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子明從一片寧靜中醒來,隻感到精力前所未有的充沛,腦聰目明。
那邊沈依依還在床上休息。
昨晚戰況太過激烈,體力有所透支。
如果沒有意外,趙子明每天早上要花費一個小時,進行正念冥想,調節身心,一年來,從未間斷。
如果早上來不及,就放在晚上。
這對於一向無女不歡的他來說,也是一個不小的考驗。
畢竟從溫香軟玉、粉臂玉腿中起來,頂著困意和疲倦,需要不小的毅力。
不過,一個小時的冥想訓練,對於精力的恢複、身心的愉悅,作用很明顯。
體力充沛,精力旺盛。
甚至因為效果太誇張,趙子明一度產生懷疑。
從初學,他隻用幾天時間,就達到了無念的境界。
要知道普通人沒有長達數年的苦功,幾乎不可能降住心猿意馬。
趙子明唯恐是精神疾病發作,找了多家醫院檢查,出了**素略高以外,其他指標無比正常。
最後龍安寺慧空大師作了一番解惑。
在禪宗修行中,有針鋒相對的兩派,漸修和頓修。
著名的公案,六祖慧能與師兄神秀的做詩pk,就是兩種理念的碰撞。
神秀的偈頌說: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慧能的偈頌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大家一聽,都認為慧能的偈頌更勝一籌,境界更高。
但對於一般人來說,沒有那個資質,頓修不來。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也是需要大智慧的。
慧空大師就稱讚,趙子明是有慧根的人,如果有意,他可以引渡入空門。
要知道,許瑾瑜禮佛多年,足夠虔誠,加上平常捐贈不菲,也不過是被誇獎還算有悟性。
“慧根”這個評價可不一般,在佛教典籍中,有果位的人,才稱得上有“慧根”。
這算變相誇獎趙子明是羅漢轉世了。
當然,對於慧空大師的善意,趙子明自然敬謝不敏。
既然可以確定,不是精神出了問題,他就放下心來,在冥想上投入了更多的時間、精力。
到了趙子明這一步,能享受的,他都享受過了,美女、美食、美景、美物,予取予求,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
財富和權勢幾乎達到了一般人的頂峰,再往前,人力時而有窮,就不是單靠努力就能成功的,需要其他東西的配合。
趙子明不可避免地開始對一些虛無縹緲的東西感興趣。
人的好奇,一曰向外,一曰向內。
向外追逐權勢、財富,追求會當淩絕頂,向內訴求自身,心外無物。
為什麽封建迷信長盛不衰,大師們層出不窮,都是有需求的。
趙子明之前也很好奇,為什麽有的成功人士,會被大師欺騙,表現出來的智商,連普通人都不如。
真正身臨其境,才知其中奧妙。
龍安寺的慧空大師,就是此中高人。
因為趙子明沒有深入接觸,不知道玄奇之處在哪裏,隻看他三兩句就解了他的惑,往來高官巨富,就知道,不純粹是口舌之徒,言語欺人。
因為在這上麵產生了興趣,趙子明就花費巨大的資金投入研究,看一看,冥想、打坐,究竟有何奧妙?
