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曹操迎天子的過程並不順利。
曹操的勢力範圍在兗州刺史部,與洛陽隔著豫州刺史部和司隸校尉部,要去迎接天子,他不如袁紹便利。曹操行動還是比較早的,在建安元年(196)春天獻帝一行還困在大陽的時候曹操就動身了,他親自率主力從兗州刺史部出發向西運動,首先來到豫州刺史部的陳國境內。
這裏現在是袁術的地盤,但袁術在這一帶的勢力並不強,他任命的陳國相袁嗣投降。曹操繼續西進,進入汝南郡和潁川郡,這兩個郡都是天下知名的大郡,但目前都在黃巾軍餘部的控製之下,他們的主要頭領有何儀、劉辟、黃邵、何曼等人,這些人過去曾依附過孫堅和袁術,算是袁術的盟友。
曹操命於禁指揮青州兵與這部分黃巾軍作戰,青州兵也是出身於黃巾軍餘部,打起仗來路數都清楚,於禁的行動進展很順利。黃邵想來個出奇製勝,他想夜襲曹操的大營,於禁率麾下人馬將其擊破,斬殺了劉辟和黃邵,何儀等人率眾投降,汝南郡和潁川郡基本被曹操占領,於禁因為有功被曹操提拔為平虜校尉。
這時天子已經到了洛陽,曹操派曹洪為先頭部隊向洛陽進發,但快到洛陽時曹洪所部遭到了董承、楊奉等人的武力抵抗,不能前進。這說明直到現在獻帝也沒有把曹操當成未來的依靠,還把他看作不速之客。楊奉有一定戰鬥力,因為他手下有一個能打的猛人,此人名叫徐晃。
徐晃字公明,司隸校尉部河東郡人,年輕時曾在本郡做一名小吏,後追隨楊奉鎮壓黃巾軍,因為戰功逐步升至騎都尉,成為楊奉手下一名高級將領。
西行受阻,曹操心裏有點鬱悶,他的一片忠心換來的卻是敵意,這讓他多少有些無法接受。但由此打退堂鼓的話,不僅失去了一個機會,白跑一趟,而且從此會被貼上“不受朝廷歡迎的人”這樣的標簽,今後在政治上反而被動了。
真是進退兩難。
就在曹操進退不得的時候,得到了貴人的暗中相助,這個人是董昭。董昭此時任議郎,也經曆了千裏大逃亡,並僥幸活著回到了洛陽。
董昭一向對曹操充滿好感,認為曹操的前途不可限量,聽說曹操來了洛陽,又在東麵被阻,董昭決定用自己的智慧幫助曹操破解難題。董昭發現董承、楊奉、韓暹、張楊這些人互相都有矛盾,就利用他們的矛盾做文章,他覺得這些人裏數楊奉最好忽悠,於是找到他,給楊奉拿出一封信,說是曹操專門寫給他的。
楊奉打開信,看見上麵寫道:“久聞將軍大名,早就想表達敬意。現在將軍率領軍隊,不怕萬難,讓天子能重返舊都,這樣的功勳舉世無雙啊!”對楊奉大拍一頓後,信中表示願意與楊奉結盟:“現今群凶擾攘,四海不寧,天子和朝廷至尊至重,我們的責任就是保護和輔佐,必須依靠眾位賢士來重建王朝秩序,這不是一個人能夠獨立完成的。心腹與四肢相互依賴,互為支持,缺一不可。將軍您應當作為京城內的主要力量,我願意做將軍的外援。現在我有糧食,您有軍隊,可以互通有無,互相接濟,同生死,共患難。”
曹操給楊奉寫信,為什麽要通過董昭代為轉交呢?
