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外國人對中國文化的了解,最早往往是通過遍布世界各地的中國餐館,他們知道中國是一個講究飲食文化的國家。占第二位的大概就是京劇。京劇的臉譜幾乎成了中國文化的一個代表性的符號,一種象征。許多國家舉辦“中國文化年”,招貼畫上往往畫著一個大大的京劇臉譜。要了解中國文化,確實不能不了解京劇。  京劇臉譜的絢爛之美


    中國的京劇舞台,呈現的是濃厚的色彩的美,是一種錯彩鏤金的絢爛之美。製造這種藝術氛圍除了京劇舞台的服裝之外,臉譜起了很大的作用。京劇臉譜不同於麵具。麵具是罩在人臉上的,可以摘下來,而臉譜是化妝時畫在演員的臉上的。


    京劇的臉譜是五彩繽紛的圖案,有紅、紫、白、黃、黑、藍、綠、粉紅、灰、褐金、銀等各種色彩,極其誇張而又極其豔麗。


    臉譜主要是用在“淨”、“醜”這兩種角色的臉上。“淨”又稱“花臉”,“醜”就是“醜角”。


    京劇《蘆花蕩》中的張飛


    臉譜有兩種用意。一種是表明劇中人的身份和性格。如“紅臉”表示這個人忠勇,黑臉表示這個人粗豪,“白臉”表示這個人奸惡,臉上畫“豆腐塊”表示這個人是小人物,等等。再一種用意是體現人們對這個角色的道德評價和審美評價,如可敬的,可恨的,崇高的,可笑的,等等。


    臉譜除了這種含意外,它本身又具有一種色彩美、圖案美。這種色彩美、圖案美作為形式美,相對獨立出來也值得欣賞。如張飛的“蝴蝶臉譜”就是顯示性格和圖案美高度統一的精品。我們今天很多民間工藝品(如風箏、麵人、泥人、地毯、掛毯等)、招貼畫、廣告畫、模特服裝的設計中采取京劇臉譜作為設計的元素,就是著眼於這種形式美。同時,京劇臉譜這種色彩美、圖案美,又渲染了整個京劇舞台的五彩繽紛的絢爛之美。  唱、念、做、打


    中國老百姓把進劇場(戲院)欣賞京劇(以及其他戲曲藝術)說成是“看戲”。什麽是“戲”?“戲”並不是劇本所寫的故事、情節,而是京劇舞台在觀眾麵前呈現的一個意象世界,一個情景交融的美的世界。


    京劇的“戲”(意象世界),當然也要依靠劇本,依靠劇本所提供的故事情節,但更重要的是依靠演員的表演。就京劇舞台意象(“戲”)的構成來說,劇本所提供的故事情節,往往隻構成一個框架,一種背景,而意蘊和韻味主要不在這裏,意蘊和韻味主要在於演員的表演。所以梅蘭芳說京劇舞台藝術的特點是“以演員為中心”。京劇演員是京劇舞台意象創造的主體。就像俗話說的,“戲”在演員身上。


    京劇《盜禦馬》中的竇爾敦


    京劇演員的表演,最基本的手段被人們概括為四個字:唱、念、做、打。唱、念、做、打,其實就是歌舞的結合。


    京劇中的“唱”占首要地位。京劇首先是一種唱腔藝術。京劇中凡是有名的戲都有若幹精彩的唱段,並在觀眾中廣為流傳。京劇唱腔的韻味,往往體現了京劇藝術的最高境界。不懂得欣賞京劇唱腔的韻味,就不能在觀賞京劇時獲得深層次的美感。


    京劇《鬧天宮》中的二郎神


    “念”是指念白,就是人物的說話,在京劇中主要起敘事的作用。念白分韻白和京白兩種。韻白是音樂性很強的朗誦,比較文雅。有身份的人一般用韻白。京白是在北京話的基礎上加工而成的朗誦語言,具有幹淨、利落、爽快的特點。一般是身份低的人使用。“唱”要有韻味,“念”也要有韻味。


