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娜姐檢查了一下,竟然笑了說,“不是你的問題,他不過是暈血,昏過去了。”
“暈血?!這家夥,做了好事兒還弄得這麽狗血。不過還多虧了他了,也是見了鬼了,他什麽時候把炸藥放在那下麵的。”雲希明問。
“應該是剛才搬冰塊的時候吧。”我說。
“這東西不會再醒過來了吧?”雲希明問。
“它現在還沒有死,隻是沉在水裏,溺水而已,但是它一碰見水,是無論如何也抗拒不了的,所以盡管它不會遊泳,也不會離開那裏,直到倔強的死過去。”我說。
“那樣就好,那樣幾天。”雲希明說。
“這回還真是多虧了大哲了。”王娜姐說。
“可不是麽,要不是他,我現在究竟在大吃特吃了。”陸大叔說,“古話說大智如愚,一點也沒有錯,我看這個胖子,不錯。”
“大智若愚在《詞源》裏的解釋是:才智很高而不露鋒芒,表麵上看好像愚笨。出自宋蘇軾經進東坡文集事略二七賀歐陽少帥致仕啟:大勇若怯,大智若愚。同樣意思的還有大巧若拙。老子曰:********,大象無形,大至都是一個意思,隻是更能表現被形容者偉大可以掌控一切的一麵。大智若愚,若愚,已人理悟之境;但要大徹大悟,當需守愚,守者即修行,亦即功夫。理上之悟,是一悟,已近愚之境界;事上之悟,事事悟,時時醒,持守如一,乃一大智者。大智者,愚之極至也。大愚者,智之其反也。外智而內愚,實愚也;外愚而內智,大智也。外智者,工於計巧,慣於矯飾,常好張揚,事事計較,精明幹練,吃不得半點虧。內智者,外為糊塗之狀,上善斤斤計較,事事算大不算小,達觀,大度,不拘小節。智愚之別,實為內外之別,虛實之分。不過這一點還真不想是平日裏的大哲,平日裏,他搞笑幽默,這樣的事情竟然半點也不放在心上。”陸大叔說。
“大智若愚在生活當中的表現是不處處顯示自己的聰明,做人低調,從來不向人誇耀自己抬高自己,做人原則是厚積薄發寧靜致遠,注重自身修為、層次和素質的提高,對於很多事情持大度開放的態度,有著海納百川的境界和強者求己的心態,從來沒有太多的抱怨,能夠真心實在的踏實做事,對於很多事情要求不高,隻求自己能夠不斷得到積累。很多時候大智若愚伴隨的還有大器晚成,畢竟大智若愚要求的是不斷積累自己,就像玉坯不斷積累一樣,多年的積累所鑄就的往往是絕代珍品,出世的時候由於體積太大而需要精雕細琢,而不像外智那般的小玉一樣幾下子就可以雕琢出來馬上能夠拿到市場賣個好價錢,因而大器晚成之後往往都是無價之寶。所謂大智若愚者,外表普通,內涵豐富,這才是真正的智者。胖子雖然生性頑劣,但是多次拯救我們與為危難之中,這正是他做人的之後所在。”雲希明檢討說。
“別看大哲平日裏總是傻頭傻腦的,關鍵時刻總是拯救我們。剛才的這個****按的實在是棒極了。”陸大叔說,如此看來這胖子也算得上是獨具慧根,悟性頗高了。”
“梵語說,慧根為二十二根之一,五根之一。觀達真理,稱為慧;智慧具有照破一切、生出善法之能力,可成就一切功德,以至成道,故稱慧根。‘言信根者,於境決定,名之為信;信能生道,故名信根。言慧根者,於法觀達,目之為慧,根同前釋。然而悟性,悟性是一種超常的直覺。悟性人人有,它不立文字,不依理性,隻可意會,無法言傳,書不能盡言,言不能盡義,它是與規律的一種自然妙合,發問題之宗旨,感現象之根源。科學家發明創造,文學家吟詩作賦,家獨具匠心都是在開悟之後,即有所得。悟性是一種智慧的體現。聰明人一撥三轉,糊塗人捧打不回,這就是有無悟性的區別,智慧有大小,悟性同樣也有大小之分,悟性高,知天曉地,明古道今,運籌帷幄,決勝千裏之外。悟性是一種境界的體驗。有悟性的人,其層次不斷攀升,每有所悟,便有喜愉。悟有頓悟和漸悟之別。頓悟,當下了然,直指人心。漸悟是要經過許多過程,才見真如的。無論是頓悟、漸悟,都是一種超越自我,一次身心的洗理,妙在其中,難以盡言。胖子確實有這樣的潛質。
“悟性和慧根一詞有異曲同工之妙,說的意思都差不多,都是說一個人的智慧非同尋常。悟性是將已有的經驗嫁給了觸類旁通的思維方式!常常說某個人悟性好,重在表現理解一件事或物或某種抽象的東西時的速度快,而快的前提是取決於這個人已有的經驗知識足夠的多,並且必須具備觸類旁通的思維方式。悟性是指對事物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悟性隻有一個功能,即直接認識因果關係,由效果過渡到原因,由原因過渡到效果。而真實世界的直觀、及一切聰明、機智、發明、天才等,盡管在應用上多種多樣,可很顯然都是這單一功能的諸多表現。缺乏悟性在本意上就叫做癡呆,也就是應用因果律時的遲鈍,是在直接掌握原因效果連鎖和動機行為連鎖時的無能。悟性是突然的領悟或者是如佛家所說豁然開朗。這胖子看上去可笑滑稽,時常犯一些低級錯誤,但是卻又總在關鍵的時候心細如發,實在難得。”陸大叔說。
