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鼓吹少年得誌的時代裏,我更崇尚大器晚成。對於出身平凡、缺乏資源、沒有背景的人來說,專注做好一件事才是大概率的生存之道。慢即是快,這是技術,也是心法。 第一節 你在羨慕別人的精彩人生嗎
從跨界天才到斜杠青年
如果你看過電影《鋼鐵俠》和《複仇者聯盟》,你或許對其中的典型高富帥角色托尼·斯塔克印象深刻。此人智商極高,超級有錢,無比拉風,常有美女相伴,簡直集中了所有男人的夢想和女人的幻想。他學知識很快,做事業很快,連成為超級英雄都很快。總之,他以極快的速度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如同神人一般。但你知道嗎?據說這個虛構角色是有原型的——埃隆·馬斯克。
埃隆·馬斯克智商超高,在不同領域展現了偉大的才能,閃爍著耀眼的光芒。他12歲就製作了一款成功的遊戲並高價賣給了大公司。24歲開發了在線內容出版軟件zip2,《紐約時報》和《芝加哥郵報》這樣的巨頭都成了他的客戶,他也因此狂賺幾千萬美元。接著他又離開媒體產業進軍在線支付,創建了電子支付網站“x”,並設計了國際貿易支付工具paypal,被ebay收購後又賺了幾億美元。然後他連金融也不感興趣了,居然跑去做了一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 x),成為地球上第一個發射火箭的私人公司,把美國航天局的工程師們驚得目瞪口呆。在此過程中,還順便創辦了目前火熱的特斯拉汽車公司和一家光伏發電企業,以及投資了幾部電影。而現在,他正在研究火星殖民計劃,準備幾年之後在火星建立實驗室和小規模居住地。
總之,他進入了一大堆不相幹的行業,卻又把每個行業都做到頂尖,牛得一塌糊塗。
也有些人,他們或許沒有埃隆·馬斯克那樣耀眼,但也活得十分精彩。如果你看一眼他們的名片或社交網站介紹,上麵可能寫著:互聯網創業者/攝影師/作家/自媒體人/商業谘詢師/股票投資者/……
同時涉足這麽多領域,他們的生活該是多麽精彩!不僅賺了大量的錢,而且工作一點都不無聊。即便比不上埃隆·馬斯克這樣的超級天才,他們也算是同齡人中的精英了,過著優越而令人豔羨的生活。
埃隆·馬斯克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跨界天才,那些斜杠青年也常常是人中龍鳳、同齡人中的佼佼者。他們精彩的故事給我們帶來了心靈的衝擊,他們成功人生的發展軌跡更是需要我們這些普通人時時刻刻銘記在心的……
反麵案例。
是的,你沒看錯,反麵案例。
在各種各樣的成功案例中,埃隆·馬斯克這一類是非常危險的。而他的成功又太過耀眼和正麵,讓人忽視了其巨大的風險。跨界、斜杠青年這些詞匯看起來非常美好誘人,但請記住,對於沒有背景、缺乏資源的普通人來說,它們是致命的敵人。
一般人很容易看到成功者勝利的結果,但不容易看到他們勝利的過程。我們無法想象他們在過程中經曆了怎樣的難關,並以怎樣驚人的方式去化解各種問題。簡單來說,我們對於這些成功者的能力、資源、背景的優越程度,欠缺真實的了解。
一邊開發電動汽車一邊研究火星殖民,這當然是很精彩的人生,但是普通人擁有埃隆·馬斯克那樣高超的智商和思維能力嗎?一個商業精英突然跨界來做醫療或者教育也是讓人震撼的,但是你有他們那樣雄厚的資金和廣泛的政商關係背景嗎?在多個領域都做出了不起的成績,背後對應的是普通人無法企及的智力、資金、人脈和身居高位帶來的內幕信息。一個不具備這些條件的普通人,模仿他們的人生軌跡,無異於自尋死路。
普通人應該做的事情,恰恰應該是反跨界、反斜杠的。 第二節 沒有背景、缺乏資源的人該如何逆襲
專注,是普通人的最好出路
對於沒有背景、缺乏資源的人來說,專注,幾乎是唯一的出路。
專注,就是把你(幾乎)所有的時間、精力、資源等,都投入到一件事情上去,而不要分散到多個地方。如果你是一個財務工作者,那麽請把財務知識鑽研到極致,把你有限的時間都投入到自己財務水平的提高中。如果你是一名老師,那麽請把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發揮到極限,把你不多的精力全部投入到教育教學的學習和發展裏。
長時間專注於一件事情,似乎效率很低,人生進展得很慢,不夠精彩。但對於普通人來說,慢即是快,專注才是最好的選擇。
為什麽你需要專注
