久,因為蔡崇信的加盟,一大筆國際投行的資金到位。那是500萬美元,按照當時的換算率,差不多就是5000萬人民幣。想一想,50萬與5000萬是個什麽比例。蔡崇信的加盟意味著什麽,還用說嗎?
有了這樣一大筆錢,向來不缺雄心和豪情的馬雲將目光投向了香港。這個東方的國際金融和國際貿易中心雖然有點衰落,可是其貿易中心的位置暫時還是存在的。馬雲將阿裏巴巴的觸角伸向香港,就是打開走向世界的一扇門。
當時蔡崇信是公司的cfo,即首席財政官,也可以稱為財務總監。這是一個現代化的詞匯,和馬雲的ceo是一樣的,帶有某種國際化的範兒。
馬雲這樣和蔡崇信說:老蔡,到香港去,你熟門熟路,建立我們的香港總部之重任非你莫屬;現在,你就是阿裏巴巴香港總部ceo。
在做好建立香港總部的籌備工作之後,蔡崇信馬不停蹄,直奔香港。但這一次他不是位高權重的國際投行的總裁,而是一個未來的香港阿裏巴巴總部的首席執行官。當然,那個時候,這個總部還隻存活於蔡崇信的腦子裏。
如今再回首,蔡崇信的加盟,簡直就是阿裏巴巴一次裏程碑般的事件。然而,就蔡崇信自己而言,卻沒有那麽複雜。
他說:這裏有一些做事情的人,他們在做一件我覺得有意思的事情,做這個人生重大抉擇時,沒有非常理智的依據,更多地來源於內心的強烈衝動,我喜歡和有激情的人一起合作,也喜歡冒險!所以我就決定來了,如此而已。
好一個“如此而已”!蔡總的這番話足以讓我們看到,馬雲和他的團隊是一些做事情的人,他們在做一件讓蔡總覺得有意思的事情。
事過多年,誰能否認蔡總的精明,蔡總的敏感,蔡總的智慧?
一個真正的聰明的海歸,就應該這樣:幹事兒!不幹事兒,你讀那麽多的書有什麽用?
幾經波折,馬雲終於要建立一個屬於自己、屬於理想的公司。他的決心和熱情感染了周圍的人,多年來,他們就是一個圈子,甚至是一個團隊。他們有過在一起打拚的曆史,有風雨同舟的過去,他們是朋友。這朋友的意義不是簡單的生活交流,而是建立在共同事業理想基礎之上的精誠合作。因此,馬雲一聲號令,他們坐上了同一條船。
這條船經過他們精心的運作,就要衝向商品的海洋。阿裏巴巴喊一聲芝麻開門,財富的大門將會敞開。可是,馬雲說,我們的第一目標不是賺錢,他的第一目標,乃是建立一個80年的企業,這意味著什麽呢?他告訴自己的團隊,所有的困難都是暫時的,未來肯定美好,因為,企業的目標是80年,未來不美好如何存在80年?他告訴自己的客戶,阿裏巴巴值得信賴,它是一家最誠信的企業,因為,不誠信,賺了錢就跑,如何存在80年?
馬雲本身就是激情的代名詞,他永遠不缺理想,不缺信心,更不缺對於未來的憧憬和規劃。然而,將這理想和信心落到現實,將憧憬和規劃繪成腳踏實地的路線圖,尚需一番艱苦的努力,也需等待時機。在這時,蔡崇信來了!他的到來,一個國際化大企業的框架開始形成,一個依附互聯網的強大的國際化公司有了雛形。
馬雲是領袖,他高瞻遠矚,激情四射。蔡崇信是實幹家,他有效地落實了馬雲的設計,製定了具體的方案。
做生意沒有不想賺錢的,可為了賺錢而有錢就賺,那就是一個純粹的商人,或者隻能說他是一個聰明人!做生意不為賺錢,在社會服務和責任中,讓別人賺了錢之後,自己也賺了錢的,才稱得上是企業家,而企業家的所具有的素質是——智慧!
