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我在參加朋友組織的極客聚會時,發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幾乎所有人都在討論人工智能這個話題,然而在探討過程中,他們卻能像聊家常一般地談論人類曆史、經濟、神經科學、認知心理學、量子理論等。他們的談話完全顛覆了我對極客的刻板印象,我曾經以為極客隻是一群精通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的人,沒想到他們的知識可以如此淵博。從某種角度肯定了我的一個觀點,即未來真正優秀的人才一定是那些有著全麵知識結構的專業人才。


    然而,即便看到身邊已經有不少全麵發展的案例,有些人還是會固執地認為,一個人的精力有限,不要學那麽多,專攻一項就好了。我們也時不時會聽到“全麵發展就是全麵平庸”這樣的話,我不知道這個觀點是誰提出來的,然而這樣的言論顯然沒有任何依據,不僅如此,它還具有誤導性,甚至會成為阻礙我們發展和進步的絆腳石,因為擁有這樣信念的人不僅會以此為借口,不努力拓展自己的知識與技能,還會用它來打擊身邊那些想要獲得全麵發展的人。


    支持“全麵發展就是全麵平庸”的人也許會以“一萬小時定律”來支撐他們的結論,認為要想擁有某項傑出的技能,就必須付出長時間的努力,而人的一生精力與時間都有限,因此隻能專攻一項技能。如果學太多的話,不可能每一項都學精,因此每一項技能都隻能處於平庸水平。聽上去似乎挺有道理,但是進一步深究就會發現它存在嚴重的邏輯缺陷。


    讓我們從理性的角度重新審視一下著名的“一萬小時定律”。這個定律是由作家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malcolm dwell)提出來的,他在暢銷書《異數》中指出:“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並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隻要經過10000小時的錘煉,任何人都能從平凡變成超凡。”他將此稱為“一萬小時定律”。


    實際上,格拉德威爾“一萬小時定律”的提出參考了另一項研究結果。197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人工智能研究的開拓者赫伯特·西蒙(herbert simon)和威廉·蔡斯(william chase)在研究國際象棋大師的成長時,發現幾乎沒有一個人不經過10年左右的訓練而達到國際象棋大師的水平。於是,西蒙在文中首次提出專業技能習得的十年定律(ten yearsw)。


    然而,無論是“一萬小時定律”還是“十年定律”,它們都有其適用的前提條件,並非針對所有技能,也不適用於所有人。


    首先,最新研究已經指出,“一萬小時定律”從來都不存在。它僅僅是暢銷書作家對心理學研究的一次不太嚴謹的演繹而已。不同專業領域的技能習得時間與練習時間並不存10000小時的最低值,這個時間範圍從幾百小時到幾千小時。比如,如果從0開始學習網球,200個小時的學習和訓練就能達到熟練掌握的程度;即便是成為某個細分領域的專家,獲得博士學位也僅僅需要幾千小時而已。


    其次,“一萬小時定律”和“十年定律”研究的都是那些“認知複雜性”較低的活動,例如鋼琴、象棋、舞蹈等。確實,在藝術或者體育這樣的競技領域,想要獲得突出成就必須花大量的時間進行練習,即便如此,時間的長度也不是唯一決定因素,天賦起了很大作用。然而,練習時間的長短對於“認知複雜性”較高的活動,如創意營銷、公司管理、產品設計等的作用就十分有限,因為這些都不是單一的技能,而是一種複雜的綜合能力。


    事實上,“一萬小時定律”隻對那些想要在藝術、體育等技能上獲得突出成就的人有用。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我們工作上所需要的能力都是一些複雜的綜合能力,例如產品開發、用戶運營、市場推廣,等等。這些能力的獲得與訓練時間長短沒有什麽直接聯係,恰恰相反,它們依賴的是更全麵的知識結構與多元化技能。


    不管是從人格發展還是職業發展的角度來說,全麵發展都是更好的策略。20世紀80年代,西方學術界提出了“全人教育”的理念。全人教育把教育目標定位為:在健全人格的基礎上,促進學生的全麵發展,讓個體生命的潛能得到自由、充分、全麵、和諧、持續發展。簡而言之,全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養學生成為有道德、有知識、有能力、和諧發展的“全人”。


