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是自動完成的活動嗎?個人能否控製?做白日夢(憑空遐想)是一種思考嗎?感覺可以有效替代思考嗎?傑出的思想者是否也會像普通人那樣經曆思路阻塞、不能專心和思緒混亂?思考技能是後天習得的還是與生俱來的?


    本章將回答這些問題,並提供一些基本事例,使你更好地把握本書。


    克勞德是一名高中生。課堂上,英文老師正在提問:“同學們,你們昨天在家庭作業中閱讀的小故事主題是什麽?”看到沒人回答,她有點生氣:“同學們,你們根本沒在思考。動動腦子,好好想想。”


    聽到這話,克勞德皺起鼻子,緊鎖眉頭,托著下巴,眼望著天花板:“思考,思考,我必須得思考。這個故事的主題是什麽?主題,主題,什麽是故事主題呢?”他左看右看,緊抿嘴唇,然後若有所思地開始翻書,似乎在尋找著什麽。與此同時,他的腦子裏一直在重複“思考……思考……主題……”


    克勞德在思考嗎?沒有!他在嚐試思考,也希望思考,但並不是在真正地思考。他的頭腦在運轉,不過是在空轉。他準備思考,卻沒有思考。


    讓我們再看一個例子。阿加莎是一名大學生,她正坐在校園的自助餐廳裏喝清晨咖啡,同時陷入了沉思。下麵是她大腦中所產生的活動:


    今天事情好多啊……晚上6點鍾要見吉姆……一會兒還得開始準備學期論文……柏莎真懶,但願這學期她能注意個人衛生……我的頭發看起來太糟了——要是能弄成瑪莎那樣就好了,既幹淨又不用經常打理……要是冬天馬上結束,我就不會這麽難受了……為什麽我的心情總是受天氣影響呢……咖啡有點兒苦,原以為這兒的很好喝呢……我要趕緊回家吃飯……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又胖了,也許慢跑能減下來點兒……


    阿加莎的心理活動比克勞德的更接近於思考。思想、圖像和觀念浮動在她的腦海,並且她很用心地看著它們飄來飄去。但她的角色卻是消極的,因為她在心理活動中扮演著觀眾的角色。正如我們將要介紹的觀點(和大多數權威觀點一樣)一樣,思考並不是漫無目的地白日做夢。  什麽是思考


    那麽什麽是思考呢?首先,它是有目的的心理活動,而且我們能控製它。在這裏,控製很關鍵。就像開車一樣,隻有當我們握住方向盤時,我們才能開得平穩。因此,隻有我們能指揮它們時,心理活動才會成為思考。


    當然,就像旅行一樣,思考也各有目的。我們可能在商務旅行,也可能在漫無目的地開車穿過鄉村。與此相應,在不同的旅途中我們會看到不同的風景,會收獲不同的心情。我們在黑暗或光明中旅行,或快或慢,正確或者錯誤地轉彎,到達目的地或者是別的什麽地方,甚至突然無助地發現自己迷了路。然而,隻要我們掌控了自己的思想,我們就是在思考。


    這並不意味著思維必須始終是有意識的。有證據表明,在無意識中可以加入有目的的心理活動。最顯著的例子就是這樣一個事實,當我們苦思問題無果並轉而做其他事情時,答案自己就跳出來了(第9章有更多這樣的例子)。


    考慮到這些因素,我們就可以給思考下一個更為正式的定義:思考是能夠幫助我們闡述或解決問題、做出決定、了解欲望的所有心理活動;思考是探尋答案,是獲取意義。思考過程包括大量心理活動,其中細致的觀察、記憶、懷疑、想象、調查、解釋、評價和判斷最為重要。通常,在我們解決問題或者做出決定時,這些活動中的若幹活動是共同起作用的。例如,通過質疑、解釋和分析,我們可以確定問題或者困境,然後解決它。


    很多人試圖闡明思考的性質,其中最為流行同時又飽受質疑的觀點認為思考完全是語言性的。根據這一理論,當我們思考的時候,我們就會在心中遣詞造句或默默地自言自語。但是,如果是這樣的情況,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就不會被認為是一個思考者,因為他的思考裏包含了更多的圖像而非詞句。1當代權威人士認為思維在人們頭腦中的形式通常是言語性的,但也不盡然,就如我們會使用數學符號或者圖片而不是文字來表達某個觀點,我們也可以通過這種方式來理解該觀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思考的藝術(原書第10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文森特·賴安·拉吉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文森特·賴安·拉吉羅並收藏思考的藝術(原書第10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