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的始祖後稷,名叫棄。他的母親是有邰氏的女兒,叫薑原。薑原是嚳帝的元配夫人。薑原出門到野外,看見一隻巨人的足跡,心裏欣欣然特別喜悅,想用腳踐踏巨人足跡,一踐踏巨人足跡就身子震動好像懷孕了一樣。經過懷孕期就生下了兒子,認為不吉利,把兒子拋棄在狹小的巷子裏,所有路過的馬、牛都避開不踐踏他;又把他移徙放置在樹林中,正好碰上山林裏有很多人,就遷開去;再把他棄置在水渠中所積的冰上,飛翔的鳥群用它們的羽翼來為他覆蓋和鋪墊。這樣薑原認為他很神異,就收回來撫養他直到長大。最初想拋棄他,因此名字叫做棄。


    棄在兒童時代,高遠堅定有像大人物一樣的誌向。他做遊戲,喜歡種植苧麻、豆類,苧麻、豆類長得都很美好。等他到了成年,就喜好耕種農作物,觀察土地幹什麽適宜,宜於種植五穀的就進行這方麵的農業生產,百姓都效法他。堯帝聽說了,推舉棄做負責農業生產的農師,整個天下得到了他工作的好處,有功勞。舜帝說:“棄,廣大民眾開始有了饑荒的時候,你作為農師,帶領他們依照時令播種了百穀。”把棄封在邰這個地方,稱號叫做後稷,和原來的部落有別另姓姬。後稷事業的興起,在陶唐、虞、夏之間的時期,這一族都有美好的德行。


    後稷去世,兒子不纜即位。不纜在位的最末幾年,夏後氏政治衰敗,廢棄農事官不再致力於耕作,不纜因為失卻了他的世代官守就奔逃到西方戎狄部族中去了。不纜去世,兒子鞠即位。鞠去世,兒子公劉即位。


    公劉雖然處在西方戎狄部族中間,重新修治後稷的事業,致力於耕種,根據土地的實際狀況便宜行事,從漆水、沮水下流再通過渭水,到終南山采取材木加以利用,出行在外的人有資財,居守在家的人有儲蓄積聚,民眾都依賴他的作為獲得了福慶。各族的人都感懷他的恩惠,大都遷徙過來表現出順服擁護。周家政治德業的興隆從此開始,所以詩人作歌配上樂曲思念他的德行。公劉去世,兒子慶節即位,在邠邑建立國都。


    慶節去世,兒子皇仆即位。皇仆去世,兒子差弗即位。差弗去世,兒子毀蚗即位。毀蚗去世,兒子公非即位。公非去世,兒子高圉即位。高圉去世,兒子亞圉即位。亞圉去世,兒子公叔祖類即位。公叔祖類去世,兒子古公亶父即位。


    古公亶父重新修治後稷、公劉的事業,積聚德政推行仁義,國內的人民都擁護他。薰育這個北方戎狄部族來進攻,想得到財產物品,就把財物給予他們。過了不久薰育再來進攻,想得到土地和民眾。民眾都很憤怒,想和薰育開戰。古公說:“民眾擁護建立君主,是因為會對他們有利。現在戎狄部族之所以進行攻伐戰爭,是想得到我們的土地和民眾。民眾在我這裏,和在他們那裏,有什麽兩樣?民眾想因為我的緣故開戰,等於殺死人家的父親、兒子而來做君主,我不忍心做這樣的事。”於是帶著私家的徒屬就離開邠,渡過漆水、沮水,越過梁山,在岐下定居下來。邠地的人們全部都攙扶老人攜帶弱小,盡都重新到岐下來歸服古公。以至其他旁近的國家聽說古公仁愛,也大多數來歸服於他。於是古公就廢除戎狄部族的習俗,開始營建城郭宮室房屋,並分別組成邑落安排居住。建立了司徒、司馬、司空、司士、司寇五種官府機構並設置了負責官員。民眾都作歌製樂,頌揚他的德行。


    古公有個長子名叫太伯,有個次子名叫虞仲。古公的妃子太薑生了他的小兒子季曆,季曆娶了太任做妻,太薑、太任都是有賢德的婦女,太任生下昌,有聖賢的祥瑞。古公說:“我們的家世當會有興隆它的人出現,難道是在昌嗎?”長子太伯、次子虞仲知道古公想讓季曆即位以便傳給昌,於是二人逃走到了當時稱作荊蠻的吳越地區,在身上刻畫花紋斷截頭發,用這種方法把王位讓給季曆。


    古公去世,季曆即位,這就是公季。公季修治古公遺留的理政辦法,篤誠地施行仁義,四方諸侯順服他。


    公季去世,兒子昌即位,這就是西伯。


    西伯就是後來的文王。他遵循後稷、公劉的事業,仿效古公、公季的辦法,厚重仁義,尊敬老人,慈愛少輩。很有禮貌並自己表示卑下地來對待賢能的人,日頭正午了仍不敢抽出時間去進食還是要接待士人,士人因為這樣大多數人都歸順他。伯夷、叔齊隱居在孤竹,聽說西伯善於奉養老人,一同前往歸服他。太顛、閎夭、散宜生、鬻子、辛甲大夫等一類賢人都前往歸服他。


    崇侯虎在殷紂麵前讒毀西伯說:“西伯積累善德,四方諸侯都向往他,對於您將會很不利。”紂帝於是把西伯囚禁在羑裏。閎夭一輩人憂患這件事,於是搜求到有莘氏部族的美女,驪戎國赤鬣縞身的駿馬,有熊部族九輛駟車共三十六匹馬,其他稀奇古怪的物品,通過殷家的寵嬖臣子費仲都獻給紂。紂非常高興,說:“這一個美女就足以釋放西伯,何況還有更多的物品呢!”於是赦免西伯,賜給他弓箭斧鉞,讓西伯能夠有權征伐。說:“讒毀西伯的,是崇侯虎。”


    西伯於是獻出洛水西岸的大片土地,以便請求紂廢除炮格的殘酷刑罰。紂允許了。


    西伯暗中推行善德,四方諸侯都來請他對有爭執的事作出公平裁斷。在這個時候虞、芮兩地的人之間有件爭訟的事不能裁決,於是來到周地。進入周的地界,看見耕作的人都互讓田畔,民間習俗都讓助長者。虞、芮兩地的人還沒有見到西伯,就都感到慚愧,彼此和對方說:“我們所爭執的,正是周家人所感到羞恥的,哪裏還值得去找西伯,那隻會自取恥辱呀。”就返回,都退讓而離去了。四方諸侯聽說這件事,說:“西伯大概會是承受天命的君主。”


    第二年,征伐犬戎部族。下一年,征伐密須部族。又下年,打敗耆國(《殷本紀》作“饑國”)。殷家的祖伊聽說這些情況,害怕,因此去報告紂帝。紂說:“不是有天命嗎?這樣他又能有什麽作為?”下一年,征伐邘國。又下年,討伐崇侯虎,並且營造了豐邑。從岐下把國都遷徙到豐。


