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六年(211)10月,曹操來到長安。
關中自古是重地,也稱“四塞之地”,言其處在函穀關、大散關、武關和蕭關之間,中部是八百裏的秦川,經濟開發較早,商、周在此起源,秦、漢在此發跡,自董卓挾朝廷西遷以來,關中實際處在割據狀態,至此才真正回到了朝廷控製之下。
下一步,曹操可以實現他的構想,以關中為基地南攻漢中,繼而徐圖益州,這件事本已經迫在眉睫,但到了長安,曹操又猶豫起來。這是因為,關中雖已平定了,但涼州仍然未定。馬超、韓遂率殘部西逃,跟著他們起哄的關中諸將也有沒死的,其中楊秋一部勢力仍然很強,他們占領了安定郡,這是涼州刺史部最東邊的一個郡,大體範圍相當於今寧夏大部和隴東的一小部,固原、平涼以及六盤山都在其中,治所在臨涇縣,這個位置距離關中實在太近了。
安定郡同時處於關中通往涼州主幹道的側翼,想順暢地進入涼州,打通西域大通道,也要先解決這個威脅。所以,當下的任務不是發起漢中戰役,而是先解決楊秋。
曹操在長安做了短暫休整,又親自率軍征討安定郡,把楊秋包圍在臨涇。楊秋情況不詳,也許是董卓時代涼州軍的舊部,也許是近年趁亂而起的地方實力派,屬於衛覬所說的“豎夫崛起”一類人物,他曾被朝廷收編過,並且還被封了爵位,看來實力不小。楊秋也許之前就駐紮在安定郡一帶,被馬超挑動造反,他這樣的人在政治上並無野心,隻安樂於當前的富貴而已,看到曹操親自來招呼自己,楊秋投降。
考慮到廣大西部地區的治理是一件複雜而頭疼的事,曹操果斷做出決定,保留了楊秋的官職,恢複了他的爵位,讓他繼續率部留守在安定郡。
曹操的這個做法有些冒險,如果楊秋是個反複無常的人,待曹軍主力撤走後繼續叛亂,那麽就會成為一個很壞的示範。但同時,如果楊秋是個可信賴的人,大膽使用他,不僅可以穩固一方,而且可以成為一個好榜樣。
曹操這次沒看走眼,楊秋從此對曹魏忠心耿耿,一直駐守在安定郡,成為曹魏版圖上“安定的一郡”。曹丕繼位後提升他為冠軍將軍,配合張郃、郭淮等人鎮撫涼州,立下了不少功勞,晉封為縣侯,是關中諸將裏結局最好的一個。
安定郡的南邊是漢陽郡,再南邊是武都郡,這三個郡自北向南一字排開,共同組成了涼州東麵的門戶,現任涼州刺史韋康在後麵這兩個郡裏有一定實力。
韋康字元將,關中人,他是前涼州牧韋端的兒子。韋端在涼州多年,有一定基礎,官渡之戰前韋端曾派楊阜來許縣探聽情況,看看應該站在曹操一邊還是袁紹一邊,他聽從楊阜的勸告最後支持了曹操,後被朝廷征為交通部部長(太仆),朝廷同時任命韋康為刺史。
韋端有兩個兒子,另一個兒子就是著名書法家韋誕,而韋康也工於書法。韋誕還是漢末著名的製墨家,時人以他製的墨與張芝製的筆、左伯製的紙並稱文房裏的“三絕”。
韋康算是官宦之子,大高個,很有才幹,被孔融所稱讚,荀彧曾向曹操推薦過他。韋康雖然擔任涼州刺史,但涼州長期以來被實力派軍閥所割據,他的控製範圍僅限於漢陽郡一帶,曹操平定安定郡後,仍然讓韋康擔任涼州刺史。
三郡平定,涼州刺史部的東大門完全打開了。
此時,馬超、韓遂的主力退到了金城郡一帶,曹操決定抓住這次難得的機會繼續進軍,徹底平定涼州。
然而就在這時曹操接到了緊急情報,說鄴縣那邊出了問題,有人發動叛亂,曹操大吃一驚,下令撤軍。原來,在曹操西征期間鄴縣附近的河間國爆發了田銀、蘇伯領導的民變,勢頭很猛,整個幽州、冀州都受到了波及。情急之下曹丕決定親自出征,五官將功曹常林曾任職於博陵、幽州,對那邊的情況比較熟悉,他勸道:“北方吏民都希望和平安定,對戰亂已經徹底厭倦,安分守己的人是大多數。田銀、蘇伯隻是烏合之眾,野心大但才智不足,難成大患。現在丞相率主力遠征,外有強敵,將軍您應該在此坐鎮天下(將軍為天下之鎮也),輕易出兵,即便取勝也不算大智大勇。”