“希明,陸大叔,你們誇他可以,但是能不能不要說的這麽誇張,我都聽不下去了。再說,你,大哲,你還要在地上裝死裝多久?”我問。
“哎呀哎呀,難得他們這麽玩命的誇我,你就不能讓我多享受一會兒?”大哲抱怨著爬了起來。
“好你個胖子,你敢騙我。”雲希明惱怒地說。
“好了,別爭了,趕緊離開這裏比較要緊。”我說。
“陰陰,我找到了開門的機關。”阿羅在那邊喊道,原來機關是一塊雙麵牆板,當下大家相互攙扶著走了進去。
我原本以為那邊應該到了左慈的主墓室,誰知道卻又是一間空墓室,隻是牆上畫滿了壁畫。
“陰陰,這牆上畫了些什麽?”王娜姐問我。
“看上去,有點像是某種祭祀。”我說。
第五百三十三章 祭(上)
“陰陰,希明,你們總說祭祀祭祀的,到底什麽是祭祀?”王娜姐問。
“祭祀是華夏禮典的一部分,是儒家禮儀中主要部分,禮有五經,莫重於祭,是以事神致福。祭祀對象分為三類:天神、地祇、人鬼。天神稱祀,地祇稱祭,宗廟稱享。古代中國,神不歆非類,民不祀非族,祭祀有嚴格等級。天神地祇由天子祭。諸侯大夫祭山川。士庶隻能祭己祖先和灶神。清明節、端午節、重陽節是祭祖日。祭祀也意為敬神、求神和祭拜祖先。原始時代,人們認為人的靈魂可以離開軀體而存在。祭祀便是這種靈魂觀念的派生物。最初的祭祀活動比較簡單,也比較野蠻。人們用竹木或泥土塑造神靈偶像,或在石岩上畫出日月星辰野獸等神靈形象,作為崇拜對象的附體。然後在偶像麵前陳列獻給神靈的食物和其它禮物,並由主持者祈禱,祭祀者則對著神靈唱歌、跳舞。祭祀禮節祭品有一定的規範。舊俗備供品向神佛或祖先行禮,表示崇敬並求保佑。”雲希明說。
“說到底,這樣的祭祀就是一個心理安慰吧,其實並沒有什麽實質性的所指吧?”王娜姐問。
“也並不是這樣。”我說,“祭祀的對象就是神靈,神靈的產生是有其發展過程的。在人類的童年時代,人們思維簡單,富於幻想,對於自然物和一切自然現象都感到神秘而恐懼。天上的風雲變幻、日月運行,地上的山石樹木、飛禽走獸,都被視為有神靈主宰,於是產生了萬物有靈的觀念。這些神靈既哺育了人類成長,又給人類的生存帶來威脅;人類感激這些神靈,同時也對它們產生了畏懼,因而對這眾多的神靈頂禮膜拜,求其降福免災。人類對自身的生老病死、幻覺夢境,也是難以理解的。古代先民相信,人死後其靈魂有一種超自然的能力,人的靈魂能與生者在夢中交流,並可以作祟於生者,使其生病或遭災。這種敬畏眾神的心理便是祭祀行為產生的重要因素。萬物有靈形成多神崇拜,中國古代宇宙觀最基本的三要素是天、地、人,《禮記·禮運》稱:夫禮,必本於天,肴於地,列於鬼神。《周禮·春官》記載,周代最高神職大宗伯就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示之禮。《史記·禮書》也說: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師,是禮之三本也。”
“後來的儒教也有自己的神明。”雲希明說,“儒教的祭祀對象分為天神、人鬼和地祇。儒教百神,組成像人間官僚係統那樣的等級體係。每個神的品級、爵位,一般說來,是由儒者規定的,並載入國家祀典。平素,它們依照規定,享受一方祭祀,如同諸侯的有封地和食邑;大祭時,則依品級配享、從祀於天壇之上。不入祀典的,被稱為淫祀。以共皇天、上帝、社稷、寢廟、山林、名川之祀。非其所祭而祭之,名曰淫祀。淫祀無福。”
“原來祭祀還有這麽多講究,我還以為隨便擺幾碗米飯,弄點酒,就是祭祀了呢。”王娜姐說。
“當然不是。”雲希明說,“最初的祭祀活動比較簡單,也比較野蠻。人們用竹木或泥土塑造神靈偶像,或在石岩上畫出日月星辰野獸等神靈形象,作為崇拜對象的附體。然後在偶像麵前陳列獻給神靈的食物和禮物,並由主持者祈禱,祭祀者則對著神靈唱歌、跳舞。進入文明社會後,物質的豐裕,使祭祀禮節越來越複雜,祭品也越來越講究,並有了一定的規範。”
“像你說的那種就是用東西來祭祀,也叫獻祭。”我說,“祭祀神靈,是以獻出禮品為代價的。人們對神靈的歸順,可以跪拜叩頭,可以焚香燃紙,但對神靈來說最實惠的祭祀方式還是獻上祭品。人有七情六欲,神靈也是如此。人們既然對神靈有所祈求,理應舍得拿出自己最好的東西祭獻,以博得神靈的歡心。但人的喜好不一,不同的神靈也各有自己的口味,所以祭品多種多樣。”