其實這封信是董昭偽造的,他模仿了曹操的筆跡和口氣給楊奉寫的信,楊奉卻信以為真,看完之後高興不已,對手下人說:“曹將軍的人馬就在附近,有兵有糧,正是國家現在要仰仗的呀!”楊奉於是向獻帝上書,任命曹操為鎮東將軍,承襲其父曹嵩的封爵費亭侯。
曹操接到詔書覺得很突然,他後來才知道是董昭暗地裏幫了忙。曹操趕緊上表謝恩,董承對曹操的態度也發生了很大改變,他悄悄給曹操寫了封信,讓曹操帶兵來洛陽。董承跟韓暹一向不和,還曾刀兵相見,為了扼製韓暹,董承也想拉曹操為外援。
從被拒之門外到很搶手,曹操的地位一下子發生了反轉,他立即率兵向洛陽進發。
建安元年(196)7月,曹操到了洛陽。
洛陽曾是曹操的家,他上學和工作過的地方,但現在已經麵目全非了。曹操在南宮舊址上新整修的楊安殿裏見到了獻帝,君臣正深受糧荒困擾,曹操不僅兵力充足,還帶來許多糧食,獻帝很高興,宣布由曹操主持朝廷日常工作(錄尚書事),並授予代表天子的節鉞,擁有臨時決斷之權。
曹操一到洛陽,就馬上想見到董昭,董昭已改任符節令,是少府屬下的司局級幹部,盡管曹操從沒有見過董昭,但可謂神交已久,一見麵曹操就讓董昭跟自己並肩而坐。洛陽周邊目前還有董承、楊奉、韓暹、張楊等四個實力派人物,不解決他們將來都是後患,曹操利用他們之間的矛盾給予分化瓦解,先聯合董承和楊奉攻擊張楊和韓暹。
曹操上書彈劾張楊、韓暹,韓暹勢力較弱,以為曹操要對他下手,隻身匹馬跑到張楊營中躲了起來,獻帝念在二人迎駕有功的分上,要曹操不再追究。
8月,獻帝下詔撤銷韓暹司隸校尉的職務,改任曹操為司隸校尉。司隸校尉可以糾舉百官,在曹操的主導下,誅殺了尚書馮碩、議郎侯祈、侍中台崇三人。這三個人是什麽情況史書沒有詳細交代,曹操為何掌權伊始就大開殺戒,原因也不太清楚,也許這三個人早已惡名在外,誅殺他們既為自己立威,又順應了民意。
獻帝還下詔封十三個人為侯,獎勵他們一路上護衛天子的功勞。這十三個人是:衛將軍董承、輔國將軍伏完、侍中丁衝和種輯、尚書仆射鍾繇、尚書郭溥、禦史中丞董芬、彭城國相劉艾、馮翊郡太守韓斌、東郡太守楊眾、議郎羅劭、議郎伏德、議郎趙蕤。一罰一賞,曹操進一步確定了自己的權威,加上兵力最強,有充足的後援保障,曹操對朝廷的控製力迅速增強。
但是,洛陽周圍十分殘破,沒有老百姓,朝廷在這裏落戶下去十分困難。而且董承、楊奉、張楊等人都掌握一定實力,隨時可能向曹操發起突然攻擊,這樣的局麵讓曹操始終有如履薄冰的感覺。
如何擺脫這種被動局麵?曹操問計於董昭,董昭向他建議:“將軍您興義兵、誅暴亂,入朝天子,輔翼王室,建立了不朽功勳,然而洛陽諸將人殊意異,未必服您,您如果留在這裏輔佐聖駕,很多事情會有所不利,不如遷都到許縣。朝廷剛剛還都,上上下下都期望盡快安定,馬上遷都的話可能大家不好接受,不過要做成非同尋常的大事,就得有超越常規的舉措,希望將軍您能果斷行事!”
曹操很讚同這個建議,但也有顧慮:“先生的建議很合我的想法,不過楊奉駐紮在梁縣,聽說他手下都是精兵,不會影響到遷都吧?”董昭說:“楊奉這個人缺少外援,之前授予您鎮東將軍、承襲費亭侯都是楊奉決定的,聽說最近他又寫信約束部下,足見他沒有太大野心。可以派人去向他表示感謝,以安其心。對他說京都缺糧,想讓聖駕暫幸魯陽,魯陽那邊糧食運輸容易。楊奉這個人有勇無謀,他一定不會懷疑。”
曹操聽完董昭的話,茅塞頓開。
董昭提到的許縣屬豫州刺史部的潁川郡,曹操進軍洛陽走的也是這條路線,在基本肅清了潁川郡內的黃巾軍餘部後,這裏已經為曹操所掌握。潁川郡之所以人才輩出,與它獨特的地理位置及自然條件有關。這裏地處中原腹地,沃土千裏,氣候溫和,雨量充足,生物茂繁,自舊石器時期以來,一直是人類文明的聚集區。
