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說說孫權吧,他也步入了晚年。
晚年的孫權對外的進取心大減,他的精力都被內部的紛爭所占據,尤其在太子的廢立上,孫權更是感到了煩惱。
孫權的第一位夫人是謝氏,死得比較早,後來陸續娶了徐夫人、袁夫人、王夫人、步夫人、潘夫人等。在這些人裏孫權最寵愛的是步夫人,一是因為她長得很美;二是因她的性格好,不妒忌;三是因她為孫權生了兩個可愛的女兒,即孫魯班和孫魯育。
孫權很早的時候有立步夫人為後的想法,但遭到群臣的反對,大家認為應該立太子孫登的養母徐夫人,但孫權又不願意,結果誰都沒立,後來幹脆不再提這個話題了。
步夫人死時仍沒有得到皇後的名號,孫權不甘心,授意臣下上書,請求為步夫人追贈皇後名號,孫權批準,追封步夫人為皇後,追賜印璽和綬帶,並下冊書。被身為皇帝的丈夫追封為皇後,步夫人還是曆史上的第一例。從這件事也可以看出,孫權與太子孫登之間的關係似乎有些微妙,不過到了吳大帝赤烏四年(241),年僅33歲的孫登突然患病死了,他臨終前向父皇上疏,希望立弟弟孫和為太子。
孫和這時19歲,生母是王夫人,他從小就很聰明,孫權特別喜歡他,常把他帶在身邊,孫和得到的珍寶、珠玩、衣物等賞賜在各皇子裏經常是最多的。孫和愛好文學,善騎射,不僅聰明還善於思考,尊敬老師,愛護人才,孫權於是立孫和為太子,為示慶賀,孫權還下令把吳郡的禾興縣改名為嘉興縣,即今浙江省嘉興市。
孫和雖然年輕卻很有見識,被立為太子後曾向孫權上疏,認為當時各官府隻是依照官樣文書去辦事,奸猾的人會按照自己的想法篡改公文,所以要求杜絕此類現象。還有兩位官員不和,互相揭發,孫和對他們說:“能居文武官位的人有多少呢,你們互相仇恨,圖謀陷害,怎能得福?”
這兩位官員從此和好,互相友善。
吳大帝赤烏六年(243),孫吳第二任丞相顧雍去世,這時張昭、諸葛瑾、潘濬等重臣也已先後離開人世,孫權下詔拜陸遜為丞相,不再擔任上大將軍,但仍兼任荊州牧、右都護,統領荊州方麵的一切事務(領武昌事)。
這時孫權已經60多歲了,身體大不如前,開始生病。人一旦意識到自己來日無多就容易亂想,孫權焦慮起來,他最顧慮的是自己死後能給兒孫們留下怎樣的政治遺產。在孫權看來,丞相陸遜能力強、威望高,年齡雖然隻比自己小一歲,但身體卻很好,太子孫和雖然善良、好學、待人誠懇,但缺少帝王的霸氣,孫權擔心他根本駕馭不了陸遜這樣的大臣。
也許正是出於這樣的考慮,孫權突然做出了一個令人驚訝的決定,在孫和被立為太子後不久,他又突然下詔封孫和的弟弟孫霸為魯王,並對他特別地寵愛,很多人意識到這是太子地位不穩的暗示。
孫霸生年不詳,但此時也隻有十幾歲,孫權寵愛他,也許是因為他的性格更為剛毅果敢,但這樣一來問題就複雜了,孫吳內部很快就圍繞著孫和和孫霸形成了兩個政治集團。
孫權的大女兒孫魯班跟太子孫和的母親王夫人關係不好,孫魯班十分討厭王夫人,因此反對孫和而支持孫霸。孫魯班先是嫁給了周瑜的兒子周循,周循死後又改嫁全琮,全氏也是江東大族,全琮是孫權深為依賴的將領之一,時任大司馬,地位僅次於陸遜,在孫魯班的影響下全琮也義無反顧地站在了孫霸的一邊。還有驃騎將軍步騭,他是孫魯班生母的同族,所以也支持孫霸,鎮南將軍呂岱、呂岱之子蕩魏將軍呂據、朝廷中書令孫弘等人也屬這一派,他們結成了一個勢力很大的集團。
