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孔子是個極愛音樂的人,也是很懂得音樂的人。據古書記載,孔子有一次在城門外看到一個嬰兒,他看見這嬰兒的眼睛裏天真聖潔,有神一般的境界,非常感動,趕緊走近這個嬰兒,並且說,最美妙的音樂升起來了。這個故事說明,在孔子看來,最美妙的音樂所啟示的內容,就像這嬰兒的心靈的美,音樂有一種淨化人心、提升精神境界的作用。


    從很早開始,中國人就有一種重視音樂藝術的傳統,這裏從兩個側麵來看中國音樂的基本特征。  以樂治國


    編鍾是中國早期典型的樂器,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就開始使用,到了西周使用就更普遍了。1978年,湖北隨州戰國曾侯乙墓出土的編鍾,是現今知道的最著名的一套。


    這套編鍾分為三層,共有65件鍾器組成:上麵第一層的叫鈕鍾,共有19個,第二、第三層的叫甬鍾,共有45個,另有鎛l件。鍾架由銅製成,並有極為精美的雕刻。編鍾的總重量有四百四十多公斤。這樣的樂器大製作,在世界上同時代是罕見的。


    這套編鍾演奏時需要幾個人組成的樂隊。編鍾中的每隻鍾都可以發出兩個不同的樂音,隻要準確地敲擊鍾上標音的位置,它就能發出合乎一定頻率的樂音。整套編鍾能奏出現代鋼琴上的所有黑白鍵的音響。


    這套編鍾雖然深埋地下有兩千四百多年,但並沒有改變它的音質。今天敲擊它,它的樂音仍然是那樣純正,發音準確,音域可以跨越五個八度,音色和美。今天的音樂家已經利用它演奏過不少樂曲。


    中國有以樂治國的傳統,這組豪華編鍾所呈現的就是這一傳統的縮影。中國早期文化是一種禮樂文化。禮和樂相互配合,用以治理國家,保持社會的和諧安定,這是中國文化的一大特點。


    在中國古代文化中,禮是外在的行為規範,它的內容是“序”,也就是維護社會秩序、社會規範;“樂”是內在的熏陶和感發,它的內容是“和”,也就是調和性情,使人的精神保持和諧悅樂的狀態,生動活潑,充滿活力和創造力,進一步達到人際關係和諧以及人與整個大自然的和諧。人與整個大自然的和諧,叫做“大樂與天地同和”,這是中國古代音樂追求的最高境界。


    曾侯乙墓出土編鍾


    儒家思想家荀子說:“樂”的作用是使人的血氣平和,從而達到家庭、社會的和諧與安定,也就是通過維護每個人的精神的和諧,來維護整個社會的和諧。他說:“樂行而誌清,禮修而行成,耳目聰明,血氣平和,移風易俗,天下皆寧,美善相樂。”


    “樂者,和也”,成為影響中國文化數千年的重要思想,它所突出的正是中國文化的核心價值:和諧。中國人的禮樂文化傳統,其實就是建立一個和諧世界秩序的傳統,音樂被當作達至這一目標的重要途徑。  以琴慰藉心靈


    說到中國音樂,總要說到琴,古代中國文人所說的琴棋書畫,第一就是琴。琴,又稱古琴、七弦琴,是中國最古老的絲弦樂器,幾千年來,琴一直受到人們的喜愛。如果說以樂治國,側重在群體的和諧一麵,而琴則具有強烈的個體性,是自我安頓的重要途徑。


    中國文人有“君子不撤琴瑟”的說法,將琴作為修養心性的工具。琴的美妙的聲音,能夠幫助人去除躁動,蕩滌雜慮,達到心靈的平衡。一張琴,可以營造一個安頓心靈的空間。


    三千多年前,有一位音樂家伯牙,隨他的老師成連學琴。學了三年,以為自己學到了真本領,老師說:“這還不夠,不如讓我的老師來教你吧。”他將伯牙帶到海邊,在一棵鬆樹下,成連讓伯牙等候,他去請老師。伯牙在這裏等了很久,不見成連回轉,他看著茫茫大海和綿綿無盡的山林,不由得拿起琴來彈,琴聲在山海間飛揚,在天地間飛揚。他忽然明白了老師的意思——成連所介紹的這位老師就是大自然。音樂家要通過對大自然的感應來提升自己心靈的境界。


