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神?
後裔?
聽到楊道爺這句話,除了楊死之外大家全都驚了住,古神竟然還有所謂的後裔?
見我們全都麵露驚色,楊道爺微笑著說:“你們有必要這麽驚訝嗎?別忘了,連上古天地伏羲都在人間留有後裔,其他古神為何不能?”
他這話說完頓了一下,環視四周又說:“不過,這些古神的後裔,和天帝後裔多少有些不同,天帝後裔為天帝血脈流入人間、所傳承下來的天帝陵守護者,而這些古神後裔長久以來生存下去的目的就隻有一個,就隻是單純的活著……”
“活著?這對古神族的後裔來說,應該不是什麽難事吧?”我問。
楊道爺卻搖了搖頭,答道:“雖然在道門的古籍記載之中,對於地仙這一物種的提及隻不過是隻言片語,但是卻有涉及,我曾經在師傅傳授的典籍中看到過,也聽恩師張碧清當年親口提及過這一物種……”
楊道爺說到這裏,楊死也點了點頭,又接話說:“沒錯,我最初了解這地仙時,也是通過恩師張碧清的指點,後來入魔後我成為了巫鬼教教主,並且開始對神秘的龜山展開徹頭徹尾的研究,最終在突破龜山麒麟窟隧道後發現數塊龜山時刻,其中就有一塊石刻,詳細描述了‘地仙’這一神奇的種族……”
楊死皺著眉頭歎了口氣,才又接著暗淡地說道:“說起來,這種族確實可憐。傳說屠神之戰並非是一場戰役,而是一場戰爭,一場曆經曆史長達三十餘年的戰爭,從大禹治水前期開始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名義上為治理水患而籌備人馬武器、並且四處聯係一些古神為自己效力,其實真正的目的隻不過是想要推翻當時處於統治者地位的古神們……”
楊死一邊帶著我們往前走,一邊源源道來,他說,將巫鬼教在麒麟窟內發現的龜山石刻上的內容連接起來,他已經了解了屠神之戰前後的大部分曆史,那時候,雖然自炎黃崛起之後天下太平、萬民歸一,人間終於在久經戰火之後終於漸漸得到了祥和寧靜,而人間的領導者更世代相傳,掌握了管理人間的大權,但這所謂的‘大權’隻不過是古神們利用人類來製約管理人類的工具而已,實際上淩駕於人類之上的,仍然是那些高高在上的神魔異獸。
人世九千載,自古至今世人逢神拜神、遇佛拜佛,說也可笑,這三拜九叩的虔誠叩拜,最終卻因奴性而來,何為奴性?為奴之性;奴性從何而來?曾為奴,而成性。
楊死是這麽說的。
後來人類開始反抗,堯傳為於舜帝,舜帝在位時人類對自由的渴望已經逐漸膨脹,因此在舜帝的鼓動之下,大禹與其父輩開始著力於尋找方法對抗古神,將人類從奴役之中解脫出來。
禹父名‘鯀’,崇伯鯀,按照龜山石刻上對於那段消失的曆史的描述,他才是屠神之戰最早的發起者。
早在鯀領舜帝之命治水之時,已經開始籌措勢力人馬意欲推翻古神異獸們的統治,然而因方式不對,最終非但沒有成功,反而惹得神魔大怒,最終為評定天下神魔怒氣,大舜忍痛殺死手下重臣‘鯀’,名義上是怪罪其治水失敗,其實實際上是以死謝罪、獻媚於神。
鯀雖然沒有成功推翻神魔,卻挑起了這場曠世戰火的苗頭,後大禹繼承父位,開始接受‘治水’的使命,他吸收父親最終失敗被殺的前車之鑒,最後發現父親鯀之所以未能成功推翻神魔,最根本的原因在於父親著重寄托於人類自己的力量,也就是他隻顧著集結人間的向往自由之人,去與那些相對來說無比強大的神魔對抗,簡直就是以卵擊石。
於是大禹想到了一個新的方法,他故意去獻媚於那些混跡人間的神魔,去了解所有神魔異獸的特點與把柄,隨後假借‘人類力量渺小、祈求上蒼天神協助治水’為名,將古神族的神魔異獸中一些心性善良、憐憫人世的神魔收為己用,並漸漸去同化改變他們,使得對方開始聽命於自己,這樣一來,神魔之戰以神魔對抗神魔的形式終於初期完成。
隨後再加上大禹所指定的種種計劃,在‘治水’的過程中暗度陳倉,尋找到神魔弱點後將其逐個擊破,再加上神魔之間本身不合,終於,大部分神魔被大禹以計謀離間,那場戰爭被挑到了製高點……