潁川郡共有15個縣,幾乎每個縣都有不少名人,如陽翟縣的辛評、辛毗、趙儼、郭嘉,襄城縣的李膺,潁陰縣的荀氏諸傑,許縣的陳寔父子,長社縣的鍾繇,陽城縣的杜密等。許縣位於潁川郡的東部,曾經是古代許國的國都,許國雖然不大,卻前後傳承了十九世,存在600多年。
曹操也看中了許縣這個地方,一來這裏在自己的控製下;二來許縣有600年作為國都的曆史,城市建設有一定基礎;三來這裏物產豐富,潁川郡以及相鄰的汝南郡、南陽郡一帶是當時最重要的經濟區,有利於長期的後勤保障供應;四來自己手下有許多謀士是這裏的人,潁川郡乃至汝南郡的這些世家大族會站在自己這一邊。
獻帝本人可能也會傾向於遷都,原因很簡單,再待在這裏文武百官及宮人們恐怕都要餓死了,隻要能提供糧食,遷到哪裏去獻帝都不會特別反對。
隻要獻帝不反對,董承也不會反對。張楊駐紮在黃河以北,可以暫時不管他,韓暹已沒有太大勢力,反對不反對無所謂,幾個實力派人物中關鍵是楊奉,他駐紮在洛陽以南的梁縣,又和潁川郡緊鄰。
曹操於是派人去找楊奉,先對此前的事表達感謝之意,然後以洛陽殘破、糧食不足為借口遷獻帝到魯陽。魯陽這個地方屬於荊州刺史部的南陽郡,和梁縣很近,此時屬楊奉的控製區,楊奉自然也樂意。
最近以來,楊奉對曹操確實印象頗佳。
楊奉過去是李傕的部將,但再往前他也出身於白波軍,跟董承、張楊這些人沒有太深的淵源,目前雖然實力數他強,但總覺得別人會在背後算計自己。曹操到來後,楊奉潛意識中把曹操當成了知己,楊奉希望曹操的到來可以使洛陽的權力結構更加平衡。
對曹操提出的遷獻帝到魯陽的建議,楊奉果然覺得挺不錯,他舉雙手讚成。洛陽的殘破有目共睹,後勤保障已經成了大問題,也隻有離開洛陽一條路。與其讓天子被張楊迎到黃河以北去,肯定不如弄到自己眼皮底下好哇。
楊奉支持,獻帝願意,董承不反對,曹操不再征求張楊、韓暹的意見,8月中旬護送獻帝一行離開了洛陽,向南開進。獻帝一行到達洛陽八關之一的轅關,再往前就出了司隸校尉部,如果往魯陽,還要繼續向南走。
但大隊人馬卻突然改變了行進的方向,向東麵轉進。楊奉接到報告大吃一驚,等他派人再探的時候,獻帝一行已經到了許縣。楊奉這才知道,原來上當了!楊奉大怒,立即聯合韓暹率兵來搶獻帝,但曹操早有準備,派兵在潁川郡的陽城一帶設伏,把楊奉、韓暹擊退。
曹操把天子一行迎到了許縣,因為還要對縣城進行重新修整,新建天子的行宮以及明堂等祭祖之所,所以先暫時讓獻帝住在自己城外的軍營中。等大體上把許縣的事安頓得差不多了,曹操親自率軍西征,進攻楊奉的基地梁縣,楊奉不是對手,戰敗後投奔袁術去了。此戰中,楊奉手下第一猛將徐晃歸順了曹操。
但是楊奉似乎沒有到達袁術那裏,他後來又和韓暹聯起手來,這二位仁兄,一個曾是天子正式任命的大將軍,一個曾是車騎將軍,居然又幹起了老本行,成為一支流寇。
打敗楊奉後曹操回師許縣,著手朝廷內外的各項建設工作。
許縣這個小城因為獻帝和朝廷的到來,迅速成為帝國現階段的政治中心,天子的後宮、朝廷辦事部門以及曹操的軍事指揮機構一股腦兒地湧到這裏,有些擁擠,但也隻能因陋就簡,先安頓下來再說。
百廢待興,一切都還沒理出頭緒來,曹操卻先聽說了一件事,讓他吃驚不小,太史令王立不知出於什麽動機,多次跑去找獻帝,讓獻帝直接把皇位讓給曹操。
王立其人事跡不詳,太史令在秦時和漢初掌修史,最著名的太史令是司馬遷,東漢時修史的職責轉到蘭台和東觀,太史令專掌天時星曆,國祭、大喪、皇室娶嫁及時節禁忌都要聽取他的意見,雖不算部長級高官,但在一些國家大事上卻有發言權。獻帝搞不清他是什麽來路,想訓斥又怕他是曹操授意的,聽完隻好一言不發。
王立來了勁,又多次找獻帝說這事。曹操聽說後,覺得得趕緊製止這個二杆子,他讓人給王立捎話:“知道你的心意,然而天道深遠,請勿多言!”