    中國人彈琴重視審美的環境氣氛,在這氣氛中開闊心靈,蕩漾性情。南朝時有一位畫家、音樂家宗炳說:“撫琴動操,欲令眾山皆響。”他拿著一把琴,在山澗的清泉旁,輕輕地撥弄,彈著彈著,便忘記了自己的所在,忽然覺得群山都回響著這悠揚的琴聲,自己完全融到天地之間。


    雪中彈琴是文人的至愛,因為中國藝術認為,琴為天地第一清物,伴著皚皚白雪,不更加切當!明代畫家吳偉有《踏雪尋梅圖》,畫一人雪後拖著拐杖,踏著大雪過小橋。小橋下雪水潺潺,亂石參差,後有一童子抱琴隨之。雪、梅、琴所創造的審美氛圍,可能是中國文人的最高追求了,在雪中,用琴聲去伴和幽幽的清香,彰顯出藝術家高潔的靈魂。


    大聖遺音伏羲氏琴   唐


    月下彈琴,也是一個好境界。琴聲在清澈的月光下回響,陶冶著人們的情趣。唐代詩人王維酷愛琴,他有詩道:“獨坐幽篁裏,彈琴複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月光的夜晚,獨自一個人在竹林中彈琴,月光下瀉,琴聲悠揚,琴聲穿透幽靜的竹林,更襯托這世界的靜謐。


    元   朱德潤   鬆下鳴琴圖


    中國琴樂最重清幽的境界。名曲《平沙落雁》表現的就是這樣的境界。它所描寫的是秋天江畔的景色。琴曲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舒緩輕鬆的節奏,秋高氣爽,江天空闊,為全曲奠定一個基調。第二部分節奏漸快,由舒展變為激越,由寧靜轉為歡欣,百鳥和鳴,共享一個生機鼓吹的境界。第三部分重點表現雁落平沙中的自在和悠然,沙白風清,雲飛天遠,雁影參差而上下,水流潺潺而清淺,這是自在優遊的境界。在這首曲子中,長江的浩淼,秋色的高爽,雲天的空闊,群雁的飛躍,都在於表現人心境中的怡然、和悅、從容和適意。


    中國文人通過琴聲來交流心靈。伯牙隨成連學琴有成,為人演奏,因為曲高而和寡。有一位叫鍾子期的音樂家,有很高的鑒賞水平,伯牙彈一隻曲子,表現高山的境界。鍾子期聽後說道:“實在太好了,我從曲子中聽出了泰山的巍峨。”又給他彈一隻曲子,這次是表現流水的境界。鍾子期聽後說:“我從這隻曲子中聽出了浩浩的江河流水。”二人引為知音。後來鍾子期死了,伯牙就將琴弦扯斷,琴槽摔碎,終生不再彈琴。這個故事表明所謂“知音”實際上是一種心靈的溝通。中國古代著名的《高山流水》琴曲,就是由這個故事引出的。


    《梅花三弄》是著名的琴曲,這個曲子取自兩位藝術家的故事。東晉詩人王子猷有一天出遠門,舟行河中,忽聽人說岸邊有桓伊相過。桓伊的笛子舉世聞名,子猷非常想聽他的笛子。子猷和桓伊並不相識,而桓伊的官位遠在子猷之上,但子猷並不顧及這一點,就要家人去請桓伊吹笛。桓伊知道子猷的美名,二話沒說,就下了車,為他吹了三段曲子。子猷也不下船,就在水中靜靜地傾聽。吹畢,桓伊便上車而去,子猷的船也就繼續前行。二人自始至終沒有交談一句話。但是在這裏有兩顆心的溝通。桓伊的笛曲《梅花三弄》就是溝通靈魂的音樂。後來此笛曲被改為琴曲,成為千古名曲,它借物詠懷,通過梅花的潔白、芬芳和耐寒,來歌頌人的超越功利的審美情懷,受到人們的喜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國文化讀本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葉朗、朱良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葉朗、朱良誌並收藏中國文化讀本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