    京劇舞台的鏤金錯彩之美


    “做”和“打”是演員利用形體動作來表現人物和情境。做,包括身段、眼神、獨舞、群舞等,其中有純粹的舞蹈,但多數是把日常生活裏的動作舞蹈化。打,是武術、雜技的舞蹈化,用來表現競技或戰鬥的場麵。由於京劇藝術的“虛擬”的特點,所以演員的“做”和“打”的表演有極其廣闊的空間。在《拾玉鐲》中,少女孫玉嬌和青年書生互相對視,頓生愛意,兩人目光似乎連成一條有形的線。這時,劇中的劉媒婆用煙袋鍋去勾這條線,她用力向下一扯,兩人的眼光也隨之向下垂落,她一放鬆,兩人的視線立刻反彈回來。這種表演就產生了很大的趣味。演員的“做”和“打”,當然是服務於整個“戲”(意象世界),但它本身又往往有一種形式美和技巧美。如梅蘭芳在《霸王別姬》中的一段虞姬舞劍的表演,就有一種形式美,受到觀眾歡迎。至於技巧美,那就是京劇中一些需要特殊技巧的高難度動作,常被人稱為“絕活”。


    京劇表演的獨特性在於唱、念、做、打集合於一兩個主要演員身上。


    過去習慣稱呼京劇表演的主要演員為“角兒”,稱呼著名演員為“名角”。照這種稱呼,那麽可以說,京劇的意象世界(“戲”)的生成,主要依賴“角兒”的唱、念、做、打的表演,特別是依賴“名角”的表演。這就是京劇藝術和其他戲劇藝術形式在美學上最大的區別。莎士比亞的戲劇,不論哪個演員演哈姆雷特,舞台上的意象世界都是莎士比亞的世界。而京劇則不同。梅蘭芳演出的《貴妃醉酒》、《霸王別姬》、《宇宙鋒》的意象世界乃是梅蘭芳的世界。莎士比亞去世了,莎士比亞的世界是永存的。梅蘭芳去世了,梅蘭芳的意象世界,梅蘭芳的美,也就隨之消失了。


    京劇演出場麵


    人們說,京劇是“角兒”的藝術,主要就是在這個意義上說的。


    京劇藝術二百多年的曆史,無數京劇表演藝術家的實踐經驗,都證明了京劇藝術在美學上的秘密就在於此。  “虛擬”之妙


    京劇表演藝術的一個顯眼的特色是“虛擬”。“虛擬”主要有兩方麵,一方麵是動作的虛擬,一方麵是環境的虛擬。動作的虛擬,如騎馬,舞台上並沒有馬,演員並不真的騎馬,而是由演員拿一根馬鞭,由圓場、轉身、揮鞭、勒馬等一係列動作來表現他策馬疾行。環境的虛擬,如行船,舞台上既沒有水也沒有船,而是由演員拿一支船槳,通過表演,使觀眾“看到”他在水上行船。京劇舞台上的布景很簡單,隻有一桌二椅。這張桌子,可以是一張桌子,但演員上去支著一隻胳膊睡覺,就成了一張床,演員站上去向四處眺望,就成了城樓。環境就在演員身上,隨著演員的表演,環境就在觀眾眼前呈現出來了。


    虛擬的妙處在於突出演員的表演,從而使觀眾感受到豐富的意蘊和無窮的趣味。我們舉兩個折子戲為例。


    一個是《三岔口》。這出戲描繪二解差押解焦讚住進旅店。任堂惠為保護焦讚也追蹤住進旅店。店主懷疑任堂惠要謀害焦讚,夜裏摸進任堂惠的房間,任堂惠也懷疑店主是壞人,早有警覺,於是二人發生一場格鬥。這場戲的特點是台上燈光極其明亮,但是觀眾卻從演員的表演中看到一個“伸手不見五指”的漆黑的夜。兩位演員摸黑戰鬥,一刀劈下去,距離對方的臉隻有幾寸,但對方毫無察覺,非常驚險,又非常有趣,有一種幽默感。


    再一個是《秋江》。這是從川劇移植過來的。這出戲描繪年輕尼姑陳妙常離開尼姑庵去追趕她的情人潘必正,遇大江擋住去路。陳妙常央求一位老艄翁駕船載她追趕潘必正。舞台上既無水又無船,但通過兩位演員的表演,觀眾明明看到滿台是水,二人在不斷搖晃的小船上往前追趕,陳妙常十分焦急,老艄翁卻不斷和她調侃,妙趣橫生。


    這就是京劇藝術“虛擬”的妙用:為演員的表演提供一個廣闊的天地,通過演員的表演顯現一個充滿情趣的意象世界。我們可以設想,如果《三岔口》的舞台上真的是一團漆黑,如果《秋江》的舞台上真的有一條小船,演員還表演什麽?那還有什麽趣味?


