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編 中古史 第十二章 三國的鼎立
你一定愛讀的極簡中國史 作者:呂思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柳宗元說漢代“有叛國而無叛郡”,這是因為郡的區域太小了,其勢不足以反抗中央。到後漢末年,把刺史改成州牧,所據的地方,大過現在的一省,其情形就大不相同了。
當曹操主持中央政府,把漢獻帝遷到許都時,天下正是紛紛割據。舉其最大的,便有:
袁紹 據幽、並、青、冀四州。
袁術 據壽春。
劉表 據荊州。
劉焉 據益州。
劉備 據徐州。
張魯 據漢中。
馬騰、韓遂 據涼州。
公孫度 據遼東。
當時還有個本無根據地的呂布,從長安逃向東方去,投奔劉備。劉備收容了他。呂布卻乘劉備與袁術兵爭之時,襲其後方,而取徐州。劉備投奔曹操,操表備為豫州牧。和他合兵,攻殺呂布。袁術在壽春,站不住了,謀走河北,曹操使劉備邀擊之於山陽,注292袁術兵敗還走,未幾而死。劉備和外戚董承密謀,推翻曹操,曹操又把他打敗。
這時候,曹操的大敵,實在是袁紹。雄據河北,其聲勢和實力,都在曹操之上。公元二〇〇年,袁、曹之兵,遇於官渡。注293相持許久,曹操畢竟把袁紹打敗。袁紹因此慚憤而死。其子譚、尚,互相攻擊,都為曹操所滅。二〇八年,操遂南征荊州。
這時候,在北方屢次失敗的劉備,亦在荊州,依托劉表。而長江下流,則為孫權所據。孫權的父親名堅,是漢朝的長沙太守。當山東州郡起兵討董卓時,孫堅也發兵北上。後來受袁術的指使,去攻劉表,為表軍所射殺。其子孫策,依托袁術,長大之後,袁術把孫堅的部曲還他,他就渡江而南,把漢朝的揚州打定。孫策死後,傳位於孫權。曹操的兵,還未到荊州,劉表已先死了。劉表的長子劉琦,因避後母之忌,出守江夏。注294其少子劉琮(cong),以襄陽降操。注295劉備南走江陵。曹操發輕騎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裏,及之於當陽長阪(bǎn)。注296劉備敗走江夏。於是諸葛亮建策,求救於孫權。孫權手下,周瑜、魯肅等,也主張結合劉備,以拒曹操。於是孫、劉合兵,大破操兵於赤壁。注297曹操引兵北還,而南方之形勢始強。
然而當時的劉備,還是並無根據之地。荊州地方,依當時的諸侯法,則當屬於劉琦。注298而琦不能有,事實上,劉備和孫權,都屯兵其間。孫權一方麵,身當前敵的周瑜,要“徙備置吳”,挾著關羽、張飛等去攻戰。劉備一方麵,未始不想全吞荊州,而又不敢和孫權翻臉。於是先攻下荊州的南部,就是現在的湖南地方。不久,周瑜死了,繼其任者為魯肅。魯肅是主張以歡好結劉備的。孫、劉兩家的猜忌,暫時和緩。
當諸葛亮未出草廬時,劉備去訪問他,他便主張兼取荊、益二州,以為圖天下之本。這時候,荊州還未能完全到手;而且“荊土荒殘,人物凋敝”,雖是用兵形勝之地,而實苦於餉源之無所出。於是益州天府之國,劉備就不能不生心了。公元二一四年,劉備乘劉璋的暗弱,注299取了益州。其明年,曹操亦平定漢中。二一八年,劉備攻漢中,又取之。一時形勢,頗為順利。當劉備西入益州時,孫權便想同他爭荊州。結果,兩家和解,把荊州平分。劉備既定漢中,命關羽出兵攻拔襄陽,又圍樊城,注300敗於禁等兵,威聲大振。而孫權使呂蒙襲取江陵。關羽還走,為權所殺。吳、蜀因此失和。這事在二一九年。
其明年,曹操死了。子丕,廢漢獻帝自立,是為魏文帝。又明年,劉備稱帝於蜀,是為蜀漢昭烈帝。二二九年,孫權亦稱帝,自武昌遷都建業,注301是為吳大帝。
昭烈帝稱帝之後,即自將伐吳。吳將陸遜,大敗之於猇(xiāo)亭。昭烈帝走至永安,慚憤而死。注302子後主禪立,諸葛亮輔政。諸葛亮是個絕世的奇才,內修政治,用法治的精神,把個益州,治得事事妥帖。所以能以一州之地,先平南方之亂,次出師北伐,和中原相抗衡。諸葛亮死後,蔣琬、費禕(yi)繼之,還能夠蒙業而安。費禕死後,薑維繼之,屢出兵伐魏,無甚成績,而民心頗怨。後主昏愚,寵信宦官黃皓,政治亦漸壞,其勢就難於支持了。