曹丕聽後,點頭稱是。
曹丕改派部將賈信率兵征討,很快將這場農民起義撲滅。賈信其人情況不詳,史書中共有兩次出場,另一次是在此前的建安八年(203),他曾受曹操指派駐軍黎陽以監視袁氏兄弟。
但是,另外一處記載顯示這場農民起義勢頭要大得多,為了鎮壓這場起義曹操不得不從西征軍裏抽調出相當一部分人馬參加平叛,總兵力多達七個“軍”,將近10萬人,西征軍主將之一的曹仁代理驍騎將軍,擔任總指揮。
這場起義雖然被撲滅了,但它說明曹操控製區的局勢很不穩定。因為連年征戰的原因,百姓的負擔越來越重,除了承擔兵役外,還有沉重的稅賦,不滿情緒在不斷積累。
這場起義讓曹操暫時放棄了平定整個涼州的計劃,他還是決定撤軍。有一個人聽說了這個消息,趕緊跑來見他。
這個人曹操認識,就是之前出使過許縣的楊阜,此時擔任涼州別駕,是韋康的副手。這一次到涼州來,曹操一直惦記著他,有意讓他到丞相府任職,但韋康請求讓楊阜留下來。
涼州刺史部州治在漢陽郡冀縣,今甘肅省天水市以西,楊阜就是這個縣的人,這兩天他剛好奉韋康之命來安定郡拜見曹操,聽說大軍要撤走,楊阜求見曹操,勸道:“馬超有韓信、黥布之勇,很得羌、胡之心,西部州郡都害怕他,如果大軍撤回,不做周密準備,隴上諸郡恐怕將落入他的手中。”
曹操雖然認為楊阜說得有理,但後方的事也很緊急,不容他在此做太多停留。這一年的12月,曹操率軍回到了長安。留誰駐守長安呢?最理想的人應該是曹仁,他單獨駐守過江陵,有獨當一麵的經驗,但他現在平叛去了。曹操於是留下夏侯淵,讓他行護軍,該兵團主要由張郃、朱靈、路招所部組成。為協助夏侯淵,曹操任命張既為京兆尹,張既在關中地區當過縣令,是鍾繇的得力助手,在調馬騰入京就任衛尉一事上他處理果斷,調度得當,受到曹操的讚賞。
做了這些妥善安排,曹操很快離開了長安,於第二年正月回到了鄴縣。
此時的鄴縣,民變已被撲滅,恢複了平靜。
曹操一回來就聽取了曹丕、曹仁、程昱等人的匯報,他聽說除了戰場上被誅殺者外還抓了不少俘虜等待處理,曹操問大家是什麽意見,冀州長史國淵建議懲治首惡就行,其他人應予寬大,曹操接受了這個建議,有1000多人因此活命。
國淵也是鄭玄的學生,跟禦史中丞郗慮、丞相東曹掾崔琰都是同窗。這次民變後,曹操下令各地方、各部門上報戰果,結果有不少虛報多報,曹操讓有關部門嚴格核查,最後發現國淵上報的數目最真實,曹操問國淵是怎麽想的,國淵說:“征討敵人虛報戰功的,隻是想把自己的功勞誇大些,河間國在冀州轄區內,田銀等叛逆雖被剿滅亡,但作為地方官我深以為恥。”
曹操最喜歡老實人,聽了國淵的話感到很高興,後來提拔他當了魏郡太守。
當初賈信等人進攻田銀、蘇伯,起義軍裏也有大量人員請求投降,曹丕讓大家討論,大家都認為應該遵守製度,即圍城之前投降可以接受,一旦圍城即使投降也要誅殺,程昱對此有不同意見:“誅降發生在天下擾攘之時,圍而後降的不赦,用來示威於天下。現在是和平時期,又發生在自己的轄區內,麵對必降之賊,殺了無法立威,已經與先前誅降的用意不同了。所以,我認為不能誅殺,即使要誅殺,也應該先報告丞相。”
但其他人不同意,認為五官將有臨事獨斷的專權,不用再請示,可以誅殺。程昱聽了,沒有吱聲。曹丕起身,專門詢問程昱還有什麽意見,程昱說:“所謂臨機專斷是遇著臨時之急,瞬間發生的事來不及請示才可以用。現在賊人已被賈信將軍控製,不會有朝夕之變,所以老臣我不想讓將軍按臨事專權辦理。”
曹丕認為有道理,采納了程昱的建議。
曹操聽了曹丕的報告,高興地對程昱說:“你不但明曉於軍計,還很善於處理我們父子之間的關係。”