他自然不會因為別人的一兩句話,而改變幾十年來的唯物觀。
科學發展到今天,可以嚐試解決所有疑惑。
成果很是喜人。
首先,趙子明確定了神秘體驗是存在的。
通過搜羅海量的素材,尤其是各種宗教人士的傳記和書信,他發現,無論哪一個宗教的信徒,都有過相同的神秘體驗。
比如,基督徒和上帝合一,婆羅門和梵天合一,佛教徒和佛祖合一,儒家的天人合一。
在這種體驗中,個人的靈魂和無垠的宇宙融為一體,對周邊事物的感覺完全消失了。
隻感到自己和這世界上所有的美、愛、悲哀與誘惑站在一起,刹那間感到一種不可名狀的喜悅。
其實想一想吃齋念佛這件事,就能從中體會一二。
不信佛的人總會覺得,念佛是一件很無聊、枯燥的事情,必須耗費很大的毅力才能堅持下來。
在這裏有一個誤解,毅力是人類高度稀缺的東西,一般人都不會有大毅力的。
如果單靠毅力去做那些機械性的工作,比如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地在流水線上擰一個固定位置上的螺絲釘,這會把人逼瘋,會導致馬克思所謂的“人的異化”。
但明明有那麽多人念佛念了一輩子,念來念去,無非是“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比在流水線擰螺絲釘還要單調。
如果隻有少數人做到了,你可以說他們天賦異稟,毅力非凡。
但如果有那麽多人都做到了,這就絕不可能是毅力的緣故,一定有什麽事情使他們樂此不疲,或者說,使他們上癮。
趙子明從這上麵,兩相結合,開始體會到一些客觀非理性的東西。
也許所有的狂信徒,說的都是真的。
確實存在一種超凡的體驗,在那裏,分別感受到了上帝、梵天、佛陀等偉大的存在。
在那裏,體會到了大喜悅,大自在。
另一方麵,在上一世紀80年代,美國成立了一個心智與生命研究所(mind & life institute),開辟出一個嶄新的學科分支,叫作“冥想神經科學”。
研究所在十五年中邀請過一百多名擁有長期禪修經驗的佛教徒,用高精尖的儀器測量他們在進入禪定期間的腦部活動。
確定了一個重要事實就是,長期冥想的人,大腦的前額葉皮層和腦島的體積都要更大一些。至於更大一些到底會帶來什麽好處,暫時還沒有搞清楚。
趙子明認為,宗教人士所經曆的神秘體驗,應該隻是大腦神經係統的一種特殊狀態,隻是被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賦予了不同的意義。
一個宗教徒一旦有過了神秘體驗,他的信仰就無比虔誠,但這並不意味著隻有宗教徒,才能體驗超凡。
普通人通過努力,也能達到。
理清了來龍去脈,趙子明就放心地開始練習了。
-- 上拉加載下一章 s -->
那邊沈依依還在床上休息。
昨晚戰況太過激烈,體力有所透支。
如果沒有意外,趙子明每天早上要花費一個小時,進行正念冥想,調節身心,一年來,從未間斷。
如果早上來不及,就放在晚上。
這對於一向無女不歡的他來說,也是一個不小的考驗。
畢竟從溫香軟玉、粉臂玉腿中起來,頂著困意和疲倦,需要不小的毅力。
不過,一個小時的冥想訓練,對於精力的恢複、身心的愉悅,作用很明顯。
體力充沛,精力旺盛。
甚至因為效果太誇張,趙子明一度產生懷疑。
從初學,他隻用幾天時間,就達到了無念的境界。
要知道普通人沒有長達數年的苦功,幾乎不可能降住心猿意馬。
趙子明唯恐是精神疾病發作,找了多家醫院檢查,出了**素略高以外,其他指標無比正常。
最後龍安寺慧空大師作了一番解惑。
在禪宗修行中,有針鋒相對的兩派,漸修和頓修。
著名的公案,六祖慧能與師兄神秀的做詩pk,就是兩種理念的碰撞。
神秀的偈頌說: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慧能的偈頌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大家一聽,都認為慧能的偈頌更勝一籌,境界更高。
但對於一般人來說,沒有那個資質,頓修不來。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也是需要大智慧的。
慧空大師就稱讚,趙子明是有慧根的人,如果有意,他可以引渡入空門。
要知道,許瑾瑜禮佛多年,足夠虔誠,加上平常捐贈不菲,也不過是被誇獎還算有悟性。
“慧根”這個評價可不一般,在佛教典籍中,有果位的人,才稱得上有“慧根”。
這算變相誇獎趙子明是羅漢轉世了。
當然,對於慧空大師的善意,趙子明自然敬謝不敏。
既然可以確定,不是精神出了問題,他就放下心來,在冥想上投入了更多的時間、精力。
到了趙子明這一步,能享受的,他都享受過了,美女、美食、美景、美物,予取予求,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
財富和權勢幾乎達到了一般人的頂峰,再往前,人力時而有窮,就不是單靠努力就能成功的,需要其他東西的配合。
趙子明不可避免地開始對一些虛無縹緲的東西感興趣。
人的好奇,一曰向外,一曰向內。
向外追逐權勢、財富,追求會當淩絕頂,向內訴求自身,心外無物。
為什麽封建迷信長盛不衰,大師們層出不窮,都是有需求的。
趙子明之前也很好奇,為什麽有的成功人士,會被大師欺騙,表現出來的智商,連普通人都不如。
真正身臨其境,才知其中奧妙。
龍安寺的慧空大師,就是此中高人。
因為趙子明沒有深入接觸,不知道玄奇之處在哪裏,隻看他三兩句就解了他的惑,往來高官巨富,就知道,不純粹是口舌之徒,言語欺人。
因為在這上麵產生了興趣,趙子明就花費巨大的資金投入研究,看一看,冥想、打坐,究竟有何奧妙?
