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強東曾有這樣一段話,頗為醒目:“我們很少關注所謂的競爭對手,他們說了什麽、做了什麽,甚至想做什麽,我們一點都不關心,我們隻關注我們的客戶想要什麽,我們怎麽滿足我們客戶的要求,因為我們是為用戶工作的,我們最大的競爭對手是自己。”


    京東之所以能從愈演愈烈的電子商務競爭中脫穎而出,成為最有實力的霸主,除了不斷創新之外,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抓住了客戶群,傾其所有為客戶服務。


    劉強東的經營理念中有一條叫做“交友”,他從京東上線開始,就把用戶視為京東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力爭在做生意的過程中和用戶進行情感交流,逐步形成自己固有的客戶圈子,這部分客戶將緊緊地圍繞在京東周圍,成為忠誠客戶。


    劉強東是怎麽做到的呢?很簡單,把用戶奉為上帝,服務到家!


    京東快速發展的秘訣其實就是用戶體驗,用戶口碑相傳,使用戶群如滾雪球一樣逐步加大,注冊人數不斷提升。


    京東的法寶之一就是用戶體驗。


    在劉強東的霸業中,是不能沒有用戶體驗的。


    劉強東在創業的早期就把用戶奉為上帝,把培養用戶群作為頭等大事去抓。他說:“踏踏實實地做好自己的事情吧,別整日盼望競爭對手死掉了!用戶體驗決定一切。”京東上線後,他一直在探究京東的發展途徑。他認為,電子商務本身賣的就是服務,賣的就是消費者的體驗。京東的迅猛發展,就在於它對用戶體驗的堅持,京東堅持了“正品、低價、服務”這6字方針,這是京東快速發展的重要籌碼。有眾多客戶的支持,劉強東雄赳赳、氣昂昂地傲然挺立在電商領域,任憑風吹雨打,他卻閑庭信步。他說:“隻要你認為自己做的事情能給客戶帶來價值,你就堅定地走下去,不要回頭!”


    劉強東在電子商務的實踐中為了實現“把用戶奉為上帝”的信條,做了大量工作。京東組建了一個在其它公司沒有的部門——用戶體驗部,站在用戶的角度,體驗購物感受;建物流,打造“亞洲一號”;建攝影棚,拍攝真實的商品照片;對包裝好的商品做碰撞試驗;劉強東還堅持每天看2000條左右的客戶留言,直接了解用戶對商品的認可程度;每隔一段時間,用戶體驗部都要寫出用戶滿意度報告。所有這些,使京東在與用戶的互動中有了極好的口碑。


    劉強東在選擇用戶時,采取不斷放棄的辦法。他說:“我希望到我這裏來購物的人都是開心的,所以,我們的企業也要學會不斷地放棄。我相信你一定要有非常精準的業務群體,讓中國10%的人成為你的用戶,你就擁有非常巨大的市場,足以讓你的公司取得巨大的成就,否則,你的公司會很迷茫,搞不清楚自己哪些事情做對了,哪些事情做錯了。其實,我要說的是放棄的過程也是一個聚焦的過程,在放棄的過程中可讓你的目標客戶群越來越清晰,使你的成本越來越低,你的運營越來越高速,問題出得越來越少。”


    京東在明確客戶群體的同時,加大了服務力度,通過自己的規模不斷地使服務走向標準化。劉強東提出99%的訂單在12個城市做到“211”配送;還提出了“售後100分服務”這樣代價非常高的服務。他還遺憾地告訴大家,京東的售後服務隻能做到92%,還有8%做不到,這做不到的8%是京東無法解決的。


    劉強東在他的博客裏公開聲明:沒有自己用戶的公司是沒有價值的。正是因為京東懂得積累自己的用戶,把70%至90%的錢用於改善用戶體驗,才能迅猛發展。劉強東做過研究,他說:“中國消費者對電商商品配送的時間要求相比國外的消費者來說,是比較嚴格的。美國近百個品牌配送最快可以3天送到,比如舊金山、洛杉磯等城市,配送員是3天送到,如果不付額外費用的話,在美國很多訂單都是7天之內送到。但如果在北京、上海這樣的城市,24個小時沒有送到貨,消費者就開始罵你,3天沒有收到貨就開始不斷投訴,7天沒有收到貨就有記者進行報道了。京東做過調查,發現中國消費者能夠接受的售後服務期為3天,如果不能把全國所有服務中心售後服務控製在3天之內,那麽,消費者對你不滿意,對你的品牌也會不滿意。”為了做到最大限度地讓消費者滿意,京東不斷提升售後服務空間。從2011年開始,京東開始著重在全國6大物流中心建造集中的售後服務體係。如今,京東可以做到消費者購買的每個產品,都在物聯網的基礎上實現實時監控,甚至送貨離用戶家大概有多少米、多長時間送到用戶家都可控。