但孫霸畢竟是弟弟,孫和畢竟是太子,在一些堅守正統觀念的朝臣看來,未來的皇帝還應該是孫和的,持這種觀點的有丞相陸遜、太常卿顧譚、太子太傅吾粲、左將軍朱據、會稽郡太守滕胤、平魏將軍施績、尚書丁密等人。顧譚是顧雍的孫子,諸葛恪是諸葛瑾的兒子,施績是名將朱然之子,朱然本姓施,過繼給朱治後改姓,朱然死後施績重新改姓為施。
太子居南宮,孫霸是魯王,上麵兩大集團圍繞未來繼承人的這場紛爭又被稱為“南魯之爭”。
孫魯班親自指導孫霸,讓他主動結交知名人士。魯王一派的全琮還給陸遜寫信,對陸遜進行試探和拉攏,結果受到陸遜的警告。太子一派的顧譚則多次上書孫權,建議對孫和的太子之位再次予以明確,以絕他人之念,吾粲也上書,不僅建議申明孫和的太子之位,更建議讓孫霸出駐夏口,把孫霸的心腹楊竺等人調離建業。
陸遜上書孫權,言辭更為懇切:“太子是正統,地位應如磐石之固,魯王是藩臣,寵秩應當有差別,這樣上下才得安定,我在此叩著頭流著血向您稟報!”陸遜前後多次上書,卻沒有得到孫權的回應,陸遜請求由武昌回建業,當麵與孫權討論嫡庶之分,孫權下詔,不許陸遜來。種種跡象表明,孫權其實是站在魯王一邊的。
一次,孫權與魯王一派的重要成員楊竺單獨談話,涉及二宮優劣,楊竺抓住機會竭力誇讚魯王的才能,適合當太子,孫權當場表示讚同。但這場談話並非沒有第三者在場,有個到孫權這裏送東西的小吏躲在了床下,把他們說的話全聽到了,此人趕緊報告了孫和,孫和十分緊張,想向陸遜求援。恰好陸遜本族有個叫陸胤的人在尚書台擔任選曹郎,正有公務要去武昌,孫和換了便服偷偷去見他,二人在一輛車上密議,決定由陸胤把有關情況告訴陸遜,讓陸遜再次上表勸諫。
陸遜上表,談到孫權與楊竺的對話,孫權大怒,認為是楊竺泄的密,但楊竺矢口否認。孫權知道楊竺是魯王的死忠分子,也不可能把消息告訴陸遜,其中一定有隱情,就讓楊竺調查。楊竺懷疑到了陸胤,他告訴孫權,陸胤剛好去過武昌,陸遜的上表緊接著就來了,消息一定是陸胤泄露的,孫權下令把陸胤抓起來拷問,陸胤為掩護太子,就說是楊竺告訴他的,孫權下令把楊竺也抓了起來。
楊竺經不起拷打,隻得違心承認是自己說出去的,孫權把楊竺殺了,陸胤反而保住了一命。
從上麵這件事上看,兩派的鬥爭相當激烈。
為打擊對手,全琮父子突然揭發了一件事,吳大帝赤烏四年(241)發生了一場芍陂之戰,顧譚的弟弟顧承、張昭的兒子張休等隨全琮父子參戰,吳軍獲勝,本來這件事已經過去了,論功行賞也已結束,但全琮父子突然舊事重提,向孫權揭發說行賞不公,背後有問題。
他們的理由是,此戰他們父子功勞最大,但張休、顧承等人得到的賞賜反而更多,原因是張休、顧承與典軍陳恂有私下往來,因此得到了更多的獎賞,孫權接到舉報後命令有關部門予以調查,查來查去,顧承、顧譚都獲了罪,被流放到交州。
這件事顯然是衝著陸遜來的,因為顧譚、顧承不僅是顧雍的孫子,還是陸遜的外甥,孫權對陸遜已到了忍無可忍的程度,借此事向陸遜表達不滿。
