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獲得類似好處的更好途徑
專注力:化繁為簡的驚人力量 作者:於爾根·沃爾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讓我們把這和80/20法則聯係起來看。假如有人認為做電子商務的利潤很大。如果他把自己能支配的時間中的80%都用來實施他的想法,這可能會給他帶來極大的價值。相反,如果他把80%甚至更多的時間放在研究、閱讀和學習關於電子商務營銷方麵的知識,卻根本不采取任何實際行動來建立一個網站、開發某種產品或者服務,也根本不去吸引潛在的客戶。
他可以給自己找借口說他需要在采取行動前獲取所有的最新信息,但你覺得這麽做的真正結果會是什麽呢?
隻要他一直隻是在計劃,他就不會失敗。但是我們是從嚐試和錯誤中不斷學習成長的,再完美的計劃如果不付諸行動,永遠都不會給我們帶來金錢。然而,隻是簡單地告訴他(或者你自己)這個道理似乎作用並不大。你必須想出一個辦法,這個辦法同現有模式差不多一樣安全,但處理事情的方式就不一樣了。
采取行動
如果你正遭遇“分析麻痹征”(paralysis by analysis)的折磨,持續不斷地研究計劃而沒有任何實際行動,那麽邁出第一步才是比較理智的做法。然後你可以在需要的時候再搜集其他更多的信息,而不是在開始行動前就想著把所有事都考慮好。
一旦你對結果有所識別,你就能想出一些替代方法,用更加溫和的方式取得相同的效果。假設我們剛剛起步的企業家最大的恐懼是來自他人的嘲笑(可能因為他曾嚐試過一個商業項目卻失敗了),他無須將自己的計劃告訴任何人,而是先對自己的一些想法進行測試,然後看看這會產生怎樣的結果。一旦他得到測試結果是積極的這種感覺,他就可以和生命中最支持他的人分享這一信息。如果他犯了幾乎不可避免的錯誤,他能夠從這些錯誤中學習經驗並不斷前進。
關鍵的一點是:僅僅改變模式還不夠,你必須通過這樣一種方式來進行改變:那就是在改變的同時,還能獲得原有模式所能夠給你帶來的同樣結果。如果這個條件沒法滿足,那麽這種新的模式也不會持續很長時間。
總是逃避於清理垃圾間的人可能會有意識地選擇保留一些帶有情感或慰藉價值的物品,而會扔掉其他垃圾。或者他們可以把這些物品放進盒子裏,保留在閣樓上,而不是當垃圾扔掉。這樣如果需要的話,這些物品還在。一年或者兩年後,當人們對這些物品的特殊情感漸漸淡去,這時他們可能才會覺得是時候把這些東西扔掉了。
做出開創性努力的人如果懼怕他人的嘲笑,可以首先找支持自己的朋友或同事來做個測試。
想要開始一份新的事業但又害怕失敗的人可以把這一過程分解為若幹個更安全的部分。他們可以在從事壓力較小的誌願者工作時嚐試使用自己的新技巧。如果你要想成為一個活動組織策劃人員,不妨從為慈善組織創辦集會開始。
分析模式
如果你無法弄明白你的模式會帶來怎樣的好處,那麽就問問自己,“如果我不再做這件事,最壞的情形將是怎樣?”然後,要想找到替換做法,問問自己,“我還能做些什麽更積極的事,能夠阻止這種最壞的事發生。”
關鍵是要找出對你有用的方式,這就是不斷嚐試不斷犯錯的過程。千萬別指望你試著做的第一件事會有一個完美的解決方案。把玩和實驗的精神投注到整件事情上。我們是尋找有效工作方式的社會科學家;或者,如果你願意的話,我們是自我學習之旅中的英雄。你可以更進一步,通過回過頭重新審視你的這三個最消極的模式以及它們的後果,然後再想出一些能夠取得相同結果而無需重複消極做法的方式。在下麵畫線處寫出針對你的三種模式,至少為每種模式寫出一種解決辦法。
好處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獲得這一好處的更好辦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好處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獲得這一好處的更好辦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好處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獲得這一好處的更好辦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讓我們對最常見的一種消極的時間模式按照這一過程走一遍。
他可以給自己找借口說他需要在采取行動前獲取所有的最新信息,但你覺得這麽做的真正結果會是什麽呢?