    京劇淨角扮相  “看戲看角兒”


    老的京劇觀眾流傳一句話,“看戲看角兒”,或者說,“聽戲聽角兒”。這句話概括了京劇欣賞的主要特點。


    京劇欣賞的特點,是由京劇意象生成的特點所決定的。


    京劇觀眾走進戲院,目的不僅是看“戲”,而且是看“演”戲。因為他們知道,京劇的“戲”(舞台意象)是“演”出來的,“戲”的意蘊是在演員唱念做打的表演之中。觀眾看戲時,不僅意識到這是趙豔容,這是武鬆,這是曹操,而且意識到這是梅蘭芳,這是蓋叫天,這是袁世海,意識到這是梅蘭芳在演趙豔容,這是蓋叫天在演武鬆,這是袁世海在演曹操。他們欣賞的重點是演員(特別是名演員)的表演。這就是所謂“看戲看角兒”。這是京劇欣賞的第一個特點。


    兩位旦角演員


    京劇觀眾還有句話:“越是熟戲越愛看。”道理就在這裏。電影一般看過一遍就不想看了,即使再看,也沒有第一次看時那份欣喜和激動了。看京劇,越是熟戲,情節故事的背景越是退到遠處,就越能集中心思欣賞演員的表演,就越能感受、領悟和品味演員表演所包含的深層的意蘊。


    京劇欣賞的第二個特點,是觀眾常常把演員表演的技巧美和形式美從舞台整體意象世界中分離出來欣賞,一句唱腔,一個特技,都可以博得觀眾的掌聲。人們看一場電影或一場話劇,看到戲中某個壞人幹傷天害理的勾當時,不會有人叫好,因為觀眾眼中看到的隻是角色。但是看京劇演出遇到類似的場合卻常常有人叫好,因為京劇觀眾既注視角色,又注視演員,注視演員表演的技巧和形式。王夢生《梨園佳話》曾描述京劇名淨黃潤甫的表演:“其唱極響脆之能事,確有洪鍾之音。扮戲善作老奸,最能險狠。如《捉放》中之曹操,《下河東》中之歐陽方,皆使人見之切齒,恨不生食其肉。及一發聲,一作勢,又不能不同聲叫絕。”觀眾一方麵對曹操切齒,另方麵又為黃潤甫的表演叫絕。這就是一種分離。德國著名戲劇家布萊希特說:“當我們觀看一個中國演員的表演的時候,至少同時能看見三個人物,即一個表演者和兩個被表演者。”一個表演者即演員,兩個被表演者即演員和角色。所以他把京劇的表演稱之為“雙重的表演”。布萊希特的話抓住了京劇欣賞的一個重要特點。對於這種“雙重的表演”,不同的觀眾欣賞的側重點可以有所不同。有的側重於以演員扮演的角色為中心的舞台整體意象,有的側重於演員表演的技巧美和形式美(例如閉著眼睛聽戲),更多的則是在二者之間來回移動,從演員的“雙重的表演”中得到雙重的樂趣。 京劇表演藝術大師梅蘭芳


    在京劇史上,湧現出一代又一代的著名演員(“名角”),其中有許多卓越的表演藝術大師。梅蘭芳(1894—1961)就是最有代表性的一位。


    梅蘭芳是旦角演員,和程硯秋、尚小雲、荀慧生並稱“京劇四大名旦”。梅蘭芳嗓音清亮圓潤,扮相端莊秀麗,做功和身段精美漂亮,台風雍榮華貴、自然大方,達到了旦角表演藝術的高峰。梅蘭芳在許多方麵對京劇藝術進行革新。他設計了大量新的唱腔。他把昆曲中的表情、身段、步法以及載歌載舞的表演方法引入京劇,為京劇表演創造了各式各樣的舞蹈,如綢舞、劍舞、盤舞、袖舞、拂塵舞、羽舞等。他以二胡輔助京胡為旦角伴奏,豐富了京劇的音樂。他對人物的麵部化妝、頭飾、服裝也都作了創造性的革新。他的代表性劇目是《貴妃醉酒》、《霸王別姬》、《宇宙鋒》和《穆桂英掛帥》。


    《貴妃醉酒》劇照


    梅蘭芳在舞台上的容貌、服裝、舞姿、身段、唱腔,無一處不美。《貴妃醉酒》中的貴妃,是個醉人,但醉的姿態十分曼妙。《宇宙鋒》中的趙豔容裝瘋,但瘋的姿態也極其優美。梅蘭芳的表演全麵顯示了中國古典美的理想境界,具有永恒的魅力。梅蘭芳不愧是京劇表演藝術的大師。


    梅蘭芳曾多次率團赴美、歐、日等地演出,為京劇贏得了國際聲譽。


    社戲戲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國文化讀本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葉朗、朱良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葉朗、朱良誌並收藏中國文化讀本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