不久,太子太傅吾粲也受人陷害,竟被孫權處死,在審查吾粲期間,發現吾粲曾多次寫信給陸遜,通報建業的情況。孫權又抓住這個把柄,派人到武昌責問陸遜,陸遜又急又氣,竟然憂恚而死。
孫權趁機擢升步騭當丞相,全琮升任右大司馬,魯王一派大獲全勝。在這次人事調整中,諸葛瑾的兒子諸葛恪也異軍突起,被任命為大將軍,這是他父親諸葛瑾生前擔任過的職務。
孫魯班則加緊了對太子的陷害,孫權生病,孫和到孫策廟裏祈禱,希望父親的病早點兒好。孫和的妃子張氏是張休的侄女,張休的府邸剛好在孫策廟附近,孫和祈禱完,張休邀請他到府中坐坐。孫魯班一直派人跟蹤太子,知道了這件事,覺得可以做文章。
孫魯班跑到孫權那裏告狀,說太子根本沒去廟裏,而是跑到張休那裏商量大事去了。孫魯班還說,太子的生母王夫人聽說皇上有病,不憂反喜。
孫權聽後大發雷霆,消息傳到王夫人那裏,她竟恐懼憂愁而死,孫權對孫和則更加失望。在芍陂論功事件中也牽扯到張休,朝廷中書令孫弘等人翻出舊賬,孫權下令對張休進行審查,張昭的兒子、太子的嶽父張休居然被賜死了。
眼看孫和就要被廢,孫霸坐上太子之位指日可待,孫權卻停下了手。在一次與族人孫峻的談話裏,孫權道出了他的憂慮:“子弟不和,臣下分成兩派,將導致袁氏之敗,被天下人恥笑。太子隻能立一個人,怎能不引起爭鬥?”
猶豫了一年,孫權也隻是下令將孫和軟禁在宮中,仍沒有廢掉他。在這場“南魯之爭”中孫權的小女兒孫魯育沒有公開表態,但她的丈夫朱據支持太子,他上書為太子鳴冤:“太子是國之根本,他為人雅性仁教,天下歸心,現在猝然責罰他,將引發滿朝疑慮。當年晉獻公偏信驪姬而害申生,漢武帝聽信江充而讓戾太子冤死,臣擔心太子不堪其憂而身亡,到時候再想建思子宮也無法使太子複生了!”
朱據還聯絡了朝廷尚書仆射屈晃等一批朝臣跑到宮門外為太子請願,他們把自己綁起來,叩頭觸地。孫權登上宮裏的白爵觀看到這番場景,非但沒有引起觸動,反而感到厭惡,他下詔斥責朱據、屈晃等人沒事找事,但這件事畢竟涉及朝臣較多,又在外界產生了廣泛影響,孫權沒開殺戒,而是把朱據降為新都郡丞,把屈晃斥歸鄉裏。朱據曾得罪過孫弘,他還沒有到達新的任所,孫弘便私自冒用孫權的名義下發詔書,把這位堂堂的驃騎將軍、孫權的女婿殺了,而事後孫弘竟未被追究。
鬥來鬥去,孫權實在厭煩了。
孫權又做出一個更令人驚訝的決定:他要廢掉太子,但不立孫霸,而是在其他兒子中另立新人。孫霸的下麵還有兩個弟弟,分別是孫奮、孫休和孫亮,其中孫亮年齡最小,卻受孫權格外疼愛,孫亮的母親潘夫人近年來也最受孫權寵愛,孫權有立孫亮為太子的打算。
孫魯班察覺到孫權對魯王已不感興趣,馬上全力去支持孫亮,她不斷在孫權麵前稱頌孫亮,並把丈夫全琮的一個侄孫女嫁給了孫亮。
吳大帝赤烏十三年(250),孫權下詔正式罷黜孫和,貶為平民,放逐到故鄣,即今浙江省長興縣。同時立皇子孫亮為太子,此時孫亮隻有7歲。
孫霸的結局竟然還不如哥哥孫和,孫權下詔將其賜死,全寄、吳安、孫奇等孫霸身邊的人全被誅殺,“南魯之爭”以雙方的慘敗而結束,此事牽涉範圍之廣、官員之多,在漢末三國的曆次政治鬥爭中都首屈一指。
孫權最後選定的接班人隻是個7歲孩子,此時孫權已經68歲了,已來日無多。經過一場政治洗禮,朝廷上下一片黯淡,大家互相設防,不敢輕信任何人,一旦孫權不在,年幼的孫亮如何接好這個班,又讓孫權頭疼起來。