獻帝東歸期間朝廷三公九卿等高級文官隨駕同行,有好幾個人死於戰亂,目前已有不少缺員需要補充。此外,獻帝一路上還封了不少將軍,根據新形勢,也要做出相應調整。
獻帝近一段時間以來任命過的高級將領,按軍職自高到低共有:大將軍韓暹、驃騎將軍張濟、車騎將軍郭汜、征北將軍李樂、征西將軍胡才、前將軍公孫瓚、後將軍楊定、右將軍袁紹、衛將軍董承、鎮西將軍韓遂、平東將軍呂布、安南將軍劉表、安東將軍張楊、寧輯將軍段煨、輔國將軍伏完等。曹操自己是鎮東將軍,和呂布的地位差不多。袁紹雖然自稱車騎將軍,但朝廷從來沒有承認過,朝廷給他的正式軍職是右將軍,還是不久前郭圖出使河東郡時由獻帝正式任命的。
按照曹操的意思,獻帝下詔重新明確了帝國高級將領,該撤的撤,該留的留。韓暹、張濟、郭汜、馬騰、韓遂、李樂、胡才、楊定、張楊、段煨這些人,多出自涼州軍和白波軍,彼一時,此一時,他們現在大多數人已經成為朝廷的敵人,對他們的任命全部撤銷,沒有合適的人繼任就先空著。
袁紹、呂布、劉表、公孫瓚等人屬於地方實力派,雖然不在朝廷控製之中,但有個頭銜在,名義上他們都歸許縣朝廷領導,還是保留著。董承和伏完二位都是獻帝的老丈人,軍職自然不能撤。
韓暹空出來的大將軍一職,獻帝下詔授給了曹操。這個任命可能有點問題,因為大將軍的地位很高,已經超過了三公,這樣一來有人就會不服氣,後來為了這個任命,有人差點要跟曹操翻臉。
隨後曹操還對朝廷的文官體係進行了大幅度調整,現在的三公是太尉楊彪、司徒淳於嘉、司空張喜,他們倒是全都逃了出來,但對這幾個位置曹操還想另作安排,在他的要求下,獻帝下詔將這三個人同時免職。
曹操把太尉一職送到了袁紹。畢竟,袁紹曾經是關東聯軍的總指揮,也是自己名義上的領導,現在曹操擔任了大將軍,為了安撫袁紹,就把太尉一職讓給了他。司徒一職曹操給了名士趙溫,司空一職暫空。
近一年來,死在東歸路上的部長級高官包括:太常王偉,光祿勳鄧泉,京師衛尉士孫瑞,廷尉宣播,大司農張義、朱儁,宮廷少府田芬等。在曹操的主持下,朝廷先後征召名士趙岐、張儉、桓典、徐璆、陳紀等人補充進來,加上還在位的韓融、榮邵、楊琦等人,基本上保證了朝廷的日常運轉。
趙岐本年90多歲了,他是曾經出使過關東的老臣,當年是他與袁紹、曹操相約迎獻帝回洛陽。張儉是個老黨人,本年也已經83歲了。陳紀之前說過,本年也71歲了,不過他就是許縣人,在這一帶很有影響力。這些人不大可能再做什麽實質性的工作了,比如像張儉,一到許縣來就關起自家的門不出,把公家配的專車掛了起來,根本不問任何事。這倒正符合曹操的意思,把這些老前輩抬出來本來就隻是個招牌,目的是擴大新朝廷的影響力。
對於朝廷日常辦事機構尚書台曹操比較重視,這可不是一個虛設部門,內外溝通、隨時掌握宮內動態都全靠它了,對於由誰來掌管這個要害部門,曹操心裏早有了合適的人選。曹操屬意的人就是荀彧,他曾在天子身邊擔任過守宮令,熟悉宮內事務,他性格沉穩,考慮問題周全,出身大族,容易與天子及各位老臣溝通,最重要的是,他對自己忠心耿耿,是可以信得過的人。獻帝下詔任命荀彧為尚書令,負責處理朝廷日常事務。曹操出征在外,荀彧實際上成了後方的大管家。荀彧也不負期望,把各項事務處理得井井有條,為曹操分了不少憂。