對於這一點來說,大禹確實是個上古年間極其出色的野心家和陰謀家,他施展了很多殺人誅心的計謀,比如利用應龍對人類的憐憫之心去殺死心愛的女魃,又將心灰意冷、萬念俱灰的應龍永久地流放於龜山之中守護麒麟窟,但不得不說,他同時也是那個年代最為出色的智者,正是他一步一步長久的鋪墊,才為人類迎來了最終的勝利和真正自由……
當大禹覺得時機已經成熟之後,他又將那戰火直接挑到了白熱化階段,利用手下所收服的神魔大肆誅殺神魔中的‘反抗者’,而這時殘餘的神魔也終於意識到了此時處境的危險,於是它們開始學著團結起來,即便不想這樣,即便互相嫌棄,即便貌合神離,但那已經是它們當時唯一的突圍之策。
但一切都晚了,它們醒悟時天數一定,再也無力反擊,再加上創始者為保人間不惜以命困住‘將星’、阻止天劫,神魔士氣大挫,最終隻能血灑龜山,成為了那場戰爭之中最後的失敗者……
但整個屠魔之戰,並不是就此就徹底結束了,雖然比如玄龜、玄女、無支祁等這些當時神魔反抗軍的領導者全部在龜山戰死,但還是有一些並為參戰、或者是僥幸逃脫的神魔異獸流落人間,隨後在四處與人類展開了一場場激戰,可那時的神魔們已經不成氣候,即便接下來的幾十年中戰火延綿九州,它們也已經無力回天。
說到這裏時,楊死提到了一個名字——“地仙”。
楊死說,神魔之戰整個時期之中,所有的神魔異獸其實分為三個派係,其中兩個派係我們已經都有了了解,其中一個是為樂保護人類而與人類站在一起的古神們,例如協助大禹治水、對抗自己同族神魔的應龍、老君、庚辰等等;另一派為戰爭中的另外一方,例如上麵提到的玄龜、玄女、無支祁,以及九頭蛇相柳、畢方等等諸多神魔。
可除了這兩派神魔之外,還有一部分神魔其實本身對權利和所謂的‘自由’、‘霸權’都沒有太大的向往,它們更喜歡與人類像朋友一般生活在一起、或是藏在這自己人所創造的青山綠水之間安心的隱居,它們是自私的,也是無憂無慮的,隻想安逸地過自己的生活,不去打擾別人,也不被別人打擾。
可屠神之戰改變了這一切,當時所有神魔之中,但凡不為人類效力參戰的,都會被人類找機會抹殺清理,而它們不願加入這戰爭之中,不願殺戮,因此隻能逃避。
可神魔異獸的外貌終究與普通的人類有天壤之別,為了生存下去,它們迫不得已隻能開始去模仿、改扮為自己所創造出來的‘奴隸’的模樣,從而才能生活。
漸漸的,無論是變化還是與人類‘血緣同和’,它們逐漸擁有了與人類相似的外貌,可惜這一微小的區別和能力上的天壤之別還是導致它們不被人類所接納,未免遭到人類的屠戮,它們最終選擇藏身於地下,開始去習慣生活在陰暗潮濕的地底,並且逐漸建立起了自己的文明——地仙文明。
“這就是地仙的來源,也就是你們眼前所看到的這些……”
楊死環視四周黯然興歎,隨後又說:“上古年間昆侖山又名不周山,為天地之柱,這些古神後裔為了生活,曾經聚居在昆侖山的底下躲藏保命,隻希望能夠遠離戰爭、遠離人類的屠殺,隨後,它們在昆侖山的地底下建立起了自己的文明和城市,名為‘九館’,古神後裔自稱‘九館大夫’,可惜這一愛好和平的民族並沒有延續多久,屠神之戰中龜山一役神魔慘敗,古神族元氣大傷再無回天之力,隨後老君為鎮住麒麟窟內神魔怨氣,入昆侖山尋找建木,找到建木的同時,也尋找到了地下‘九館’的所在位置,大禹未免留下後患,因此痛下殺手屠殺九館內所有古神後人,導致這整個民族就此滅亡,一切都淪為了幻境……現如今,真實的九館已經不在了,真實的地仙也早就滅絕了,我們眼前所見的,隻不過是遺留在古神奇幻陣術之中的憧憬與向往,這是幻境,更是九館地仙曾夢想中的安逸祥和……”
楊死又帶著我們繼續往前走,不知不覺間,我們已經走到了那座最為華麗的宮殿的大殿門口,往前一看,金碧輝煌的大殿台階一側,竟然圍著個與這建築完全不搭的竹籬笆,竹籬笆裏關著一隻正在吃草的羊,人麵羊……(未完待續)
後裔?
