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信念的優點
邏輯思維簡易入門(原書第2版) 作者:加裏·西伊 / 蘇珊娜·努切泰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信念、負信念和不做回應
信念和負信念是人們在接受自身所想為真或拒絕假事物時的兩種心理態度。我們把這兩種心理狀態稱作“認知態度”(源於拉丁語“cognoscere”,意即“知道”)。不做回應(nonbelief)是既不相信也不懷疑的態度。信念是接受一個命題的認知態度,其中命題是指表征事件狀態的信息內容。考慮下麵這個語句表達的命題:
例3-1 狗是肉食動物。
任何相信例3-1的人都具有接受狗是肉食動物的心理態度,即認為例3-1為真。如果某人在正常情況下詢問例3-1是否為真,她最終會讚同例3-1表述的命題。假設她是真誠的並且能夠表達自己,她就可以通過敘述例3-1來表達自己的信念,或者說出下列句子:
例3-2 “狗是肉食動物”為真。
例3-3 事實情況是“狗是肉食動物”。
例3-1、例3-2和例3-3可以用來表達相同的內容,即“狗是肉食動物”這個命題。
假設我們用“s”表示說話者(或某人),“p”表示一個命題,“相信p”表示接受p的心理態度,我們就可以對信念定義如下:
專欄3-1 信念
s具有信念p 當s 接受p。假設情況正常且s是真誠的,如果有人問:
“p為真嗎?”s會表示讚同。
“你對p知道些什麽?”s會回答“p”、“p是真的”或“事實情況確實是p”。
注意專欄3-1中“信念”的定義要求以正常情況以及說話者的真誠為前提。否則,一個人s所說的就不是他所相信的。因為可能存在欺騙者(他們說出的話歪曲了其真實信念)或自相矛盾的人(他們否認自己確實擁有的信念),當我們將說話者所說的和他所想的對等起來時,就必須假定說話者是真誠的。在這裏,說話者s有可能出於壓力、錯覺或其他阻礙,說出一些他事實上不相信的事物。因此,我們必須假定正常的情況──包括說話者有能力表達自己,即他在心理上未受到傷害、威脅或其他任何阻礙。
但是,如果有些人不相信某個命題呢,比如上述例3-1?他們可能懷疑或者不回應。懷疑例3-1可以用例3-4~例3-6來表達:
例3-4 狗不是肉食動物。
例3-5 “狗是肉食動物”為假。
例3-6 “狗是肉食動物”並不屬實。
在正常情況下,一個人真誠地說出對例3-1的任何懷疑,就等於持有拒絕例3-1的心理態度。如果問例3-1是否為真,她會不同意。她可以拒絕例3-1──例如敘述例3-4,來表達自己的懷疑。我們可以對負信念的概念做如下總結,見專欄3-2。
專欄3-2 負信念
當s拒絕p時,s對p持有負信念。假設情況正常且s是真誠的,如果有人問:
“p為真嗎?”s會表示反對。
“你對p知道什麽?”s會拒絕p為真,通過敘述句子“p為假”、“並非p”或者“p並不屬實”。
如果有人既不相信也不懷疑例3-1呢?他們對例3-1的態度是不做回應。在正常情況下,他們既不接受也不拒絕例3-1。如果問例3-1的內容是否為真,他們可能會聳肩,不給出同意或反對的信號。專欄3-3對這些反應做了總結。
專欄3-3 不做回應
s 對p不做回應,當s 既不接受也不拒絕 p。假設情況正常且s是真誠的,如果有人問:
“p為真嗎?”s既不同意也不反對。
“你對p知道什麽?”s將延緩判斷。
對p不做回應就是對p既不相信也不懷疑。相應的心理態度就是對p延緩判斷。我們要牢記,任何時候我們考慮接受或拒絕一個命題時(例如,狗是肉食動物),還有一個不做回應的選擇,即保留對某個命題的信念的判斷。邏輯思維可以幫助我們對一個命題采取最恰當的態度,無論是接受、拒絕或延緩判斷。確定哪個是準確的態度很重要,因為信念是我們推理的構件。一般的規則是,要使整幢大廈牢固,就必須用高質量的建材並且進行定期保養。不過,我們怎麽分辨哪些推理構件是高質量的呢?這是我們下一部分要討論的主題。