投入和產出,從來都不是成正比的。我們要意識到,大部分的投入都是不能產生直接價值的。你可能會唱歌,你曾經在小學音樂課投入了幾十上百個小時學習各種音樂知識和發聲技巧,但這並不能讓你成為職業歌手並賺取金錢。你也許會下棋,還花費了好幾年時間在少年宮的圍棋教室裏學習入門手法和死活棋計算,但隻有柯潔能夠靠圍棋生存,而你不能。即,你的這些投入,都無法產生直接的經濟價值。
非線性的投資—收入關係
實際上,資源投入和能力成長的關係,完全不是一條直線,而類似於生物課本當中介紹的生物成長s形曲線。而資源投入與收入水平的關係也不是一條直線,而是類似於一條增長更慢的s曲線。
圖9-1
可以看到,當你最初投入一些資源的時候,你的能力水平並沒有得到飛速提升,更無法因此獲得收入。即便再投入一點資源進入快速提高區間,獲得了一定的能力成長後,其收入水平也非常一般。隻有當投入了大量資源進入高原期以後,收入水平才能迎來真正的大幅增長。
對於那些智力、知識積累、技術水平、人脈、資金等資源本就不出眾的人來說,如果他們把有限的資源分散到不同的領域,那麽每一個領域都會停留在低速啟動區間,偶爾可能進入快速提高區間,他將永遠麵臨較低的收入,以及隨之而來的各種煩惱。
對於那些智力、知識積累、技術水平、人脈、資金等資源本就不出眾的人來說,如果他們把有限的資源分散到不同的領域,那麽每一個領域都會停留在低速啟動區間,他將永遠麵臨較低的收入,以及隨之而來的各種煩惱。所以普通人最好的策略就是專注,把所有的力量集中到一點,在一個領域衝進能力的高原區域,並得到金錢上的自由。這是一條對普通人來說風險最低、成功率最高的道路。
我的一個朋友就是標準的普通人,無背景無資源,農村家庭出身,上了個誰都沒聽說過的大學。後來這個資源貧乏的年輕人進入了教育行業的一個分支當起了老師,他該如何在教育行業發展自己的事業呢?
他的策略是,集中所有精力做好一件事——遊學。他帶領學生在山川河流間進行感悟和體驗,一般遊學機構開發不了的路線他去開發,找不到的奇觀妙景他去一點點找,然後帶著學生去感受。一般遊學機構隻能在一些著名景區的人山人海裏走個過場,而他設計的路線卻每每能到達環境清幽、山靈水淨之處,帶給學生的心靈觸動自然也大不一樣。以此優勢,他從一窮二白起家,迅速超越眾多資金雄厚的機構,成為遊學教育的一顆新星。
尋找更清幽、更靈動的風景,這是很難的事情嗎?無非是多逛逛戶外論壇、多跑跑路、多實地考察而已。但就是這樣一件簡單的小事,他比別人投入了更多的精力,更加專注,做得更加極致,因此取得了巨大的優勢。現在他早已年入百萬以上,超過社會上的絕大多數人了。
對於一般人來說,這種案例遠遠比馬雲、馬化騰等天之驕子的案例更精彩。馬雲如何成功的跟我們這些普通人其實關係不大,99%的人就是注定做不了驚天動地的大事業,但我們需要過好這一生。那些最平凡的人如何過上體麵的生活,維護自己的基本尊嚴,給父母兒女提供基本的生活庇護,這才是真正重要的話題。
如果一名無資源、無背景的不知名大學畢業生能夠通過專注於一個細節來開辟自己的小事業,那麽你呢?你對自己有信心嗎?你需要做的不是懷疑自己的才能是否足夠,而是思考,自己對專注這兩個字的威力是否有足夠的認識。
也許你疑惑,曾經也聽說過資源整合、多元化發展等思路,也知道不少成功案例,但這些思路的方向卻與專注的策略截然相反。甚至,在本書的第五章《生態思維》中也提到了池塘模型,似乎與專注努力也不一致。如何理解這些矛盾呢?
很簡單,專注努力作為最優策略,是對缺乏資源和背景的普通人來說的。當你既沒有可觀的本金,也缺乏高端人脈,連專業技能和學曆都不那麽突出的時候,你是無法進行資源整合的——你如此弱勢,資源憑什麽聽你調遣呢?對於資質、背景都很普通的人來說,專注努力是最佳策略。相應地,當你的資源越豐厚、天賦越高時,你進行資源整合、跨界發展、多元化經營的空間也就越大,成功率也就越高——但依然不可高估。
被光芒掩蓋的陷阱
類似於埃隆·馬斯克的成功人生案例影響力太大,以至於不少人產生了這樣的想法:“如果能有這樣精彩的人生該多好啊。埃隆·馬斯克這樣的天才能夠投身於十個領域,每一樣都做到頂尖;我雖不是天才,但是資質也還可以,也不要求頂尖,優秀水平就夠了,我就搞個三四個領域吧!”某個針對18-25歲的年輕人的調查稱,有80%以上的年輕人想成為斜杠青年,足見這種想法不是少數。
這世上有很多聰明人,有更多自認為很聰明的人。但不幸的是,在聰明人當中也隻有極少數頂級天才能夠像埃隆·馬斯克那樣精通多個領域。大部分優秀的聰明人,如果涉足多個領域,也是要失敗的。
籃球之神邁克爾·喬丹曾經自認為能夠同時做好籃球和棒球兩個領域,結果大家都知道了,這位籃球場上神一樣的天才在棒球場上連個二流水平都混不上,最後隻能再回到籃球場上去。好在喬丹確實是曆史級的天才,回籃球場以後繼續當自己的籃球之神。連喬丹這種頂級天賦的人也無法做好兩個領域,何況一般人?