    他們鼓勵跨學科的互動與知識的整合,因為我們的世界是一個瞬息萬變的、龐雜而又有機聯係的係統,而目前的學校教育將知識人為地割裂開來,使各門學科相互孤立,把世界拆分為無數的碎片,這必然導致人的發展是片麵的,思維方式也是孤立的。隻有透過學科之間的互動、影響和滲透,超越學科間的各種限製,才能開拓新知識的學習、研究問題的視野,真正將世界還原為一個整體。


    在教育界越來越關注全麵發展的同時,商業公司也開始把綜合能力以及更廣泛的知識結構與技能作為商業人才的標準,並提出了t形人才的概念——既有較深的專業知識,又有廣博的知識麵的人才。


    我想象,以全麵為基礎的專業化不僅逐漸成為教育和商業公司在培養人才、選擇人才時的標準,更是未來時代對我們提出的要求。   效率已經不是這個時代的關鍵


    “效率”是過去工業資本主義時期的關鍵詞,因為那時商業環境相對穩定,企業運營和管理規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不會改變,公司內部運營依靠的是流程化與標準化。“專業度”與“經驗”是人才的評判標準,員工的專業度越高,經驗越足,在單位時間內的產出就越高,那麽對公司的價值也就越高。在這種環境下,隻需要有基本的專業知識,然後不斷積累某個領域的經驗即可,沒有必要追求全麵發展。然而,進入到新時代後,所謂的“穩定”便一去不複返。


    新時代的一個顯著特征就是,一切瞬息萬變,就像柳傳誌在某期節目中所說的那樣:“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給我們的社會狀態帶來了巨大的變化。很多新生事物完全打破了我們的經驗所及,我們看不懂了。”這種變化導致商業規則被重新改寫,過去的管理、運營、營銷規則都不再適用,經驗的價值在慢慢降低。企業效率再高也不能左右成敗,效率根本不是追求的目標。


    現在,幾乎所有的企業,無論大小,都在談論創新、轉型和改變。在《中國企業家》雜誌創刊30周年年會上,李彥宏就在演講中表示,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背景下,在快速變化的環境中,一個企業如果沒有創新,很快就會死了,所以他更關注創新。


    想要在這種商業環境中存活下去,企業便需要通過大量內部創新和快速試錯的方式來尋找新增長點,因此企業對員工的綜合能力要求也會越來越高,因為他們不再被看成是執行任務的“螺絲釘”,而需要開始主動行動與創造。


    就像我之前提到的那樣,許多科技創新公司已經開始嚐試采用扁平化、去中心化,以項目為中心的組織方式,並給員工充分的創新空間。任何人隻要有想法和說服他人的能力就可以從公司爭取到資源,組成自己的項目團隊。員工的工作動力完全來自對項目的認同,以及對項目成功的渴望。如此才能把員工的積極性與創造力調動起來,實現創新。因此,在未來的公司,一個人的發展速度與空間不再取決於專業和資曆,而是全麵的綜合能力:創新能力、溝通能力、領導能力以及執行能力等。   明智的決策依賴全麵的知識結構


    速度與方向,孰輕孰重?毫無疑問,肯定是方向,因為就算速度再快,如果方向是錯誤的,結果隻會離期望的目標越來越遠。


    雖說對於未來的方向,沒有人能夠精準把握,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應該隨意做選擇。事實上,在快速變化的商業環境中,決策,特別是戰略決策,變得十分關鍵,一個錯誤的決策不僅會給企業帶來經濟上的損失,還有可能讓它錯失發展的良機。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有時候機會一旦錯過就永遠錯過了。決策能力極其重要的另一個原因在於,如今的企業已經沒有什麽過往的經驗可循,他人的成功也幾乎無法複製,所有企業必須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做出明智的決策。


    那麽,什麽叫作明智的決策呢?簡單來說,就是用最優化的方式來實現目標。這絕非易事,因為它取決於一個重要能力,即是否對世界擁有較客觀和準確的認知。然而,這是大多數人缺乏的能力,因為專業化的理念把原本完整的世界分割成獨立的碎片,導致了我們機械化和碎片化的世界觀,無法從統一的、整體的角度去理解和思考這個世界。