智慧和聰明不可同日而語,它們是兩個層次。
馬雲放棄北京穩定的官員式的經理不做,寧願冒一番風險也要回家創業。蔡崇信放棄香港優越的總裁不幹,為了激情、為了事業和馬雲共同創業。在很多人看來,他們不是聰明人。但實際上,他們才是智者,充滿智慧的人。
一個充滿智慧的領袖可以給一個團隊注入智慧,當另一個具有智慧和實幹能力的人再來加盟,這個團隊當然是一個具有智慧、具有激情,又能幹事情的團隊。
有了這樣一個團隊,再加上互聯網的強大助力,阿裏巴巴肯定要揚帆遠航了。
他就是蔡崇信!
我們先看他的簡曆:生於台灣名門,13歲到美國讀書。相繼取得耶魯大學經濟學東亞研究學士學位、哈佛大學mba、耶魯法學院法學博士學位。1990年取得紐約州從業律師資格,從事稅務法律業務。1994年在一家專門從事收購投資的紐約外資管理公司擔任副總裁及法律顧問。1995年出任北歐地區最大工業控股一家附屬公司的副總裁及高級投資經理,專責該公司亞洲私募基金投資業務。
從這份簡曆中可以看出,他是一個受過良好教育、有著資深背景的投資人。而且,他的目標是亞洲,而阿裏巴巴,就在亞洲。
當時的阿裏巴巴已經是窗戶眼裏吹喇叭——名聲在外。特別是美國《商業周刊》的報道,極大地擴展了阿裏巴巴在國外的影響力。因為,《商業周刊》是一家擁有億萬讀者、影響巨大的媒體。而且,1999年3月10日,阿裏巴巴推出了英文網站。這一舉措得到了《福布斯》、《新聞周刊》等國際權威新聞媒體的關注,使得許多人對這個突然出現於世界東方、名字叫阿裏巴巴的電子商務網站產生了興趣。
特別是當時正是互聯網風起雲湧之際,投資互聯網企業似乎是一種時尚。阿裏巴巴作為互聯網中的電子商務網站,其業務發展迅速,它又是如此活躍,如此順暢,讓很多商人如此喜歡,再加上電子商務正逢其時、方興未艾,鑒於此,也源於此,蔡崇信於1999年5月的一天造訪杭州,他的目標就是馬雲,就是阿裏巴巴。
他與馬雲相約,他們進行了一次長談。那一次談話對於馬雲而言,和其他的談話沒有什麽太大的不同,基本上是馬雲一個人講,而另一個人聽。馬雲口若懸河、滔滔不絕,講他的電子商務,講他的阿裏巴巴,講他的80年企業,講他的偉大理想,講他的世界500強。
蔡崇信隻是偶爾插話,剩下的時間基本上是隻有耳朵片刻不得閑地聆聽馬雲的雄心壯誌,嘴巴卻是英雄無用武之地隻好老老實實地休息了。然而,自然而然地,一種感覺在升騰。信任、熱情、追求與理想,交織成一股熱浪。開始是在他的胸口盤旋,逐漸地這種感覺、這股熱浪開始衝擊,衝擊他的四肢,衝擊他身體的每一個角落。終於,他被這種感覺的熱浪衝擊到身體的所有部位,沒有一個死角。洶湧澎湃,席卷一切。於是,他的全部也隨著這股熱浪起舞,他也成了這股熱浪的一部分。
這不是小說家言,這是真的。馬雲天生的演說才能,加上阿裏巴巴所從事的具有前景的事業,再加上蔡崇信來自國際投行,對於互聯網和阿裏巴巴有著深刻的了解,這種伴隨著熱浪起舞,投身於其中的情況是必然要發生的。後來的實踐已經證明,阿裏巴巴所從事的是一項何等偉大的事業!