本節小結,如圖3-1所示。
圖3-1 本節小結
信念和負信念是人們在接受自身所想為真或拒絕假事物時的兩種心理態度。我們把這兩種心理狀態稱作“認知態度”(源於拉丁語“cognoscere”,意即“知道”)。不做回應(nonbelief)是既不相信也不懷疑的態度。信念是接受一個命題的認知態度,其中命題是指表征事件狀態的信息內容。考慮下麵這個語句表達的命題:
例3-1 狗是肉食動物。
任何相信例3-1的人都具有接受狗是肉食動物的心理態度,即認為例3-1為真。如果某人在正常情況下詢問例3-1是否為真,她最終會讚同例3-1表述的命題。假設她是真誠的並且能夠表達自己,她就可以通過敘述例3-1來表達自己的信念,或者說出下列句子:
例3-2 “狗是肉食動物”為真。
例3-3 事實情況是“狗是肉食動物”。
例3-1、例3-2和例3-3可以用來表達相同的內容,即“狗是肉食動物”這個命題。
假設我們用“s”表示說話者(或某人),“p”表示一個命題,“相信p”表示接受p的心理態度,我們就可以對信念定義如下:
專欄3-1 信念
s具有信念p 當s 接受p。假設情況正常且s是真誠的,如果有人問:
“p為真嗎?”s會表示讚同。
“你對p知道些什麽?”s會回答“p”、“p是真的”或“事實情況確實是p”。
注意專欄3-1中“信念”的定義要求以正常情況以及說話者的真誠為前提。否則,一個人s所說的就不是他所相信的。因為可能存在欺騙者(他們說出的話歪曲了其真實信念)或自相矛盾的人(他們否認自己確實擁有的信念),當我們將說話者所說的和他所想的對等起來時,就必須假定說話者是真誠的。在這裏,說話者s有可能出於壓力、錯覺或其他阻礙,說出一些他事實上不相信的事物。因此,我們必須假定正常的情況──包括說話者有能力表達自己,即他在心理上未受到傷害、威脅或其他任何阻礙。
但是,如果有些人不相信某個命題呢,比如上述例3-1?他們可能懷疑或者不回應。懷疑例3-1可以用例3-4~例3-6來表達:
例3-4 狗不是肉食動物。
例3-5 “狗是肉食動物”為假。
例3-6 “狗是肉食動物”並不屬實。
在正常情況下,一個人真誠地說出對例3-1的任何懷疑,就等於持有拒絕例3-1的心理態度。如果問例3-1是否為真,她會不同意。她可以拒絕例3-1──例如敘述例3-4,來表達自己的懷疑。我們可以對負信念的概念做如下總結,見專欄3-2。
專欄3-2 負信念
當s拒絕p時,s對p持有負信念。假設情況正常且s是真誠的,如果有人問:
“p為真嗎?”s會表示反對。
“你對p知道什麽?”s會拒絕p為真,通過敘述句子“p為假”、“並非p”或者“p並不屬實”。
如果有人既不相信也不懷疑例3-1呢?他們對例3-1的態度是不做回應。在正常情況下,他們既不接受也不拒絕例3-1。如果問例3-1的內容是否為真,他們可能會聳肩,不給出同意或反對的信號。專欄3-3對這些反應做了總結。
專欄3-3 不做回應
s 對p不做回應,當s 既不接受也不拒絕 p。假設情況正常且s是真誠的,如果有人問:
“p為真嗎?”s既不同意也不反對。
“你對p知道什麽?”s將延緩判斷。
對p不做回應就是對p既不相信也不懷疑。相應的心理態度就是對p延緩判斷。我們要牢記,任何時候我們考慮接受或拒絕一個命題時(例如,狗是肉食動物),還有一個不做回應的選擇,即保留對某個命題的信念的判斷。邏輯思維可以幫助我們對一個命題采取最恰當的態度,無論是接受、拒絕或延緩判斷。確定哪個是準確的態度很重要,因為信念是我們推理的構件。一般的規則是,要使整幢大廈牢固,就必須用高質量的建材並且進行定期保養。不過,我們怎麽分辨哪些推理構件是高質量的呢?這是我們下一部分要討論的主題。
本節小結,如圖3-1所示。
圖3-1 本節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