    下一年,西伯逝世,太子發即位,這就是武王。


    西伯大約就王位有五十年。他被囚禁在羑裏,大約是把《易》的八卦增衍成了六十四卦。詩人們稱道西伯,說他大約承受天命的那年就由諸侯們擁護而稱為王,因此他權威性地裁斷了虞、芮人的爭訟。稱王以後十(當為“九”)年就逝世了,諡號叫做文王。但是他已經改變了殷的法令製度,製定了周家的曆法正朔。追稱尊崇古公叫做太王,公季叫做王季:大約因為稱王的祥瑞是太王的時代興起的。


    武王就王位,太公望做太師,周公旦做宰輔,召公、畢公一班人佐佑王,師法修治文王開創的業績。


    九年,武王在墓地畢給文王進獻祭禮。然後往東方去檢閱軍隊,到達了盟津。做了一副文王的牌位,用車載著,行進時供在中軍帳內。武王稱呼自己叫太子發,說是奉行文王的旨意來討伐,不敢自行專斷。於是告令司馬、司徒、司空、各位接受了符節的官員:“要莊敬戒懼,切實努力呀!我本是無知的,因為先代祖宗是有著德行的藩臣,我就能夠繼承先祖的功業。現在普遍建立了賞罰製度,以便確保完成祖先的功業。”於是起兵。師尚父發布號令說:“集合你們的兵眾,把好你們的船隻槳楫,遲到的要斬首。”武王渡黃河,到達河流中間,有條白色的魚跳進了武王所坐的船艙內,武王彎下腰拾起來用以祭祀上天。已經渡過黃河,有一團天火從上覆蓋而下,一直到達武王所住的屋頂上,然後流變成為烏鴉,它的顏色是紅赤的,它的叫聲魄魄然象征著安定。這個時候,四方諸侯沒有經過約期自然相會來到盟津的有八百多個。諸侯們都說:“紂可以討伐了。”武王說:“你們不知道上天的旨意,還不可討伐。”於是調還軍隊各自回去了。


    過了兩年,聽說紂昏亂暴虐更加嚴重,殺死王子比幹,囚禁箕子。太師疵、少師強抱著他們的樂器奔逃到了周。在這種情況下武王普遍告令四方諸侯說:“殷家有非常重的罪惡,不能夠不去完成對它的討伐。”於是遵從文王的旨意,就率領兵車三百乘,勇武的軍士三千人,穿戴盔甲的軍士四萬五千人,往東去討伐紂。十一年十二月戊午這一天,軍隊盡都渡過盟津,四方諸侯都會聚了。說:“要奮進不止不要懈怠!”武王於是就寫了《太誓》,訓告大家:“現在殷王紂聽用他寵婦的言論,自絕於上天,毀滅敗壞天地人三方麵關係的正道,疏遠他祖父母以下的親族,斷絕拋棄他先祖創製的樂曲,譜寫一些淫亂的聲調,用這種變亂雅正音聲的辦法,取得他寵婦的喜悅。所以現在我姬發要恭敬地執行上天的懲罰。努力呀各位夫子,這樣的討伐不可以再次舉行,不可以有第三次!”


    二月甲子日天剛亮,武王就在這樣的清晨來到了商都郊外的牧野,進行誓師。武王左手把著黃鉞,右手秉執白色裝飾有犛牛尾的大旗,用來指揮。說:“從遠方辛勤來到的西部地區的人們!”表示慰問後武王接著說:“我的掌有土地的諸侯國大君,司徒、司馬、司空,亞旅(次於卿的眾大夫)、師氏(領兵的大夫),千夫長、百夫長,以及庸、蜀、羌、髳、微、纑、彭、濮各地部族的人們,舉起你們的戈,排比好你們的盾牌,立好你們的矛,我將要宣誓了。”武王說:“古代人有過這樣的言語:‘母雞不打啼報曉。母雞如果打啼報曉,這一家就要徹底毀亡。’現在殷王紂隻采用婦人的意見,自動廢棄對他先祖所進行的肆祭而不聞不問,惑亂毀棄國家大政;遺棄他祖父母以下的親族不加任用,反而隻是推崇、尊重、信任、使用因為有重大罪惡從四麵八方逃亡到商地來的人,讓他們對百官貴族施加暴虐,借以在商的國土犯法作亂。現在我姬發隻有恭敬地執行上天的懲罰。今日進行的征討戰事中,不要超過六步七步,大家都要停下來整齊隊伍再繼續前進,努力呀夫子們!不要超過四次刺擊五次刺擊六次刺擊七次刺擊,大家都要停下來整齊隊伍再繼續前進,努力呀夫子們!希望大家威武戰鬥,勇猛得要像虎像羆,像豺狼像螭龍;在商都郊外,不能強暴地殺害來奔的殷紂士兵,以便讓他們到我們西部土地上去服役,努力呀夫子們!你們如果不加奮勉,將要對你們自身進行懲處以至殺戮。”宣誓完畢,四方諸侯軍隊會集的有車四千乘,軍隊在牧野擺開了陣勢。


    紂帝聽說武王來了,也發兵七十萬人抗拒武王。武王派師尚父和少數勇士先衝入敵陣挑戰,再用大部隊奔馳向前攻擊紂帝的軍隊。紂的軍隊人數雖然眾多,但是都沒有參戰的心意。心中隻希望武王趕快進來,紂的軍隊都倒轉兵器進行戰鬥,來為武王開路。武王奔馳進攻,紂兵就都潰散,背叛紂王。紂逃跑,返回城來登上鹿台,用特別珍貴的美玉所鑲製的衣服包裹起全身,自己跳到火中焚燒而死。武王手持大白旗來指揮四方諸侯,諸侯們都拜賀武王;武王於是拱手作揖回謝諸侯,諸侯們全都順從。武王來到商的國都,商國都的百官貴族都迎接等待在郊外。在這個時候武王讓群臣用話語告訴商家的百官貴族說:“上天降下了幸福。”商地的人們都再次跪拜叩頭,武王也給了答謝回拜。就進入都城,到達紂死亡的地方。武王自己用箭射他,射了三發箭以後下車,再拿輕呂寶劍擊打紂的屍體,然後拿黃鉞斬下紂的頭臚,懸掛在大白旗的旗杆上。接著來到紂寵幸的兩個嬖妾的住所,兩個嬖妾都已經上吊自殺。武王又對她們射了三發箭,用劍擊打她們的屍體,拿鐵製的黑色大斧斬下她們的頭,將它們懸掛在小白旗的旗杆上。武王做完這些事以後就走出城去返回軍中。


    第二天,清除道路,修繕社廟和商紂的王宮。到了規定的日期,一百名兵士扛著上有九條飄帶的雲罕旗作為儀仗隊走在前麵。武王的弟弟叔振鐸護著已經陳列好插有太常旗顯示王者威嚴的儀仗車,周公旦拿著大斧,畢公拿著小斧,在左右夾輔著武王。散宜生、大顛、閎夭都執著劍護衛著武王。進了城,站立在社壇南麵大部隊的左邊,左右輔衛的人全都跟從。毛叔鄭捧著當作玄酒用的在月光下取得的露水,衛康叔在地下鋪上用公明草編成的籍席,召公奭進獻彩帛,師尚父牽著祭祀用的牲畜,尹佚宣讀策書祝文說:“殷家的末代孫季紂,斷絕廢棄先王的英明德政,侮辱蔑視天地神不給祭祀,惑亂殘暴商家都邑的百官貴族,他昭彰顯著的罪惡,已經被天皇上帝聞知了。”於是武王再次跪拜叩頭,說:“我承受著更改朝代的天命,革除殷家政權,接受上天聖明的旨命。”武王又再次跪拜叩頭,就走出去。