應該說,蔡崇信之所以對馬雲的講話有如此強烈的共鳴,一是因為馬雲天才鼓動家的本能,二是因為電子商務的無限遠景,三是因為蔡崇信本身的智慧和遠見卓識。
有人打了個生動的比喻,說雞蛋有了溫度就能孵出小雞,可石頭有了溫度它還是石頭。
蔡崇信到過許多國家,經商經驗十分豐富,既有學識,又有膽略和經驗。他是位成熟的投資人,也是位經驗豐富的國際商人。他絕對不是一個僅憑他人簡單的一席話,就貿然殺向未知領域的人。在蔡崇信的眼睛裏,這個小個子馬雲是個天生的商業領袖。他有魅力,也有能力領導一個團隊,完成他所宣講的偉大目標。
蔡崇信很冷靜,也很簡單。當他感受到自己身體裏的熱浪時,他手一揮:這樣,馬雲,領我去看看你們的公司。
馬雲突然遲疑了:公司?他的公司實在是寒酸。可蔡崇信用冷峻和審視的目光盯著他呢!馬雲明白躲是躲不過去的。
無奈的馬雲領著蔡崇信參觀了他在西湖花園的別墅,推開門一看,蔡崇信大吃一驚。所謂的“十八羅漢”,打著地鋪,吃著方便麵,喝著開水。然而他們的精神卻是無比抖擻。在這個簡陋的房間裏,這些人聯係著世界上幾萬名客戶,為他們服務,為他們打造最好的商機,而後,也是為了實現馬雲的世界500強夢。
蔡崇信回頭看了一下馬雲。那個大言不慚的小個子,沒有一點歉意,反而手一伸:請,蔡總,這就是我們阿裏巴巴公司的總部。
蔡崇信是個商人,可他還是一位學者,他不僅懂得經營之道,還懂得更多的人生哲學。他麵前這些不知疲憊的工作狂們的勁頭,刹那間就感染了他。經過一番談話,他發現這裏的員工,全部信心十足,幹勁朝天,如果說網絡工作者中也有瘋子,那他們都是實實在在的瘋子。他們相信80年的企業,相信世界500強,相信馬雲,相信這個神奇的小個子會把他們帶向美好的未來。
蔡崇信在這裏待了很久,查看了這裏的所有設備。他冷峻的外表下,那股被馬雲催動的熱浪繼續翻滾,讓他久久難以平靜。
也許,他在馬雲身上看到的是理想,是追求。他在阿裏巴巴公司總部裏看到的是基礎,是信任,是明晰的未來圖像。
那一次,蔡崇信什麽也沒說,他隻是緊緊握住馬雲的手說了聲:“再見!”
馬雲難免愕然,畢竟對方是一個投行的負責人,手握大筆資金想花出去,他來到杭州就是要找個公司投資。可投資沒談,他就要離開了?
馬雲是懂得見縫插針的高手,豈能允許這條大魚如此遁走?他急忙追問:“蔡總,你的投資項目?”
“我回香港向總部匯報,下次再談,下次再談!”蔡崇信扔下一句話,扔下希望,然後,他就打道回府,直飛香港。
半個月後,他沒有失信,果然回來了。而且,讓馬雲眼睛一亮的是,蔡崇信的身邊站著一位打扮靚麗、麵容俊美的女士。蔡崇信很瀟灑地為雙方作介紹:這就是阿裏巴巴公司的老總,未來世界500強企業的管理者,馬雲!這位是我的太太。
原來如此,馬雲當然歡迎。1999年6月,阿裏巴巴的50萬啟動資金已經花銷一空,下個月的工資從哪兒開,馬雲不知道,他的員工也不知道。在這種情況下,蔡崇信簡直就是他的救星。
但馬雲是明智的,既然蔡崇信二次來到杭州,那就說明投資的事有門。否則,他沒有必要再來杭州,也沒有必要再來見他馬雲。
這個時候,馬雲暗暗告誡自己沉住氣。既然判斷對方有了意向,那自己何必表現得那麽迫切呢?最佳的策略就是無所謂:你愛投不投,你投我興許還不要呢!這才可以保證,投資方不會有過多苛刻的條件。這是馬雲精明的商人頭腦自然的反應,也是商業談判的原則,馬雲是精通此道的。