某位在國內商業領域叱吒風雲、被各大媒體廣泛報道的“女神”級人物,後來離開了商場去搞教育辦學校了。一開始似乎擺出了要大辦教育公益、頂級教育模式創新的架勢,結果後來聲音越來越弱,爭議不斷。專業教育智庫的調研人員和他們學校的老師一聊天就覺得不紮實、不專業。當然,該“女神”是為了解決自己孩子讀書問題才去辦的學校,以她的資源和背景,任性一把倒也無妨,但依然無法改變越跨界越業餘的規律。
諸如此類的案例不勝枚舉。
我們都曾在大學時代裏見過那些活得精彩紛呈的牛人,他可能同時在象棋社、話劇社和辯論社擔任核心人員,還兼任學生部宣傳部長,同時又在某大企業實習,並且學習也不錯,能拿獎學金,反正看起來很“斜杠”。但我們可能忘記了,幾年後當他步入社會時,他的象棋、話劇、辯論、宣傳營銷等能力都達不到專業水準,離能夠依此立足還差得很遠。在精彩的學生生涯結束後,他們很可能最終還是依靠自己花最多時間精研過的那個能力去工作和生存,曾經的斜杠隻不過是一種有趣的生活體驗,在人生發展和事業成就的道路上,斜杠隻不過是些微小的點綴。
很多時候,即便是聰明人和成功人士的斜杠經曆也並不成功,隻不過被包裝得很精彩,或者在跨界領域失敗的陰影被專業領域的強大成功光環所掩蓋。你要明白,身體素質極好的邁克爾·喬丹去打棒球的水平,以及頂級名校畢業、商業能力出眾的某“女神”去辦學校的能力,已經被人嘲笑了;而有點小聰明的普通人去跨界經營多個領域所能達到的層次,隻會比他們更弱。
值得注意的是,專注一個領域與通識教育、多學技能、多了解社會動態等都沒有衝突。通識教育是中小學和大學的事情,與步入社會後的人生規劃、職業發展等並不衝突。如果工作中要用到excel和音頻剪切的技能,那麽花幾天時間學學相關軟件使用也不對你專注於自己的領域產生負麵影響,很可能反而有利。多了解社會各方動態與新鮮事物也是好事——隻要不造成信息過載和拖延即可,有時候,你還能從中發現行業生態、未來趨勢的變化。
為什麽專注很難做到
不過,真正去專注於一件事情,依然不容易。我們會麵臨各種各樣的困難,其中有兩個問題最有共性。
第一,如果自己傾盡全力投入的大方向就是錯的怎麽辦?
所謂選擇比努力更重要,在這個問題裏特別明顯。如果選擇了錯誤的方向,那麽專注則會讓你越錯越遠。不少人正是因為對一條路走到黑、錯得很徹底產生了恐懼,故而保持了所謂多元化的選擇。一邊似乎降低了選擇錯誤的風險,一邊也分散了精力,降低了成功概率。
第二,加速成長末期的技術難度。
在快速提高區間的最後一部分,水平的成長會進入瓶頸,無法再快速提高了。後麵的每一點點增長都對應著艱辛的付出和卓絕的努力,這不免讓人懷疑,值得嗎?根據二八定律,80%的技術內容能夠通過20%的時間獲得,而剩下少量的20%內容,卻需要耗費80%的時間!隨著學習效率越來越低下,很多人感到太累了,不願意繼續艱苦的進步。
如何解決這兩個問題?