    封商紂的兒子祿父讓他仍統轄殷家的餘留民眾。武王由於殷地剛剛平定還沒有安集,於是派他的弟弟管叔鮮、蔡叔度輔助祿父治理殷。接著命令召公去釋放被囚禁的箕子,命令畢公去釋放被囚禁的百官貴族,到商容居住過的裏巷去表彰他。命令南宮括去散發鹿台的錢財,分發钜橋的積粟,來賑濟貧弱的普通民眾。命令南宮括、史佚展出九鼎和寶玉。命令閎夭對比幹的墳地增填墓土劃定疆界。命令宗祝官員負責在軍中舉行祭祀奠吊陣亡將士。於是罷兵回到西部去。行進中巡視,記敘政治事件,就寫了《武成》。分封諸侯,頒賜用於宗廟祭祀的寶器,寫作了《分殷之器物》。武王追思先代的聖王,於是用褒獎的規格封神農的後代在焦地,黃帝的後代在祝地,堯帝的後代在薊地,舜帝的後代在陳地,大禹的後代在杞地。於是又分封功臣謀士,把師尚父作為第一個受封的人。封尚父在營丘,國號叫齊。封弟弟周公旦在曲阜,國號叫魯。封召公奭在燕國。封弟弟叔鮮在管國,弟弟叔度在蔡國。其餘的人按照次序也受了封。


    武王征召負責管理九州的各州君長,登上邠地的山阜,來遙望商邑。武王回到周都鎬京,入夜睡不著覺。周公旦來到武王的處所,問:“為什麽睡不著覺?”武王說:“告訴你:因為上天不肯享用殷家的祭祀,從姬發我未出生到現在這六十年,珍貴的麋鹿放在荒牧(比喻賢人被逐小人在朝),有害的蝗蟲漫山遍野(比喻災害嚴重民不聊生)。上天不保佑殷家,於是我們周家現在才能成就王業。上天扶建殷家的時候,他們登進任用名賢三百六十人,致使殷家的事業雖不甚昭顯但也沒有一下子就擯棄滅亡,一直到現在。我們周家還沒有確定能夠獲得上天的保佑,哪裏還有閑工夫睡覺!”武王接著說:“確定上天的保佑,讓民眾依從天子的朝廷,都要搜求出那些不順從天命的惡人,要跟殷王受一樣地懲處他們。日日夜夜辛苦操勞召徠賢人,以便安定我們西部地區,我隻有辦理好各種事情,直到使德教施於四方並放射出光明。從洛水河灣一直延長到伊水河灣,居地平易沒有險固,那是夏代舊的居住地。我南邊望到三塗,北邊望到太行山、恒山的邊鄙都邑,回過頭瞻望到黃河,審視出洛水、伊水兩岸,覺得它並不遠離天子的居室,是建都的好地方。”在洛邑規劃了營建周家的陪都然後離去。把馬匹縱放在華山的南麵,把牛放牧在桃林塞的舊墟一帶;讓軍隊放下幹戈等兵器,經過整頓後解散:向天下顯示不再用武了。


    武王已經戰勝殷家,這以後過了兩年,問箕子殷家滅亡的原因何在。箕子不忍敘說殷家的壞處,拿興存或滅亡國家的道理告訴武王。武王也感到難為情,因而就詢問了一些天地間自然規律的事。


    武王生了病。天下還沒有完全安集,輔佐的諸公感到恐懼,就恭敬虔誠地進行占卜,周公齋戒沐浴舉行消災除邪的儀式,願意以自身作抵押,去代替武王生病,武王的病情好轉。後來還是逝世了,太子誦繼承了王位,這就是成王。


    成王年少,周家剛剛安定天下,周公恐怕四方諸侯背叛周朝,自己於是代行政治權力主持國事。管叔、蔡叔等各個弟弟懷疑周公有野心,就和武庚一起作亂,背叛周朝。周公奉成王的命令,進行討伐,誅殺了武庚、管叔,流放了蔡叔。用微子開接續殷家後代,封國在宋。盡量收集殷家餘留的民眾,把他們封給武王的小弟名叫封的,封他為衛康叔。晉唐叔得到兩株苗合長一穗的嘉祥穀物,把它獻給成王,成王把它運到出兵征伐地轉送給周公,周公在東部土地上接受嘉祥禾苗,頌揚了天子的聖命。


    當初,管叔、蔡叔背叛周朝,周公去討伐他們,經過三年終於全部平定,所以最初寫作了《大誥》,其次寫作了《微子之命》,其次是《歸禾》,其次是《嘉禾》,其次是《康誥》《酒誥》《梓材》,說明寫作的事情經過記述在有關於周公的篇章內。


    周公行使政治權力經過七年,成王長大了,周公把行政權力交回給成王,麵朝北站在群臣的位置上。


    成王住在豐邑,派遣召公再次營建洛邑,順遂武王的遺旨。周公經過多次占卜並反複進行了視察,最終完成了營建工程,便在這裏安放下九鼎的傳國大寶。說:“這裏處在天下的正中,從四麵八方輸送貢品來的道路裏數都是一樣長。”就寫作了《召誥》《洛誥》。


    成王又把殷家遺留的舊民遷徙到洛邑附近的成周,周公拿成王的命令告誡他們,因而就寫作了《多士》《無逸》。


    召公擔任太保,周公擔任太師,向東去征伐淮夷民族,滅亡了奄國,把它的封君遷徙到薄姑。成王從奄國歸來,住在宗周,寫作了《多方》。


    已經廢黜了殷家的王命,襲擊了淮夷,回歸到王都豐,寫作了《周官》。重新正定了禮樂,各種製度同時都加以修改,因而百姓們互相和睦,頌揚太平的歌聲興起。


    成王已經討伐了東部的夷族,息慎部族就來慶賀,成王賞賜財物,並指令榮伯寫作了《賄息慎之命》。


    成王將要逝世,懼怕太子釗不能勝任王位,於是命令召公、畢公率領諸侯來輔助太子才讓他即位。成王已經逝世,召公、畢公率領諸侯,帶著太子釗去瞻仰先王祖廟,拿文王、武王能夠成就王業的不容易,來申誡訓告太子釗要致力於節儉,不要有無窮的欲望,要用篤厚誠信的態度登臨王位,這樣就寫了《顧命》。太子釗於是登位,這就是康王。


    康王登上王位,普遍告令四方諸侯,宣告了要用文王、武王的業績來勸勉他們,寫作了《康誥》。所以成王、康王的時代,天下非常安寧,刑罰棄置有四十多年都沒有使用。


    康王命令寫作策書的畢公,遷出成周的一部分民眾另行分居成新的裏社,形成可以起保護作用的成周郊區,寫作了《畢命》。


    康王去世,兒子昭王瑕即位。昭王的時候,文王、武王以來形成的周天子治理國家的優良政治方略也就是所謂王道已經衰微殘缺了。昭王到南方去視察一直不返回,結果死在江河水中。他死亡後沒有向四方諸侯發出訃告,是隱諱他的醜惡行為。讓昭王的兒子滿即位,這就是穆王。穆王登上王位的時候,年齡已經五十歲了。王道衰敗微弱,穆王閔惜文王、武王的治國方略殘缺,於是命令伯礒擔任管理周王生活和傳達命令的太仆正,告誡他要管理好國家的政事,這樣就寫下了《礒命》。國家重新獲得了安寧。