“有的階段流行獻食。”雲希明接過話頭,“民以食為天,最初的祭祀以獻食為主要手段。《禮記·禮運》稱:夫禮之初,始諸飲食。其燔黍捭豚,汙尊而抱飲,蕢桴而土鼓,猶可以致其敬於鬼神。意思是說,祭禮起源於向神靈奉獻食物,隻要燔燒黍稷並用豬肉供神享食,鑿地為穴當作水壺而用手捧水獻神,敲擊土鼓作樂,就能夠把人們的祈願與敬意傳達給鬼神。研究文字的起源也會發現,表示祭祀的字多與飲食有關。在諸多食物中,又以肉食為最。在原始采集和狩獵時代,肉食是人們拚著性命獵來的。當原始農業和畜牧業發展起來時,肉食仍極為寶貴。孟子構想的理想生活,就以70歲能吃上肉為重要標準,弟子拜師的禮物也不過是兩束肉幹,可見肉食的難得。正因為如此,肉食成為獻給神靈的主要祭品。古代用於祭祀的肉食動物叫犧牲,指馬、牛、羊、雞、犬、豕等牲畜,後世稱六畜。六畜中最常用的是牛羊豕三牲。魚兔野味也用於祭祀,但不屬犧牲之列。祭祀也有用人的,但人本身不叫犧牲,古書隻說用人,不說人牲。作為祭品的食物除犧牲外,還有糧食五穀,稱粢盛。鮮嫩的果品蔬菜在民間祭祀中也是常用的祭品,《詩經》中屢屢提及;佛教傳入中國後,齋祭中果品更豐。另外,酒也是祭祀神靈的常用祭品。”雲希明一邊給自己包上一塊幹淨的紗布一邊說。
“還有的用玉帛,神講究衣著飾物,祭品中少不了玉帛。《左傳》載: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墨子·尚同》雲:其事鬼神也,圭璧幣帛,不敢不中度量。玉帛包括各種玉製禮器和皮帛,這是食物之外最常用的祭祀手段,玉在祭祀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周禮》裏有記載以玉做六器以禮天地四方之說。玉是貴族佩帶的寶物。在缺少金銀飾品的古代,玉是十分名貴的。佩玉,成為貴族特有的標誌,在漢代有君子玉不去身之說,有用玉作符節、印信,十分貴重。玉的禮儀製度在這時候空前發展!人們把玉視為美好的代名詞,連想象中天神的居處也稱為玉台。帛,是絲織物的總稱,是貴族用於禦寒蔽體的生活資料。古代普通人僅能以葛麻為衣,《左傳》記述的衛文公也不過以帛作冠,帛在古代是極為珍貴的。正因為玉帛的稀罕與貴重,古人祭祀時以玉帛為祭品。”
“也不是所有的都這般省事。”我說,“也有用人的!人以人做祭品祭獻神靈,古書稱用人,後世稱人祭。人祭,不僅在原始宗教中有過,而且在往後發展階段的宗教中也有過,這是宗教史上最黑暗的一頁。人祭起源於原始社會的部落戰爭。那時生產力水平低下,人的價值不能體現。戰爭中的俘虜,女性可以供人玩弄,兒童可能被收養入族,而成年男子都被殺祭神靈。商代的人祭之風熾盛,其用人之多,手段之殘,不僅有大量卜辭記述,而且有考古遺跡證明。人祭的形式有火燒、水溺、活埋、刺喉瀝血和砍頭,甚至於把人剁成肉,蒸為肉羹。春秋時代的人祭現象雖不象商代那樣觸目驚心,殘不忍睹,但也並不罕見。《左傳·昭公十年》載:魯國季平子用人於亳社,《昭公十一年》也記述,宋公使邾文公用鄫子於次雎之社。《史記·秦本紀》說秦穆公將以晉君祠上帝,《陳涉世家》也稱:為壇而盟,祭以尉首。人做為祭品的另一現象是為男神提供美女。當青銅時代的廝殺開始後,婦女由於體力上的缺欠,失去了母係氏族時期的尊位,漸次淪為男性的奴隸,其生產、生殖能力也被貶到次要地位。相反,女性的美迎合男性統治者的需要被片麵強調起來,麵目姣好的女奴成為****的犧牲品。為了滿足想象中的神靈貪戀女色的*,產生了以美女為祭品的習俗。不論殺死、活埋、淹死,都是以美色娛神的表現。名義上是讓她們的靈魂去做神靈的妻妾,實際上是供神靈玩弄。古籍載,秦靈公時曾經用公主妻河,而戰國時魏國鄴地河伯娶親的鬧劇更是有力的證明。人祭中還有以童男童女祭神靈的現象。以童年人體作祭品,一是由於童體肉嫩,二是基於神仙喜歡兒童,兒童天真無邪,純潔無瑕,這正與仙家淩空禦風、長生不老的追求相關聯。”
“還有就是用血。血,是一種特殊的祭品。古人相信,血是有靈魂的,血能維持人或動物的生命,一旦失血,就意味著受傷甚至於死亡,好像血有一種神奇的力量。作祭品的血有人血,也有牲血。佤族有獵人頭作祭品的習俗,獵頭的血跡就有神秘的意義,獵頭血摻以灰燼和穀種播進地裏,認為這樣能促進穀物的生長。錫伯族祭祀地神時,就把殺豬後的豬血灑在地裏。一些彝族人祭地時,以雞毛醮血沾在象征土地神的樹枝上。”我說。
“我天,這也太可怕了。”王娜姐說。
“物品還是其次,祭祀的手段才更為殘忍。”我說。
第五百三十四章 祭(下)
“手段?還有更恐怖的麽?就聽你剛才說的就已經夠恐怖了。”王娜姐說。
“自古以來對祭品的處理方式簡直是多種多樣,祭品的種類如此豐厚,對於不同的祭品,古人就會采用不同的處理方式。比如說燔燒,祭天神使用。西周以前關於天的觀念還不明確,在各種天體神靈中,日神最受重視。甲骨文有出入日,歲三牛的記載,可見當時每天都要舉行迎接日神和恭送日神的儀式,且有在儀式上殺牛和殺羊以作犧牲的事情。周代開始,對天的崇拜從自然崇拜中突出出來,朝迎夕送日神之禮不再舉行,祭天之禮,兼及三望,即將日神視為天帝的屬神,祭天時兼及之。祭天的方法,據《禮記·祭法》所說,是燔柴於泰壇。實際上,除天帝、日神之外,祭祀天上其他神靈也用此法,《周禮·春官》中有以實柴祀日月星晨之說。實柴是指將牲玉等品加於柴上。在古人看來,天神在上,非燔柴不足以達之,燔祭時煙氣升騰,直達高空,容易被天神接受。”我說。