先來看第一個問題。如何避開各種讓你的努力白費的方向性錯誤誤區?這是一個影響深遠的至關重要的問題。在錯誤的方向上專注努力永遠也不會產出成果。但你更應該明白,永遠分散自己的精力,不去專注於某個領域才是最大的風險。專注於某個領域,也許是對的,也許是錯的,概率未知;但永遠分散自己的精力一定是錯的,概率逼近100%。
在明確了必須專注以後,再來考慮如何選擇正確的、值得專注努力的方向。其實,這就是本書下篇——思維的格局部分所寫的內容。所謂選擇比努力更重要,而做好大方向的選擇,則需要以更大的格局、更高的思維智慧去指導。
在《生態思維》章節中我列舉了一個互聯網創業者的案例。一位天賦普通的互聯網創業者麵臨兩個選擇:留在北京的大互聯網公司當底層,或者去河北的一家農業企業當技術專家,然後進行農業領域的互聯網創業。根據生態思維,他選擇了更有利於自己的方向,然後可以專注地努力下去。在《大勢思維》一章中我提到要去了解科技和行業變化的趨勢,未來幾十年,顯然人工智能行業比鋼鐵行業更值得你持續專注。
事實上,要確認某個領域是否值得你專注努力,一個重要的原則是,它最好不要違反大級別的趨勢。20年前有個職業叫打字員,後來快速被市場淘汰了。如果當時的打字員們能夠看清未來趨勢,那麽他們就知道不應該在這個領域專注努力,而應該早點切換到另一個領域上。現在,鋼鐵和煤炭等傳統行業的趨勢也比較明確了,未來雖然不會快速消亡,但大概率會持續萎縮,發展前景堪憂。如果不是特別的熱愛或者有特殊的原因,這些領域也不是很好的選擇。
除此之外,選擇要專注哪個領域就沒有太多的顧忌了。根據常識,你可以在自己感興趣或者擅長的領域中選擇,如果能夠兼顧興趣和擅長最好。在足夠細分的領域專注下去,大多數人都可以做到足夠精通,形成專業優勢。
至於第二個問題——如何突破快速提高末期的技術瓶頸,則是本書的上篇《技術大師》部分所講的內容。各種思維技術的學習,能大大提高你突破瓶頸的概率。思維邏輯鏈可提高深度思考的能力,可視化思維有助於你處理複雜信息並提高工作效率,換位思維則幫助你理解他人的想法——這些思維技術都會從某個角度幫助你去克服你所在領域的困難。
另外,快速提高末期的技術瓶頸突破,也會被你對回報的預期所影響。要搞定那些比較難的事情,先不提技術方法,首先得有一股狠勁,有猛烈的決心。而這種猛烈的決心從哪裏來呢?一定是你認為這樣做是真正值得的,它的收益比付出更大。如果你對投入與產出的非線性增長關係——即圖9-1中所展示的道理——不那麽明白,你就很容易低估了突破技術瓶頸的作用,然後提不起一定要去攻克難關的決心。就像很多家境平庸的學生不明白生活的艱難以及教育改變命運的力度,輕描淡寫的一句“讀書無用”就自我放縱、逃避努力學習,並毀滅了自己未來幸福生活的可能。 第三節 我的故事
一個平凡人,是如何逆轉命運困局的
我的人生是一部減法
陸遊說:“紙上得來終覺淺,得知此事要躬行。”對於本書中寫的所有思維方法,我都有過比較深度的實踐,而對專注於一個領域這個道理,則感悟尤為深刻。
我曾經不懂得人應該專注、聚焦的道理,犯過嚴重的多領域經營錯誤。我研究思維與教育,在思維與教育這兩個大方向中的多個領域裏齊頭並進,耗費了大量時間。
我研究思維,思維的分支領域好多啊!首先要懂多種思維方法,比如可視化思維、批判性思維、創造性思維、換位思維、結構化思維等。還要懂底層原理,大腦的構造和運行特性、神經傳導模式、行為神經生物學、細胞神經生物學等。但是神經生物學的研究並不能直接與具體的可執行的思維方法聯係起來,還需要一個中介性的學科——認知心理學,所以我又深度閱讀了不少認知心理學相關的書籍和文獻。當然認知心理學並不能包括所有的思維方法(實際上隻有少數一點點),而更多的思維模型在具體的學科中——這就是偉大的投資家查理·芒格提出多元思維模型的依據,他認為要真正精通思維方法,得學習幾十個不同專業的至少100種思維模型……
我研究教育,教育的分支領域也不少!學校管理影響一個學校的整體運行,很重要啊,於是我去研究。學生的心理健康很重要,心理出問題的學生根本沒法正常學習,生活也特別不幸福,於是我研究心理治療和情緒疏導。家長對學生的影響很大,超過學校和老師,太重要了,所以我也研究家庭教育。同時,班級是教育進行的最小單位,班級管理與班級文化建設是非常重要的,我肯定需要鑽研。而教育不能空談,要落實到具體的課堂上,所以課堂教學方法我也要研究。課堂上教學的自然是各個學科,所以各個學科的具體教學和學習策略我都要研究。光有學習策略還不夠啊,還得有大量學科資源,所以我自己也搜集整理各種學科優質教學資源,大量的紀錄片、教學視頻、圖書清單。另外,教育的方法也有很多種,場館教育、項目式學習、遊學……