關中自古是重地,也稱“四塞之地”,言其處在函穀關、大散關、武關和蕭關之間,中部是八百裏的秦川,經濟開發較早,商、周在此起源,秦、漢在此發跡,自董卓挾朝廷西遷以來,關中實際處在割據狀態,至此才真正回到了朝廷控製之下。
下一步,曹操可以實現他的構想,以關中為基地南攻漢中,繼而徐圖益州,這件事本已經迫在眉睫,但到了長安,曹操又猶豫起來。這是因為,關中雖已平定了,但涼州仍然未定。馬超、韓遂率殘部西逃,跟著他們起哄的關中諸將也有沒死的,其中楊秋一部勢力仍然很強,他們占領了安定郡,這是涼州刺史部最東邊的一個郡,大體範圍相當於今寧夏大部和隴東的一小部,固原、平涼以及六盤山都在其中,治所在臨涇縣,這個位置距離關中實在太近了。
安定郡同時處於關中通往涼州主幹道的側翼,想順暢地進入涼州,打通西域大通道,也要先解決這個威脅。所以,當下的任務不是發起漢中戰役,而是先解決楊秋。
曹操在長安做了短暫休整,又親自率軍征討安定郡,把楊秋包圍在臨涇。楊秋情況不詳,也許是董卓時代涼州軍的舊部,也許是近年趁亂而起的地方實力派,屬於衛覬所說的“豎夫崛起”一類人物,他曾被朝廷收編過,並且還被封了爵位,看來實力不小。楊秋也許之前就駐紮在安定郡一帶,被馬超挑動造反,他這樣的人在政治上並無野心,隻安樂於當前的富貴而已,看到曹操親自來招呼自己,楊秋投降。
考慮到廣大西部地區的治理是一件複雜而頭疼的事,曹操果斷做出決定,保留了楊秋的官職,恢複了他的爵位,讓他繼續率部留守在安定郡。
曹操的這個做法有些冒險,如果楊秋是個反複無常的人,待曹軍主力撤走後繼續叛亂,那麽就會成為一個很壞的示範。但同時,如果楊秋是個可信賴的人,大膽使用他,不僅可以穩固一方,而且可以成為一個好榜樣。
曹操這次沒看走眼,楊秋從此對曹魏忠心耿耿,一直駐守在安定郡,成為曹魏版圖上“安定的一郡”。曹丕繼位後提升他為冠軍將軍,配合張郃、郭淮等人鎮撫涼州,立下了不少功勞,晉封為縣侯,是關中諸將裏結局最好的一個。
安定郡的南邊是漢陽郡,再南邊是武都郡,這三個郡自北向南一字排開,共同組成了涼州東麵的門戶,現任涼州刺史韋康在後麵這兩個郡裏有一定實力。
韋康字元將,關中人,他是前涼州牧韋端的兒子。韋端在涼州多年,有一定基礎,官渡之戰前韋端曾派楊阜來許縣探聽情況,看看應該站在曹操一邊還是袁紹一邊,他聽從楊阜的勸告最後支持了曹操,後被朝廷征為交通部部長(太仆),朝廷同時任命韋康為刺史。
韋端有兩個兒子,另一個兒子就是著名書法家韋誕,而韋康也工於書法。韋誕還是漢末著名的製墨家,時人以他製的墨與張芝製的筆、左伯製的紙並稱文房裏的“三絕”。
韋康算是官宦之子,大高個,很有才幹,被孔融所稱讚,荀彧曾向曹操推薦過他。韋康雖然擔任涼州刺史,但涼州長期以來被實力派軍閥所割據,他的控製範圍僅限於漢陽郡一帶,曹操平定安定郡後,仍然讓韋康擔任涼州刺史。
三郡平定,涼州刺史部的東大門完全打開了。
此時,馬超、韓遂的主力退到了金城郡一帶,曹操決定抓住這次難得的機會繼續進軍,徹底平定涼州。
然而就在這時曹操接到了緊急情報,說鄴縣那邊出了問題,有人發動叛亂,曹操大吃一驚,下令撤軍。原來,在曹操西征期間鄴縣附近的河間國爆發了田銀、蘇伯領導的民變,勢頭很猛,整個幽州、冀州都受到了波及。情急之下曹丕決定親自出征,五官將功曹常林曾任職於博陵、幽州,對那邊的情況比較熟悉,他勸道:“北方吏民都希望和平安定,對戰亂已經徹底厭倦,安分守己的人是大多數。田銀、蘇伯隻是烏合之眾,野心大但才智不足,難成大患。現在丞相率主力遠征,外有強敵,將軍您應該在此坐鎮天下(將軍為天下之鎮也),輕易出兵,即便取勝也不算大智大勇。”