“還有灌注,是祭地神使用。《周禮·大宗伯》說:以血祭祭社稷。血祭的方法,據清人金鶚在《求古錄·燔柴瘞埋考》中解釋:血祭,蓋以滴血於地,如鬱鬯之灌地也。可見灌祭就是把用來祭祀地神的血和酒灌注於地,血、酒很快就滲透到地下,人們認為這樣可以達之於神。《禮記·郊特牲》載:周人尚臭。灌用鬯臭,鬱合鬯,臭陰達於淵泉。灌以圭璋,用玉氣也。既灌,然後迎牲,致陰氣也。臭指香氣,周人降神以香氣為主,所以獻神之前先灌鬯酒,用香氣濃鬱的鬱香草調和鬯酒,香氣就能隨著灌地通達於黃泉。灌鬯用的勺以圭璋為柄,是為了發揮玉的潤潔之氣。”我繼續說。
“還有瘞埋,就是挖坑將祭品埋沒,祭山神和地神使用。”雲希明補充說,“《山海經》中保存著豐富的山神崇拜資料,如《南次二經》之首:其神狀皆龍身而鳥首,其祠,毛用一璧瘞,糈用稌。《北山經》之首:其神皆人麵蛇身,其祠之,毛用一雄雞、彘,瘞,吉玉用一圭,瘞而不糈。在《山海經》所列各種山神的祭法中,瘞埋占絕大多數。祭地神時除將血、酒灌注於地,其他祭品則要挖坑瘞埋。《禮記·郊特牲》孔穎達疏:地示在下,非瘞埋不足以達之。也就是說,隻有將祭品埋於地下,地神才會知道人們正在祭祀他,才能接受祭品。”
“另外沉沒也是常見的手段,是祭水神使用。《竹書紀年》、《帝王世紀》等書中有帝堯沉璧於洛水以祭洛神的記載,這可能出於傳說。但甲骨文提供的材料是確鑿可信的。甲骨中有這樣的記載:求年於河,尞三牢,沉三牛,俎牢。考究其字形,沉字正是把牛或羊沉入川中的象形。而且,用人祭河神的記載在甲骨文中也有所見。如丁已卜,其尞於河,牢,沉嬖,辛醜卜,於河妾。嬖、妾就是作為犧牲的女子,將其沉入河中祭神,這實際上就是後世所說的河伯娶婦。周代以後,沉祭仍很盛行。《周禮·大宗伯》謂:以狸沉祭山川林澤。鄭玄注釋說:祭山林曰埋,川澤曰沉。《儀禮·覲禮》也說:祭川,沉。水神居住在水下,將祭品沉入水中,容易被水神接受。”雲希明說。
“再就是懸投,這是祭山神使用的。懸又叫升,就是把物品懸掛起來禮神。《儀禮·覲禮》說:祭山丘陵,升。《爾雅·釋天》也說:祭山曰庪縣。《山海經·中山經》記祭祀自甘棗之山至於鼓鐙之山。諸山神的禮儀是,毛太牢之具,縣以吉玉,即將祭品用玉懸掛起來。投就是將祭品投放於山中地上。《山海經·北次二經》記祭祀,自管涔之山至於敦題之山,諸山神的禮儀是:毛用一雄雞、彘、瘞,有一璧一圭,投而不糈。即將祭祀用的璧和玉投擲遠處,而不陳列祭具。除此之外還有各式各樣五花八門的處理祭品的手段,不勝枚舉。”雲希明說。
“哪止五花八門,簡直就是駭人聽聞,令人毛骨悚然。”陸大叔走過來感慨道。
“大家的情況怎麽樣?”我問。
“放心吧,都沒事,都是輕傷,沒有大礙。”陸大叔說。
“陰陰,祭祀不都是非常正式的麽,我看這個壁畫畫的,怎麽是在墳墓裏?”王娜姐問。
“祭祀的場所也很有講究,並不都是體麵的場所。”我說,“祭祀,總要在某些地點舉行。早期的祭祀沒有固定的場所,隨時隨地均可祭獻。隨著祭祀規範化,逐步出現了固定的場所。最初的祭祀場所是比較簡單的。如祭天,或在高山上,或在大樹下,或在水邊,或在杆下。後來為了表示對神靈的虔誠,便修建了神廟或祭壇。祭祀場所主要有以下幾種:第一平地,這是最原始最簡單的祭祀場所。古人認為,最重要的祭祀,祭祀場所反而最質樸,往往不用封土作壇,隻把一塊平地掃除幹淨即可祭祀,古人稱之為墠。《禮記·禮器》稱:至敬不壇,掃地而祭。《禮記·祭法》說:除地為墠。第二壇,《禮記·祭法》注:封土為壇,即用土石堆砌成一個高出地麵的祭壇。因祭祀對象不同,壇有不同的形狀。祭天用圓壇,古稱圓丘;祭地用方壇,古稱方丘。壇的高度和寬度因時間、地點、等級而不相同。壇和墠通常位於城郊,偶爾也有設於山上的。秦漢封禪禮,就是在泰山頂封土為壇以祭天,叫封;又在梁父山掃地為墠以祭地,叫禪;合稱為封禪。第三是平坑,就是在地上挖一個大平坑作祭壇,古人稱坎。《禮記·祭法》說:掘地為坎。《禮記·祭義》稱:祭日於壇,祭月於坎。壇與坎是相對的,壇高起為陽,坎下陷為陰。第四是宮廟,在壇或墠的基礎上又築牆蓋屋,即成為宮;宮中陳列上祭祀對象以後,就成為廟。宮廟最初隻是為人神而建造的,後來許多神靈有了廟,如土地廟、龍王廟、城隍廟等等。但社壇上不得蓋房,否則被視為喪國之社。還有就是墳墓,在墳場墓地祭祀神靈是較原始樸素的方法,它多用於祭祀祖先神。古人認為,到墳墓祭祀離祖先最近,祖先神聽得最清楚。《禮記·檀弓下》記載:孔子出外遊說時,去國則哭於墓而後行,返其國不哭,展墓而入。”我解釋道。