更可怕的是,除了思維和教育的專業研究外,我還有其他的興趣愛好。經濟領域我很感興趣,國家產業變化、房地產調控、稅率改革、大國戰略、全球博弈乃至股市等我都想了解。哲學和宗教領域也不能錯過,這簡直是一切人類文明都繞不開的問題。中國傳統文化這麽優秀,不深度學習一下還能算是中華兒女嗎?所以我又耗費了大量時間學習研究道家和佛家的主要思想原理與技術方法,從《心經》《金剛經》到曆代禪宗公案與密宗的主要觀點等,從《老子》《莊子》《列子》到《鬼穀子》《孫子兵法》等,都有所涉獵。至於流傳更廣的《論語》《大學》《中庸》等,各家解讀自然也是要來參考一下的……
從跨界天才到斜杠青年
如果你看過電影《鋼鐵俠》和《複仇者聯盟》,你或許對其中的典型高富帥角色托尼·斯塔克印象深刻。此人智商極高,超級有錢,無比拉風,常有美女相伴,簡直集中了所有男人的夢想和女人的幻想。他學知識很快,做事業很快,連成為超級英雄都很快。總之,他以極快的速度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如同神人一般。但你知道嗎?據說這個虛構角色是有原型的——埃隆·馬斯克。
埃隆·馬斯克智商超高,在不同領域展現了偉大的才能,閃爍著耀眼的光芒。他12歲就製作了一款成功的遊戲並高價賣給了大公司。24歲開發了在線內容出版軟件zip2,《紐約時報》和《芝加哥郵報》這樣的巨頭都成了他的客戶,他也因此狂賺幾千萬美元。接著他又離開媒體產業進軍在線支付,創建了電子支付網站“x”,並設計了國際貿易支付工具paypal,被ebay收購後又賺了幾億美元。然後他連金融也不感興趣了,居然跑去做了一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 x),成為地球上第一個發射火箭的私人公司,把美國航天局的工程師們驚得目瞪口呆。在此過程中,還順便創辦了目前火熱的特斯拉汽車公司和一家光伏發電企業,以及投資了幾部電影。而現在,他正在研究火星殖民計劃,準備幾年之後在火星建立實驗室和小規模居住地。
總之,他進入了一大堆不相幹的行業,卻又把每個行業都做到頂尖,牛得一塌糊塗。
也有些人,他們或許沒有埃隆·馬斯克那樣耀眼,但也活得十分精彩。如果你看一眼他們的名片或社交網站介紹,上麵可能寫著:互聯網創業者/攝影師/作家/自媒體人/商業谘詢師/股票投資者/……
同時涉足這麽多領域,他們的生活該是多麽精彩!不僅賺了大量的錢,而且工作一點都不無聊。即便比不上埃隆·馬斯克這樣的超級天才,他們也算是同齡人中的精英了,過著優越而令人豔羨的生活。
埃隆·馬斯克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跨界天才,那些斜杠青年也常常是人中龍鳳、同齡人中的佼佼者。他們精彩的故事給我們帶來了心靈的衝擊,他們成功人生的發展軌跡更是需要我們這些普通人時時刻刻銘記在心的……
反麵案例。
是的,你沒看錯,反麵案例。
在各種各樣的成功案例中,埃隆·馬斯克這一類是非常危險的。而他的成功又太過耀眼和正麵,讓人忽視了其巨大的風險。跨界、斜杠青年這些詞匯看起來非常美好誘人,但請記住,對於沒有背景、缺乏資源的普通人來說,它們是致命的敵人。
一般人很容易看到成功者勝利的結果,但不容易看到他們勝利的過程。我們無法想象他們在過程中經曆了怎樣的難關,並以怎樣驚人的方式去化解各種問題。簡單來說,我們對於這些成功者的能力、資源、背景的優越程度,欠缺真實的了解。
一邊開發電動汽車一邊研究火星殖民,這當然是很精彩的人生,但是普通人擁有埃隆·馬斯克那樣高超的智商和思維能力嗎?一個商業精英突然跨界來做醫療或者教育也是讓人震撼的,但是你有他們那樣雄厚的資金和廣泛的政商關係背景嗎?在多個領域都做出了不起的成績,背後對應的是普通人無法企及的智力、資金、人脈和身居高位帶來的內幕信息。一個不具備這些條件的普通人,模仿他們的人生軌跡,無異於自尋死路。
普通人應該做的事情,恰恰應該是反跨界、反斜杠的。 第二節 沒有背景、缺乏資源的人該如何逆襲
專注,是普通人的最好出路
對於沒有背景、缺乏資源的人來說,專注,幾乎是唯一的出路。
專注,就是把你(幾乎)所有的時間、精力、資源等,都投入到一件事情上去,而不要分散到多個地方。如果你是一個財務工作者,那麽請把財務知識鑽研到極致,把你有限的時間都投入到自己財務水平的提高中。如果你是一名老師,那麽請把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發揮到極限,把你不多的精力全部投入到教育教學的學習和發展裏。
長時間專注於一件事情,似乎效率很低,人生進展得很慢,不夠精彩。但對於普通人來說,慢即是快,專注才是最好的選擇。
為什麽你需要專注