曹操還把程昱調過來當尚書,協助荀彧工作。程昱的任命雖然下達,但兗州那邊仍然離不開程昱,曹操讓程昱以東中郎將、濟陰郡太守的身份代替自己主持兗州的各項事務。曹洪、曹仁以及夏侯惇、夏侯淵等人負責掌握部隊,沒有進入到朝廷任職,隨著控製區範圍的擴大,曹操還讓他們兼任一些地方行政職務,如夏侯惇擔任陳留郡太守,夏侯淵擔任潁川郡太守,曹仁擔任廣陽郡太守。
朝廷遷到許縣後,洛陽方麵也不能放棄,曹操此時兼任著司隸校尉一職,洛陽屬於自己的轄區,他讓為自己立下大功的董昭以洛陽令的身份留守在舊都。
曹操的勢力範圍在兗州刺史部,與洛陽隔著豫州刺史部和司隸校尉部,要去迎接天子,他不如袁紹便利。曹操行動還是比較早的,在建安元年(196)春天獻帝一行還困在大陽的時候曹操就動身了,他親自率主力從兗州刺史部出發向西運動,首先來到豫州刺史部的陳國境內。
這裏現在是袁術的地盤,但袁術在這一帶的勢力並不強,他任命的陳國相袁嗣投降。曹操繼續西進,進入汝南郡和潁川郡,這兩個郡都是天下知名的大郡,但目前都在黃巾軍餘部的控製之下,他們的主要頭領有何儀、劉辟、黃邵、何曼等人,這些人過去曾依附過孫堅和袁術,算是袁術的盟友。
曹操命於禁指揮青州兵與這部分黃巾軍作戰,青州兵也是出身於黃巾軍餘部,打起仗來路數都清楚,於禁的行動進展很順利。黃邵想來個出奇製勝,他想夜襲曹操的大營,於禁率麾下人馬將其擊破,斬殺了劉辟和黃邵,何儀等人率眾投降,汝南郡和潁川郡基本被曹操占領,於禁因為有功被曹操提拔為平虜校尉。
這時天子已經到了洛陽,曹操派曹洪為先頭部隊向洛陽進發,但快到洛陽時曹洪所部遭到了董承、楊奉等人的武力抵抗,不能前進。這說明直到現在獻帝也沒有把曹操當成未來的依靠,還把他看作不速之客。楊奉有一定戰鬥力,因為他手下有一個能打的猛人,此人名叫徐晃。
徐晃字公明,司隸校尉部河東郡人,年輕時曾在本郡做一名小吏,後追隨楊奉鎮壓黃巾軍,因為戰功逐步升至騎都尉,成為楊奉手下一名高級將領。
西行受阻,曹操心裏有點鬱悶,他的一片忠心換來的卻是敵意,這讓他多少有些無法接受。但由此打退堂鼓的話,不僅失去了一個機會,白跑一趟,而且從此會被貼上“不受朝廷歡迎的人”這樣的標簽,今後在政治上反而被動了。
真是進退兩難。
就在曹操進退不得的時候,得到了貴人的暗中相助,這個人是董昭。董昭此時任議郎,也經曆了千裏大逃亡,並僥幸活著回到了洛陽。
董昭一向對曹操充滿好感,認為曹操的前途不可限量,聽說曹操來了洛陽,又在東麵被阻,董昭決定用自己的智慧幫助曹操破解難題。董昭發現董承、楊奉、韓暹、張楊這些人互相都有矛盾,就利用他們的矛盾做文章,他覺得這些人裏數楊奉最好忽悠,於是找到他,給楊奉拿出一封信,說是曹操專門寫給他的。
楊奉打開信,看見上麵寫道:“久聞將軍大名,早就想表達敬意。現在將軍率領軍隊,不怕萬難,讓天子能重返舊都,這樣的功勳舉世無雙啊!”對楊奉大拍一頓後,信中表示願意與楊奉結盟:“現今群凶擾攘,四海不寧,天子和朝廷至尊至重,我們的責任就是保護和輔佐,必須依靠眾位賢士來重建王朝秩序,這不是一個人能夠獨立完成的。心腹與四肢相互依賴,互為支持,缺一不可。將軍您應當作為京城內的主要力量,我願意做將軍的外援。現在我有糧食,您有軍隊,可以互通有無,互相接濟,同生死,共患難。”
曹操給楊奉寫信,為什麽要通過董昭代為轉交呢?