    事實上,知識都是相通的,它們隻不過是在描述不同層麵的規則而已,自然科學描述的是客觀世界的規律,而社會科學研究的則是人類社會的規律。原子層麵的規則叫作物理學;原子組成了分子,分子層麵的規則叫作化學;化學再往上,無機物質經過複雜的化學過程,又演變成了原始生命,於是便有了生物層麵的規則,即生物學;再往後便是人類學和社會學。


    全麵的知識結構意味著對客觀世界的規律與人類社會的規律都有一定的認知與了解。其實,社會科學與商業高度相關,商業的基礎就是人,不管是公司管理、產品設計,還是市場營銷,都依賴於對人或者人群的心理和行為的預測。這些知識對於未來趨勢的判斷,以及商業決策都有重大意義,因為盡管商業環境在變,但是關於人的規律是不會改變的,隻要能夠對人的基本規律有深刻認知,那麽就能以不變應萬變。然而大部分人卻對這些重要知識全然不知,而是依賴常識或者直覺去做決定與判斷。這也許能夠解釋一個有趣的現象,即西方很多傑出的政界、商界領袖都是人文或者社科出身,因為他們對人更感興趣,對人的認知也更深刻。


    因此,一個人的知識越全麵,對世界的認知就越完整,便越接近於真實的狀態,對規律的把握也就越精準。這樣的人才能走在時代的前端,並能在這個複雜多變的商業環境中擁有更高的成功概率。   麵對智能機器人,我們必須進一步複雜化


    對比過去30年中每10年的變化,我們就會發現整個世界的變化速度在呈指數增長,毫無疑問,未來的變化速度隻會越來越快。人類的下一個時代是人工智能時代已經成了公認的事實,像穀歌、騰訊、阿裏巴巴等頂級科技公司都將大量資源投入人工智能領域。很多專家預測許多傳統職業會消失,但與此同時,很多新的職業也會出現。我們無法預測人工智能的大規模使用會對我們產生什麽樣的影響,但我們目前唯一能做的就是讓自己變得更複雜,以提高適應未來商業環境的能力。


    我的人文導師在課堂上講到基因與進化時說:“在進化過程中,成功留下來的永遠都是那些能夠準確反映環境的基因。”的確如此,麵對變幻莫測的自然環境,基因的重要生存策略就是通過增加自身的複雜程度,即通過存儲更多信息,來適應環境。正是因為基因的不斷複雜化,世界才會進化出像哺乳動物和人類這樣複雜的生物,人類進化的大腦皮層也是出於同樣的道理,因為它能讓我們進行複雜的思維活動,從而對環境做出更準確的反應。


    通過增加複雜程度來適應瞬息萬變的環境,不僅僅適用於自然界的生物進化規律,同樣適用於社會環境中的個人發展。其實,現代大學的出現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為工業資本主義的發展需要提供大批更複雜的人才,這種複雜化的直接體現就是更全麵和深入的知識。然而,現在的大學顯然無法滿足我們對複雜化的需求,學校裏所學的知識也似乎很難讓我們適應如今的商業環境。正因為如此,知識服務的概念才開始流行,自我教育成了比高等教育更重要,也更有效的個人發展手段。


    環顧周圍,我們不難發現很多年輕人都在利用業餘時間,馬不停蹄地進行學習,他們所學的知識很多都是與自身從事的專業領域無關,也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對社會科學知識感興趣。這種學習熱潮一方麵體現了大家的一種更高的自我追求;但另一方麵反映了一種危機感。力圖使自己從單一的專業化人才轉化成綜合性人才才是非常明智的、與時俱進的自我發展策略。當所有人都在通過努力學習來實現進一步複雜化的時候,你如果選擇背道而馳,堅持“全麵發展就是全麵平庸”,那麽結果很可能就是,被時代淘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斜杠青年:如何開啟你的多重身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Susan Kuang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Susan Kuang並收藏斜杠青年:如何開啟你的多重身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