聽到楊道爺這句話,除了楊死之外大家全都驚了住,古神竟然還有所謂的後裔?
見我們全都麵露驚色,楊道爺微笑著說:“你們有必要這麽驚訝嗎?別忘了,連上古天地伏羲都在人間留有後裔,其他古神為何不能?”
他這話說完頓了一下,環視四周又說:“不過,這些古神的後裔,和天帝後裔多少有些不同,天帝後裔為天帝血脈流入人間、所傳承下來的天帝陵守護者,而這些古神後裔長久以來生存下去的目的就隻有一個,就隻是單純的活著……”
“活著?這對古神族的後裔來說,應該不是什麽難事吧?”我問。
楊道爺卻搖了搖頭,答道:“雖然在道門的古籍記載之中,對於地仙這一物種的提及隻不過是隻言片語,但是卻有涉及,我曾經在師傅傳授的典籍中看到過,也聽恩師張碧清當年親口提及過這一物種……”
楊道爺說到這裏,楊死也點了點頭,又接話說:“沒錯,我最初了解這地仙時,也是通過恩師張碧清的指點,後來入魔後我成為了巫鬼教教主,並且開始對神秘的龜山展開徹頭徹尾的研究,最終在突破龜山麒麟窟隧道後發現數塊龜山時刻,其中就有一塊石刻,詳細描述了‘地仙’這一神奇的種族……”
楊死皺著眉頭歎了口氣,才又接著暗淡地說道:“說起來,這種族確實可憐。傳說屠神之戰並非是一場戰役,而是一場戰爭,一場曆經曆史長達三十餘年的戰爭,從大禹治水前期開始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名義上為治理水患而籌備人馬武器、並且四處聯係一些古神為自己效力,其實真正的目的隻不過是想要推翻當時處於統治者地位的古神們……”
楊死一邊帶著我們往前走,一邊源源道來,他說,將巫鬼教在麒麟窟內發現的龜山石刻上的內容連接起來,他已經了解了屠神之戰前後的大部分曆史,那時候,雖然自炎黃崛起之後天下太平、萬民歸一,人間終於在久經戰火之後終於漸漸得到了祥和寧靜,而人間的領導者更世代相傳,掌握了管理人間的大權,但這所謂的‘大權’隻不過是古神們利用人類來製約管理人類的工具而已,實際上淩駕於人類之上的,仍然是那些高高在上的神魔異獸。
人世九千載,自古至今世人逢神拜神、遇佛拜佛,說也可笑,這三拜九叩的虔誠叩拜,最終卻因奴性而來,何為奴性?為奴之性;奴性從何而來?曾為奴,而成性。
楊死是這麽說的。
後來人類開始反抗,堯傳為於舜帝,舜帝在位時人類對自由的渴望已經逐漸膨脹,因此在舜帝的鼓動之下,大禹與其父輩開始著力於尋找方法對抗古神,將人類從奴役之中解脫出來。
禹父名‘鯀’,崇伯鯀,按照龜山石刻上對於那段消失的曆史的描述,他才是屠神之戰最早的發起者。
早在鯀領舜帝之命治水之時,已經開始籌措勢力人馬意欲推翻古神異獸們的統治,然而因方式不對,最終非但沒有成功,反而惹得神魔大怒,最終為評定天下神魔怒氣,大舜忍痛殺死手下重臣‘鯀’,名義上是怪罪其治水失敗,其實實際上是以死謝罪、獻媚於神。
鯀雖然沒有成功推翻神魔,卻挑起了這場曠世戰火的苗頭,後大禹繼承父位,開始接受‘治水’的使命,他吸收父親最終失敗被殺的前車之鑒,最後發現父親鯀之所以未能成功推翻神魔,最根本的原因在於父親著重寄托於人類自己的力量,也就是他隻顧著集結人間的向往自由之人,去與那些相對來說無比強大的神魔對抗,簡直就是以卵擊石。
於是大禹想到了一個新的方法,他故意去獻媚於那些混跡人間的神魔,去了解所有神魔異獸的特點與把柄,隨後假借‘人類力量渺小、祈求上蒼天神協助治水’為名,將古神族的神魔異獸中一些心性善良、憐憫人世的神魔收為己用,並漸漸去同化改變他們,使得對方開始聽命於自己,這樣一來,神魔之戰以神魔對抗神魔的形式終於初期完成。
隨後再加上大禹所指定的種種計劃,在‘治水’的過程中暗度陳倉,尋找到神魔弱點後將其逐個擊破,再加上神魔之間本身不合,終於,大部分神魔被大禹以計謀離間,那場戰爭被挑到了製高點……
