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滿人基本上是吃穿不用愁的,因為他們有鐵杆莊稼,男的生下來有糧餉,女的也有脂粉錢。武力不是特別強悍的滿人,入關之後陷在漢人的汪洋大海裏,多少心有點虛,刻意保持滿人作為武裝集團的特質,不讓他們生產,隻許當兵,多少也是有道理的。但這樣一來,就必須養著滿人,也包括蒙軍和漢軍八旗。


    八旗的供給,是按級別給錢糧。按說,即使按最低等級的步兵,每月一兩五錢銀子,兩鬥半糧食,再加上其他的補貼和給家屬的錢糧,依當時的物價,生活肯定沒問題。同樣吃糧當兵,綠營的士兵比八旗兵的糧餉差不多要少一半,人家不也活了嘛。如果官做得大一點,不僅薪餉多,而且額外的好處也多。當初八旗兵進關,大量圈地,每個兵丁都有六坰地,隻是後來經營不善,先後賣掉了。但大頭目由於莊田較多,還有剩餘,雇漢人租種,可以按年收租。有的還有另外的差事,比如漕運總督衙門的各種差事,各地海關和常關的監督,以及北京城裏疏浚溝渠這樣的美差,都是鐵定的旗差,非旗人不能擔任。其中,廣州的粵海關的監督,以及北京的崇文門稅監,是兩個最大、最肥的美差。


    崇文門稅監是北京城稅務的總機關,設正副監督各一人,每年更換一次,由各部滿人尚書侍郎以及各旗的正副都統兼任,幾乎是人人有份,但絕不能連任。這種職位原本就是給滿人大員好處的,自然得利益均沾。當年的崇文門稅監管十幾個稅局,油水最大的是盧溝橋、東壩和海澱三關。後來通鐵路之後,作為火車站的正陽門關變得重要起來,成為僅次於總部的大關。每個兼任正副監督的人到任時,僅僅第一天去機關點個卯,然後所有的事務都委派給兩個總辦和兩個幫辦,這都是正副監督的私人關係,各舉兩個。其他所轄稅關的負責人,也都是這些滿人大員的親朋好友。在總稅務司成立,洋人接辦所有海關之前,粵海關的監督跟崇文門稅監類似,都是滿人大員和家人的禁臠。


    但是,錢來得太容易了,沒人會把錢看得很重。一般的八旗兵和他們的家人,花錢大手大腳,寅吃卯糧,吃穿用度全賒賬。賒賬買東西貴,他們不在乎,反正一開支就把錢送到鋪子裏去。實在沒轍了就當當,當完了,就借錢。所以,八旗兵將的債務就永遠都沒個完。實在背不動了,皇帝老子就替他們還,還了人家還借。因此而窮困潦倒者,比比皆是,但人家就這麽過,從不覺得有什麽不好。有田莊和肥差的滿人大員,也照樣不拿錢當錢。田莊交給管家,最後沒有什麽收益,也就不了了之。像崇文門稅監這樣的肥差,上上下下都交給別人打理,自己收點固定的銀子就拉倒。總辦、幫辦這樣的位置,也是旗人坐,他們把事都交給包稅人,所有的稅收都任由包稅的中飽。一任幹下來,包稅人最肥,分局的比總辦、幫辦收入多,總辦、幫辦比稅監收入多。至於粵海關,由於是洋人收稅,海關監督都是擺設,但旗人老爺連擺設都不樂意去擺一下,找人替他們幹,自己拿點銀子就算拉倒。那個時候,凡是圍著旗人的漢人都掙了錢,就像某些專門掙公款吃喝錢的商家一樣,這樣的錢好掙。


    人關兩百六十年,旗人不事生產、不管經營,已經成了風氣。無論窮富,官大官小,是否皇族貴胄,誰要是買東西討價還價,就讓人看不起,誰要是琢磨掙錢,操心經營,也讓人看不起。以至於民國了,某些旗人也開了鋪子,跟人說起來,必定一副不屑的樣子:我那是玩呢,誰拿它當買賣了。清末新政,崇文門稅監由主掌民政部的肅親王善耆接任。善耆銳意改革,引進留學生管理稅務,不肯中飽,清除掉了包稅人,也不許稅務人員貪汙。結果稅收成倍增加,國家因此增收,商民的負擔還輕了。但是,肅親王在旗人中的口碑卻差了。不管為了哪個,總之旗人就是不能算計,一算計,就讓人看不起。其實到了清末時節,大多數的旗人過得並不好,吃不上穿不上的旗人比比皆是。但是,不肯算計、不事生產的毛病就是改不了。


    所謂鐵杆莊稼,就是特權莊稼。特權是個好東西,誰有了它就可以不勞而獲,甚至發大財。但是這樣的好東西,對人來說卻是腐蝕劑和鴉片煙,沾上了成癮,人也就完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再談國民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鳴並收藏再談國民性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