    穆王將要征伐犬戎。大臣祭公謀父進諫說:“不可以去征伐。先王們隻顯示德行卻不炫耀武力。凡是兵器平常是收藏著隻有適宜的時候才會動用,一動用就會顯示威嚴,有意地加以顯示就會形成玩弄輕忽,玩弄輕忽地動用武力就不會使人感到懼怕。所以歌頌周文公(周公旦諡文公)的詩說:‘收集好你的幹戈,用櫜收藏好弓箭,我所求的是美德,推廣它到全中國,定用王道保天下。’先王對於民眾,努力端正他的品德,純厚他的性情,豐富他的財求,充實他的器用,讓他們明白利害的方向,用禮法來教育他們,讓他們致力於興利而避免受害,心懷德政而畏懼威罰,所以先王才能保有世代業績並更加發展壯大。從前我家先王世代擔任農官,在虞、夏兩朝奔走效勞。及到夏代衰敗,放棄農業不致力於生產,我家先王不纜因此失掉了管理農事的官職,就自行逃竄到了戎狄民族地區,不敢荒怠自己的職業,經常維護先王的德行,遵循修治先王開創的事業,研習先王製訂的訓示典章,每天早晚都恭謹勤勉,用敦厚篤敬的態度嚴格遵守,用忠誠信服的精神時刻奉行。一代接一代繼承德政,不辱沒前代先王。到了文王、武王的時期,發揚前代的光明美德,再加上慈愛和祥的措施,敬事鬼神安定百姓,沒有人不是高高興興。商王帝辛對百姓犯有重大罪惡,普通百姓都不能忍耐,都高興擁護武王,以致用兵於商郊牧野。所以先王不是想要專意用武,用武是恭勤地憐恤百姓遭受的隱患而為他們除去禍害。先王的製度,天子邦畿中的內五百裏實行甸服,邦畿中的外五百裏實行侯服,侯服以外起武衛作用的地區實行賓服,夷蠻民族地區實行要服,再外的戎翟民族地區實行荒服(五服參見《夏本紀》)。甸服區的諸侯參與祭奠天子的父親和祖父,侯服區的諸侯參與祭奠天子的曾祖和高祖,賓服區的諸侯獻上祭品,要服區的諸侯負責納貢,荒服區的少數民族首領要承認周的正統表示臣服。甸服是每日參與祭祀,侯服是每月參與祭祀,賓服是每季貢獻祭品,要服是每年進行納貢,荒服是終身尊奉周王。先王推行這樣的祭祀製度,有諸侯不來參與日祭的就要先行修治誌意以責備自己,有不來參與月祀的就要修治號令,有不來奉送享獻的就要修治法典,有不來進貢的就要修治尊卑職貢的名號,有不來表示臣服的就要修治仁義禮樂製度等的文德,依次序修治成功了以上五個方麵還有不來的就要整頓刑罰。於是就有懲治不來參與日祭的,攻伐不來參與月祀的,親自出兵征討不來進獻時享的,責備不來按年納貢的,曉諭不來表示臣服的。於是就有刑罰的法規,有攻伐的兵員,有征討的武備,有用威嚴責備的命令,有文字告示的曉諭言辭。發布命令陳說言辭還有不到的,那還是自己在德行方麵增強修養,不要勤勞百姓讓他們去到遠方。所以近地的諸侯沒有不聽從的,遠方的民族沒有不臣服的。現在自從犬戎氏的兩位君主大畢、伯士終亡以後,犬戎氏的君主還是按照荒服的職分來表示臣服,天子您卻說‘我一定要按照不來依季進獻祭品的要求去征討他,並且要向他炫耀武力’,這豈不是廢棄了先王的遺訓,而先王的製度差不多都要困頓破壞嗎?我聽說犬戎民族樹立了敦厚的風尚,遵循祖先遺留下的傳統道德,而信守原則自始至終都非常純真堅定,他們已經有著可以抗禦我們的條件和基礎了。”穆王還是出兵去征伐了,得到犬戎本來可以職貢的四隻白狼、四隻白鹿回來了。從這以後荒服地區的民族再也不來臣服了。


    諸侯中間有不和睦的,輔相甫侯對穆王說,要製訂刑法。穆王說:“嗯,來!有封國有采地的臣民,告訴你們好的刑罰。在如今你們安定百姓,選擇什麽呢,不就是道德高尚的賢人嗎?嚴肅對待什麽呢,不就是五刑嗎?平居時考慮什麽呢?不就是量刑輕重要適宜嗎?原告被告都到齊了,獄官就要通過觀察辭、色、氣、耳、目五方麵審理案件。五方麵的審理檢查核實取得了驗證,就要按照墨、劓、臏、宮、大辟五種刑律進行判決。不能檢查核實不當用五種刑律,就要根據罪行的輕重處以五等罰金。處以罰金不能使被處人心服,就要按照五類過失來判決。五類過失這樣的弊病,即倚仗官勢,圖報恩怨,通過受寵女人接受說情,索賄受賄、徇私枉法等,都要察考核實,如果拿五過來出入人罪,就和犯人相當。判處五刑如果有懷疑之處可按五罰處治,判處五罰如果有懷疑之處可按五過處治,加以審慎考核就能得到其中的事理。檢查核實準確取證一定要有眾多的途徑,審理案件的時候一定要有共同辦案的人。沒有核實取證不要按疑問定案,嚴敬天威不要輕易判決。判處黥刑有可疑的地方就從輕處治,處以百鍰(黃銅,重六兩)的罰金,一定要檢查核實這個人所犯的罪才收取罰金。判處劓刑有可疑的地方就從輕處治,處以二百鍰的罰金,一定要檢查核實這個人所犯的罪行。判處臏刑有可疑的地方就從輕處治,處以五百鍰的罰金,一定要檢查核實這個人所犯的罪行。判處宮刑有可疑的地方就從輕處治,處以六百鍰的罰金,一定要檢查核實這個人所犯的罪行。判處死刑有可疑的地方就從輕處治,處以一千鍰的罰金,一定要檢查核實這個人所犯的罪行。處以墨(黥)刑這一類的犯罪條目是一千,處以劓刑這一類的犯罪條目是一千,處以臏刑這一類的犯罪條目是五百,處以宮刑這一類的犯罪條目是三百,判處死刑這一類的犯罪條目是二百:判處五種刑罰的條目總共是三千。”命名叫做《甫刑》。


    穆王在位五十五年,逝世。兒子共王鋢扈即位。


    共王在涇水上遊玩,密國諸侯康公跟從他,有三個女子私自投奔到他這裏,密康公的母親說:“一定要把她們送給共王。三隻獸就成群,三個人就成眾,三個女子就成粲(美女眾多)。國王打獵不獲取過多的野獸,諸侯行進不使眾人下車致敬,國王娶嬪妃不取同一家的三名女子。三人都是美麗的女子。大家把美麗的女子送給你,你有什麽樣的德行能夠承受?國王還不能承受,更何況你這樣的小人物呢!小人物擁有這些寶物,國家最終一定會滅亡。”康公不把三名美女獻出。過了一年,共王滅掉了密國。