對於這一點來說,大禹確實是個上古年間極其出色的野心家和陰謀家,他施展了很多殺人誅心的計謀,比如利用應龍對人類的憐憫之心去殺死心愛的女魃,又將心灰意冷、萬念俱灰的應龍永久地流放於龜山之中守護麒麟窟,但不得不說,他同時也是那個年代最為出色的智者,正是他一步一步長久的鋪墊,才為人類迎來了最終的勝利和真正自由……
當大禹覺得時機已經成熟之後,他又將那戰火直接挑到了白熱化階段,利用手下所收服的神魔大肆誅殺神魔中的‘反抗者’,而這時殘餘的神魔也終於意識到了此時處境的危險,於是它們開始學著團結起來,即便不想這樣,即便互相嫌棄,即便貌合神離,但那已經是它們當時唯一的突圍之策。
但一切都晚了,它們醒悟時天數一定,再也無力反擊,再加上創始者為保人間不惜以命困住‘將星’、阻止天劫,神魔士氣大挫,最終隻能血灑龜山,成為了那場戰爭之中最後的失敗者……
但整個屠魔之戰,並不是就此就徹底結束了,雖然比如玄龜、玄女、無支祁等這些當時神魔反抗軍的領導者全部在龜山戰死,但還是有一些並為參戰、或者是僥幸逃脫的神魔異獸流落人間,隨後在四處與人類展開了一場場激戰,可那時的神魔們已經不成氣候,即便接下來的幾十年中戰火延綿九州,它們也已經無力回天。
說到這裏時,楊死提到了一個名字——“地仙”。
楊死說,神魔之戰整個時期之中,所有的神魔異獸其實分為三個派係,其中兩個派係我們已經都有了了解,其中一個是為樂保護人類而與人類站在一起的古神們,例如協助大禹治水、對抗自己同族神魔的應龍、老君、庚辰等等;另一派為戰爭中的另外一方,例如上麵提到的玄龜、玄女、無支祁,以及九頭蛇相柳、畢方等等諸多神魔。
可除了這兩派神魔之外,還有一部分神魔其實本身對權利和所謂的‘自由’、‘霸權’都沒有太大的向往,它們更喜歡與人類像朋友一般生活在一起、或是藏在這自己人所創造的青山綠水之間安心的隱居,它們是自私的,也是無憂無慮的,隻想安逸地過自己的生活,不去打擾別人,也不被別人打擾。
可屠神之戰改變了這一切,當時所有神魔之中,但凡不為人類效力參戰的,都會被人類找機會抹殺清理,而它們不願加入這戰爭之中,不願殺戮,因此隻能逃避。
可神魔異獸的外貌終究與普通的人類有天壤之別,為了生存下去,它們迫不得已隻能開始去模仿、改扮為自己所創造出來的‘奴隸’的模樣,從而才能生活。
漸漸的,無論是變化還是與人類‘血緣同和’,它們逐漸擁有了與人類相似的外貌,可惜這一微小的區別和能力上的天壤之別還是導致它們不被人類所接納,未免遭到人類的屠戮,它們最終選擇藏身於地下,開始去習慣生活在陰暗潮濕的地底,並且逐漸建立起了自己的文明——地仙文明。
“這就是地仙的來源,也就是你們眼前所看到的這些……”
楊死環視四周黯然興歎,隨後又說:“上古年間昆侖山又名不周山,為天地之柱,這些古神後裔為了生活,曾經聚居在昆侖山的底下躲藏保命,隻希望能夠遠離戰爭、遠離人類的屠殺,隨後,它們在昆侖山的地底下建立起了自己的文明和城市,名為‘九館’,古神後裔自稱‘九館大夫’,可惜這一愛好和平的民族並沒有延續多久,屠神之戰中龜山一役神魔慘敗,古神族元氣大傷再無回天之力,隨後老君為鎮住麒麟窟內神魔怨氣,入昆侖山尋找建木,找到建木的同時,也尋找到了地下‘九館’的所在位置,大禹未免留下後患,因此痛下殺手屠殺九館內所有古神後人,導致這整個民族就此滅亡,一切都淪為了幻境……現如今,真實的九館已經不在了,真實的地仙也早就滅絕了,我們眼前所見的,隻不過是遺留在古神奇幻陣術之中的憧憬與向往,這是幻境,更是九館地仙曾夢想中的安逸祥和……”
楊死又帶著我們繼續往前走,不知不覺間,我們已經走到了那座最為華麗的宮殿的大殿門口,往前一看,金碧輝煌的大殿台階一側,竟然圍著個與這建築完全不搭的竹籬笆,竹籬笆裏關著一隻正在吃草的羊,人麵羊……(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