投入和產出,從來都不是成正比的。我們要意識到,大部分的投入都是不能產生直接價值的。你可能會唱歌,你曾經在小學音樂課投入了幾十上百個小時學習各種音樂知識和發聲技巧,但這並不能讓你成為職業歌手並賺取金錢。你也許會下棋,還花費了好幾年時間在少年宮的圍棋教室裏學習入門手法和死活棋計算,但隻有柯潔能夠靠圍棋生存,而你不能。即,你的這些投入,都無法產生直接的經濟價值。
非線性的投資—收入關係
實際上,資源投入和能力成長的關係,完全不是一條直線,而類似於生物課本當中介紹的生物成長s形曲線。而資源投入與收入水平的關係也不是一條直線,而是類似於一條增長更慢的s曲線。
圖9-1
可以看到,當你最初投入一些資源的時候,你的能力水平並沒有得到飛速提升,更無法因此獲得收入。即便再投入一點資源進入快速提高區間,獲得了一定的能力成長後,其收入水平也非常一般。隻有當投入了大量資源進入高原期以後,收入水平才能迎來真正的大幅增長。
對於那些智力、知識積累、技術水平、人脈、資金等資源本就不出眾的人來說,如果他們把有限的資源分散到不同的領域,那麽每一個領域都會停留在低速啟動區間,偶爾可能進入快速提高區間,他將永遠麵臨較低的收入,以及隨之而來的各種煩惱。
對於那些智力、知識積累、技術水平、人脈、資金等資源本就不出眾的人來說,如果他們把有限的資源分散到不同的領域,那麽每一個領域都會停留在低速啟動區間,他將永遠麵臨較低的收入,以及隨之而來的各種煩惱。所以普通人最好的策略就是專注,把所有的力量集中到一點,在一個領域衝進能力的高原區域,並得到金錢上的自由。這是一條對普通人來說風險最低、成功率最高的道路。
我的一個朋友就是標準的普通人,無背景無資源,農村家庭出身,上了個誰都沒聽說過的大學。後來這個資源貧乏的年輕人進入了教育行業的一個分支當起了老師,他該如何在教育行業發展自己的事業呢?
他的策略是,集中所有精力做好一件事——遊學。他帶領學生在山川河流間進行感悟和體驗,一般遊學機構開發不了的路線他去開發,找不到的奇觀妙景他去一點點找,然後帶著學生去感受。一般遊學機構隻能在一些著名景區的人山人海裏走個過場,而他設計的路線卻每每能到達環境清幽、山靈水淨之處,帶給學生的心靈觸動自然也大不一樣。以此優勢,他從一窮二白起家,迅速超越眾多資金雄厚的機構,成為遊學教育的一顆新星。
尋找更清幽、更靈動的風景,這是很難的事情嗎?無非是多逛逛戶外論壇、多跑跑路、多實地考察而已。但就是這樣一件簡單的小事,他比別人投入了更多的精力,更加專注,做得更加極致,因此取得了巨大的優勢。現在他早已年入百萬以上,超過社會上的絕大多數人了。
對於一般人來說,這種案例遠遠比馬雲、馬化騰等天之驕子的案例更精彩。馬雲如何成功的跟我們這些普通人其實關係不大,99%的人就是注定做不了驚天動地的大事業,但我們需要過好這一生。那些最平凡的人如何過上體麵的生活,維護自己的基本尊嚴,給父母兒女提供基本的生活庇護,這才是真正重要的話題。
如果一名無資源、無背景的不知名大學畢業生能夠通過專注於一個細節來開辟自己的小事業,那麽你呢?你對自己有信心嗎?你需要做的不是懷疑自己的才能是否足夠,而是思考,自己對專注這兩個字的威力是否有足夠的認識。
也許你疑惑,曾經也聽說過資源整合、多元化發展等思路,也知道不少成功案例,但這些思路的方向卻與專注的策略截然相反。甚至,在本書的第五章《生態思維》中也提到了池塘模型,似乎與專注努力也不一致。如何理解這些矛盾呢?
很簡單,專注努力作為最優策略,是對缺乏資源和背景的普通人來說的。當你既沒有可觀的本金,也缺乏高端人脈,連專業技能和學曆都不那麽突出的時候,你是無法進行資源整合的——你如此弱勢,資源憑什麽聽你調遣呢?對於資質、背景都很普通的人來說,專注努力是最佳策略。相應地,當你的資源越豐厚、天賦越高時,你進行資源整合、跨界發展、多元化經營的空間也就越大,成功率也就越高——但依然不可高估。
被光芒掩蓋的陷阱
類似於埃隆·馬斯克的成功人生案例影響力太大,以至於不少人產生了這樣的想法:“如果能有這樣精彩的人生該多好啊。埃隆·馬斯克這樣的天才能夠投身於十個領域,每一樣都做到頂尖;我雖不是天才,但是資質也還可以,也不要求頂尖,優秀水平就夠了,我就搞個三四個領域吧!”某個針對18-25歲的年輕人的調查稱,有80%以上的年輕人想成為斜杠青年,足見這種想法不是少數。
這世上有很多聰明人,有更多自認為很聰明的人。但不幸的是,在聰明人當中也隻有極少數頂級天才能夠像埃隆·馬斯克那樣精通多個領域。大部分優秀的聰明人,如果涉足多個領域,也是要失敗的。
籃球之神邁克爾·喬丹曾經自認為能夠同時做好籃球和棒球兩個領域,結果大家都知道了,這位籃球場上神一樣的天才在棒球場上連個二流水平都混不上,最後隻能再回到籃球場上去。好在喬丹確實是曆史級的天才,回籃球場以後繼續當自己的籃球之神。連喬丹這種頂級天賦的人也無法做好兩個領域,何況一般人?
