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棋是中國一種重要的體育競技形式,初現於四千多年前,並在一千多年前就先後傳到朝鮮半島和日本,為東北亞人們普遍喜愛。至今在這個地區還有大量的圍棋愛好者,每年中、日、韓之間有多種圍棋比賽,圍棋成為文化交流的工具。


    中國人所說的“琴”、“棋”、“書”、“畫”,其中的“棋”指的就是圍棋。圍棋不僅是競賽項目,也是一種遊戲活動,文人的案台上常常備有圍棋。客人來了,除了有酒,還有圍棋。正所謂“茶香至日夕,圍棋自窮年”。舊時無論在農村還是在市井,人們常常可以見到這樣的場麵:兩個人在對弈,旁邊站著一大片觀棋的人,觀棋的人得到的快樂絲毫不比下棋的人少。


    圍棋中注入了中國人的人生智慧,棋盤就是世界,棋子就是一個個流動的活的生命。人們用棋子來說人生。一盤棋局,就是一個激昂飛動又妙趣橫生的天地。


    圍棋  爛柯山的棋局


    “鬆下圍棋,鬆子每隨棋子落;柳邊垂釣,柳絲常伴釣絲懸。”這是一副著名的對聯,寫出了圍棋給人帶來的快樂。


    關於圍棋,有個流傳久遠的神話故事。說是晉時有一個樵夫王質,上山伐木,見到兩童子在一張石桌旁下圍棋,便坐下觀戰,看出了神,忘了打柴的事。一局棋還沒下完,童子指著砍柴斧頭說:“你還不回家呀,你的斧頭柄都已經爛了。”王質趕緊下山,回到家中,發現原來的親人鄰居都不在了,村裏的人他一個也不認識,隻有當年的一口井還在。這就是古人所說的“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浙江衢州有一座“爛柯山”,據說就是王質觀童子下棋的地方。後人就將“爛柯”(斧頭柄叫柯)當作圍棋的別稱。今天在圍棋界經常有高段的棋手,將“爛柯”兩字書於扇麵,送給段位低的朋友。


    世事紛擾,人心難以安寧,圍棋將人們引入一個新世界。在這裏,一切人世的紛爭,種種的煩惱,都忘得幹幹淨淨,隻有兩個對弈的人,隻有眼前一盤棋。就像這位王質,時間對於他來說完全凝固了,他是一個忘憂人。北宋黃庭堅有詩說:“世上滔滔聲利間,獨憑棋局老青山。心遊萬裏不知遠,身與一山相對閑。”下棋人,暫時將自己的心靈與世事煩惱隔離開來。


    鬆下閑坐,石上圍棋,花間酌酒,為人生快事。前人有詞說:“攤書晝臥黃梅雨,圍棋坐隱落花風。”在圍棋中,隱到自己的世界裏,這裏落花繽紛,香氣繚繞,讓人身心陶醉。棋就像琴、書、畫一樣,都是人的心靈的撫慰品。


    圍棋可以撫慰人的心靈。或者在白天,氣清天朗,萬籟俱寂,客人來了,陳上圍棋,遣萬年之孤興,暢超然之高情。或者在夜晚,月明星稀,曲徑幽深處,茶香淡淡起,圍棋攤於燈下,酣鬥至於淋漓,夜月窺窗,朱欄鳥下,此時寵辱皆忘,天地自寬,日月自長。靜謐的棋局中,隻有落子的聲音。


    傳統年畫   琴棋書畫  落子的智慧


    圍棋不是世事,但世事盡在棋中,下棋人和觀棋人就在棋局中體味世界的奇妙。


    圍棋是“方圓黑白世界”——棋盤是方的,棋子是圓的,棋子中黑子有181枚,白子有180枚。這黑白方圓,就是一個自足的世界。天圓地方,圍棋猶如廣闊的天地,地是有形的,天是無形的,以無形之象落有形之身。世事有黑有白,有顯有露,就在這天地中盡顯出來。


    圍棋是模仿天地的創造。圍棋縱橫有垂直交叉的19道平行線,361個點,這被說成是模仿一年的天時。盤麵上標有幾個小圓點,那是所謂“星位”,中間那個星位,叫“天元”,這是模仿星象。


    《紅樓夢》插圖(探春與寶琴下棋)清 孫溫繪


    圍棋中隱藏著深邃的人生哲理:優勢占盡而舉棋不定會滿盤皆輸,四麵楚歌還要逞匹夫之勇必然大敗,大功將成時得意忘形會招致禍害,患得患失最終必有所失,步步進逼不知適時進退最終會潰敗,處處不給對手生路,最終自己也無生路。圍棋的高手下棋時常有一種人生感:有時如縱馬遠行,有時又如勒韁收縮,有時側翼回旋,有時正麵相迎……手拈一顆小小棋子,回答的是人生難題。


    圍棋就是流動的活的世界,在這活的世界中可以看到人的活的精神。下圍棋就是天馬行空,開始落子前,滿盤無子,一片空白,正是在一片空白中,可以發揮人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一個棋子在棋盤上,相鄰直線上的空點是這個棋子的“氣”,圍棋就是一個氣場,每下一子都構成了氣脈流動中的一個點,氣連即生,氣竭即亡,圍棋在殺棋階段,就要比誰的氣長。圍棋看氣,也就是尋“活”路,是棋的活路,也可以說是人生的路。 和平的遊戲