晚年的孫權對外的進取心大減,他的精力都被內部的紛爭所占據,尤其在太子的廢立上,孫權更是感到了煩惱。
孫權的第一位夫人是謝氏,死得比較早,後來陸續娶了徐夫人、袁夫人、王夫人、步夫人、潘夫人等。在這些人裏孫權最寵愛的是步夫人,一是因為她長得很美;二是因她的性格好,不妒忌;三是因她為孫權生了兩個可愛的女兒,即孫魯班和孫魯育。
孫權很早的時候有立步夫人為後的想法,但遭到群臣的反對,大家認為應該立太子孫登的養母徐夫人,但孫權又不願意,結果誰都沒立,後來幹脆不再提這個話題了。
步夫人死時仍沒有得到皇後的名號,孫權不甘心,授意臣下上書,請求為步夫人追贈皇後名號,孫權批準,追封步夫人為皇後,追賜印璽和綬帶,並下冊書。被身為皇帝的丈夫追封為皇後,步夫人還是曆史上的第一例。從這件事也可以看出,孫權與太子孫登之間的關係似乎有些微妙,不過到了吳大帝赤烏四年(241),年僅33歲的孫登突然患病死了,他臨終前向父皇上疏,希望立弟弟孫和為太子。
孫和這時19歲,生母是王夫人,他從小就很聰明,孫權特別喜歡他,常把他帶在身邊,孫和得到的珍寶、珠玩、衣物等賞賜在各皇子裏經常是最多的。孫和愛好文學,善騎射,不僅聰明還善於思考,尊敬老師,愛護人才,孫權於是立孫和為太子,為示慶賀,孫權還下令把吳郡的禾興縣改名為嘉興縣,即今浙江省嘉興市。
孫和雖然年輕卻很有見識,被立為太子後曾向孫權上疏,認為當時各官府隻是依照官樣文書去辦事,奸猾的人會按照自己的想法篡改公文,所以要求杜絕此類現象。還有兩位官員不和,互相揭發,孫和對他們說:“能居文武官位的人有多少呢,你們互相仇恨,圖謀陷害,怎能得福?”
這兩位官員從此和好,互相友善。
吳大帝赤烏六年(243),孫吳第二任丞相顧雍去世,這時張昭、諸葛瑾、潘濬等重臣也已先後離開人世,孫權下詔拜陸遜為丞相,不再擔任上大將軍,但仍兼任荊州牧、右都護,統領荊州方麵的一切事務(領武昌事)。
這時孫權已經60多歲了,身體大不如前,開始生病。人一旦意識到自己來日無多就容易亂想,孫權焦慮起來,他最顧慮的是自己死後能給兒孫們留下怎樣的政治遺產。在孫權看來,丞相陸遜能力強、威望高,年齡雖然隻比自己小一歲,但身體卻很好,太子孫和雖然善良、好學、待人誠懇,但缺少帝王的霸氣,孫權擔心他根本駕馭不了陸遜這樣的大臣。
也許正是出於這樣的考慮,孫權突然做出了一個令人驚訝的決定,在孫和被立為太子後不久,他又突然下詔封孫和的弟弟孫霸為魯王,並對他特別地寵愛,很多人意識到這是太子地位不穩的暗示。
孫霸生年不詳,但此時也隻有十幾歲,孫權寵愛他,也許是因為他的性格更為剛毅果敢,但這樣一來問題就複雜了,孫吳內部很快就圍繞著孫和和孫霸形成了兩個政治集團。
孫權的大女兒孫魯班跟太子孫和的母親王夫人關係不好,孫魯班十分討厭王夫人,因此反對孫和而支持孫霸。孫魯班先是嫁給了周瑜的兒子周循,周循死後又改嫁全琮,全氏也是江東大族,全琮是孫權深為依賴的將領之一,時任大司馬,地位僅次於陸遜,在孫魯班的影響下全琮也義無反顧地站在了孫霸的一邊。還有驃騎將軍步騭,他是孫魯班生母的同族,所以也支持孫霸,鎮南將軍呂岱、呂岱之子蕩魏將軍呂據、朝廷中書令孫弘等人也屬這一派,他們結成了一個勢力很大的集團。
