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相術發明不久,中國人就有福享用了。被照相的人叫耆英,鴉片戰爭過後任兩廣總督。吃了敗仗,滿人中的開明人士打算用懷柔政策對付洋人,耆英就是其中的一個。兩廣總督當時負責跟洋人打交道,他的辦法是跟洋人套關係,爭取建立私人聯係,恨不得攀上親戚。於是老跟洋人混的耆英,有了一張流傳至今的小照,相片質量不高,但卻是第一張中國人的老照片。
對於西洋的新鮮玩意,民間和上流社會總是看法不一。民間對輪船、火車和洋槍洋炮都感興趣,甚至可以說喜歡,但對有線電報和照相卻心懷疑慮。不僅擔心照相會把人的魂給攝走,甚至覺得那一排排的電線杆子以及上麵的電線有蹊蹺。傳教士李提摩太提到過這樣一個故事,甲午前,洋人工程師在山東安裝有線電報線的時候,德州有家人的孩子丟了,民間哄傳是被電線攝走了魂魄然後被洋人拐走了。所以,直到辛亥革命發生,各地一有點什麽事兒,就有人砍電線杆。但是,中國的上流社會,對有線電報和照相都十分感興趣。北京算是很保守的地方,1892年第一個照相館開張,很快就門庭若市,來的顧客盡是王公貴族。
當年的王公貴族,都是旗人。當年的旗人政治態度保守,思想也不開放,對洋務運動很多人持否定態度,至於戊戌維新,就反得更激烈了。旗兵不喜歡玩洋槍洋炮,而旗人對火車、輪船也不感冒。但是,他們對西方來的小玩意兒卻一點不排斥,各式鍾表、打簧表、鼻煙、洋煙、光學儀器,兼收並蓄,對電報和照相也充滿了好奇。庚子之前,北京照相事業有兩家店最為有名,一家叫豐泰,開辦者叫任景豐,一家叫鴻記,開辦者叫楊遠山。這個楊遠山在當年也是一個公子哥,風流倜儻,好玩,好交朋友。當年北京城裏,上至公卿貴胄,下至書吏走卒,沒有不認識他的。來往的朋友,都是好玩的貴公子。當時人稱京城二楊,一個是內務府大臣楊立山,一個就是楊遠山。
那個時候,旗人公子哥喜歡照相,跟這些公子哥打得火熱的伶人們也喜歡照相。現在留下的老照片,就有好些是伶人裝扮好了的“劇照”。伶人穿戲裝照相,喜歡票戲的公子哥當然也喜歡。一次,漢軍旗的趙家三公子趙爾震、趙爾巽、趙爾豐和滿人貴族三公子寶傑、寶梁、寶棻外出遊冶,吃花酒。酒酣耳熱,被慫恿著照了好些戲裝和道裝、僧裝的像。大家看著好玩,見者哈哈一笑,不知怎麽就流傳到社會上去了,人稱“狎客群居像”。但是,有一張居然落到了宮裏太監手裏。知道這個消息之後,這些公子很緊張。雖然當時官員不許嫖妓、不許登台演戲的禁令早已鬆弛,但這副尊容如果進了宮,被老佛爺看到,還是大有不便。於是馬上花了大價錢把相片買了回來。其實,這幾位仕途不錯的公子有點過於神經過敏了。那個時候,宮裏已經有人照相了。西太後照沒照不清楚,但至少珍妃有張玉照。況且,即使是皇帝,也喜歡裝扮成漁夫、樵夫、老道的模樣,現在留下來的雍正的行樂圖,都是這個樣子,隻是唯獨沒有裝成戲子的,也許是因為雍正不喜歡戲子。但當時的西太後老佛爺比誰都喜歡戲子,恨不得讓皇帝換上戲裝給她演戲,奴才們戲一下又有什麽大不了呢?