其實這封信是董昭偽造的,他模仿了曹操的筆跡和口氣給楊奉寫的信,楊奉卻信以為真,看完之後高興不已,對手下人說:“曹將軍的人馬就在附近,有兵有糧,正是國家現在要仰仗的呀!”楊奉於是向獻帝上書,任命曹操為鎮東將軍,承襲其父曹嵩的封爵費亭侯。
曹操接到詔書覺得很突然,他後來才知道是董昭暗地裏幫了忙。曹操趕緊上表謝恩,董承對曹操的態度也發生了很大改變,他悄悄給曹操寫了封信,讓曹操帶兵來洛陽。董承跟韓暹一向不和,還曾刀兵相見,為了扼製韓暹,董承也想拉曹操為外援。
從被拒之門外到很搶手,曹操的地位一下子發生了反轉,他立即率兵向洛陽進發。
建安元年(196)7月,曹操到了洛陽。
洛陽曾是曹操的家,他上學和工作過的地方,但現在已經麵目全非了。曹操在南宮舊址上新整修的楊安殿裏見到了獻帝,君臣正深受糧荒困擾,曹操不僅兵力充足,還帶來許多糧食,獻帝很高興,宣布由曹操主持朝廷日常工作(錄尚書事),並授予代表天子的節鉞,擁有臨時決斷之權。
曹操一到洛陽,就馬上想見到董昭,董昭已改任符節令,是少府屬下的司局級幹部,盡管曹操從沒有見過董昭,但可謂神交已久,一見麵曹操就讓董昭跟自己並肩而坐。洛陽周邊目前還有董承、楊奉、韓暹、張楊等四個實力派人物,不解決他們將來都是後患,曹操利用他們之間的矛盾給予分化瓦解,先聯合董承和楊奉攻擊張楊和韓暹。
曹操上書彈劾張楊、韓暹,韓暹勢力較弱,以為曹操要對他下手,隻身匹馬跑到張楊營中躲了起來,獻帝念在二人迎駕有功的分上,要曹操不再追究。
8月,獻帝下詔撤銷韓暹司隸校尉的職務,改任曹操為司隸校尉。司隸校尉可以糾舉百官,在曹操的主導下,誅殺了尚書馮碩、議郎侯祈、侍中台崇三人。這三個人是什麽情況史書沒有詳細交代,曹操為何掌權伊始就大開殺戒,原因也不太清楚,也許這三個人早已惡名在外,誅殺他們既為自己立威,又順應了民意。
獻帝還下詔封十三個人為侯,獎勵他們一路上護衛天子的功勞。這十三個人是:衛將軍董承、輔國將軍伏完、侍中丁衝和種輯、尚書仆射鍾繇、尚書郭溥、禦史中丞董芬、彭城國相劉艾、馮翊郡太守韓斌、東郡太守楊眾、議郎羅劭、議郎伏德、議郎趙蕤。一罰一賞,曹操進一步確定了自己的權威,加上兵力最強,有充足的後援保障,曹操對朝廷的控製力迅速增強。
但是,洛陽周圍十分殘破,沒有老百姓,朝廷在這裏落戶下去十分困難。而且董承、楊奉、張楊等人都掌握一定實力,隨時可能向曹操發起突然攻擊,這樣的局麵讓曹操始終有如履薄冰的感覺。
如何擺脫這種被動局麵?曹操問計於董昭,董昭向他建議:“將軍您興義兵、誅暴亂,入朝天子,輔翼王室,建立了不朽功勳,然而洛陽諸將人殊意異,未必服您,您如果留在這裏輔佐聖駕,很多事情會有所不利,不如遷都到許縣。朝廷剛剛還都,上上下下都期望盡快安定,馬上遷都的話可能大家不好接受,不過要做成非同尋常的大事,就得有超越常規的舉措,希望將軍您能果斷行事!”
曹操很讚同這個建議,但也有顧慮:“先生的建議很合我的想法,不過楊奉駐紮在梁縣,聽說他手下都是精兵,不會影響到遷都吧?”董昭說:“楊奉這個人缺少外援,之前授予您鎮東將軍、承襲費亭侯都是楊奉決定的,聽說最近他又寫信約束部下,足見他沒有太大野心。可以派人去向他表示感謝,以安其心。對他說京都缺糧,想讓聖駕暫幸魯陽,魯陽那邊糧食運輸容易。楊奉這個人有勇無謀,他一定不會懷疑。”
曹操聽完董昭的話,茅塞頓開。
董昭提到的許縣屬豫州刺史部的潁川郡,曹操進軍洛陽走的也是這條路線,在基本肅清了潁川郡內的黃巾軍餘部後,這裏已經為曹操所掌握。潁川郡之所以人才輩出,與它獨特的地理位置及自然條件有關。這裏地處中原腹地,沃土千裏,氣候溫和,雨量充足,生物茂繁,自舊石器時期以來,一直是人類文明的聚集區。