魏文帝貌似明白,而其實不免於猜忌輕率。當曹操為魏王時,文帝與其弟陳思王植,爭為世子,嫌隙甚深。所以即位之後,薄待諸王。把他們限製國中,有同拘禁。文帝死後,子明帝立。性極奢侈,魏事益壞。時諸葛亮連年北伐,明帝嚐使司馬懿去拒敵他。又使懿討平遼東。於是司馬氏的權勢,漸次養成。明帝死後,養子齊王芳立。司馬懿和曹爽同受遺詔輔政。曹爽獨攬大權。司馬懿稱疾不出。後來乘曹爽奉齊王去謁陵,司馬懿突然而起,關閉城門。到底把曹爽廢殺了,獨攬大權。司馬懿死後,子司馬師繼之。把齊王芳廢掉,而立高貴鄉公髦(máo)。司馬師死後,其弟司馬昭又繼之。這時候,司馬氏篡魏之勢已成。魏因抵禦吳、蜀,東南、西北兩方麵,都駐有兵馬。西北的兵,本來是司馬懿所統。東南方麵,則別是一係。於是王淩、毌(guàn)丘儉、諸葛誕,三次起兵討司馬氏,都不克。公元二六三年,司馬昭遣鍾會、鄧艾,兩道伐蜀,滅之。二六五年,司馬昭死,子炎立,就篡魏而自立了。
吳大帝在位頗久,然而其末年,政治已頗紊亂。大帝死後,廢帝亮立。諸葛恪輔政,頗有意北圖中原。一出無功,旋為孫峻所殺。孫峻死後,其弟孫琳繼之。廢廢帝,立其弟景帝。景帝把孫琳殺掉。然亦無甚作為。景帝死後,太子皓立。荒淫無道。是時隻靠一個陸抗,守著荊州,以抵禦北方。陸抗死後,吳國的形勢就大非。晉武帝命羊祜鎮襄陽,王濬鎮益州以圖吳。羊祜死後,代以杜預。公元二八〇年,荊益之兵,兩道並進,勢如破竹,而吳遂滅亡。
【注釋】
注292 今江蘇淮安縣。
注293 城名,在今河南中牟縣北。
注294 今湖北黃岡縣。
注295 今湖北襄陽縣。
注296 在今湖北當陽縣。
注297 山名,在今湖北嘉魚縣。
注298 俗有借荊州之說,謂荊州是孫權借給劉備的,這句話毫無根據。《廿二史劄記》有論此事的一條,可看。諸侯法,謂當時割據的人,大家所以承認的習慣。
注299 劉焉的兒子。
注300 在襄陽對岸。
注301 現在的首都。
注302 猇亭,在今湖北宜都縣西。永安,宮名,在今四川奉節縣。
當曹操主持中央政府,把漢獻帝遷到許都時,天下正是紛紛割據。舉其最大的,便有:
袁紹 據幽、並、青、冀四州。
袁術 據壽春。
劉表 據荊州。
劉焉 據益州。
劉備 據徐州。
張魯 據漢中。
馬騰、韓遂 據涼州。
公孫度 據遼東。
當時還有個本無根據地的呂布,從長安逃向東方去,投奔劉備。劉備收容了他。呂布卻乘劉備與袁術兵爭之時,襲其後方,而取徐州。劉備投奔曹操,操表備為豫州牧。和他合兵,攻殺呂布。袁術在壽春,站不住了,謀走河北,曹操使劉備邀擊之於山陽,注292袁術兵敗還走,未幾而死。劉備和外戚董承密謀,推翻曹操,曹操又把他打敗。
這時候,曹操的大敵,實在是袁紹。雄據河北,其聲勢和實力,都在曹操之上。公元二〇〇年,袁、曹之兵,遇於官渡。注293相持許久,曹操畢竟把袁紹打敗。袁紹因此慚憤而死。其子譚、尚,互相攻擊,都為曹操所滅。二〇八年,操遂南征荊州。
這時候,在北方屢次失敗的劉備,亦在荊州,依托劉表。而長江下流,則為孫權所據。孫權的父親名堅,是漢朝的長沙太守。當山東州郡起兵討董卓時,孫堅也發兵北上。後來受袁術的指使,去攻劉表,為表軍所射殺。其子孫策,依托袁術,長大之後,袁術把孫堅的部曲還他,他就渡江而南,把漢朝的揚州打定。孫策死後,傳位於孫權。曹操的兵,還未到荊州,劉表已先死了。劉表的長子劉琦,因避後母之忌,出守江夏。注294其少子劉琮(cong),以襄陽降操。注295劉備南走江陵。曹操發輕騎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裏,及之於當陽長阪(bǎn)。注296劉備敗走江夏。於是諸葛亮建策,求救於孫權。孫權手下,周瑜、魯肅等,也主張結合劉備,以拒曹操。於是孫、劉合兵,大破操兵於赤壁。注297曹操引兵北還,而南方之形勢始強。