曹丕聽後,點頭稱是。
曹丕改派部將賈信率兵征討,很快將這場農民起義撲滅。賈信其人情況不詳,史書中共有兩次出場,另一次是在此前的建安八年(203),他曾受曹操指派駐軍黎陽以監視袁氏兄弟。
但是,另外一處記載顯示這場農民起義勢頭要大得多,為了鎮壓這場起義曹操不得不從西征軍裏抽調出相當一部分人馬參加平叛,總兵力多達七個“軍”,將近10萬人,西征軍主將之一的曹仁代理驍騎將軍,擔任總指揮。
這場起義雖然被撲滅了,但它說明曹操控製區的局勢很不穩定。因為連年征戰的原因,百姓的負擔越來越重,除了承擔兵役外,還有沉重的稅賦,不滿情緒在不斷積累。
這場起義讓曹操暫時放棄了平定整個涼州的計劃,他還是決定撤軍。有一個人聽說了這個消息,趕緊跑來見他。
這個人曹操認識,就是之前出使過許縣的楊阜,此時擔任涼州別駕,是韋康的副手。這一次到涼州來,曹操一直惦記著他,有意讓他到丞相府任職,但韋康請求讓楊阜留下來。
涼州刺史部州治在漢陽郡冀縣,今甘肅省天水市以西,楊阜就是這個縣的人,這兩天他剛好奉韋康之命來安定郡拜見曹操,聽說大軍要撤走,楊阜求見曹操,勸道:“馬超有韓信、黥布之勇,很得羌、胡之心,西部州郡都害怕他,如果大軍撤回,不做周密準備,隴上諸郡恐怕將落入他的手中。”
曹操雖然認為楊阜說得有理,但後方的事也很緊急,不容他在此做太多停留。這一年的12月,曹操率軍回到了長安。留誰駐守長安呢?最理想的人應該是曹仁,他單獨駐守過江陵,有獨當一麵的經驗,但他現在平叛去了。曹操於是留下夏侯淵,讓他行護軍,該兵團主要由張郃、朱靈、路招所部組成。為協助夏侯淵,曹操任命張既為京兆尹,張既在關中地區當過縣令,是鍾繇的得力助手,在調馬騰入京就任衛尉一事上他處理果斷,調度得當,受到曹操的讚賞。
做了這些妥善安排,曹操很快離開了長安,於第二年正月回到了鄴縣。
此時的鄴縣,民變已被撲滅,恢複了平靜。
曹操一回來就聽取了曹丕、曹仁、程昱等人的匯報,他聽說除了戰場上被誅殺者外還抓了不少俘虜等待處理,曹操問大家是什麽意見,冀州長史國淵建議懲治首惡就行,其他人應予寬大,曹操接受了這個建議,有1000多人因此活命。
國淵也是鄭玄的學生,跟禦史中丞郗慮、丞相東曹掾崔琰都是同窗。這次民變後,曹操下令各地方、各部門上報戰果,結果有不少虛報多報,曹操讓有關部門嚴格核查,最後發現國淵上報的數目最真實,曹操問國淵是怎麽想的,國淵說:“征討敵人虛報戰功的,隻是想把自己的功勞誇大些,河間國在冀州轄區內,田銀等叛逆雖被剿滅亡,但作為地方官我深以為恥。”
曹操最喜歡老實人,聽了國淵的話感到很高興,後來提拔他當了魏郡太守。
當初賈信等人進攻田銀、蘇伯,起義軍裏也有大量人員請求投降,曹丕讓大家討論,大家都認為應該遵守製度,即圍城之前投降可以接受,一旦圍城即使投降也要誅殺,程昱對此有不同意見:“誅降發生在天下擾攘之時,圍而後降的不赦,用來示威於天下。現在是和平時期,又發生在自己的轄區內,麵對必降之賊,殺了無法立威,已經與先前誅降的用意不同了。所以,我認為不能誅殺,即使要誅殺,也應該先報告丞相。”
但其他人不同意,認為五官將有臨事獨斷的專權,不用再請示,可以誅殺。程昱聽了,沒有吱聲。曹丕起身,專門詢問程昱還有什麽意見,程昱說:“所謂臨機專斷是遇著臨時之急,瞬間發生的事來不及請示才可以用。現在賊人已被賈信將軍控製,不會有朝夕之變,所以老臣我不想讓將軍按臨事專權辦理。”
曹丕認為有道理,采納了程昱的建議。
曹操聽了曹丕的報告,高興地對程昱說:“你不但明曉於軍計,還很善於處理我們父子之間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