某位在國內商業領域叱吒風雲、被各大媒體廣泛報道的“女神”級人物,後來離開了商場去搞教育辦學校了。一開始似乎擺出了要大辦教育公益、頂級教育模式創新的架勢,結果後來聲音越來越弱,爭議不斷。專業教育智庫的調研人員和他們學校的老師一聊天就覺得不紮實、不專業。當然,該“女神”是為了解決自己孩子讀書問題才去辦的學校,以她的資源和背景,任性一把倒也無妨,但依然無法改變越跨界越業餘的規律。
諸如此類的案例不勝枚舉。
我們都曾在大學時代裏見過那些活得精彩紛呈的牛人,他可能同時在象棋社、話劇社和辯論社擔任核心人員,還兼任學生部宣傳部長,同時又在某大企業實習,並且學習也不錯,能拿獎學金,反正看起來很“斜杠”。但我們可能忘記了,幾年後當他步入社會時,他的象棋、話劇、辯論、宣傳營銷等能力都達不到專業水準,離能夠依此立足還差得很遠。在精彩的學生生涯結束後,他們很可能最終還是依靠自己花最多時間精研過的那個能力去工作和生存,曾經的斜杠隻不過是一種有趣的生活體驗,在人生發展和事業成就的道路上,斜杠隻不過是些微小的點綴。
很多時候,即便是聰明人和成功人士的斜杠經曆也並不成功,隻不過被包裝得很精彩,或者在跨界領域失敗的陰影被專業領域的強大成功光環所掩蓋。你要明白,身體素質極好的邁克爾·喬丹去打棒球的水平,以及頂級名校畢業、商業能力出眾的某“女神”去辦學校的能力,已經被人嘲笑了;而有點小聰明的普通人去跨界經營多個領域所能達到的層次,隻會比他們更弱。
值得注意的是,專注一個領域與通識教育、多學技能、多了解社會動態等都沒有衝突。通識教育是中小學和大學的事情,與步入社會後的人生規劃、職業發展等並不衝突。如果工作中要用到excel和音頻剪切的技能,那麽花幾天時間學學相關軟件使用也不對你專注於自己的領域產生負麵影響,很可能反而有利。多了解社會各方動態與新鮮事物也是好事——隻要不造成信息過載和拖延即可,有時候,你還能從中發現行業生態、未來趨勢的變化。
為什麽專注很難做到
不過,真正去專注於一件事情,依然不容易。我們會麵臨各種各樣的困難,其中有兩個問題最有共性。
第一,如果自己傾盡全力投入的大方向就是錯的怎麽辦?
所謂選擇比努力更重要,在這個問題裏特別明顯。如果選擇了錯誤的方向,那麽專注則會讓你越錯越遠。不少人正是因為對一條路走到黑、錯得很徹底產生了恐懼,故而保持了所謂多元化的選擇。一邊似乎降低了選擇錯誤的風險,一邊也分散了精力,降低了成功概率。
第二,加速成長末期的技術難度。
在快速提高區間的最後一部分,水平的成長會進入瓶頸,無法再快速提高了。後麵的每一點點增長都對應著艱辛的付出和卓絕的努力,這不免讓人懷疑,值得嗎?根據二八定律,80%的技術內容能夠通過20%的時間獲得,而剩下少量的20%內容,卻需要耗費80%的時間!隨著學習效率越來越低下,很多人感到太累了,不願意繼續艱苦的進步。
如何解決這兩個問題?
