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的根本目的有兩個,一是擴大德意誌民族的生存空間,二是除掉他認為是汙染物、細菌的人種猶太人。他認為,猶太民族毒害、影響了健康的“雅利安”人。1933年以後,隨著事態的發展,猶太人被指認、被汙名化,並被排除出了“民族共同體”。納粹采取措施,讓猶太人處於社會棄兒的地位,許多猶太人意識到他們在德國沒有未來,早就逃到更歡迎他們的地方去了。雖然納粹一直對猶太人施行暴力和歧視,但當時還沒有讓德意誌土地上的猶太人消失的係統政策。在戰爭時期,這一情況改變了。一方麵,由於占領了那些擁有更龐大的猶太人社群的土地(尤其是歐洲東部),“猶太問題”變得更緊迫。另一方麵,戰爭這一極端條件暗示、催生了更為激進的解決方案。希特勒昭告天下,他想讓擴大後的帝國國土上“沒有猶太人”(judenrein)。一開始,納粹積極製定計劃,想將猶太人流放到馬達加斯加的一個居留地上,為此猶太人甚至被送到法國南部準備裝船。納粹還計劃將其中一個猶太人居留地設立在歐洲西部,他們將目光瞄準了波蘭東南部的盧布林(lublin)周圍地區。1941年夏,隨著德軍入侵蘇聯,“最終方案”就變得更邪惡了。


    至今沒有發現希特勒關於滅絕猶太人的任何書麵命令,而由於希特勒政府的一貫作風,這樣的命令也根本不可能存在。但他讓所有人都知道了自己的意圖,這種氛圍很可能催生了滅絕政策。曆史學家們爭議不休,無法定論這個滅絕計劃是早有預謀,還是由臨時、混亂的地方策略最終協調統一後產生的決定。不管答案是什麽,大致的事實還是清楚的。對猶太人的第一次大規模殺害是所謂的特別行動隊的專門人員幹的,這些人在德國剛剛侵略蘇聯時,就進入了蘇聯境內。他們將猶太人集中起來,帶到森林去。在森林裏,他們挖了大量的墳墓,讓猶太人光著身子排成一排,然後將他們射死,直接躺到墳墓裏。從納粹的角度年,這個方法有明顯的缺點。殺戮相對公開,很容易被路過的人看到,讓消息走漏到德國。黨衛隊長期壓抑這些殺人士兵的感情,對他們進行思想灌輸,讓他們既順從又暴虐。即便如此,這些士兵在殺了人之後(被射殺的包括抱著小孩的猶太婦女),他們生理上再也無法執行這樣冷血的謀殺任務,除非先喝下大量的伏特加。同時,在波蘭的猶太人居住地,隨著越來越多的猶太人從占領地被轉移過來,人口越來越多,疾病也越來越嚴重。接管華沙和羅茲猶太居住區的納粹黨員認為,應當盡早處理數量不斷增多的猶太人,要麽停止接收新的猶太人,要麽解決掉已經來的這些人。最後他們選擇了以吸入毒氣的快速方式,而非一個一個射殺的方式處死這些猶太人。1941年12月起,納粹集中了從羅茲居住區來的猶太人,將他們運到位於羅茲西北方向64千米左右的海馬姆諾滅絕營(庫爾姆集中營)。納粹將車的排氣管改道,將尾氣排入載有這些猶太人貨車車廂,當車廂內的叫聲漸漸停息時,貨車司機才停下車,把屍體扔進森林的萬人坑裏。然而,這還是個相對“低效率”的殺戮方式,它的確可以殺死數千人,但沒法一下清除幾百萬人。


    1942年1月,萬湖(wannsee)會議在柏林西部湖區召開。會議上,在黨衛隊隊長海因裏希·希姆萊的指揮下,納粹黨員彼此協調了正在采取的“最終方案”。納粹又在波蘭的貝爾塞克(belzec)、索布爾(sobibor)和特雷布林卡(treblinka)開設了專門的滅絕營。在所謂的“賴因哈德行動”[以1942年5月於布拉格遇刺身亡的賴因哈德·海德裏希(reinhard heydrich)的名字命名]中,這些滅絕營開始屠殺絕大多數的波蘭猶太人。他們利用已經終止的“安樂死”計劃的專家和人員。其中最為臭名昭著的滅絕營,它的名字已經成為邪惡和痛苦的代名詞,這個滅絕營並不隱藏在波蘭東部的偏遠地區,而是在擴張後的德國領土之內,這就是奧斯威辛集中營。奧斯威辛(auschwitz, oswiecim)位於上西裏西亞地區主要的東西鐵路線上,是一個重要的工業中心。奧斯威辛集中營的建築群占地40平方千米,城內外都有,橫跨主要鐵路線的兩邊,邊上還有一條鐵路直接通向比克瑙(birkenau)的滅絕中心。奧斯威辛一號原本是個監獄和勞動營,裏麵關押的大多是政治犯,它既是約瑟夫·門格勒(josef mengele)可怕的“醫療”實驗發生的場所,也是第一次用齊克隆b[1]大屠殺的地方。奧斯威辛二號,或奧斯威辛—比克瑙,建在幾千米以外,是個用於大屠殺的特別工廠。整個火車上的人都可以被“處理”掉,然後空蕩蕩的火車就開回了西部,整個過程大約隻需要3—4個小時。當奧斯威辛二號的所有毒氣室和火葬場都投入運轉時,24小時內最多可以殺死9000人。奧斯威辛城中還有個莫洛維茨(monowitz)集中營,犯人為法本公司在德沃裏(dwory)的布納新工廠工作。奧斯威辛集中營還為克虜伯、博爾西希、西門子等公司提供勞動力。這個集中營並不是在荒無人煙的地方,也沒有遮遮掩掩,許多波蘭人和德國人都非常清楚這是個什麽地方。第三帝國既然能夠運作起來,互相串通的絕對不止一小撮納粹惡棍和罪犯。