“暈血?!這家夥,做了好事兒還弄得這麽狗血。不過還多虧了他了,也是見了鬼了,他什麽時候把炸藥放在那下麵的。”雲希明問。
“應該是剛才搬冰塊的時候吧。”我說。
“這東西不會再醒過來了吧?”雲希明問。
“它現在還沒有死,隻是沉在水裏,溺水而已,但是它一碰見水,是無論如何也抗拒不了的,所以盡管它不會遊泳,也不會離開那裏,直到倔強的死過去。”我說。
“那樣就好,那樣幾天。”雲希明說。
“這回還真是多虧了大哲了。”王娜姐說。
“可不是麽,要不是他,我現在究竟在大吃特吃了。”陸大叔說,“古話說大智如愚,一點也沒有錯,我看這個胖子,不錯。”
“大智若愚在《詞源》裏的解釋是:才智很高而不露鋒芒,表麵上看好像愚笨。出自宋蘇軾經進東坡文集事略二七賀歐陽少帥致仕啟:大勇若怯,大智若愚。同樣意思的還有大巧若拙。老子曰:********,大象無形,大至都是一個意思,隻是更能表現被形容者偉大可以掌控一切的一麵。大智若愚,若愚,已人理悟之境;但要大徹大悟,當需守愚,守者即修行,亦即功夫。理上之悟,是一悟,已近愚之境界;事上之悟,事事悟,時時醒,持守如一,乃一大智者。大智者,愚之極至也。大愚者,智之其反也。外智而內愚,實愚也;外愚而內智,大智也。外智者,工於計巧,慣於矯飾,常好張揚,事事計較,精明幹練,吃不得半點虧。內智者,外為糊塗之狀,上善斤斤計較,事事算大不算小,達觀,大度,不拘小節。智愚之別,實為內外之別,虛實之分。不過這一點還真不想是平日裏的大哲,平日裏,他搞笑幽默,這樣的事情竟然半點也不放在心上。”陸大叔說。
“大智若愚在生活當中的表現是不處處顯示自己的聰明,做人低調,從來不向人誇耀自己抬高自己,做人原則是厚積薄發寧靜致遠,注重自身修為、層次和素質的提高,對於很多事情持大度開放的態度,有著海納百川的境界和強者求己的心態,從來沒有太多的抱怨,能夠真心實在的踏實做事,對於很多事情要求不高,隻求自己能夠不斷得到積累。很多時候大智若愚伴隨的還有大器晚成,畢竟大智若愚要求的是不斷積累自己,就像玉坯不斷積累一樣,多年的積累所鑄就的往往是絕代珍品,出世的時候由於體積太大而需要精雕細琢,而不像外智那般的小玉一樣幾下子就可以雕琢出來馬上能夠拿到市場賣個好價錢,因而大器晚成之後往往都是無價之寶。所謂大智若愚者,外表普通,內涵豐富,這才是真正的智者。胖子雖然生性頑劣,但是多次拯救我們與為危難之中,這正是他做人的之後所在。”雲希明檢討說。
“別看大哲平日裏總是傻頭傻腦的,關鍵時刻總是拯救我們。剛才的這個****按的實在是棒極了。”陸大叔說,如此看來這胖子也算得上是獨具慧根,悟性頗高了。”
“梵語說,慧根為二十二根之一,五根之一。觀達真理,稱為慧;智慧具有照破一切、生出善法之能力,可成就一切功德,以至成道,故稱慧根。‘言信根者,於境決定,名之為信;信能生道,故名信根。言慧根者,於法觀達,目之為慧,根同前釋。然而悟性,悟性是一種超常的直覺。悟性人人有,它不立文字,不依理性,隻可意會,無法言傳,書不能盡言,言不能盡義,它是與規律的一種自然妙合,發問題之宗旨,感現象之根源。科學家發明創造,文學家吟詩作賦,家獨具匠心都是在開悟之後,即有所得。悟性是一種智慧的體現。聰明人一撥三轉,糊塗人捧打不回,這就是有無悟性的區別,智慧有大小,悟性同樣也有大小之分,悟性高,知天曉地,明古道今,運籌帷幄,決勝千裏之外。悟性是一種境界的體驗。有悟性的人,其層次不斷攀升,每有所悟,便有喜愉。悟有頓悟和漸悟之別。頓悟,當下了然,直指人心。漸悟是要經過許多過程,才見真如的。無論是頓悟、漸悟,都是一種超越自我,一次身心的洗理,妙在其中,難以盡言。胖子確實有這樣的潛質。
“悟性和慧根一詞有異曲同工之妙,說的意思都差不多,都是說一個人的智慧非同尋常。悟性是將已有的經驗嫁給了觸類旁通的思維方式!常常說某個人悟性好,重在表現理解一件事或物或某種抽象的東西時的速度快,而快的前提是取決於這個人已有的經驗知識足夠的多,並且必須具備觸類旁通的思維方式。悟性是指對事物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悟性隻有一個功能,即直接認識因果關係,由效果過渡到原因,由原因過渡到效果。而真實世界的直觀、及一切聰明、機智、發明、天才等,盡管在應用上多種多樣,可很顯然都是這單一功能的諸多表現。缺乏悟性在本意上就叫做癡呆,也就是應用因果律時的遲鈍,是在直接掌握原因效果連鎖和動機行為連鎖時的無能。悟性是突然的領悟或者是如佛家所說豁然開朗。這胖子看上去可笑滑稽,時常犯一些低級錯誤,但是卻又總在關鍵的時候心細如發,實在難得。”陸大叔說。
“希明,陸大叔,你們誇他可以,但是能不能不要說的這麽誇張,我都聽不下去了。再說,你,大哲,你還要在地上裝死裝多久?”我問。