庚子以後,想通了的西太後,突然之間對照相特別熱衷了。這個老太婆不僅喜歡換上各式各樣的衣服拍照,各種擺拍,而且還拍了好些戲裝照。自己扮成觀音,讓李蓮英扮成韋陀,公主們扮成龍女,這樣的觀音、韋陀和龍女,毫無疑問都是戲裏的扮相,所以隻能說是戲裝照。到了這步田地,宮外的照相就無法無天了,連公子哥在戲園子裏票戲的照片也都有了。
有意思的是,庚子年義和團進北京,痛恨一切洋物,連用根鉛筆都被義和團視為二毛子,卻沒聽說他們砸照相館。跟楊遠山齊名的楊立山,在此期間丟了腦袋,跟照相無關,隻是因為他跟載漪拌嘴,不買義和團的賬。大概當年最歡迎義和團的是旗人,旗人喜歡的東西,義和團也就刀下留情了。
照相是個好玩的事兒,在晚清,凡是好玩的事兒,旗人都有份兒,不管它來自哪裏。當年旗人中英語最好的張德彝出使多國,對別的東西都沒興趣,單單把人家的遊戲一項一項介紹回來。旗人之好玩,可見一斑。
對於西洋的新鮮玩意,民間和上流社會總是看法不一。民間對輪船、火車和洋槍洋炮都感興趣,甚至可以說喜歡,但對有線電報和照相卻心懷疑慮。不僅擔心照相會把人的魂給攝走,甚至覺得那一排排的電線杆子以及上麵的電線有蹊蹺。傳教士李提摩太提到過這樣一個故事,甲午前,洋人工程師在山東安裝有線電報線的時候,德州有家人的孩子丟了,民間哄傳是被電線攝走了魂魄然後被洋人拐走了。所以,直到辛亥革命發生,各地一有點什麽事兒,就有人砍電線杆。但是,中國的上流社會,對有線電報和照相都十分感興趣。北京算是很保守的地方,1892年第一個照相館開張,很快就門庭若市,來的顧客盡是王公貴族。
當年的王公貴族,都是旗人。當年的旗人政治態度保守,思想也不開放,對洋務運動很多人持否定態度,至於戊戌維新,就反得更激烈了。旗兵不喜歡玩洋槍洋炮,而旗人對火車、輪船也不感冒。但是,他們對西方來的小玩意兒卻一點不排斥,各式鍾表、打簧表、鼻煙、洋煙、光學儀器,兼收並蓄,對電報和照相也充滿了好奇。庚子之前,北京照相事業有兩家店最為有名,一家叫豐泰,開辦者叫任景豐,一家叫鴻記,開辦者叫楊遠山。這個楊遠山在當年也是一個公子哥,風流倜儻,好玩,好交朋友。當年北京城裏,上至公卿貴胄,下至書吏走卒,沒有不認識他的。來往的朋友,都是好玩的貴公子。當時人稱京城二楊,一個是內務府大臣楊立山,一個就是楊遠山。
那個時候,旗人公子哥喜歡照相,跟這些公子哥打得火熱的伶人們也喜歡照相。現在留下的老照片,就有好些是伶人裝扮好了的“劇照”。伶人穿戲裝照相,喜歡票戲的公子哥當然也喜歡。一次,漢軍旗的趙家三公子趙爾震、趙爾巽、趙爾豐和滿人貴族三公子寶傑、寶梁、寶棻外出遊冶,吃花酒。酒酣耳熱,被慫恿著照了好些戲裝和道裝、僧裝的像。大家看著好玩,見者哈哈一笑,不知怎麽就流傳到社會上去了,人稱“狎客群居像”。但是,有一張居然落到了宮裏太監手裏。知道這個消息之後,這些公子很緊張。雖然當時官員不許嫖妓、不許登台演戲的禁令早已鬆弛,但這副尊容如果進了宮,被老佛爺看到,還是大有不便。於是馬上花了大價錢把相片買了回來。其實,這幾位仕途不錯的公子有點過於神經過敏了。那個時候,宮裏已經有人照相了。西太後照沒照不清楚,但至少珍妃有張玉照。況且,即使是皇帝,也喜歡裝扮成漁夫、樵夫、老道的模樣,現在留下來的雍正的行樂圖,都是這個樣子,隻是唯獨沒有裝成戲子的,也許是因為雍正不喜歡戲子。但當時的西太後老佛爺比誰都喜歡戲子,恨不得讓皇帝換上戲裝給她演戲,奴才們戲一下又有什麽大不了呢?
庚子以後,想通了的西太後,突然之間對照相特別熱衷了。這個老太婆不僅喜歡換上各式各樣的衣服拍照,各種擺拍,而且還拍了好些戲裝照。自己扮成觀音,讓李蓮英扮成韋陀,公主們扮成龍女,這樣的觀音、韋陀和龍女,毫無疑問都是戲裏的扮相,所以隻能說是戲裝照。到了這步田地,宮外的照相就無法無天了,連公子哥在戲園子裏票戲的照片也都有了。
有意思的是,庚子年義和團進北京,痛恨一切洋物,連用根鉛筆都被義和團視為二毛子,卻沒聽說他們砸照相館。跟楊遠山齊名的楊立山,在此期間丟了腦袋,跟照相無關,隻是因為他跟載漪拌嘴,不買義和團的賬。大概當年最歡迎義和團的是旗人,旗人喜歡的東西,義和團也就刀下留情了。
照相是個好玩的事兒,在晚清,凡是好玩的事兒,旗人都有份兒,不管它來自哪裏。當年旗人中英語最好的張德彝出使多國,對別的東西都沒興趣,單單把人家的遊戲一項一項介紹回來。旗人之好玩,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