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全世界都普遍關注生態環境的保護問題。麵對日益嚴重的生態危機,國際上出現了生態倫理學和生態哲學。學者們強調指出,人類對自然環境的破壞已經達到從根本上威脅人類生存的地步。


    生態倫理學和生態哲學的核心思想,就是要超越“人類中心主義”這一觀念,樹立“生態整體主義”的新的觀念。“生態整體主義”主張地球生物圈中所有生物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它們和人類一樣,都擁有生存和繁榮的平等權利。這已經成為當今全人類帶有普遍性的價值觀念。


    中國傳統文化包含有一種強烈的生態意識,這種生態意識和當今世界的生態倫理學和生態哲學的觀念是相通的。


    “生”的哲學


    中國傳統哲學是“生”的哲學。孔子說的“天”,就是生育萬物。他以“生”作為天道、天命。《易傳》發揮孔子的思想,說:“生生之謂易。”又說:“天地之大德曰生。”生,就是萬物生長,就是創造生命。生生,就是生而又生,創造又創造。《易傳》的意思就是說,天地以“生”為道,以“生”為德。後代的儒家思想家都繼承孔子和《易傳》的這個思想,強調人的仁心、善心,就來源於“天地生物之心”。因此“生”就是“仁”,“生”就是善。宋代周敦頤說:“天以陽生萬物,以陰成萬物。生,仁也;成,義也。” 宋代程頤說:“生之性便是仁。” 宋代朱熹說:“仁是天地之生氣。”“仁是生底意思。”所以儒家主張的“仁”,不僅親親、愛人,而且要從親親、愛人推廣到愛天地萬物。因為人與天地萬物一體,都屬於一個大生命世界。孟子說:“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 宋代張載說:“民吾同胞,物吾與也。”(世界上的民眾都是我的親兄弟,天地間的萬物都是我的同伴。)宋代程顥說:“人與天地一物也。”又說:“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仁者渾然與萬物同體。”朱熹說:“天地萬物本吾一體。”這樣的話很多。這些話都是說,人與萬物是同類,是平等的,所以人應該把愛推廣到天地萬物。


    瘦西湖


    清代大畫家鄭板橋的一封家書充分地表達了儒家的這種思想。鄭板橋在信中說,天地生物,一蟻一蟲,都心心愛念,這就是天之心。人應該“體天之心以為心”。所以他說他最反對“籠中養鳥”。“我圖娛悅,彼在囚牢,何情何理,而必屈物之性以適吾性乎!” 就是豺狼虎豹,也就是把它們趕得遠遠的,不讓它們危害人類而已,人也沒有權利任意殺戮。人與萬物一體,因此人與萬物是平等的,人不能把自己當作萬物的主宰。這就是儒家的大仁愛觀。鄭板橋接下去又說,真正愛鳥就要多種樹,使成為鳥國鳥家。早上起來,一片鳥叫聲,鳥很快樂,人也很快樂,這就叫“各適其天”。所謂“各適其天”,就是萬物都能夠按照它們的自然本性獲得生存。這樣,作為和萬物同類的人也就能得到真正的快樂,得到最大的美感。


    這就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包含的生態哲學和生態倫理學的思想。


    清   鄭板橋   蘭石圖  萬物之生意最可觀


    與這種生態哲學和生態倫理學的意識相關聯,中國傳統文化中也有一種生態美學的意識。


    中國古代思想家認為,大自然(包括人類)是一個生命世界,天地萬物都包含有活潑潑的生命、生意,這種生命、生意是最值得觀賞的,人們在這種觀賞中,體驗到人與萬物一體的境界,從而得到極大的精神愉悅。程顥說:“萬物之生意最可觀。”宋明理學家都喜歡觀“萬物之生意”。周敦頤喜歡“綠滿窗前草不除”。別人問他為什麽不除,他說:“與自己意思一般。”又說:“觀天地生物氣象。”周敦頤從窗前青草的生長體驗到天地有一種“生意”,這種“生意”是“我”與萬物所共有的。這種體驗給他一種快樂。程顥養魚,時時觀之,說:“欲觀萬物自得意。”他又喜歡觀賞剛剛孵出的雞雛,因為小雞雛活潑可愛,最能體現“生意”。他又有詩描述自己的快樂:“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雲淡風輕近午天,望花隨柳過前川。”他體驗到人與萬物的“生意”,體驗到人與大自然的和諧,“渾然與物同體”,得到一種快樂。這是“仁者”的“樂”。