隻要他一直隻是在計劃,他就不會失敗。但是我們是從嚐試和錯誤中不斷學習成長的,再完美的計劃如果不付諸行動,永遠都不會給我們帶來金錢。然而,隻是簡單地告訴他(或者你自己)這個道理似乎作用並不大。你必須想出一個辦法,這個辦法同現有模式差不多一樣安全,但處理事情的方式就不一樣了。
采取行動
如果你正遭遇“分析麻痹征”(paralysis by analysis)的折磨,持續不斷地研究計劃而沒有任何實際行動,那麽邁出第一步才是比較理智的做法。然後你可以在需要的時候再搜集其他更多的信息,而不是在開始行動前就想著把所有事都考慮好。
一旦你對結果有所識別,你就能想出一些替代方法,用更加溫和的方式取得相同的效果。假設我們剛剛起步的企業家最大的恐懼是來自他人的嘲笑(可能因為他曾嚐試過一個商業項目卻失敗了),他無須將自己的計劃告訴任何人,而是先對自己的一些想法進行測試,然後看看這會產生怎樣的結果。一旦他得到測試結果是積極的這種感覺,他就可以和生命中最支持他的人分享這一信息。如果他犯了幾乎不可避免的錯誤,他能夠從這些錯誤中學習經驗並不斷前進。
關鍵的一點是:僅僅改變模式還不夠,你必須通過這樣一種方式來進行改變:那就是在改變的同時,還能獲得原有模式所能夠給你帶來的同樣結果。如果這個條件沒法滿足,那麽這種新的模式也不會持續很長時間。
總是逃避於清理垃圾間的人可能會有意識地選擇保留一些帶有情感或慰藉價值的物品,而會扔掉其他垃圾。或者他們可以把這些物品放進盒子裏,保留在閣樓上,而不是當垃圾扔掉。這樣如果需要的話,這些物品還在。一年或者兩年後,當人們對這些物品的特殊情感漸漸淡去,這時他們可能才會覺得是時候把這些東西扔掉了。
做出開創性努力的人如果懼怕他人的嘲笑,可以首先找支持自己的朋友或同事來做個測試。
想要開始一份新的事業但又害怕失敗的人可以把這一過程分解為若幹個更安全的部分。他們可以在從事壓力較小的誌願者工作時嚐試使用自己的新技巧。如果你要想成為一個活動組織策劃人員,不妨從為慈善組織創辦集會開始。
分析模式
如果你無法弄明白你的模式會帶來怎樣的好處,那麽就問問自己,“如果我不再做這件事,最壞的情形將是怎樣?”然後,要想找到替換做法,問問自己,“我還能做些什麽更積極的事,能夠阻止這種最壞的事發生。”
關鍵是要找出對你有用的方式,這就是不斷嚐試不斷犯錯的過程。千萬別指望你試著做的第一件事會有一個完美的解決方案。把玩和實驗的精神投注到整件事情上。我們是尋找有效工作方式的社會科學家;或者,如果你願意的話,我們是自我學習之旅中的英雄。你可以更進一步,通過回過頭重新審視你的這三個最消極的模式以及它們的後果,然後再想出一些能夠取得相同結果而無需重複消極做法的方式。在下麵畫線處寫出針對你的三種模式,至少為每種模式寫出一種解決辦法。
好處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獲得這一好處的更好辦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好處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獲得這一好處的更好辦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好處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獲得這一好處的更好辦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讓我們對最常見的一種消極的時間模式按照這一過程走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