    圖33 波蘭拉多姆(radom)猶太人居住區。一張公告上寫著未經警察允許不得入內,並警告來訪者,內有傳染病蔓延。居住區內的猶太人被降等為危害健康的怪物,甚至被比喻為國家體內的“病菌”、“癌症”,遭到猶太“汙染”的國家必須接受淨化。慕尼黑巴伐利亞州府檔案館藏。


    納粹在組織上、技術上都力求完美,在短時間內殺害了超過600萬的猶太人,幾乎滅絕了歐洲的吉普賽人,還殺死了大量納粹主義的政治敵人以及其他“不配活著的”人。這些人的文化背景、政治背景和國籍背景多種多樣,包括共產黨、社民黨、保守派、新教徒、天主教徒、耶和華見證人等。這個屠殺行為的始作俑者,正是這個擁有巴赫的音樂和歌德的詩歌的國度,這讓人們內心充滿了疑問,而這些疑問讓人不忍去想,更別提回答了。但這並不意味著應當脫離真正的曆史解釋。不管因果關係,隻是譴責,隻是感到駭人和恥辱,這樣的反應是可以理解的,卻不能逃脫罪責。希特勒創造出這樣一種氛圍,推動了大屠殺的發生。這甚至和德國的其他目標相衝突,比如戰爭中對奴隸勞動力的需求。一些人解釋說這隻是因為德國落入了一個特別邪惡的個人手中,但這是不對的,希特勒不是唯一有罪的人,也不能讓一小撮圍繞著希特勒的狂熱分子負全責。希特勒的掌權不是偶然,其政權也不是光靠恐怖和壓迫手段來維持的。很多德國人以不同的方式,或是用行動推進了大屠殺,或是什麽也不做,放任大屠殺的發生。猶太人被集中起來送到東部,直接在用於中轉的特雷津(theresienstadt)等集中營被處死,或間接地被處死,而不是重新安置。至少到1943年末,已經有相當一部分德國人知道了這一情況。許多中立國家和與希特勒作對的國家政府也知道,但英美等大國,出於一係列或好或壞的原因,選擇無視這一問題,隻集中注意力在軍事上打敗德國。