    棋手們給圍棋一個很美的稱呼,叫做烏鷺——黑子像烏鴉,白子像鷗鷺,下棋就像鳥兒紛紛落在江畔。這個稱呼告訴人們,小小的棋局,是個詩意的天地,而不是血腥的戰場。


    圍棋被用於競賽,競賽就會有輸贏,為了爭得勝利,就會有爭鬥,和其他競賽項目一樣,圍棋也要通過擴大自己的地盤,來有效地克製對方。圍棋界有所謂“三尺之局作戰場”的說法,雖然下圍棋不是模仿戰爭,但兵法中的運籌帷幄、調兵遣將等與棋法也很相似,所以中國古代常將棋譜收入兵書中。


    圍棋對中國人的競爭哲學有出神入化的體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它是對中國競爭勝敗思想的概括:第一,圍棋中的勝利者,不一定是消滅對方,不一定是剝奪對方的生存權,而是平等競賽,多得為勝;第二,圍棋的勝利不是零和遊戲,而是在競爭中,營造共同生存的格局。


    實際上,一盤圍棋結束,雙方還是共存於棋盤之上,雙方一般都有大片的活棋(不能被提取的棋,都是活棋,活棋有兩隻或兩隻以上的“眼”),隻是雙方所占的地盤或活棋的子數有差異罷了,有時輸贏隻有極微小的差距,這差距可以精確到四分之一子,即半目。贏了半目,也是贏。但這與其他爭鬥中剿滅對手的贏,卻是完全不同的。


    圍棋的重要特點之一,一般不是通過吃子來爭取勝利,這與中國象棋和國際象棋有很大的不同,後二者的主要目標是通過消滅護衛,最終置對方主帥於死地,贏得“徹底”,尋求斬盡殺絕。中國象棋也是中國人喜歡的遊戲,但它在深層文化方麵的影響力不及圍棋。


    圍棋有獨特的勝利觀。下圍棋,不僅為了取勝,還是為了從中汲取智慧。中國哲學本來就對勝敗有獨特的理解,如老子說:“大成若缺。”勝利和失敗僅一點之差,而且互相包含。不能以勝敗看世界,不能以勝敗論英雄,中國哲學強調,勝敗無定,虧成相轉。北宋王安石有詩說:“莫將世事擾真情,且可隨緣道我贏。戰罷兩奩分黑白,一枰何處有虧成!”圍棋的勝敗是短暫的,沒有永遠的勝利者。


    圍棋中有一句著名的話,叫做“爭棋無名局”。它表現的也是中國哲學的一種核心思想。哲學家莊子批評邏輯學家惠子隻會辯論,他說:“辯無勝。”真正的智慧不是辯出來的,好辯好爭,必無真勝。


    圍棋追求的最高境界是和諧,圍棋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雙方不是對手,不是敵人,兩人共成一盤棋。爭奇好勝,最終並不一定會獲得勝利。下棋的人,要有一顆平常心。


    在圍棋中,真正的競賽是對輸贏的超越。北宋天才詩人蘇軾也是一位圍棋高手,他談下圍棋的感受時說:“勝固欣然,敗亦可喜。”


    圍棋是個大天地,有無窮的奧秘,真是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你有多大的才能,都能在其中用上。它不是狹隘者的世界。圍棋幾乎是寬容的同義語,圍棋是放曠自由、天馬行空的藝術。


    正像著名棋手吳清源所說的,圍棋應該是“六合之棋”,即追求上下四方的和諧。圍棋的最高境界不是衝突,而是和諧。圍棋是在反複競爭中,達到最後的圓滿。  用手來交談


    在中國,圍棋被用來作為心靈交流的工具,圍棋有一個別稱叫“手談”,就是下棋人,通過一粒粒棋子,作無聲的交談。這個稱呼來自東晉佛學大師支道林。當時人們熱衷於清談高深的宇宙人生道理,而支道林用“手談”形容他所喜歡的圍棋。他認為,圍棋也是一種交談,而且“談”的不是雞毛蒜皮的小事,而是交流關乎人生的大道理。


    一般來說,圍棋對弈雙方也是互相欣賞的人,棋逢對手,才能真正激發自己的智慧。高明的棋手時常慨歎真正的對話者“寂寥難求”。圍棋名手馬曉春曾說:在下圍棋時,碰到對方也是欣賞自己的人,我下的每一子都是“無聲的愉悅”。古代有人形容圍棋對手:“共藏多少意,不語兩相知。”


    圍棋不是確立一個對手,而是請來一位同好。圍棋的“好局”是與對方一道完成的,一遞一著的落子,與其說是在競爭,倒不如說在共同修建一座美妙的大廈。象棋(中國象棋、國際象棋)是從滿盤開始,經過不斷的吃子,最後盤中棋子越來越少。而圍棋是從一個空盤開始,不斷地累積,最後滿盤皆子,兩個人共同參與這個世界的創造。任何一方都無法單獨完成。對方的一個昏著,就會壞了一局好棋。所以,下棋不光是來取勝的,而是來創造一局“好棋”的。


    圍棋是與一位“同好”來交流心靈,來共同創造一個“好局”,最終共同生存,達到心靈愉悅。這是中國人的圍棋之道,也是中國人的競爭之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國文化讀本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葉朗、朱良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葉朗、朱良誌並收藏中國文化讀本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