    人與萬物一體之美


    這種對天地萬物“心心愛念”和觀天地萬物“生意”的生態意識,在中國古代文學藝術作品中有鮮明的體現。


    中國古代畫家最強調要表現天地萬物的“生機”、“生意”。明代畫家董其昌說,畫家多長壽,原因就在他們“眼前無非生機”。宋代董逌在《廣川畫跋》中強調畫家賦形出象必須“發於生意,得之自然”。明代畫家祝允明說:“或曰:‘草木無情,豈有意乎?’不知天地間,物物有一種生意,造化之妙,勃如蕩如,不可形容也。”所以清代王概的《畫魚訣》說:“畫魚須活潑,得其遊泳像。”“悠然羨其樂,與人同意況。”中國畫家從來不畫死魚、死鳥,中國畫家畫的花、鳥、蟲、魚,都是活潑潑的,生意盎然的。中國畫家的花鳥蟲魚的意象世界,是人與天地萬物為一體的生命世界,體現了中國人的生態意識。


    滄浪亭小亭


    滄浪亭的芭蕉


    中國古代文學也是如此。唐宋詩詞中處處顯出花鳥樹木與人一體的美感。如“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杜甫)“山鳥山花吾友於。”(杜甫)“人鳥不相亂,見獸皆相親。”(王維)“一鬆一竹真朋友,山鳥山花好弟兄。”(辛棄疾)有的詩歌充溢著對自然界的感恩之情,如杜甫《題桃樹》:“高秋總饋貧人實,來歲還舒滿眼花。”就是說,自然界(這裏是桃樹)不僅供人以生命必需的食品物品,而且還給人以審美的享受。這是非常深刻的思想。清代大文學家蒲鬆齡的小說《聊齋誌異》也貫穿著這種人與天地萬物一體的意識。《聊齋誌異》的美,就是人與萬物一體之美。《聊齋誌異》的詩意,就是人與萬物一體的詩意。在這部文學作品中,花草樹木、鳥獸蟲魚都可以幻化成美麗的少女,並與人產生愛情。如《香玉》篇中兩位女郎,是勞山下清宮的牡丹和耐冬幻化而成,一名香玉,一名絳雪。“耐冬高二丈,大數十圍,牡丹高丈餘,花時璀璨如錦”。香玉和在下清宮讀書的黃生相愛,絳雪則和黃生為友。不料飛來橫禍,有一個遊客看見白牡丹,十分喜愛,就把它掘移回家。白牡丹因此枯死。黃生十分悲痛,作《哭花詩》五十首,每天到牡丹生長處吟誦。接著絳雪又險些遇難。原來下清宮道士為擴建房子要砍掉耐冬,幸好被黃生阻止。後來牡丹生長處重新萌芽。黃生夢見香玉,香玉請求黃生每日給她澆一杯水。從此黃生日加培溉。花芽日益肥盛,第二年開花一朵,花大如盤,有小美人坐蕊中,“轉瞬間飄然已下,則香玉也”。從此他們三人過著快樂的生活。後黃生病重,他對老道士說:“他日牡丹下有赤芽怒生,一放五葉者,即我也。”黃生死後第二年,果有肥芽突出。老道士勤加灌溉。三年,高數尺,但不開花。老道士死後,他弟子不知愛惜,見它不開花,就把它砍掉了。這一來,白牡丹很快憔悴而死。接著,耐冬也死了。蒲鬆齡創造的這些意象世界,充滿了對天地間一切生命的愛,表明人與萬物都屬於一個大生命世界,表明人與萬物一體,生死與共,休戚相關。這就是現在人們所說的“生態美”,“生態美”也就是“人與萬物一體”之美。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這種生態意識,體現了當今全人類的普遍價值觀念,極富現代意蘊。這些內容,既是民族的,又是全人類的;既是傳統的,又是現代的,值得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退思園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國文化讀本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葉朗、朱良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葉朗、朱良誌並收藏中國文化讀本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