但孫霸畢竟是弟弟,孫和畢竟是太子,在一些堅守正統觀念的朝臣看來,未來的皇帝還應該是孫和的,持這種觀點的有丞相陸遜、太常卿顧譚、太子太傅吾粲、左將軍朱據、會稽郡太守滕胤、平魏將軍施績、尚書丁密等人。顧譚是顧雍的孫子,諸葛恪是諸葛瑾的兒子,施績是名將朱然之子,朱然本姓施,過繼給朱治後改姓,朱然死後施績重新改姓為施。
太子居南宮,孫霸是魯王,上麵兩大集團圍繞未來繼承人的這場紛爭又被稱為“南魯之爭”。
孫魯班親自指導孫霸,讓他主動結交知名人士。魯王一派的全琮還給陸遜寫信,對陸遜進行試探和拉攏,結果受到陸遜的警告。太子一派的顧譚則多次上書孫權,建議對孫和的太子之位再次予以明確,以絕他人之念,吾粲也上書,不僅建議申明孫和的太子之位,更建議讓孫霸出駐夏口,把孫霸的心腹楊竺等人調離建業。
陸遜上書孫權,言辭更為懇切:“太子是正統,地位應如磐石之固,魯王是藩臣,寵秩應當有差別,這樣上下才得安定,我在此叩著頭流著血向您稟報!”陸遜前後多次上書,卻沒有得到孫權的回應,陸遜請求由武昌回建業,當麵與孫權討論嫡庶之分,孫權下詔,不許陸遜來。種種跡象表明,孫權其實是站在魯王一邊的。
一次,孫權與魯王一派的重要成員楊竺單獨談話,涉及二宮優劣,楊竺抓住機會竭力誇讚魯王的才能,適合當太子,孫權當場表示讚同。但這場談話並非沒有第三者在場,有個到孫權這裏送東西的小吏躲在了床下,把他們說的話全聽到了,此人趕緊報告了孫和,孫和十分緊張,想向陸遜求援。恰好陸遜本族有個叫陸胤的人在尚書台擔任選曹郎,正有公務要去武昌,孫和換了便服偷偷去見他,二人在一輛車上密議,決定由陸胤把有關情況告訴陸遜,讓陸遜再次上表勸諫。
陸遜上表,談到孫權與楊竺的對話,孫權大怒,認為是楊竺泄的密,但楊竺矢口否認。孫權知道楊竺是魯王的死忠分子,也不可能把消息告訴陸遜,其中一定有隱情,就讓楊竺調查。楊竺懷疑到了陸胤,他告訴孫權,陸胤剛好去過武昌,陸遜的上表緊接著就來了,消息一定是陸胤泄露的,孫權下令把陸胤抓起來拷問,陸胤為掩護太子,就說是楊竺告訴他的,孫權下令把楊竺也抓了起來。
楊竺經不起拷打,隻得違心承認是自己說出去的,孫權把楊竺殺了,陸胤反而保住了一命。
從上麵這件事上看,兩派的鬥爭相當激烈。
為打擊對手,全琮父子突然揭發了一件事,吳大帝赤烏四年(241)發生了一場芍陂之戰,顧譚的弟弟顧承、張昭的兒子張休等隨全琮父子參戰,吳軍獲勝,本來這件事已經過去了,論功行賞也已結束,但全琮父子突然舊事重提,向孫權揭發說行賞不公,背後有問題。
他們的理由是,此戰他們父子功勞最大,但張休、顧承等人得到的賞賜反而更多,原因是張休、顧承與典軍陳恂有私下往來,因此得到了更多的獎賞,孫權接到舉報後命令有關部門予以調查,查來查去,顧承、顧譚都獲了罪,被流放到交州。
這件事顯然是衝著陸遜來的,因為顧譚、顧承不僅是顧雍的孫子,還是陸遜的外甥,孫權對陸遜已到了忍無可忍的程度,借此事向陸遜表達不滿。
不久,太子太傅吾粲也受人陷害,竟被孫權處死,在審查吾粲期間,發現吾粲曾多次寫信給陸遜,通報建業的情況。孫權又抓住這個把柄,派人到武昌責問陸遜,陸遜又急又氣,竟然憂恚而死。
