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箏低垂著頭。


    夏日陽光從大殿外撒入,在佛前落下斜長的光影。


    謝箏就跪在陽光裏,可蕭嫻覺得心裏冷冰冰的,仿若一下子到了三九寒冬,連日光都不添絲毫暖意。


    畢竟是一夜家破人亡,謝箏比她還小幾個月,對父母的思念都深深壓在了心底裏吧……


    思及此處,蕭嫻眼眶微紅,沒有出聲催促,陪著謝箏又跪了一炷香。


    兩人從大殿出來,誰也沒有說話。


    蕭臨疑惑,低聲道:“嫻兒什麽時候這般誠心了?”


    蕭嫻嗔他:“為祖母祈福,怎能不誠心?我在明州數年,那裏佛寺興盛,多得是誠心人,我看得多了聽得多了,也就信了。”


    兄妹兩人絮絮說話,隨著知客僧往廂房去。


    左右四間,除了兄妹兩人的,另有兩間給了隨行的仆從仆婦。


    蕭嫻不歇午覺,用過了午飯,與謝箏一道在寺中行走。


    未免蕭臨擔憂,兩人也不去遠處,就在舍利殿西側的碑廊裏走動消食。


    碑廊不長不短,石碑上是百餘年間書法大家們的墨寶篆刻,蕭嫻喜好這些,一碑一碑看過去,格外仔細。


    謝箏的字是母親顧氏教的,幼年時,一筆一劃扶著寫,偏她性子跳脫,根本耐不住,剛起筆時還拘著,等過了兩年,龍飛鳳舞起來。


    顧氏無可奈何,請了謝慕錦來。


    謝慕錦看著謝箏的字哈哈大笑,說隨心之中自有風骨,雖不似閨中女子刻板規矩,但也獨具風味,隨她便好。


    從此謝箏寫字,愈發隨意,謝慕錦還給她尋過不少大家字帖,行書草書,隻叫她看風韻,不叫她習外形。


    因而她看得懂,卻從不會寫那些。


    再後來,那些字帖也隨著那一場大火燒成了灰燼……


    謝箏心中澀澀,看碑銘也不上心,隨意撇兩眼,直到她站在了一塊石碑跟前。


    那石碑在這一眾碑刻中顯得有些新,謝箏估摸它頂多二三十年,她看東西極快,即便是匆匆一眼,也能留下記憶。


    她下意識抬手,指腹擦在石碑上,用勁沿著刻印描畫。


    蕭嫻詫異,低聲問她:“你喜歡這字?”


    “喜歡的,”謝箏笑了,眉眼彎彎,掩了其中落寞,“父親的字,應當是臨的這一位吧……”


    謝家敗落得早,銀子家底都沒了,徒留書山,謝慕錦幼年開蒙,都是從祖上留下來的書山裏翻出來的三字經、百家姓。


    練字的時候,祖父挑的是舊都大儒柳澤的舊帖子。


    謝慕錦自始至終練的都是柳澤的字。


    等謝箏開始看字帖的時候,她說謝慕錦學了八九成。


    謝慕錦搖頭,他道:“這是柳先生年輕時的字帖,他如今的筆力,父親連皮毛都不及。”


    謝箏彼時不信,偏又無處尋找柳澤年老之後的墨寶,隻能把這事兒放下了。


    現在,看著這碑銘,她想,父親果真沒有誆她,也不是自謙,是真的不及柳先生的皮毛。


    她看向碑銘的落款:“正恩?”


    怎麽跟個法號似的?


    蕭嫻想了想,道:“寧國寺的住持大師法號正遠,這位正恩,許是住持大師的師兄弟?”


    謝箏心思一動。


    她為了玉佩來寧國寺,可到底來了之後要找誰,要問誰,她並沒有底。


    謝慕錦說,玉佩是一故人所留,而正恩的這一手字,分明就是柳大儒的筆跡,進步不少,但其中脈絡韻味是相同的。


    莫非所謂的故人,是柳大儒?