潁川郡共有15個縣,幾乎每個縣都有不少名人,如陽翟縣的辛評、辛毗、趙儼、郭嘉,襄城縣的李膺,潁陰縣的荀氏諸傑,許縣的陳寔父子,長社縣的鍾繇,陽城縣的杜密等。許縣位於潁川郡的東部,曾經是古代許國的國都,許國雖然不大,卻前後傳承了十九世,存在600多年。
曹操也看中了許縣這個地方,一來這裏在自己的控製下;二來許縣有600年作為國都的曆史,城市建設有一定基礎;三來這裏物產豐富,潁川郡以及相鄰的汝南郡、南陽郡一帶是當時最重要的經濟區,有利於長期的後勤保障供應;四來自己手下有許多謀士是這裏的人,潁川郡乃至汝南郡的這些世家大族會站在自己這一邊。
獻帝本人可能也會傾向於遷都,原因很簡單,再待在這裏文武百官及宮人們恐怕都要餓死了,隻要能提供糧食,遷到哪裏去獻帝都不會特別反對。
隻要獻帝不反對,董承也不會反對。張楊駐紮在黃河以北,可以暫時不管他,韓暹已沒有太大勢力,反對不反對無所謂,幾個實力派人物中關鍵是楊奉,他駐紮在洛陽以南的梁縣,又和潁川郡緊鄰。
曹操於是派人去找楊奉,先對此前的事表達感謝之意,然後以洛陽殘破、糧食不足為借口遷獻帝到魯陽。魯陽這個地方屬於荊州刺史部的南陽郡,和梁縣很近,此時屬楊奉的控製區,楊奉自然也樂意。
最近以來,楊奉對曹操確實印象頗佳。
楊奉過去是李傕的部將,但再往前他也出身於白波軍,跟董承、張楊這些人沒有太深的淵源,目前雖然實力數他強,但總覺得別人會在背後算計自己。曹操到來後,楊奉潛意識中把曹操當成了知己,楊奉希望曹操的到來可以使洛陽的權力結構更加平衡。
對曹操提出的遷獻帝到魯陽的建議,楊奉果然覺得挺不錯,他舉雙手讚成。洛陽的殘破有目共睹,後勤保障已經成了大問題,也隻有離開洛陽一條路。與其讓天子被張楊迎到黃河以北去,肯定不如弄到自己眼皮底下好哇。
楊奉支持,獻帝願意,董承不反對,曹操不再征求張楊、韓暹的意見,8月中旬護送獻帝一行離開了洛陽,向南開進。獻帝一行到達洛陽八關之一的轅關,再往前就出了司隸校尉部,如果往魯陽,還要繼續向南走。
但大隊人馬卻突然改變了行進的方向,向東麵轉進。楊奉接到報告大吃一驚,等他派人再探的時候,獻帝一行已經到了許縣。楊奉這才知道,原來上當了!楊奉大怒,立即聯合韓暹率兵來搶獻帝,但曹操早有準備,派兵在潁川郡的陽城一帶設伏,把楊奉、韓暹擊退。
曹操把天子一行迎到了許縣,因為還要對縣城進行重新修整,新建天子的行宮以及明堂等祭祖之所,所以先暫時讓獻帝住在自己城外的軍營中。等大體上把許縣的事安頓得差不多了,曹操親自率軍西征,進攻楊奉的基地梁縣,楊奉不是對手,戰敗後投奔袁術去了。此戰中,楊奉手下第一猛將徐晃歸順了曹操。
但是楊奉似乎沒有到達袁術那裏,他後來又和韓暹聯起手來,這二位仁兄,一個曾是天子正式任命的大將軍,一個曾是車騎將軍,居然又幹起了老本行,成為一支流寇。
打敗楊奉後曹操回師許縣,著手朝廷內外的各項建設工作。
許縣這個小城因為獻帝和朝廷的到來,迅速成為帝國現階段的政治中心,天子的後宮、朝廷辦事部門以及曹操的軍事指揮機構一股腦兒地湧到這裏,有些擁擠,但也隻能因陋就簡,先安頓下來再說。
百廢待興,一切都還沒理出頭緒來,曹操卻先聽說了一件事,讓他吃驚不小,太史令王立不知出於什麽動機,多次跑去找獻帝,讓獻帝直接把皇位讓給曹操。
王立其人事跡不詳,太史令在秦時和漢初掌修史,最著名的太史令是司馬遷,東漢時修史的職責轉到蘭台和東觀,太史令專掌天時星曆,國祭、大喪、皇室娶嫁及時節禁忌都要聽取他的意見,雖不算部長級高官,但在一些國家大事上卻有發言權。獻帝搞不清他是什麽來路,想訓斥又怕他是曹操授意的,聽完隻好一言不發。
王立來了勁,又多次找獻帝說這事。曹操聽說後,覺得得趕緊製止這個二杆子,他讓人給王立捎話:“知道你的心意,然而天道深遠,請勿多言!”