孫權趁機擢升步騭當丞相,全琮升任右大司馬,魯王一派大獲全勝。在這次人事調整中,諸葛瑾的兒子諸葛恪也異軍突起,被任命為大將軍,這是他父親諸葛瑾生前擔任過的職務。
孫魯班則加緊了對太子的陷害,孫權生病,孫和到孫策廟裏祈禱,希望父親的病早點兒好。孫和的妃子張氏是張休的侄女,張休的府邸剛好在孫策廟附近,孫和祈禱完,張休邀請他到府中坐坐。孫魯班一直派人跟蹤太子,知道了這件事,覺得可以做文章。
孫魯班跑到孫權那裏告狀,說太子根本沒去廟裏,而是跑到張休那裏商量大事去了。孫魯班還說,太子的生母王夫人聽說皇上有病,不憂反喜。
孫權聽後大發雷霆,消息傳到王夫人那裏,她竟恐懼憂愁而死,孫權對孫和則更加失望。在芍陂論功事件中也牽扯到張休,朝廷中書令孫弘等人翻出舊賬,孫權下令對張休進行審查,張昭的兒子、太子的嶽父張休居然被賜死了。
眼看孫和就要被廢,孫霸坐上太子之位指日可待,孫權卻停下了手。在一次與族人孫峻的談話裏,孫權道出了他的憂慮:“子弟不和,臣下分成兩派,將導致袁氏之敗,被天下人恥笑。太子隻能立一個人,怎能不引起爭鬥?”
猶豫了一年,孫權也隻是下令將孫和軟禁在宮中,仍沒有廢掉他。在這場“南魯之爭”中孫權的小女兒孫魯育沒有公開表態,但她的丈夫朱據支持太子,他上書為太子鳴冤:“太子是國之根本,他為人雅性仁教,天下歸心,現在猝然責罰他,將引發滿朝疑慮。當年晉獻公偏信驪姬而害申生,漢武帝聽信江充而讓戾太子冤死,臣擔心太子不堪其憂而身亡,到時候再想建思子宮也無法使太子複生了!”
朱據還聯絡了朝廷尚書仆射屈晃等一批朝臣跑到宮門外為太子請願,他們把自己綁起來,叩頭觸地。孫權登上宮裏的白爵觀看到這番場景,非但沒有引起觸動,反而感到厭惡,他下詔斥責朱據、屈晃等人沒事找事,但這件事畢竟涉及朝臣較多,又在外界產生了廣泛影響,孫權沒開殺戒,而是把朱據降為新都郡丞,把屈晃斥歸鄉裏。朱據曾得罪過孫弘,他還沒有到達新的任所,孫弘便私自冒用孫權的名義下發詔書,把這位堂堂的驃騎將軍、孫權的女婿殺了,而事後孫弘竟未被追究。
鬥來鬥去,孫權實在厭煩了。
孫權又做出一個更令人驚訝的決定:他要廢掉太子,但不立孫霸,而是在其他兒子中另立新人。孫霸的下麵還有兩個弟弟,分別是孫奮、孫休和孫亮,其中孫亮年齡最小,卻受孫權格外疼愛,孫亮的母親潘夫人近年來也最受孫權寵愛,孫權有立孫亮為太子的打算。
孫魯班察覺到孫權對魯王已不感興趣,馬上全力去支持孫亮,她不斷在孫權麵前稱頌孫亮,並把丈夫全琮的一個侄孫女嫁給了孫亮。
吳大帝赤烏十三年(250),孫權下詔正式罷黜孫和,貶為平民,放逐到故鄣,即今浙江省長興縣。同時立皇子孫亮為太子,此時孫亮隻有7歲。
孫霸的結局竟然還不如哥哥孫和,孫權下詔將其賜死,全寄、吳安、孫奇等孫霸身邊的人全被誅殺,“南魯之爭”以雙方的慘敗而結束,此事牽涉範圍之廣、官員之多,在漢末三國的曆次政治鬥爭中都首屈一指。
孫權最後選定的接班人隻是個7歲孩子,此時孫權已經68歲了,已來日無多。經過一場政治洗禮,朝廷上下一片黯淡,大家互相設防,不敢輕信任何人,一旦孫權不在,年幼的孫亮如何接好這個班,又讓孫權頭疼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