“哎呀哎呀,難得他們這麽玩命的誇我,你就不能讓我多享受一會兒?”大哲抱怨著爬了起來。
“好你個胖子,你敢騙我。”雲希明惱怒地說。
“好了,別爭了,趕緊離開這裏比較要緊。”我說。
“陰陰,我找到了開門的機關。”阿羅在那邊喊道,原來機關是一塊雙麵牆板,當下大家相互攙扶著走了進去。
我原本以為那邊應該到了左慈的主墓室,誰知道卻又是一間空墓室,隻是牆上畫滿了壁畫。
“陰陰,這牆上畫了些什麽?”王娜姐問我。
“看上去,有點像是某種祭祀。”我說。
第五百三十三章 祭(上)
“陰陰,希明,你們總說祭祀祭祀的,到底什麽是祭祀?”王娜姐問。
“祭祀是華夏禮典的一部分,是儒家禮儀中主要部分,禮有五經,莫重於祭,是以事神致福。祭祀對象分為三類:天神、地祇、人鬼。天神稱祀,地祇稱祭,宗廟稱享。古代中國,神不歆非類,民不祀非族,祭祀有嚴格等級。天神地祇由天子祭。諸侯大夫祭山川。士庶隻能祭己祖先和灶神。清明節、端午節、重陽節是祭祖日。祭祀也意為敬神、求神和祭拜祖先。原始時代,人們認為人的靈魂可以離開軀體而存在。祭祀便是這種靈魂觀念的派生物。最初的祭祀活動比較簡單,也比較野蠻。人們用竹木或泥土塑造神靈偶像,或在石岩上畫出日月星辰野獸等神靈形象,作為崇拜對象的附體。然後在偶像麵前陳列獻給神靈的食物和其它禮物,並由主持者祈禱,祭祀者則對著神靈唱歌、跳舞。祭祀禮節祭品有一定的規範。舊俗備供品向神佛或祖先行禮,表示崇敬並求保佑。”雲希明說。
“說到底,這樣的祭祀就是一個心理安慰吧,其實並沒有什麽實質性的所指吧?”王娜姐問。
“也並不是這樣。”我說,“祭祀的對象就是神靈,神靈的產生是有其發展過程的。在人類的童年時代,人們思維簡單,富於幻想,對於自然物和一切自然現象都感到神秘而恐懼。天上的風雲變幻、日月運行,地上的山石樹木、飛禽走獸,都被視為有神靈主宰,於是產生了萬物有靈的觀念。這些神靈既哺育了人類成長,又給人類的生存帶來威脅;人類感激這些神靈,同時也對它們產生了畏懼,因而對這眾多的神靈頂禮膜拜,求其降福免災。人類對自身的生老病死、幻覺夢境,也是難以理解的。古代先民相信,人死後其靈魂有一種超自然的能力,人的靈魂能與生者在夢中交流,並可以作祟於生者,使其生病或遭災。這種敬畏眾神的心理便是祭祀行為產生的重要因素。萬物有靈形成多神崇拜,中國古代宇宙觀最基本的三要素是天、地、人,《禮記·禮運》稱:夫禮,必本於天,肴於地,列於鬼神。《周禮·春官》記載,周代最高神職大宗伯就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示之禮。《史記·禮書》也說: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師,是禮之三本也。”
“後來的儒教也有自己的神明。”雲希明說,“儒教的祭祀對象分為天神、人鬼和地祇。儒教百神,組成像人間官僚係統那樣的等級體係。每個神的品級、爵位,一般說來,是由儒者規定的,並載入國家祀典。平素,它們依照規定,享受一方祭祀,如同諸侯的有封地和食邑;大祭時,則依品級配享、從祀於天壇之上。不入祀典的,被稱為淫祀。以共皇天、上帝、社稷、寢廟、山林、名川之祀。非其所祭而祭之,名曰淫祀。淫祀無福。”
“原來祭祀還有這麽多講究,我還以為隨便擺幾碗米飯,弄點酒,就是祭祀了呢。”王娜姐說。
“當然不是。”雲希明說,“最初的祭祀活動比較簡單,也比較野蠻。人們用竹木或泥土塑造神靈偶像,或在石岩上畫出日月星辰野獸等神靈形象,作為崇拜對象的附體。然後在偶像麵前陳列獻給神靈的食物和禮物,並由主持者祈禱,祭祀者則對著神靈唱歌、跳舞。進入文明社會後,物質的豐裕,使祭祀禮節越來越複雜,祭品也越來越講究,並有了一定的規範。”
“像你說的那種就是用東西來祭祀,也叫獻祭。”我說,“祭祀神靈,是以獻出禮品為代價的。人們對神靈的歸順,可以跪拜叩頭,可以焚香燃紙,但對神靈來說最實惠的祭祀方式還是獻上祭品。人有七情六欲,神靈也是如此。人們既然對神靈有所祈求,理應舍得拿出自己最好的東西祭獻,以博得神靈的歡心。但人的喜好不一,不同的神靈也各有自己的口味,所以祭品多種多樣。”