    共王逝世,兒子懿王囏即位。懿王的時候,周家王室就開始衰敗,詩人作詩進行譏刺。


    懿王逝世,共王的弟弟辟方即位,這就是孝王。孝王逝世,四方諸侯重新扶立懿王的太子燮,這就是夷王。


    夷王逝世,兒子厲王胡即位。厲王登上王位三十年,貪好財利,親近榮夷公。大夫芮良夫向厲王進諫說:“王室難道將要卑弱嗎?那個榮公隻好獨占財利卻不了解會有大難。財利,是各種各樣的物品所產生出來的,是天地間到處所自然充有的,而想一個人獨占,這樣做的禍害就無窮了。天地間各種各樣的財物人人都將取得它的,怎麽可以獨占呢?獨占的結果所招來的怨怒非常多,又不防備大的禍難。拿這種獨占財利的思想教導您國王,國王您在位還能長久嗎?當天下人的國王,是要能夠引導人們獲得財利並把它均勻地分布給全國上下所有的人才行。讓神、人以及各種各樣物品無不得到最適中的處置,還每日都膽戰心驚,害怕怨恨會到來哩。所以《頌》詩說:‘具有文德的後稷,能夠相配天老爺,使我眾人立足生,莫不以您做準則。’《大雅》上說:‘普遍賜福成就周家。’這不是讓人人得到財利而害怕大難嗎?所以先王能夠創建周家的天下一直到現在。如今國王您去學獨占財利,難道是可以的嗎?普通民眾獨占財利,還把他叫做強盜,國王您也照著去做,來歸服您的人就會很少了。榮公假使被任用,周家一定會敗亡。”厲王不聽從芮良夫的勸諫,結果還是任命榮公做卿士,讓他掌權。


    厲王行為暴虐過分傲慢,國內的百姓到處議論厲王。卿士召公(即穆公虎)進諫說:“百姓承受不了您的暴虐政令啦。”厲王惱怒,找來衛國的一名巫士,讓他去監視那些議論的人,隻要發現了來報告,就都殺掉他們。這樣議論的人是少了,但四方諸侯也就不來朝拜了。


    三十四年,厲王更加嚴苛了,國內的百姓沒有誰敢發表意見,道路上相見也隻用目光示意。厲王高興,告訴召公說:“我能禁止議論了,人們於是不敢說三道四了。”召公說:“這是堵塞了言路。防範百姓的言論,超過了防範水患。水流被堵塞如果崩潰,傷害的人一定會更多,百姓也是像這樣。所以治理水害的人采取的措施是決通讓它疏導,治理百姓的人應采取的辦法是宣泄使言路暢通。所以天子處理政事,讓三公九卿直到一般官員都獻上詩篇諷刺政治,盲人樂官獻上樂曲,史官獻上史書,樂師進獻箴戒的言詞,沒有眸子的盲人朗誦三公九卿和一般官員獻上的詩篇,有眸子而失明的人誦讀箴戒勸導的語言,百官進諫,低賤的民眾向上間接傳達他們的意見,近侍的臣子盡規勸的職責,內外親屬大臣補救王的過失監察王的行動是非,太師太史施加教誨,朝中的耆(六十歲)艾(五十歲)老臣幫助修治,這以後再由王自己斟酌決定,所以各項政事都能順利施行而不悖亂。百姓能有口說話,就好比大地有山河,財利貨用從這裏產生出來;又好比大地有高原、低濕地、平原、灌溉地,衣材食物從這裏生長出來。口能夠暢通發表意見,趨善去敗的主張從這裏興起來。施行善政並防備敗壞,就是產生財利貨用衣材食物的重要途徑。百姓在心中思慮又從口中宣吐出來,是考慮成熟了以後才流露出來的。假若堵住他們的嘴,擁護您的人還能有幾個?”


    厲王不聽進諫。於是國內誰也不敢發表評論,經過三年,就相互結合發動叛亂,襲擊厲王。厲王出亡逃奔到彘地。


    厲王的太子名叫靜的匿藏在召公的家中,國中的百姓聽說了,就圍住他。召公說:“過去我曾經多次勸諫國王,國王不依從,以至於有了這次患難。現在殺了國王的太子,國王將會認為我把他當作仇敵而發泄怨恨憤怒吧?一個事奉君主的人,即使是處在危險之中也不仇視怨恨,受到責備也不發怒,更何況是事奉天子呢!”於是用他自己的兒子來頂替國王的太子,太子終於脫掉了包圍。


    召公、周公兩位輔相負責處理政事,這個期間的名號叫做“共和”。共和的十四年,厲王死在彘地。太子靜在召公的家中成長起來,二位輔相於是共同決定扶立他做國王,這就是宣王。宣王登臨王位,二相輔佐他,修治政事,效法文王、武王、成王、康王的優秀傳統風尚,四方諸侯重新宗奉周家王室。十二年,魯國武公前來朝拜。


    宣王不采取重視農事的態度不到千畝地方去耕種籍田,虢國的文公進諫說:“不可以不去耕種籍田。”宣王不聽。三十九年,在千畝地方交戰,宣王的軍隊被薑氏的一支戎族打敗而整體潰散了。


    宣王既然亡失了被薑戎打敗的處在江、漢之間的軍隊,於是在太原地區計點民眾數字準備征兵。大臣仲山甫進諫說:“民眾是不可以計點而征兵的。”宣王不聽勸諫,結果還是計點了民眾數字以便征兵。


    四十六年,宣王逝世,兒子幽王宮涅即位。


    幽王二年,西周都城附近的渭水、涇水、洛水三條河流的區域內都發生了地震。大夫伯陽甫說:“周家將要滅亡了。天地的自然之氣,不會失掉它的運行秩序;假若失掉了它的運行秩序,那是有人擾亂了它。陽氣伏在下麵不能排出,受到陰氣的逼迫不能上升,在這樣的情況下就有地震發生。現在三條河流區域內確實發生了地震,這是因為陽氣失掉了它在上的位置而被陰氣所鎮伏。陽氣失掉了它的位置而處在陰氣的下麵,河流的源泉一定會被堵塞;河流的源泉堵塞關係到立國的氣運,國家必定滅亡。水土氣息通暢濕潤可以生長作物來供民眾應用。土氣不能通暢濕潤,民眾就會缺乏財貨物用,不滅亡還等待什麽?從前伊水、洛水枯竭夏代就滅亡,黃河枯竭商代就滅亡。現在周家的德運就像夏、商二代的末年了,他國家河流的上源又被堵塞,堵塞水流一定會枯竭。一個國家的氣運必定依靠山川,山陵崩塌河流枯竭,這就是亡國的征兆。河流枯竭一定會引起山陵崩塌。假若國家滅亡不會超過十年,這是數起於一終於十至十又另起頭緒決定的。上天要拋棄哪個國家,它的滅亡就不會超過一紀(十年)。”正是這一年,渭水、涇水、洛水三條河流枯竭,岐山崩塌。