先來看第一個問題。如何避開各種讓你的努力白費的方向性錯誤誤區?這是一個影響深遠的至關重要的問題。在錯誤的方向上專注努力永遠也不會產出成果。但你更應該明白,永遠分散自己的精力,不去專注於某個領域才是最大的風險。專注於某個領域,也許是對的,也許是錯的,概率未知;但永遠分散自己的精力一定是錯的,概率逼近100%。
在明確了必須專注以後,再來考慮如何選擇正確的、值得專注努力的方向。其實,這就是本書下篇——思維的格局部分所寫的內容。所謂選擇比努力更重要,而做好大方向的選擇,則需要以更大的格局、更高的思維智慧去指導。
在《生態思維》章節中我列舉了一個互聯網創業者的案例。一位天賦普通的互聯網創業者麵臨兩個選擇:留在北京的大互聯網公司當底層,或者去河北的一家農業企業當技術專家,然後進行農業領域的互聯網創業。根據生態思維,他選擇了更有利於自己的方向,然後可以專注地努力下去。在《大勢思維》一章中我提到要去了解科技和行業變化的趨勢,未來幾十年,顯然人工智能行業比鋼鐵行業更值得你持續專注。
事實上,要確認某個領域是否值得你專注努力,一個重要的原則是,它最好不要違反大級別的趨勢。20年前有個職業叫打字員,後來快速被市場淘汰了。如果當時的打字員們能夠看清未來趨勢,那麽他們就知道不應該在這個領域專注努力,而應該早點切換到另一個領域上。現在,鋼鐵和煤炭等傳統行業的趨勢也比較明確了,未來雖然不會快速消亡,但大概率會持續萎縮,發展前景堪憂。如果不是特別的熱愛或者有特殊的原因,這些領域也不是很好的選擇。
除此之外,選擇要專注哪個領域就沒有太多的顧忌了。根據常識,你可以在自己感興趣或者擅長的領域中選擇,如果能夠兼顧興趣和擅長最好。在足夠細分的領域專注下去,大多數人都可以做到足夠精通,形成專業優勢。
至於第二個問題——如何突破快速提高末期的技術瓶頸,則是本書的上篇《技術大師》部分所講的內容。各種思維技術的學習,能大大提高你突破瓶頸的概率。思維邏輯鏈可提高深度思考的能力,可視化思維有助於你處理複雜信息並提高工作效率,換位思維則幫助你理解他人的想法——這些思維技術都會從某個角度幫助你去克服你所在領域的困難。
另外,快速提高末期的技術瓶頸突破,也會被你對回報的預期所影響。要搞定那些比較難的事情,先不提技術方法,首先得有一股狠勁,有猛烈的決心。而這種猛烈的決心從哪裏來呢?一定是你認為這樣做是真正值得的,它的收益比付出更大。如果你對投入與產出的非線性增長關係——即圖9-1中所展示的道理——不那麽明白,你就很容易低估了突破技術瓶頸的作用,然後提不起一定要去攻克難關的決心。就像很多家境平庸的學生不明白生活的艱難以及教育改變命運的力度,輕描淡寫的一句“讀書無用”就自我放縱、逃避努力學習,並毀滅了自己未來幸福生活的可能。 第三節 我的故事
一個平凡人,是如何逆轉命運困局的
我的人生是一部減法
陸遊說:“紙上得來終覺淺,得知此事要躬行。”對於本書中寫的所有思維方法,我都有過比較深度的實踐,而對專注於一個領域這個道理,則感悟尤為深刻。
我曾經不懂得人應該專注、聚焦的道理,犯過嚴重的多領域經營錯誤。我研究思維與教育,在思維與教育這兩個大方向中的多個領域裏齊頭並進,耗費了大量時間。
我研究思維,思維的分支領域好多啊!首先要懂多種思維方法,比如可視化思維、批判性思維、創造性思維、換位思維、結構化思維等。還要懂底層原理,大腦的構造和運行特性、神經傳導模式、行為神經生物學、細胞神經生物學等。但是神經生物學的研究並不能直接與具體的可執行的思維方法聯係起來,還需要一個中介性的學科——認知心理學,所以我又深度閱讀了不少認知心理學相關的書籍和文獻。當然認知心理學並不能包括所有的思維方法(實際上隻有少數一點點),而更多的思維模型在具體的學科中——這就是偉大的投資家查理·芒格提出多元思維模型的依據,他認為要真正精通思維方法,得學習幾十個不同專業的至少100種思維模型……
我研究教育,教育的分支領域也不少!學校管理影響一個學校的整體運行,很重要啊,於是我去研究。學生的心理健康很重要,心理出問題的學生根本沒法正常學習,生活也特別不幸福,於是我研究心理治療和情緒疏導。家長對學生的影響很大,超過學校和老師,太重要了,所以我也研究家庭教育。同時,班級是教育進行的最小單位,班級管理與班級文化建設是非常重要的,我肯定需要鑽研。而教育不能空談,要落實到具體的課堂上,所以課堂教學方法我也要研究。課堂上教學的自然是各個學科,所以各個學科的具體教學和學習策略我都要研究。光有學習策略還不夠啊,還得有大量學科資源,所以我自己也搜集整理各種學科優質教學資源,大量的紀錄片、教學視頻、圖書清單。另外,教育的方法也有很多種,場館教育、項目式學習、遊學……
更可怕的是,除了思維和教育的專業研究外,我還有其他的興趣愛好。經濟領域我很感興趣,國家產業變化、房地產調控、稅率改革、大國戰略、全球博弈乃至股市等我都想了解。哲學和宗教領域也不能錯過,這簡直是一切人類文明都繞不開的問題。中國傳統文化這麽優秀,不深度學習一下還能算是中華兒女嗎?所以我又耗費了大量時間學習研究道家和佛家的主要思想原理與技術方法,從《心經》《金剛經》到曆代禪宗公案與密宗的主要觀點等,從《老子》《莊子》《列子》到《鬼穀子》《孫子兵法》等,都有所涉獵。至於流傳更廣的《論語》《大學》《中庸》等,各家解讀自然也是要來參考一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