“有的階段流行獻食。”雲希明接過話頭,“民以食為天,最初的祭祀以獻食為主要手段。《禮記·禮運》稱:夫禮之初,始諸飲食。其燔黍捭豚,汙尊而抱飲,蕢桴而土鼓,猶可以致其敬於鬼神。意思是說,祭禮起源於向神靈奉獻食物,隻要燔燒黍稷並用豬肉供神享食,鑿地為穴當作水壺而用手捧水獻神,敲擊土鼓作樂,就能夠把人們的祈願與敬意傳達給鬼神。研究文字的起源也會發現,表示祭祀的字多與飲食有關。在諸多食物中,又以肉食為最。在原始采集和狩獵時代,肉食是人們拚著性命獵來的。當原始農業和畜牧業發展起來時,肉食仍極為寶貴。孟子構想的理想生活,就以70歲能吃上肉為重要標準,弟子拜師的禮物也不過是兩束肉幹,可見肉食的難得。正因為如此,肉食成為獻給神靈的主要祭品。古代用於祭祀的肉食動物叫犧牲,指馬、牛、羊、雞、犬、豕等牲畜,後世稱六畜。六畜中最常用的是牛羊豕三牲。魚兔野味也用於祭祀,但不屬犧牲之列。祭祀也有用人的,但人本身不叫犧牲,古書隻說用人,不說人牲。作為祭品的食物除犧牲外,還有糧食五穀,稱粢盛。鮮嫩的果品蔬菜在民間祭祀中也是常用的祭品,《詩經》中屢屢提及;佛教傳入中國後,齋祭中果品更豐。另外,酒也是祭祀神靈的常用祭品。”雲希明一邊給自己包上一塊幹淨的紗布一邊說。
“還有的用玉帛,神講究衣著飾物,祭品中少不了玉帛。《左傳》載: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墨子·尚同》雲:其事鬼神也,圭璧幣帛,不敢不中度量。玉帛包括各種玉製禮器和皮帛,這是食物之外最常用的祭祀手段,玉在祭祀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周禮》裏有記載以玉做六器以禮天地四方之說。玉是貴族佩帶的寶物。在缺少金銀飾品的古代,玉是十分名貴的。佩玉,成為貴族特有的標誌,在漢代有君子玉不去身之說,有用玉作符節、印信,十分貴重。玉的禮儀製度在這時候空前發展!人們把玉視為美好的代名詞,連想象中天神的居處也稱為玉台。帛,是絲織物的總稱,是貴族用於禦寒蔽體的生活資料。古代普通人僅能以葛麻為衣,《左傳》記述的衛文公也不過以帛作冠,帛在古代是極為珍貴的。正因為玉帛的稀罕與貴重,古人祭祀時以玉帛為祭品。”
“也不是所有的都這般省事。”我說,“也有用人的!人以人做祭品祭獻神靈,古書稱用人,後世稱人祭。人祭,不僅在原始宗教中有過,而且在往後發展階段的宗教中也有過,這是宗教史上最黑暗的一頁。人祭起源於原始社會的部落戰爭。那時生產力水平低下,人的價值不能體現。戰爭中的俘虜,女性可以供人玩弄,兒童可能被收養入族,而成年男子都被殺祭神靈。商代的人祭之風熾盛,其用人之多,手段之殘,不僅有大量卜辭記述,而且有考古遺跡證明。人祭的形式有火燒、水溺、活埋、刺喉瀝血和砍頭,甚至於把人剁成肉,蒸為肉羹。春秋時代的人祭現象雖不象商代那樣觸目驚心,殘不忍睹,但也並不罕見。《左傳·昭公十年》載:魯國季平子用人於亳社,《昭公十一年》也記述,宋公使邾文公用鄫子於次雎之社。《史記·秦本紀》說秦穆公將以晉君祠上帝,《陳涉世家》也稱:為壇而盟,祭以尉首。人做為祭品的另一現象是為男神提供美女。當青銅時代的廝殺開始後,婦女由於體力上的缺欠,失去了母係氏族時期的尊位,漸次淪為男性的奴隸,其生產、生殖能力也被貶到次要地位。相反,女性的美迎合男性統治者的需要被片麵強調起來,麵目姣好的女奴成為****的犧牲品。為了滿足想象中的神靈貪戀女色的*,產生了以美女為祭品的習俗。不論殺死、活埋、淹死,都是以美色娛神的表現。名義上是讓她們的靈魂去做神靈的妻妾,實際上是供神靈玩弄。古籍載,秦靈公時曾經用公主妻河,而戰國時魏國鄴地河伯娶親的鬧劇更是有力的證明。人祭中還有以童男童女祭神靈的現象。以童年人體作祭品,一是由於童體肉嫩,二是基於神仙喜歡兒童,兒童天真無邪,純潔無瑕,這正與仙家淩空禦風、長生不老的追求相關聯。”
“還有就是用血。血,是一種特殊的祭品。古人相信,血是有靈魂的,血能維持人或動物的生命,一旦失血,就意味著受傷甚至於死亡,好像血有一種神奇的力量。作祭品的血有人血,也有牲血。佤族有獵人頭作祭品的習俗,獵頭的血跡就有神秘的意義,獵頭血摻以灰燼和穀種播進地裏,認為這樣能促進穀物的生長。錫伯族祭祀地神時,就把殺豬後的豬血灑在地裏。一些彝族人祭地時,以雞毛醮血沾在象征土地神的樹枝上。”我說。
“我天,這也太可怕了。”王娜姐說。
“物品還是其次,祭祀的手段才更為殘忍。”我說。
第五百三十四章 祭(下)
“手段?還有更恐怖的麽?就聽你剛才說的就已經夠恐怖了。”王娜姐說。
“自古以來對祭品的處理方式簡直是多種多樣,祭品的種類如此豐厚,對於不同的祭品,古人就會采用不同的處理方式。比如說燔燒,祭天神使用。西周以前關於天的觀念還不明確,在各種天體神靈中,日神最受重視。甲骨文有出入日,歲三牛的記載,可見當時每天都要舉行迎接日神和恭送日神的儀式,且有在儀式上殺牛和殺羊以作犧牲的事情。周代開始,對天的崇拜從自然崇拜中突出出來,朝迎夕送日神之禮不再舉行,祭天之禮,兼及三望,即將日神視為天帝的屬神,祭天時兼及之。祭天的方法,據《禮記·祭法》所說,是燔柴於泰壇。實際上,除天帝、日神之外,祭祀天上其他神靈也用此法,《周禮·春官》中有以實柴祀日月星晨之說。實柴是指將牲玉等品加於柴上。在古人看來,天神在上,非燔柴不足以達之,燔祭時煙氣升騰,直達高空,容易被天神接受。”我說。