    三年,幽王寵愛褒姒。褒姒生了兒子伯服,幽王就想廢掉太子。太子的母親是申國諸侯的女兒,成為了幽王的王後。後來幽王得到了褒姒,非常喜歡她,就想廢掉申後,同時除去太子宜臼,再立褒姒做王後,讓伯服做太子。周朝的太史伯陽甫讀了有關曆史記載的書籍以後說:“周家要亡國了。”從前在夏後氏衰敗的時候,有兩條神龍降落在夏帝宮廷內自己說:“我們,是褒國的兩位先君。”夏帝占卜:殺掉它們,和趕走它們,和把它們留在宮廷內,三種情況都不吉利。再占卜,請求將它們的唾液留下收藏起來,就吉利了。於是陳列祭品並宣讀策文告訴神龍,神龍飛去而它們的唾液留下來了,用匣子藏起唾液並擦去它的痕跡。夏代滅亡,藏唾液的匣子傳給了殷家。殷代滅亡,又把這隻匣子傳給了周家。經過連續三代,誰也不敢打開這隻匣子。到了厲王的末年,打開匣子來觀看當中藏的唾液。唾液完全流落於宮廷的地麵上,不能除掉。厲王讓婦人們光著身子大聲吵嚷,流在地上的唾液就變化成了一隻黑色的類似蜥蜴的動物,因而進入了厲王的後宮。後宮一個已滿七歲的童妾遭遇上這隻動物,結果這個小女婢到了插簪子的成年時期,沒有丈夫就生下了小孩,她害怕就把小孩拋棄了。宣王的時期小女孩們唱歌謠說:“山桑做的箭弓箕木做的箭袋,實在是它們會亡掉周的國家。”於是宣王聽說了,有一對夫婦正是出賣這種箭弓箭袋的人,宣王派人要把他們抓起來殺掉。這對夫婦就在道路上逃跑,正好遇見了從前後宮那個小女婢所拋棄的妖孽孩子出現在道路上,聽到這個妖子夜晚啼哭,因為哀憐就把她收養下來。這對夫婦就跑掉了,奔逃到了褒國。褒國人有罪過,請求獻上這個小女婢所生下又拋棄了的女子給周王以贖免罪過。這個被拋棄的女子出自於褒國,這就是褒姒。當幽王三年的時候,幽王去到後宮,看見了褒姒就愛幸她,生下了兒子伯服。終於廢除了申後和太子,讓褒姒做皇後,伯服做太子。太史伯陽甫就說:“禍患形成了,已經是無可奈何了!”


    褒姒不喜歡笑,幽王想盡了各種辦法想讓她笑,不管怎麽做還是不笑。幽王在邊境上高築了烽火台和大的鼓風箱,如有敵寇到達就點燃烽火。四方諸侯們見到烽火都帶兵來到了,到了一看並沒有敵寇,褒姒於是大笑。這個做法能讓褒姒大笑幽王就非常高興,所以就多次點燃烽火。這樣以後失掉了信任,四方諸侯越到後來也就更加不帶兵來到了。


    幽王任命虢石父做卿士,執掌政治權力,國內的百姓都很怨恨。虢石父為人諂佞巧詐,善於奉承貪好財利,幽王卻信用他。他又參與廢掉了申後,除去了太子。申侯憤怒,聯合繒國、西方夷族犬戎來進攻幽王。幽王點燃烽火征求諸侯救兵,諸侯救兵沒有哪個來到的。就把幽王殺死在驪山腳下,俘虜了褒姒,將周朝的財物全部收取回到西方去了。於是四方諸侯就按照申侯的願望共同扶立原來幽王的太子宜臼,這就是平王,來供奉周家的祭祀。


    平王即位,把京城往東遷徙到洛邑,避免西方戎族的寇害。


    平王的時候,周朝王室衰敗微弱,諸侯互相之間強國兼並弱國,齊國、楚國、秦國、晉國開始強大,政治形勢由四方諸侯中的首領所左右。


    四十九年,魯國的隱公就君主之位。


    五十一年,平王逝世,太子癢父早已死亡。讓太子的兒子林即位,這就是桓王。桓王,是平王的孫子。


    桓王三年,鄭國的莊公來朝拜,桓王不以應有的禮儀相待。


    五年,鄭國怨恨,不經過周天子許可就直接用祊田斢換魯國的許田。許田(應為“田”),是周王賜給鄭國的在天子去祭祀泰山的時候用作鄭國協助天子祭祀的邑田。八年,魯國人殺了隱公,立了桓公。


    十三年,討伐鄭國,鄭國將領用箭射傷桓王,桓王離開鄭國回來。


    二十三年,桓王逝世,兒子莊王佗即位。


    莊王四年,周公黑肩想殺死莊王讓王子克(莊王的弟弟)即位。大夫辛伯報告給莊王,莊王殺了周公。王子克奔逃到了燕國。


    十五年,莊王逝世,兒子矨王胡齊即位。


    矨王三年,齊桓公開始稱霸。


    五年,矨王逝世,兒子惠王閬即位。


    惠王二年。當初,莊王的寵姬姚姓女子,生了兒子名叫頹,頹受到寵愛。等到惠王就位,強奪了他大臣毓的園地用作自己飼養動物的苑囿。所以大夫邊伯等五個人一起作亂,計劃召來燕國、衛國的軍隊,攻伐惠王。惠王逃奔到溫地,不久又居住在鄭國的櫟地。邊伯等扶立矨王的弟弟頹做國王。他們娛樂用盡了各種音樂舞蹈。鄭國、虢國的國君知道了都很憤怒。


    四年,鄭國和虢國的國君攻伐殺死了周王頹,重新送回惠王。惠王十年,頒布策令賜齊桓公做諸侯的首領。


    二十五年,惠王逝世,兒子襄王名叫鄭的即位。


    襄王的母親早已死去,後母叫惠後。惠後生了兒子叔帶,受到惠王的寵愛,襄王害怕他。三年,叔帶和戎族、翟族謀劃攻伐襄王,襄王就想誅殺叔帶,叔帶奔逃到了齊國。齊桓公派管仲到周去平定戎族,派隰朋到晉國叫他們討伐戎族來救援周家朝廷。襄王用對待上卿的禮節款待管仲。管仲推辭說:“臣下是個低賤的小官,還有天子任命的齊國守臣國氏、高氏兩位上卿存在。如果他們按照春秋朝聘的時節來承奉您王的命令,您還能用什麽禮節接待他們呢?我作為是您臣子齊侯的臣下冒昧地請求辭卻。”王說:“你是我舅父家的使者,我嘉獎你的勳勞,不要違背我的命令。”管仲最終受到下卿的禮儀款待回國了。九年,齊桓公去世。十二年,叔帶重新回到周家。


    十三年,鄭國攻伐小國滑國。襄王派大夫遊孫、伯服去替滑國講情,鄭國人把他倆囚禁起來。鄭文公怨恨周襄王進入鄭國巡狩而沒有把玉製酒杯送給鄭厲公,又怨恨周襄王偏向衛國和滑國,所以把伯服囚禁了起來。襄王發怒,將要利用翟族討伐鄭國。大夫富辰進諫說:“大凡我們周家向東遷都,依靠的是晉國、鄭國。子頹作亂,又是由鄭國平定的,現在能因為一點小怨就拋棄它嗎?”王不聽從。十五年,惠王派翟族軍隊來討伐鄭國。王感激翟族人,將要娶翟族女子做王後。富辰進諫說:“平王、桓王、莊王、惠王都受過鄭國對王室的勤勞,王拋棄親族,親近翟族,不可這麽做。”王不聽從。十六年,王貶黜了翟族王後,翟族人前來誅討,殺了大夫譚伯。富辰說:“我多次勸諫不聽從,如果這個時候不挺身而出,王會認為我在怨恨他吧?”於是就讓他的私家部屬去和翟族人進行拚死戰鬥。