然而當時的劉備,還是並無根據之地。荊州地方,依當時的諸侯法,則當屬於劉琦。注298而琦不能有,事實上,劉備和孫權,都屯兵其間。孫權一方麵,身當前敵的周瑜,要“徙備置吳”,挾著關羽、張飛等去攻戰。劉備一方麵,未始不想全吞荊州,而又不敢和孫權翻臉。於是先攻下荊州的南部,就是現在的湖南地方。不久,周瑜死了,繼其任者為魯肅。魯肅是主張以歡好結劉備的。孫、劉兩家的猜忌,暫時和緩。
當諸葛亮未出草廬時,劉備去訪問他,他便主張兼取荊、益二州,以為圖天下之本。這時候,荊州還未能完全到手;而且“荊土荒殘,人物凋敝”,雖是用兵形勝之地,而實苦於餉源之無所出。於是益州天府之國,劉備就不能不生心了。公元二一四年,劉備乘劉璋的暗弱,注299取了益州。其明年,曹操亦平定漢中。二一八年,劉備攻漢中,又取之。一時形勢,頗為順利。當劉備西入益州時,孫權便想同他爭荊州。結果,兩家和解,把荊州平分。劉備既定漢中,命關羽出兵攻拔襄陽,又圍樊城,注300敗於禁等兵,威聲大振。而孫權使呂蒙襲取江陵。關羽還走,為權所殺。吳、蜀因此失和。這事在二一九年。
其明年,曹操死了。子丕,廢漢獻帝自立,是為魏文帝。又明年,劉備稱帝於蜀,是為蜀漢昭烈帝。二二九年,孫權亦稱帝,自武昌遷都建業,注301是為吳大帝。
昭烈帝稱帝之後,即自將伐吳。吳將陸遜,大敗之於猇(xiāo)亭。昭烈帝走至永安,慚憤而死。注302子後主禪立,諸葛亮輔政。諸葛亮是個絕世的奇才,內修政治,用法治的精神,把個益州,治得事事妥帖。所以能以一州之地,先平南方之亂,次出師北伐,和中原相抗衡。諸葛亮死後,蔣琬、費禕(yi)繼之,還能夠蒙業而安。費禕死後,薑維繼之,屢出兵伐魏,無甚成績,而民心頗怨。後主昏愚,寵信宦官黃皓,政治亦漸壞,其勢就難於支持了。
魏文帝貌似明白,而其實不免於猜忌輕率。當曹操為魏王時,文帝與其弟陳思王植,爭為世子,嫌隙甚深。所以即位之後,薄待諸王。把他們限製國中,有同拘禁。文帝死後,子明帝立。性極奢侈,魏事益壞。時諸葛亮連年北伐,明帝嚐使司馬懿去拒敵他。又使懿討平遼東。於是司馬氏的權勢,漸次養成。明帝死後,養子齊王芳立。司馬懿和曹爽同受遺詔輔政。曹爽獨攬大權。司馬懿稱疾不出。後來乘曹爽奉齊王去謁陵,司馬懿突然而起,關閉城門。到底把曹爽廢殺了,獨攬大權。司馬懿死後,子司馬師繼之。把齊王芳廢掉,而立高貴鄉公髦(máo)。司馬師死後,其弟司馬昭又繼之。這時候,司馬氏篡魏之勢已成。魏因抵禦吳、蜀,東南、西北兩方麵,都駐有兵馬。西北的兵,本來是司馬懿所統。東南方麵,則別是一係。於是王淩、毌(guàn)丘儉、諸葛誕,三次起兵討司馬氏,都不克。公元二六三年,司馬昭遣鍾會、鄧艾,兩道伐蜀,滅之。二六五年,司馬昭死,子炎立,就篡魏而自立了。
吳大帝在位頗久,然而其末年,政治已頗紊亂。大帝死後,廢帝亮立。諸葛恪輔政,頗有意北圖中原。一出無功,旋為孫峻所殺。孫峻死後,其弟孫琳繼之。廢廢帝,立其弟景帝。景帝把孫琳殺掉。然亦無甚作為。景帝死後,太子皓立。荒淫無道。是時隻靠一個陸抗,守著荊州,以抵禦北方。陸抗死後,吳國的形勢就大非。晉武帝命羊祜鎮襄陽,王濬鎮益州以圖吳。羊祜死後,代以杜預。公元二八〇年,荊益之兵,兩道並進,勢如破竹,而吳遂滅亡。
【注釋】
注292 今江蘇淮安縣。
注293 城名,在今河南中牟縣北。
注294 今湖北黃岡縣。
注295 今湖北襄陽縣。
注296 在今湖北當陽縣。
注297 山名,在今湖北嘉魚縣。
注298 俗有借荊州之說,謂荊州是孫權借給劉備的,這句話毫無根據。《廿二史劄記》有論此事的一條,可看。諸侯法,謂當時割據的人,大家所以承認的習慣。
注299 劉焉的兒子。
注300 在襄陽對岸。
注301 現在的首都。
注302 猇亭,在今湖北宜都縣西。永安,宮名,在今四川奉節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