獻帝東歸期間朝廷三公九卿等高級文官隨駕同行,有好幾個人死於戰亂,目前已有不少缺員需要補充。此外,獻帝一路上還封了不少將軍,根據新形勢,也要做出相應調整。
獻帝近一段時間以來任命過的高級將領,按軍職自高到低共有:大將軍韓暹、驃騎將軍張濟、車騎將軍郭汜、征北將軍李樂、征西將軍胡才、前將軍公孫瓚、後將軍楊定、右將軍袁紹、衛將軍董承、鎮西將軍韓遂、平東將軍呂布、安南將軍劉表、安東將軍張楊、寧輯將軍段煨、輔國將軍伏完等。曹操自己是鎮東將軍,和呂布的地位差不多。袁紹雖然自稱車騎將軍,但朝廷從來沒有承認過,朝廷給他的正式軍職是右將軍,還是不久前郭圖出使河東郡時由獻帝正式任命的。
按照曹操的意思,獻帝下詔重新明確了帝國高級將領,該撤的撤,該留的留。韓暹、張濟、郭汜、馬騰、韓遂、李樂、胡才、楊定、張楊、段煨這些人,多出自涼州軍和白波軍,彼一時,此一時,他們現在大多數人已經成為朝廷的敵人,對他們的任命全部撤銷,沒有合適的人繼任就先空著。
袁紹、呂布、劉表、公孫瓚等人屬於地方實力派,雖然不在朝廷控製之中,但有個頭銜在,名義上他們都歸許縣朝廷領導,還是保留著。董承和伏完二位都是獻帝的老丈人,軍職自然不能撤。
韓暹空出來的大將軍一職,獻帝下詔授給了曹操。這個任命可能有點問題,因為大將軍的地位很高,已經超過了三公,這樣一來有人就會不服氣,後來為了這個任命,有人差點要跟曹操翻臉。
隨後曹操還對朝廷的文官體係進行了大幅度調整,現在的三公是太尉楊彪、司徒淳於嘉、司空張喜,他們倒是全都逃了出來,但對這幾個位置曹操還想另作安排,在他的要求下,獻帝下詔將這三個人同時免職。
曹操把太尉一職送到了袁紹。畢竟,袁紹曾經是關東聯軍的總指揮,也是自己名義上的領導,現在曹操擔任了大將軍,為了安撫袁紹,就把太尉一職讓給了他。司徒一職曹操給了名士趙溫,司空一職暫空。
近一年來,死在東歸路上的部長級高官包括:太常王偉,光祿勳鄧泉,京師衛尉士孫瑞,廷尉宣播,大司農張義、朱儁,宮廷少府田芬等。在曹操的主持下,朝廷先後征召名士趙岐、張儉、桓典、徐璆、陳紀等人補充進來,加上還在位的韓融、榮邵、楊琦等人,基本上保證了朝廷的日常運轉。
趙岐本年90多歲了,他是曾經出使過關東的老臣,當年是他與袁紹、曹操相約迎獻帝回洛陽。張儉是個老黨人,本年也已經83歲了。陳紀之前說過,本年也71歲了,不過他就是許縣人,在這一帶很有影響力。這些人不大可能再做什麽實質性的工作了,比如像張儉,一到許縣來就關起自家的門不出,把公家配的專車掛了起來,根本不問任何事。這倒正符合曹操的意思,把這些老前輩抬出來本來就隻是個招牌,目的是擴大新朝廷的影響力。
對於朝廷日常辦事機構尚書台曹操比較重視,這可不是一個虛設部門,內外溝通、隨時掌握宮內動態都全靠它了,對於由誰來掌管這個要害部門,曹操心裏早有了合適的人選。曹操屬意的人就是荀彧,他曾在天子身邊擔任過守宮令,熟悉宮內事務,他性格沉穩,考慮問題周全,出身大族,容易與天子及各位老臣溝通,最重要的是,他對自己忠心耿耿,是可以信得過的人。獻帝下詔任命荀彧為尚書令,負責處理朝廷日常事務。曹操出征在外,荀彧實際上成了後方的大管家。荀彧也不負期望,把各項事務處理得井井有條,為曹操分了不少憂。
曹操還把程昱調過來當尚書,協助荀彧工作。程昱的任命雖然下達,但兗州那邊仍然離不開程昱,曹操讓程昱以東中郎將、濟陰郡太守的身份代替自己主持兗州的各項事務。曹洪、曹仁以及夏侯惇、夏侯淵等人負責掌握部隊,沒有進入到朝廷任職,隨著控製區範圍的擴大,曹操還讓他們兼任一些地方行政職務,如夏侯惇擔任陳留郡太守,夏侯淵擔任潁川郡太守,曹仁擔任廣陽郡太守。
朝廷遷到許縣後,洛陽方麵也不能放棄,曹操此時兼任著司隸校尉一職,洛陽屬於自己的轄區,他讓為自己立下大功的董昭以洛陽令的身份留守在舊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