    當初,惠王王後想讓王子叔帶即位,所以用她的親信去為翟族人開路,翟族人就進入了周家境地。襄王出逃奔走到鄭國,鄭國安置襄王居住在氾地。子帶立為國王,把襄王所貶黜的翟族王後娶過來和她一起居住在溫地。十七年,襄王向晉國報告情況緊急請求援救,晉文公出兵送襄王回周並誅殺叔帶。襄王於是給晉文公頒賜了用作憑信的玉器圭、祭祀用的香酒鬯、射箭用的弓矢,策命他為四方諸侯的首領,把河內地區讓給晉國。二十年,晉文公召去襄王,襄王和晉文公在河陽、踐土相會,四方諸侯都來朝拜,因為避忌以臣召君這樣的事實所以在文字書寫時隻是說“周天子在河陽巡視”。


    二十四年,晉文公去世。


    三十一年,秦穆公去世。


    三十二年,襄王逝世,兒子頃王壬臣即位。


    頃王六年,逝世,兒子匡王班即位。


    匡王六年,逝世,弟弟瑜即位,這就是定王。


    定王元年,楚莊王討伐陸渾地區的戎族,路過的時候駐紮在洛地,因為有取代周王朝的野心就派人詢問傳國寶九鼎的情況。定王派大夫王孫滿設法用言辭去應對,楚國的軍隊於是就離去了。十年,楚莊王圍攻鄭國,鄭國國君投降,不久又恢複了鄭國。十六年,楚莊王去世。


    二十一年,定王逝世,兒子簡王夷即位。


    簡王十三年,晉國殺死了他們的國君厲公,從周迎來了子周,立他做國君,就是悼公。


    十四年,簡王逝世,兒子靈王泄心即位。


    靈王二十四年,齊國的崔杼弑殺他們的國君莊公。


    二十七年,靈王逝世,兒子景王貴即位。


    景王十八年,王後所生的太子聖而過早去世。


    二十年,景王喜愛子朝,想立他做國君,正碰上自己逝世,子丐和他的親信同子朝爭著要做國君。國內的百姓扶立長子猛做國君,子朝就進攻殺死了猛。猛即位不久又被殺所以稱做悼王。晉國人又攻打子朝而讓丐即位,這就是敬王。


    敬王元年,晉國人要把敬王送進來,子朝已經自立為王,敬王不能送進來,居住在澤地。四年,晉國帶領諸侯國送敬王回到周,子朝降做臣子,諸侯國替周修築都城。十六年,子朝和他的親信們再次作亂,敬王逃奔去了晉國。十七年,晉定公又把敬王送回到周。


    三十九年,齊國田常殺死他的國君簡公。


    四十一年,楚國滅掉陳國。孔子去世。


    四十二年,敬王逝世,兒子元王仁即位。


    元王八年,逝世,兒子定王介即位。


    定王十六年,晉國韓、趙、魏三家滅掉了智伯,各自分有智伯原有的土地。


    二十八年,定王逝世,長子去疾即位,這就是哀王。


    哀王即位三個月,弟弟叔攻襲殺死哀王而自行即位,這就是思王。思王即位五個月,少弟嵬進攻殺害思王而自行即位,這就是考王。哀王、思王、考王這三個王都是定王的兒子。


    考王十五年,逝世,兒子威烈王午即位。


    考王分封他的弟弟在河南成周,這就是封邑號西周的桓公,用他來接續黑肩被殺以後便空缺了的周公的官職。桓公去世,兒子威公依傳代而即位。威公去世,兒子惠公依傳代而即位,於是封他的少子在鞏地來奉承周王,稱號叫東周惠公。


    威烈王二十三年,九鼎受到震動。策命韓、魏、趙做獨立的諸侯國。


    二十四年,逝世,兒子安王驕即位。這一年,強盜殺死了楚聲王。


    安王即位二十六年,逝世,兒子烈王喜即位。


    烈王二年,周的太史儋見到秦獻公說:“開始周是和秦國合在一起,而後來秦國因為被周平王封為諸侯就分別了,分別以後五百年要重新合在一起(指秦滅周),合在一起以後十七年成為霸王的人要出現了(指秦統一天下)。”


    十年,烈王逝世,弟弟扁即位,這就是顯王。


    顯王五年,向秦獻公表示道賀,獻公在諸侯中稱做方伯。九年,把祭祀周文王、武王的祭肉致送給秦孝公。二十五年,秦在周的中心地帶會見四方諸侯。二十六年,周把方伯的稱號正式送給秦孝公。三十三年,向秦惠王表示道賀。三十五年,把祭祀周文王、武王的祭肉致送給秦惠王。四十四年,秦惠王自稱王號。從此以後諸侯就都稱王號。


    四十八年,顯王逝世,兒子慎靚王定即位。


    慎靚王即位六年,逝世,兒子赧王延即位。


    周王赧的時候,東周公、西周公各自為政。周王赧把都城從成周遷到西周的王城。


    西周武公名共的太子死去,有五個庶子,沒有嫡子可立。司馬翦對楚王說:“不如用地資助公子咎,替他請求立為太子。”左成說:“不可以這樣做。周如果不聽從,這就使您的智謀受到困迫而和周的交往會更加疏遠了。不如請求周君想立哪個兒子做太子,用暗示的方式告訴司馬翦,司馬翦再請求讓楚國用土地來資助他。”果然立了公子咎做太子。


    八年,秦國進攻韓國宜陽,楚國救援宜陽。楚又因為周也出兵懷疑他是幫助秦國的緣故,將要攻伐周。著名策士蘇代替周遊說楚王說:“為什麽把周幫助秦國當作一種禍患呢?說周幫助秦國超過了幫助楚國的,是想讓周納入秦國的勢力,所以稱做‘周秦’。周知道它不可解脫,一定會納入秦國,這是幫助秦國取得周的最精妙的計策。替王您計謀的話,周幫助秦國因而善待它,不幫助秦國也同樣善待它,來讓它和秦國疏遠。周和秦國斷絕交往,一定會納入楚國了。”


    秦國借用西周與東周之間的道路,將要去攻伐韓國,周感到恐懼。借給秦國,畏怕韓國;不借,又害怕秦國。謀士史厭對周君說:“何必不派人去對韓公叔說‘秦國之所以敢於穿過周來攻伐韓國,是相信東周的緣故。您何必不給予周一些土地,派出可以作人質保證的使者去到楚國’,秦國一定懷疑楚國,不相信周,這樣韓國就不會受到攻伐了。又對秦國說‘韓國勉強給予周一些土地,便是讓秦國來懷疑周,周不敢不接受’。秦國一定沒有什麽托辭而讓周不接受,這樣就可以從韓國接受土地而又聽從秦國。”