他自然不會因為別人的一兩句話,而改變幾十年來的唯物觀。
科學發展到今天,可以嚐試解決所有疑惑。
成果很是喜人。
首先,趙子明確定了神秘體驗是存在的。
通過搜羅海量的素材,尤其是各種宗教人士的傳記和書信,他發現,無論哪一個宗教的信徒,都有過相同的神秘體驗。
比如,基督徒和上帝合一,婆羅門和梵天合一,佛教徒和佛祖合一,儒家的天人合一。
在這種體驗中,個人的靈魂和無垠的宇宙融為一體,對周邊事物的感覺完全消失了。
隻感到自己和這世界上所有的美、愛、悲哀與誘惑站在一起,刹那間感到一種不可名狀的喜悅。
其實想一想吃齋念佛這件事,就能從中體會一二。
不信佛的人總會覺得,念佛是一件很無聊、枯燥的事情,必須耗費很大的毅力才能堅持下來。
在這裏有一個誤解,毅力是人類高度稀缺的東西,一般人都不會有大毅力的。
如果單靠毅力去做那些機械性的工作,比如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地在流水線上擰一個固定位置上的螺絲釘,這會把人逼瘋,會導致馬克思所謂的“人的異化”。
但明明有那麽多人念佛念了一輩子,念來念去,無非是“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比在流水線擰螺絲釘還要單調。
如果隻有少數人做到了,你可以說他們天賦異稟,毅力非凡。
但如果有那麽多人都做到了,這就絕不可能是毅力的緣故,一定有什麽事情使他們樂此不疲,或者說,使他們上癮。
趙子明從這上麵,兩相結合,開始體會到一些客觀非理性的東西。
也許所有的狂信徒,說的都是真的。
確實存在一種超凡的體驗,在那裏,分別感受到了上帝、梵天、佛陀等偉大的存在。
在那裏,體會到了大喜悅,大自在。
另一方麵,在上一世紀80年代,美國成立了一個心智與生命研究所(mind & life institute),開辟出一個嶄新的學科分支,叫作“冥想神經科學”。
研究所在十五年中邀請過一百多名擁有長期禪修經驗的佛教徒,用高精尖的儀器測量他們在進入禪定期間的腦部活動。
確定了一個重要事實就是,長期冥想的人,大腦的前額葉皮層和腦島的體積都要更大一些。至於更大一些到底會帶來什麽好處,暫時還沒有搞清楚。
趙子明認為,宗教人士所經曆的神秘體驗,應該隻是大腦神經係統的一種特殊狀態,隻是被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賦予了不同的意義。
一個宗教徒一旦有過了神秘體驗,他的信仰就無比虔誠,但這並不意味著隻有宗教徒,才能體驗超凡。
普通人通過努力,也能達到。
理清了來龍去脈,趙子明就放心地開始練習了。
-- 上拉加載下一章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