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們所讀的書盡管很多,可還要從六經中尋求依據。《詩經》《尚書》雖然殘缺,但是從虞、夏兩代的文獻中可以得到了解。唐堯將要退位的時候,把帝位讓給虞舜,虞舜又讓位給夏禹,這期間,四嶽和十二牧也都來推薦,才把他們放在一定的職位上試用,任職幾十年,功績已經建立,然後才授予政權。這表明天下是最貴重的寶器,帝王是最尊貴的地位,傳授天下就像這樣的艱難啊!但傳說唐堯把天下讓給許由,許由不肯接受,認為那是一種恥辱,因而逃避隱居起來。到了夏朝的時候,又有卞隨、務光這樣的隱士。這將從何解說呢?


    太史公說:我曾經登上箕山,據說山上有許由墓。孔子依次論列古代的仁人、聖人、賢人,像吳太伯、伯夷這些人都很詳細了。就我所聽到的許由、務光的義氣極為高尚,但那文字記載卻一點也沒見到,為什麽呢?


    孔子說:“伯夷、叔齊,不會記掛過去的仇恨,因此怨恨很少。”又說:“祈求仁德便得到仁德,還怨恨什麽呢?”我曾沉思伯夷的用心,當看到那逸詩之文卻感到詫異。他的傳記上說:


    伯夷、叔齊是孤竹君的兩個兒子。父親想立叔齊為國君,到父親去世以後,叔齊把君位讓給伯夷。伯夷說:“由您繼承君位,這是父親的命令。”於是伯夷逃離了。叔齊也不肯繼承君位而逃避了。國都的人隻好讓孤竹君中間的那個兒子繼承君位。恰在這時,伯夷、叔齊聽說西伯昌善於尊養老人,心想何不前往歸附他呢?當他們到達的時候,西伯已經去世了。周武王載著父親的神主牌,追尊諡號為周文王,向東去征伐商紂。伯夷、叔齊擋住武王的馬進諫說:“父親死了不安葬,卻要發動戰爭,可以說是孝順嗎?作為臣子而去殺害君王,可以說是仁義嗎?”周武王的下屬要殺掉他們。太公望說:“這是有義氣的人。”於是扶起來讓他們離開。周武王平定了商紂的暴亂以後,天下都歸順周朝,但伯夷、叔齊卻認為那是可恥的,並堅持氣節不吃周朝的糧食,隱居在首陽山,采摘野菜來充饑。直到餓得快死的時候,作了一首歌,那歌詞說:“登上那西山啊,采摘那裏的野菜。以暴臣取代暴君啊,卻不知道那是錯誤的。神農、虞舜、夏禹的時代迅速地消失了,我將歸宿到哪裏呢?唉,死了算啦,命運如此衰薄呀!”終於餓死在首陽山上。


    由此看來,是怨恨呢,還是不怨恨呢?


    有人說:“天道大公無私,經常幫助好人。”像伯夷、叔齊,可以說是好人或者又不是呢?他們這樣地積聚仁德、端正行為,但是終於餓死。再說七十位門徒當中,孔夫子唯獨舉薦顏淵是好學的人。但顏淵常常困窮,連最粗劣的食物都吃不飽,而終於早死。老天報應好人,到底是怎樣的呢?盜蹠天天殺害無辜的人,吃人的肉,殘暴放縱,聚集同夥幾千人,橫行天下,反而享盡天年。這遵循的是什麽德行呢?這些是特別重大顯明的例子。如果說到近代,那些行為不正,專門違法犯禁的人,卻終身安逸快樂,富貴豐厚,曆代不斷。有的人選擇地方來行走,適當的時候才說話,不走邪門歪道,不是公正的事情不奮發去做,反而遭遇災禍的,簡直數也數不完。我非常疑惑,如果這就叫做天道,那麽是對呢,還是錯呢?


    孔子說“思想主張不同,不能一起謀事”,也隻好各自順從自己的誌向。因此說“富貴如果能尋求的話,即使趕車的角色,我也願意充當。如果不能尋求,隻好順從我的愛好”;“天時寒冷,才知道鬆柏是最後凋謝的”。全社會混濁,清高的人才顯現出來。難道因為那重視富貴的是那樣,那輕視富貴的是這般嗎?


    “君子遺恨的是死後名聲不能流傳。”賈誼說:“貪心漢為財而死,有誌功業的人為名獻身,熱中權勢的人為權勢而賣命,平民百姓隻圖生存。”“同樣明亮的事物互相照映,同類性質的事物相互影響。”“雲隨著龍吟而飛,風隨著虎嘯而吹,聖人出現以後一切事物更加顯著。”伯夷、叔齊盡管賢明,也靠孔夫子的讚揚而名聲更加昭彰。顏淵盡管好學,也隻有跟隨孔子而行為更加顯赫。隱居山野的人,或進取或隱退,都是有時機的,如果這些人的聲名埋沒而不稱揚,那就可悲啊!居住鄉裏的人,想要砥礪德行、樹立名聲的,如果不攀附騰達的人,又怎能流傳聲名於後世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白話史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楊燕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楊燕起並收藏白話史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