    若是寺中高僧,問一問僧人就能知道了。


    謝箏想著,偏過頭去,另碑廊的另一頭,一位婦人帶著個小丫鬟過來,細細一看,正是在山門外帷幔裏遇見過的那一位。


    兩廂一照麵,彼此皆怔了怔,複又笑著問安。


    “您也來看碑?”蕭嫻問道。


    婦人頷首:“我就愛好書寫,時不時來寺中小住,看一看石碑。”


    依著身份,婦人原本不想與蕭嫻攀話套近乎,但兩人都喜歡書畫,不由就聊到一塊去了,亦提起自家夫家姓鄭,在國子監裏做個五經博士。


    鄭夫人已經半百,鄭博士的年紀自然也不輕了,如今還做著從八品博士,可見學問不缺、官途不濟。


    蕭嫻怕家中身份唬住鄭夫人,便隻說父親在地方做官,外放有幾年了。


    鄭夫人的心思不在拉攏上,也就不多問,兩人隻談書畫,倒也其樂融融,直談到了蕭臨讓婆子來尋,這才不舍地一道往回走。


    待走到廂房外頭,鄭夫人不禁笑了,道:“我就住在最前頭,沿著廡廊走,到盡頭拐個彎兒,後頭第一間廂房。”


    如此看來,也就沒幾步路,實在是有緣了。


    到傍晚時,寺中響起晚課的鍾鼓聲,遙遙的,能聽見大殿裏僧人們誦經的聲音。


    謝箏站在廡廊下,聽著迎風吹來的聲音,心慢慢的就靜下來了。


    沈氏準備了不少素點心讓他們帶來,蕭嫻用了些,道:“你裝一些給鄭夫人送去。”


    謝箏應了,她有事情打聽,正好出去走動走動,便沒有讓婆子動手,各式點心都取了些,裝入盒子裏,親自提著去。


    鄭夫人的廂房裏點了香,味道並不濃鬱,清雅宜人。


    小丫鬟低聲道謝:“我們夫人在裏頭誦經。”


    謝箏抬眼看去,隻瞧見落地罩後頭跪在地上的鄭夫人的背影。


    廂房的布置大同小異,謝箏曉得,被落地罩擋住的位置擺的是尊觀音像。


    誦經之人講究,沒有念完回向文不好打斷起身,謝箏壓著聲兒,比劃道:“就一些點心,不要打攪夫人,我先走了。”


    小丫鬟連連點頭。


    謝箏出來,沒有回蕭嫻那兒,而是往前殿去。


    正是做晚課的時候,僧人多在大雄寶殿,離廂房最近的舍利殿附近沒什麽人。


    謝箏轉了一圈,才尋到一個六七歲的小和尚。


    “正恩大師如今在寺中修行嗎?”


    小和尚摸了摸光光的腦袋:“施主是說正恩師叔祖?師叔祖不在這裏,喏,沿著這裏往東邊走,從藏經閣後頭上去,他在上塔院。來回要半個多時辰,你現在去,天都要黑了。”


    正是日薄西山時,餘暉映在飛簷翹角上,如佛光萬丈。


    謝箏與小和尚確定碑廊裏的碑銘為正恩大師筆跡後,也沒有急著去上塔院。


    天色漸晚,隻在幾座大殿之中也就罷了,去後山上塔院,她不熟悉路,天黑行走不便。


    反正夏日裏天亮得早,明天早早起來過去,比夜裏安心。


    “我能參拜佛舍利嗎?”謝箏又問那小和尚。


    小和尚合掌道:“可以進去大殿,能不能參拜佛舍利,要看緣分。”


    謝箏淺淺笑了。


    仔細算起來,今夜應當是謝慕錦和顧氏的三七夜裏,父母突遭劫難,謝箏自顧不暇,這一路來,別說做七,她連替父母入殮都做不了。


    不能燒些紙錢,便在佛前拜一拜,以求超度。


    謝箏入了舍利殿,大殿之**奉舍利塔。


    她不知道自己是否有機緣,隻口誦六字大明咒,轉塔而行。


    繞了幾圈,終是在塔前跪下,合掌替父母祈求。


    日光隻餘幾縷,殿內漸漸暗了下來,謝箏正欲起身,突然聽見輕輕腳步聲停在了她的身後。


    謝箏心裏一驚,正要扭頭,眼前卻是一條白綾,橫在了她的脖子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棠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玖拾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玖拾陸並收藏棠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