可是,蔡崇信也沒有提什麽投資的事。兩個人似乎在角力,誰也不提。可交往日密,尤其是有了風姿綽約的女士在側,他們的關係似乎更加親近。公事顯得不太重要,友誼倒是日見其深。
這一次,兩個人的角色似乎來了個對換。蔡崇信說得多一點,馬雲不太講話,更多的是期待,期待蔡崇文的提議和問詢。因為,一個投資商必須要多了解對方,才能避免資金流失,保證效益的最大化。
可這一次,蔡崇信的話題和投資有點兒離譜。他問得最多的是什麽家人哪、朋友啊、北京的頤和園、江南的“春風又綠江南岸”之類,與個人很近,離公事很遠的話題。馬雲信口而言,隨便地回答,他還是希望蔡崇信開口談投資事項,這是他迫在眉睫的事。
兩個人似乎都是太極拳高手,他們在走拳,沒有任何一個人出拳。
終於,有一天,馬雲有點忍不住了,他想攤牌。他把蔡崇信夫婦邀到西湖,然後上了一條小船。這船好啊!蕩漾於一湖碧波之上,談起話來,出我之口,入彼之耳。亦行亦趨,不行也不尷尬。
那天,風和日麗,西湖還是那麽美,像一個情深似海、美麗多姿的少婦,含羞又含情地迎接了他們。進入湖的中心,遠處的樓台亭閣籠罩在淡淡霧靄之中,近處的蘇堤垂柳在眼前輕輕舞動。坐在船尾的馬雲覺得時機成熟了,他不能再等,也不想再等。他口一張正要提出心中醞釀已久的問題,突然,他發現,前麵的蔡崇信把槳一扔,回頭說道:“香港那邊我不幹了,我加盟阿裏巴巴,跟著你一起幹,好嗎?”
沒有風,波不起,水不驚,西湖如處子靜臥在他們的身下。遠處有一對紫燕飛起掠過水麵,驚起一絲漣漪。
馬雲定睛再看,蔡崇信一臉的嚴肅,沒有一絲玩笑的意思。而他的太太也在向馬雲點頭,那意思也是說:真的!
馬雲“騰”的一下站了起來,小船令人恐懼地一晃。他這才意識到這是在水上,他趕緊坐下。“蔡總!你不是跟我開玩笑吧,我可養不起你啊,你在香港有6位數的年薪,我這兒可隻有500元人民幣的月薪啊!”
這時,先前一直在旁邊沒有說話的蔡崇信的太太插話道:“如果不讓他來你這裏,他可能會後悔一輩子的。”
蔡崇信又道:“是啊,我既然是帶著太太一起來,那就是要留下的意思,收下我吧!”
馬雲再一次看了一下蔡崇信和他的太太,他明白了,這是經過深思熟慮並且已經得到了夫人的批準。看來,這個蔡崇信是決心已定了。
於是,馬雲說道:“好吧,既然你一定要來,你就來吧!先幫我們管錢吧,我們正需要你這樣懂財務又懂法律的高級人才。”
西湖小船上的幾句話,決定了蔡崇信的未來,也決定了馬雲和阿裏巴巴的未來。事實證明,在那個關鍵時刻,蔡崇信的加盟實在是太重要了。其重要性如何高度評價亦不為過。當然,事實也證明,蔡崇信不愧是商界之精英,他一眼就發現了馬雲,一眼就發現了馬雲團隊,一眼就發現了阿裏巴巴的無限遠景。否則,他也絕對不會拋下香港那麽優越的總裁的職務,來加盟這個還打著地鋪的未來世界500強。
馬雲是有魅力的,他的團隊是有感染力的,蔡崇信是有眼力的。在西湖小船上的一番談話,決定了很多事情,但歸根結底是證明了上述三點。
那天以後,蔡崇信立即回到香港,辦理了辭職事宜。
這個時候,回想起馬雲創業之初的講話,更佩服他有先見之明。他告訴他的“十八羅漢”,你們當“排長”、“連長”,“團長”以上的我另請高明。
這原因也很簡單,他的團隊雖然已經是互聯網上的幹將,可是,他們絕對不是高級的管理人才。馬雲看得很準,他們自己也明白,真要是成為國際化的大公司,他們還真就差得很遠。如果說在商業戰場上,蔡崇信這樣的是正規軍,那麽他們原來的眾羅漢隻能是遊擊隊,充其量戰鬥力強一點兒而已。