    秦國召喚西周君,西周君害怕前往,所以派人對韓王說:“秦國召喚西周君,將要讓他派兵攻打您王的南陽,您王何必不出兵到南陽?周君將可以用您的出兵作為托辭對付秦國。周君不進入秦國,秦國也一定不敢越過黃河來攻打南陽了。”


    東周和西周之間開戰,韓國救援西周。有人替東周遊說韓王說:“西周是過去的天子的國家,有很多著名器物貴重寶玉。王您按兵不出動,可以施恩惠給東周,而西周的寶物一定可以盡歸韓國了。”


    王赧稱作名義上的周王。(此以下疑有脫漏。)


    楚國包圍韓國的雍氏,韓國向東周征取甲兵和粟糧,東周君恐懼,召來蘇代告訴他這種情況。蘇代說:“這件事有什麽可憂慮的!臣下我能夠讓韓國不來征取周的甲兵和粟糧,又能夠替您得到韓國的高都。”周君說:“您假若能做到,我將讓整個國家都聽您的。”蘇代去見韓國的相國說:“楚國包圍雍氏,預期三個月攻下來,現在五個月了攻不下來,這是楚國已經疲敝了。現在相國還去東周征取甲兵和粟糧,這是告訴楚國韓國感到疲敝了。”韓相國說:“很好。但是派去的使者已經出發了。”蘇代說:“何必不把高都給周?”韓相國非常惱怒地說:“我們不去東周征取甲兵和粟糧也算已經足夠了,什麽原因還要把高都給周?”蘇代說:“把高都給周,這是周反過來又投靠到韓國來了,秦國聽說了一定會對周特別憤怒,就不會和周通使往來,這是拿損失高都卻得到了一個完整的周國,為什麽不給?”相國說:“很好。”果真把高都給了周。


    三十四年,蘇厲對周君說:“秦國攻破了韓國、魏國,打敗了魏國將領師武,北邊取得了趙國的藺邑、離石的人,都是白起。這是他善於用兵,又有天命的幫助。現在他又帶著兵出了伊闕塞攻打梁國(即魏國),梁國被攻破那麽周就危險了。您何不派人遊說白起呢?說楚國有個養由基,是善於射箭的人。距離楊柳葉片一百步來用箭射,能夠百發百中。左右兩邊觀看的有數千人,都說他善於射箭。有一老夫出現在他身邊,說:很好,可以教你射箭的技術了。”養由基發怒,放開弓握住箭,說:客人怎麽能夠教我射箭呢?“客人說:不是我能夠教您支撐左手彎曲右手這樣的射箭姿勢。要說的是距離楊柳葉片百步遠而來射它,百發百中射著了它,不是看到射好了就趕快停手,過一陣子氣息衰弱力量疲倦,弓不正箭不直,射出一箭如果不中的話,百發百中的前功就盡棄了。”現在攻破韓國、魏國,打敗魏國將領師武,北邊取得趙國的藺邑、離石,您的功勞已經很多了。現在又帶著兵出伊闕塞,越過東周西周,背對著韓國,攻打梁國,一次舉戰不能成功,以前的功勞就全都拋棄了。您不如稱說有病而不帶兵出征。


    四十二年,秦國破壞了和魏國訂立的條約在華陽襲擊了魏國將領芒卯。馬犯對周君說:“請讓我去叫梁國來周的國都築城。”於是對梁王說:“周王憂懼秦國進攻等於身犯重病,假若死去,我馬犯作為周王的臣子一定也會死的。馬犯請求把九鼎寶器通過我納給您王,您王受到九鼎應當想辦法救援馬犯。”梁王說:“很好。”因為相信馬犯就給了他士卒,說是去戍守西周都城。因此去對秦王說:“梁國並不是要戍守西周都城,是將要攻伐周室而取九鼎寶器的,王您如果不信就試著出兵到邊境來觀望梁王的變化吧。”秦國果然出兵。又去對梁王說:“周王病得更嚴重了,馬犯請求以後有可以辦的時候再重新把九鼎寶器交給王。現在王您讓士卒到了周國,諸侯各國都生了疑心,以後您要辦什麽事將不會相信。不如讓這些士卒替周築城,來隱瞞平息事端。”梁王說:“很好。”就讓這些梁國士兵在周的國都築城。


    四十五年,周君到了秦國,客人對周的公子周最說:“您不如稱譽秦王的孝心,因而用周的應地作為秦王母親宣太後的保養地,秦王一定會高興,這樣您就有了秦國的交情。交情好了,周君一定認為是您的功勞。交情很壞,勸導周君進入秦國的人一定會有罪過了。”秦國進攻周,而周最對秦王說:“替王您出主意的話是不進攻周。進攻周,周的地方狹小實在是不能得到利益,在名聲上因為是進攻天子之國卻讓天下害怕。天下因為在名聲上害怕秦國,一定向東去和齊國聯合。軍隊因為進攻周而疲憊,又讓天下和齊國聯合,那麽秦國就不能稱王天下了。天下的人想疲憊秦國,就勸您王進攻周。如果秦國和諸侯都疲憊了,那麽您的教令就不能在諸侯之間施行了。”


    五十八年,韓國、趙國、魏國抗拒秦國。周讓它的相國到秦國去,因為秦國輕視周的相國,他半路上返回。客人對相國說:“秦國是輕視是重視相國還不能知道。秦國想了解韓、趙、魏三國的情勢。您不如趕緊去見秦王說‘請求把東方的變化講給王聽’,秦王一定會重視您。重視您,這就是秦國重視周,周因為您取得了秦國的重視;齊國重視周,那本來就有周聚在和好齊國,這樣周就可以經常不失掉強國的交往。”秦國相信周,發兵進攻韓國、趙國、魏國。


    五十九年,秦國攻取韓國的陽城、負黍,西周恐懼,背離秦,和東方諸侯國相約合縱,率領天下的精銳軍隊出伊闕塞攻打秦國,讓秦國不能夠通往陽城。秦昭王憤怒,派遣姓詉的將軍攻打西周。西周君奔走到秦國,叩頭接受罪罰,完全獻出它的土地三十六邑,人口三萬。秦國接受它的獻地和人口,歸還它的國君回周。


    周君、王赧去世,周家百姓就向東逃亡。秦國收取九鼎寶器,把西周公遷徙到 狐地方。這以後的七年,秦國的莊襄王滅亡了東、西周。東、西周的土地都並入秦國,周朝的國運已盡,再無人主持祭祀了。


    太史公說:學者們都說周討伐紂以後,就把京城設置在洛邑。綜合考察它的實際情況不是這樣。武王營建洛邑,成王讓召公占卜是否可以設置京城,結果隻把九鼎安放在這裏,而周王室重新設都城在豐、鎬。到了犬戎族打敗了幽王,周王室於是遷徙到洛邑。所說的周公“安葬在我們京都的畢地”,畢地就在鎬都東南的杜地當中。秦國滅亡了周。漢家興起九十多年以後,天子將要到泰山封禪,往東方去視察到了河南,搜求周家的後裔,封給它的後代姬嘉三十裏地,稱號叫周子南君,地位等同列侯,以便供奉他先祖的祭祀。


    (以上楊燕起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白話史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楊燕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楊燕起並收藏白話史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