“還有灌注,是祭地神使用。《周禮·大宗伯》說:以血祭祭社稷。血祭的方法,據清人金鶚在《求古錄·燔柴瘞埋考》中解釋:血祭,蓋以滴血於地,如鬱鬯之灌地也。可見灌祭就是把用來祭祀地神的血和酒灌注於地,血、酒很快就滲透到地下,人們認為這樣可以達之於神。《禮記·郊特牲》載:周人尚臭。灌用鬯臭,鬱合鬯,臭陰達於淵泉。灌以圭璋,用玉氣也。既灌,然後迎牲,致陰氣也。臭指香氣,周人降神以香氣為主,所以獻神之前先灌鬯酒,用香氣濃鬱的鬱香草調和鬯酒,香氣就能隨著灌地通達於黃泉。灌鬯用的勺以圭璋為柄,是為了發揮玉的潤潔之氣。”我繼續說。
“還有瘞埋,就是挖坑將祭品埋沒,祭山神和地神使用。”雲希明補充說,“《山海經》中保存著豐富的山神崇拜資料,如《南次二經》之首:其神狀皆龍身而鳥首,其祠,毛用一璧瘞,糈用稌。《北山經》之首:其神皆人麵蛇身,其祠之,毛用一雄雞、彘,瘞,吉玉用一圭,瘞而不糈。在《山海經》所列各種山神的祭法中,瘞埋占絕大多數。祭地神時除將血、酒灌注於地,其他祭品則要挖坑瘞埋。《禮記·郊特牲》孔穎達疏:地示在下,非瘞埋不足以達之。也就是說,隻有將祭品埋於地下,地神才會知道人們正在祭祀他,才能接受祭品。”
“另外沉沒也是常見的手段,是祭水神使用。《竹書紀年》、《帝王世紀》等書中有帝堯沉璧於洛水以祭洛神的記載,這可能出於傳說。但甲骨文提供的材料是確鑿可信的。甲骨中有這樣的記載:求年於河,尞三牢,沉三牛,俎牢。考究其字形,沉字正是把牛或羊沉入川中的象形。而且,用人祭河神的記載在甲骨文中也有所見。如丁已卜,其尞於河,牢,沉嬖,辛醜卜,於河妾。嬖、妾就是作為犧牲的女子,將其沉入河中祭神,這實際上就是後世所說的河伯娶婦。周代以後,沉祭仍很盛行。《周禮·大宗伯》謂:以狸沉祭山川林澤。鄭玄注釋說:祭山林曰埋,川澤曰沉。《儀禮·覲禮》也說:祭川,沉。水神居住在水下,將祭品沉入水中,容易被水神接受。”雲希明說。
“再就是懸投,這是祭山神使用的。懸又叫升,就是把物品懸掛起來禮神。《儀禮·覲禮》說:祭山丘陵,升。《爾雅·釋天》也說:祭山曰庪縣。《山海經·中山經》記祭祀自甘棗之山至於鼓鐙之山。諸山神的禮儀是,毛太牢之具,縣以吉玉,即將祭品用玉懸掛起來。投就是將祭品投放於山中地上。《山海經·北次二經》記祭祀,自管涔之山至於敦題之山,諸山神的禮儀是:毛用一雄雞、彘、瘞,有一璧一圭,投而不糈。即將祭祀用的璧和玉投擲遠處,而不陳列祭具。除此之外還有各式各樣五花八門的處理祭品的手段,不勝枚舉。”雲希明說。
“哪止五花八門,簡直就是駭人聽聞,令人毛骨悚然。”陸大叔走過來感慨道。
“大家的情況怎麽樣?”我問。
“放心吧,都沒事,都是輕傷,沒有大礙。”陸大叔說。
“陰陰,祭祀不都是非常正式的麽,我看這個壁畫畫的,怎麽是在墳墓裏?”王娜姐問。
“祭祀的場所也很有講究,並不都是體麵的場所。”我說,“祭祀,總要在某些地點舉行。早期的祭祀沒有固定的場所,隨時隨地均可祭獻。隨著祭祀規範化,逐步出現了固定的場所。最初的祭祀場所是比較簡單的。如祭天,或在高山上,或在大樹下,或在水邊,或在杆下。後來為了表示對神靈的虔誠,便修建了神廟或祭壇。祭祀場所主要有以下幾種:第一平地,這是最原始最簡單的祭祀場所。古人認為,最重要的祭祀,祭祀場所反而最質樸,往往不用封土作壇,隻把一塊平地掃除幹淨即可祭祀,古人稱之為墠。《禮記·禮器》稱:至敬不壇,掃地而祭。《禮記·祭法》說:除地為墠。第二壇,《禮記·祭法》注:封土為壇,即用土石堆砌成一個高出地麵的祭壇。因祭祀對象不同,壇有不同的形狀。祭天用圓壇,古稱圓丘;祭地用方壇,古稱方丘。壇的高度和寬度因時間、地點、等級而不相同。壇和墠通常位於城郊,偶爾也有設於山上的。秦漢封禪禮,就是在泰山頂封土為壇以祭天,叫封;又在梁父山掃地為墠以祭地,叫禪;合稱為封禪。第三是平坑,就是在地上挖一個大平坑作祭壇,古人稱坎。《禮記·祭法》說:掘地為坎。《禮記·祭義》稱:祭日於壇,祭月於坎。壇與坎是相對的,壇高起為陽,坎下陷為陰。第四是宮廟,在壇或墠的基礎上又築牆蓋屋,即成為宮;宮中陳列上祭祀對象以後,就成為廟。宮廟最初隻是為人神而建造的,後來許多神靈有了廟,如土地廟、龍王廟、城隍廟等等。但社壇上不得蓋房,否則被視為喪國之社。還有就是墳墓,在墳場墓地祭祀神靈是較原始樸素的方法,它多用於祭祀祖先神。古人認為,到墳墓祭祀離祖先最近,祖先神聽得最清楚。《禮記·檀弓下》記載:孔子出外遊說時,去國則哭於墓而後行,返其國不哭,展墓而入。”我解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