    京東是中國第一家實現了所有的投遞過程、所有的售後服務過程可視化的電子商務公司,也是第一家真正實現物聯網最核心內容價值的公司。現在,京東已經實現了全國售後服務上門。比如,上門取貨,顧客買東西如果有問題,最快15分鍾就能取回來。京東是如何做到的呢?京東的每個配送員身上都配有信息收發設備,如果客戶的退貨符合規定,京東的信息係統就會向離消費者最近的京東配送人員發一個指令,配送員就能快速把快件取回來。


    京東把用戶奉為上帝,用戶體驗助力京東。雖然京東的收入來源比較多樣化,但無論如何,京東還是以消費者的需求、用戶的滿意度、用戶體驗作為目標。劉強東認為:“如果有收益,能賺很多錢,但是有違用戶的體驗,京東也不會做。哪怕現在虧很多錢,需要大量投資,但是能大幅度改善用戶體驗,京東也會毫不猶豫地去投資。”他建議:“所有的電商,大部分的錢不要燒廣告。我一直反對電商燒廣告,流量是不靠譜的,應該把大部分的錢投到用戶體驗改善、倉儲、配送、信息係統等方麵。如果一家電子商務公司拿了風投的錢,70%~90%的錢是投入到改善用戶體驗中,我相信,這家公司一定有價值。不管它能不能獨立上市,都能成功地度過這個冬天。”


    京東是劉強東人生起步的原點,是他實現理想的搖籃,更是他實現人生事業的地方。他頭腦清晰,目標明確。他有辦法凝聚用戶,有了用戶的支持,他就可以占有市場份額,他的京東就能夠高速發展。他的用戶體驗理念,新穎奇特,值得推介。


    2010年,京東在全國校園開展了“校園之星”活動。


    有人不理解,說:“老劉又在搞花樣了。”


    其實,一代電商之王不是在搞什麽花樣,而是在培育大學生用戶群。他的做法又一次震驚了電商界。


    網購的主力軍在哪裏呢?一個企業如何培養潛在用戶來保證企業的後續發展潛力?


    劉強東在電子商務實踐中,一直在潛心研究這個問題。


    據京東的電子商務網站服務評估數字統計顯示,2010年,19歲至30歲的學生和年輕白領仍是我國網購的的主力軍,其中,19歲至24歲的人群以在校大學生為主,其所實現的訂單量占到了總量的31%。大學生群體已成為網購最有實力的潛在購買人群。這一發現,讓敏感的劉強東興奮。他開始意識到,學生網購人群是不能忽視的中國網購主力軍!他們尤其熱衷於數碼產品。他當即拍板決定,開發大學生消費市場。他在研究開發細節時,尤其要求為大學生網購群體提供符合其消費習慣的服務。


    為了吸引90後新生的注意力,京東打出了自己的特色牌:“營銷+公益”。


    京東的這次“校園之星”活動從大學生青少年的需求出發,順應高校生活的潮流,開展了最熱門、最時尚的“選秀”活動,在才藝展示的同時,注入社會公益元素;以細分、拓展用戶群的新嚐試,融合了大學生的購物體驗和品牌的傳播;在推動校園文化建設的基礎上,讓90後新生代體驗到網購的放心和便捷。京東相繼在各大校園展開互動體驗等活動,大學生用戶們在這種神奇的活動中,親身體驗了網購的品牌商品質優價廉和方便快捷的服務。


    京東在培養潛在用戶的棋局中,下了一招好棋。


    通過“校園之星”活動,京東接近了大學生網購群體,得到了大學生們的喜愛,取得了大學生的品牌認同感,提升了品牌和產品在學生中的影響力,取得了校園市場發展的優勢;劉強東還通過選秀活動向可培養的人才提供實習機會,推動了校園文化建設;並通過設立獎項回饋社會。


    京東作為全國最大的網絡零售商,通過“校園之星”選秀活動,培育了潛在用戶,發掘了企業後續發展的潛力,此舉的影響和價值無可估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劉強東:我的青春不迷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孫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孫琳並收藏劉強東:我的青春不迷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