蔡崇信加盟阿裏巴巴的時候,創業之初的骨幹們、投資者們也就是股東們,連一份協議書都沒有。就是說,這個要幹80年的立足於全球的企業還沒形成真正的股份製,對於股份、責任、權力還沒有清楚的劃分,更沒有清醒的認識。坦率地說,在商戰中,他們就是一群烏合之眾。即使是他們的領袖馬雲,也是難登大雅之堂。
蔡崇信走進了西湖花園,走進了阿裏巴巴總部,他成了那群烏合之眾的一員。當然,馬雲給了他很重要的使命——當馬雲的財務總監兼法律顧問。馬雲有識人之才,也有用人之量。蔡崇信有知人之明,也有管理企業之才能,更有國際化大公司的經營與管理經驗。於是,兩個人一拍即合,他們一起梳理阿裏巴巴的公司組織結構。無疑,這是建立一個國際化公司的首要任務。公司架構必須有為遠大理想而服務的現實的管理體製,按照我們通常的說法,就是要與國際接軌。可是,蔡崇信驚訝地發現,這18個創始人,連一份在一起合作的協議書都沒有。這和我們通常的合作模式沒有什麽兩樣,幾個哥們湊到一起說,做個買賣吧!湊上一批錢,幹完了分紅。怎麽分;沒人去想。哥們嘛,怎麽著不行?結果,一到分紅時,分不均了;虧損了,應該承擔責任時,哥們不是哥們了。於是雞飛狗跳,麵紅耳赤。買賣好做夥計難處。這就是遊擊隊和正規軍的區別,也是中國開放之初的一種通病。畢竟是一種嚐試,哪兒有經驗可尋?不知道什麽叫股份製,偏偏要合夥做買賣,隱患在那一開始就已經埋下了。為了解決這個隱患,唯一可行的辦法,就是製作一份合理的協議,所有的股東簽字。那協議就是公司的法律,所有的股東依照協議行事。
麵對這樣一個公司,蔡崇信來得正逢其時。馬雲和他開玩笑:我們一直沒成立公司,就是等你過來幫我們搞的。
蔡崇信親手搞了一份參股合同,那是一份做得相當漂亮、滴水不漏的英文合同,完全符合國際慣例,也是一個國際化大公司的起步準則。
蔡崇信將這份合同拿給所有的股東,可他們看不懂。於是,坐在馬雲的小屋子裏,蔡崇信耐心地給大家講解。那時氣溫高達30度,沒有空調,隻有一個搖著腦袋的破電扇。蔡崇信習慣於西裝革履,太熱了,他隻好脫掉外衣,可是那一件襯衣也讓汗水打透。他講的不僅僅是合同,他從最初級的股權製講起,講股東權益,講股權稀釋。
是的,那是一課,絕對是關於一個國際化公司組成的一課。這一課不管是對於“十八羅漢”還是馬雲都是一堂必修課,而且,是補課。不補上這一課,他們的公司就永遠隻是草莽。
蔡崇信這一課征服了馬雲和他的團隊。一個名副其實的海歸,一個滿腹經綸的才子,一個國際投行的資深經理人,如此敬業,如此的誨人不倦,使馬雲的團隊非常高興,非常滿意馬雲給他們請來的管理者。他們甘願做一個衝鋒陷陣的“排長”或者“連長”,覺得跟隨這樣的“團長”很愉快。
一堂課下來,他們增長了不少見識。當然,很多問題他們還是不甚了了。不過沒關係,有蔡總在,他們很快就會明白什麽叫國際化,什麽叫大公司。
馬雲率先在合同上簽字,看他們的精神領袖已經簽字,懂的和不太懂的都拿起筆來簽上了自己的名字。這是非常重要的程序,它意味著阿裏巴巴的創始人的股東地位已經在法律上得到完全的確定,也為8年後那場“批量製造富豪”的“造富”運動做好了鋪墊。
不久,因為蔡崇信的加盟,一大筆國際投行的資金到位。那是500萬美元,按照當時的換算率,差不多就是5000萬人民幣。想一想,50萬與5000萬是個什麽比例。蔡崇信的加盟意味著什麽,還用說嗎?