    不管人們對納粹政府的可怕行為了解多少,大多數德國人選擇無視,或幹脆不信這件和他們並不直接相關的事情。這些不脛而走的消息被政府封鎖得比較好。在納粹德國,一些勇敢的團體和個人試圖反對希特勒並終止他的統治,其中包括許多在地下活動的左翼反對團體。20世紀30年代,盡管社民黨領袖被流亡,共產黨成員也往墨西哥或歐洲西部疏散,但這些團體仍然持續會麵、討論並組織活動。也有很多人很絕望,覺得什麽也做不了,隻能以象征性的方式表達他們的不滿,比如“雪絨花海島”(edelweis pirates)或搖擺樂文化等持不同政見的青年團體。對於那些拒絕同意或遵從納粹政府要求的人們來說,他們幾乎什麽也做不了,隻能和具有相似想法的人們一起堅守信仰。其中,一些地位較高的人進入了精英圈子,試圖影響外國的觀點,或改變事件的進展,比如亞當·馮·特羅特(adam von trott)。但由於種種原因,這些努力都沒有獲得成功。一些人隻是運氣不好,而希特勒運氣極佳,總能避開刺殺。施瓦本的木匠喬治·艾爾塞(georg elser)單槍匹馬成功掏空了慕尼黑啤酒館的柱子,往裏麵安裝了一顆炸彈,並預計在希特勒進行啤酒館政變紀念演說的時候爆炸。不幸的是,1939年11月9日至10日晚,慕尼黑起了霧,希特勒最後決定不按預定計劃飛回柏林,而是提早離開酒館,搭乘夜裏的火車。因此,當炸彈爆炸的時候,他早就離開演講廳了。艾爾塞在逃亡瑞士途中於邊境被捕。戰爭期間他一直被關押在集中營,並於1945年4月在達豪被射殺處決。慕尼黑的一個天主教學生團體同樣勇氣可嘉。這個團體名為“白玫瑰組織”(white rose),由漢斯·朔爾(hans scholl)和蘇菲·朔爾(sophie scholl)領導。他們印製、分發批判納粹政權的傳單,試圖鼓動大眾,並和其他反對團體建立聯係,共同反對納粹政權。然而,他們能做的,不過是在鋪天蓋地的自私、盲從與冷漠之中讓良心與道德的火苗不至於熄滅。最後,適值青春韶華的他們,年僅20多歲就被抓捕處決。許多像他們一樣的人也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戰後,最吸引西德公眾注意的反抗運動是1944年西德發生的“七月密謀案”。這對後來的西德民主製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史學家們對此也有不同的看法。許多參與“七月密謀案”的人曾在20世紀30年代幫助納粹政權上台並維持其統治。大多數保守派的民族主義者對希特勒的修正主義外交政策十分讚同,對他們中的很多人來說,直到1938年,他們才開始對希特勒產生懷疑。要想顛覆希特勒並讓保守派上台,可以說是困難重重。軍隊已經對希特勒宣誓效忠了,早期戰爭的勝利也讓政變凶多吉少。到1944年夏,戰爭的敗勢越來越不可逆轉,人們譴責軍隊的抵抗隻不過想讓德國免遭徹底的毀滅和占領。另外,民族主義反對派對希特勒下一屆的政治體製並無定論,大多數人實際上反對民主製,他們想要精英統治的集權政府,不希望回到魏瑪共和國的憲政,不希望公民參與政府決策,對新政權如何取得合法性也沒有一點概念。無論如何,他們希望的新政府形式永遠不可能實現。施陶芬貝格試圖謀殺希特勒,最終失敗了。他把裝有炸彈的公文包放在“狼穴”的大桌子底下,希特勒和其他人當時正在討論軍事計劃。炸彈成功爆炸了,施陶芬貝格在離開大樓後看到炸彈爆炸的一幕,回到柏林宣告刺殺成功。然而,公文包上麵的大桌子卻成了防護屏,在爆炸的時候保護了希特勒,他隻受了輕傷。而在此之後,恐怖統治就達到了最高峰。這個事件的主要參與者被捕,並被以最殘酷的方式處決,蓋世太保還抓捕了上千人監禁和拷問,大多數人最後都被處決。1944—1945年,最輕微的“反政權罪”也要遭到懲罰,成千上萬的德國人由於聽外國廣播、開政治玩笑被處決,這些都記載在柏林普倫岑湖(pl?tzensee)監獄的詳細檔案中。


    圖34 雖然鐵路線基本被荒草覆蓋,毒氣室的遺跡也成了雜草叢生的瓦礫堆,波蘭農民還是默默走向他們勞作的地方,隻不過當年還伴隨著火葬場的濃煙。奧斯威辛—比克瑙集中營是德國曆史上無法擦除的一道陰影。照片由本書作者於1988年所攝。


    盡管1944—1945年冬,德國在軍事上作出了一些反抗,但德國的高層還是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必輸無疑。希特勒的“焦土政策”讓德國毀壞得更加徹底,他命令自己的人民戰鬥到最後一刻,不許投降,也不能給勝利者留下任何東西。希特勒認為,既然德國人沒有強大到贏得戰爭,那麽他們也不該活在這個世上。希特勒和遭他破壞的德國一起走到了盡頭。1945年4月29日,在瓦格納式的“諸神的黃昏”中,隨著蘇聯軍隊的逼近,希特勒在柏林廢墟下的地堡中與一直以來忠實於他的女友愛娃·布勞恩結為夫婦,並於4月30日雙雙自殺。兩人的遺骸被希特勒的隨從焚毀。5月2日,柏林向蘇聯投降。5月7日至8日,德國無條件投降。德尼茨(d?nitz)領導的臨時政府隻存在了短暫時間,就於5月23日解體,占領國控製了德國。希特勒的千年帝國最後成了一堆廢墟和塵土,十二年以來對世界曆史造成了重大的影響。納粹的“民族覺醒”和“革命”最終隻不過是種族屠殺和自殺。戰爭造成了死傷無數,損失巨大,人們對德國的舊精英階層失去了信心,從德意誌帝國起就一直存在的各種社會矛盾此刻暫時消失。然而,從1945年5月德國的荒涼境況來看,未來德國的樣子還遠未清晰。    <hr/>


    [1]zyklon b,氰化物化學藥劑,原本用於殺蟲劑。——譯者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劍橋德國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瑪麗·富布盧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瑪麗·富布盧克並收藏劍橋德國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