有了這樣一大筆錢,向來不缺雄心和豪情的馬雲將目光投向了香港。這個東方的國際金融和國際貿易中心雖然有點衰落,可是其貿易中心的位置暫時還是存在的。馬雲將阿裏巴巴的觸角伸向香港,就是打開走向世界的一扇門。
當時蔡崇信是公司的cfo,即首席財政官,也可以稱為財務總監。這是一個現代化的詞匯,和馬雲的ceo是一樣的,帶有某種國際化的範兒。
馬雲這樣和蔡崇信說:老蔡,到香港去,你熟門熟路,建立我們的香港總部之重任非你莫屬;現在,你就是阿裏巴巴香港總部ceo。
在做好建立香港總部的籌備工作之後,蔡崇信馬不停蹄,直奔香港。但這一次他不是位高權重的國際投行的總裁,而是一個未來的香港阿裏巴巴總部的首席執行官。當然,那個時候,這個總部還隻存活於蔡崇信的腦子裏。
如今再回首,蔡崇信的加盟,簡直就是阿裏巴巴一次裏程碑般的事件。然而,就蔡崇信自己而言,卻沒有那麽複雜。
他說:這裏有一些做事情的人,他們在做一件我覺得有意思的事情,做這個人生重大抉擇時,沒有非常理智的依據,更多地來源於內心的強烈衝動,我喜歡和有激情的人一起合作,也喜歡冒險!所以我就決定來了,如此而已。
好一個“如此而已”!蔡總的這番話足以讓我們看到,馬雲和他的團隊是一些做事情的人,他們在做一件讓蔡總覺得有意思的事情。
事過多年,誰能否認蔡總的精明,蔡總的敏感,蔡總的智慧?
一個真正的聰明的海歸,就應該這樣:幹事兒!不幹事兒,你讀那麽多的書有什麽用?
幾經波折,馬雲終於要建立一個屬於自己、屬於理想的公司。他的決心和熱情感染了周圍的人,多年來,他們就是一個圈子,甚至是一個團隊。他們有過在一起打拚的曆史,有風雨同舟的過去,他們是朋友。這朋友的意義不是簡單的生活交流,而是建立在共同事業理想基礎之上的精誠合作。因此,馬雲一聲號令,他們坐上了同一條船。
這條船經過他們精心的運作,就要衝向商品的海洋。阿裏巴巴喊一聲芝麻開門,財富的大門將會敞開。可是,馬雲說,我們的第一目標不是賺錢,他的第一目標,乃是建立一個80年的企業,這意味著什麽呢?他告訴自己的團隊,所有的困難都是暫時的,未來肯定美好,因為,企業的目標是80年,未來不美好如何存在80年?他告訴自己的客戶,阿裏巴巴值得信賴,它是一家最誠信的企業,因為,不誠信,賺了錢就跑,如何存在80年?
馬雲本身就是激情的代名詞,他永遠不缺理想,不缺信心,更不缺對於未來的憧憬和規劃。然而,將這理想和信心落到現實,將憧憬和規劃繪成腳踏實地的路線圖,尚需一番艱苦的努力,也需等待時機。在這時,蔡崇信來了!他的到來,一個國際化大企業的框架開始形成,一個依附互聯網的強大的國際化公司有了雛形。
馬雲是領袖,他高瞻遠矚,激情四射。蔡崇信是實幹家,他有效地落實了馬雲的設計,製定了具體的方案。
做生意沒有不想賺錢的,可為了賺錢而有錢就賺,那就是一個純粹的商人,或者隻能說他是一個聰明人!做生意不為賺錢,在社會服務和責任中,讓別人賺了錢之後,自己也賺了錢的,才稱得上是企業家,而企業家的所具有的素質是——智慧!
智慧和聰明不可同日而語,它們是兩個層次。
馬雲放棄北京穩定的官員式的經理不做,寧願冒一番風險也要回家創業。蔡崇信放棄香港優越的總裁不幹,為了激情、為了事業和馬雲共同創業。在很多人看來,他們不是聰明人。但實際上,他們才是智者,充滿智慧的人。
一個充滿智慧的領袖可以給一個團隊注入智慧,當另一個具有智慧和實幹能力的人再來加盟,這個團隊當然是一個具有智慧、具有激情,又能幹事情的團隊。
有了這樣一個團隊,再加上互聯網的強大助力,阿裏巴巴肯定要揚帆遠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