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塤“哎喲”一聲,心道:“難道金英就是內奸?他原是本朝頭號宦官,而今聲勢大不如從前。他既是支持太上皇之子當太子,內心當然是向著太上皇的,而今既因易儲一事而失寵於當今皇帝,所以大有營救太上皇助其複辟的動機。”


    他離開京師數年,早不熟悉皇宮情形,更不知李發其實是大宦官興安的心腹,皇宮守衛分不清楚,誤將興安說成了金英。


    懷疑到金英後,楊塤欲找李發進一步確認。隻是他雖有腰牌,卻進不去內宮,不免暗暗著急。


    剛好此時興安引著一群太監急急出來,內中竟有李發。楊塤忙上前攔住,將李發扯到一邊,稱自己代表錦衣衛百戶楊銘來找他。


    李發滿麵愕然,問道:“楊銘是之前一直陪伴著太上皇的蒙古將軍哈銘嗎?他找我做什麽?”


    楊塤道:“不是你殺了楊銘嗎,怎麽還要問我他是誰?”


    李發大吃一驚,道:“楊銘死了嗎?怎麽死的?”


    楊塤道:“那晚我在禦河邊遇到你後,楊銘來找我,我喝醉了酒,沒來得及說上話,結果當晚他就被殺了。我知道你人就在附近,不是你動的手,還能是誰?”


    李發驚訝之極,道:“我為什麽要殺楊銘?他是錦衣衛武官,我隻是個小太監,我怎能殺得了他?”


    楊塤道:“楊銘是被人從背後突然製住,再才被凶手正麵一刀殺死。一定是你將他誘去了什麽地方,再與同夥一道下手加害。”


    前麵興安回頭催叫,李發著急擺脫楊塤的糾纏,便道:“實話告訴楊匠官,我隻是奉命監視孫國丈府,其他一概不知。至於楊銘,那晚我確實見到他了,他不是和源公子一道扶著楊匠官你進衍聖公府了嗎?”


    楊塤一怔,問道:“你說的可是真話,沒有撒謊?”


    李發道:“這件事,有什麽值得撒謊的?當時我就躲在孫府牆根下,親眼瞧見。”頓了頓,又道:“那位衍聖公弟子實在有些怪異,我曾看到他……”聽到興安叫喊的聲音愈發嚴厲,不及說完,便匆匆去了。


    楊塤心中不由得打起了鼓,暗道:“李發的話,與之前源西河所言全然不符,其中必有一人在撒謊。可源西河何等身份,怎麽會平白無故說瞎話?太監當然不可信,但我看李發神情,也不似在說瞎話。”


    他是豁達隨性之人,心中既有疑慮,便幹脆直接趕去衍聖公府,預備當麵找源西河問個明白。


    到衍聖公府門前時,源西河正要出門。楊塤忙道:“我也不耽誤源公子太多時間,就想確認一件事,那晚我醉酒後,楊銘到底去了哪裏?”


    源西河微一躊躇,即道:“起先,楊銘來了我這裏,還帶著楊匠官你。”


    如此,就表明李發所言無虛了。楊塤反而大為意外,問道:“那麽源公子之前為什麽要對我和朱驥說謊?”


    源西河便請楊塤進來衍聖公府,到正堂坐下,這才正色告道:“是楊銘要求我這麽做的。他告訴了我一件大事,請我千萬不要泄露出去。”


    楊塤忙問道:“是什麽大事?”源西河道:“我立了重誓,不能說。”


    楊塤道:“但楊銘已經死了,而且他被殺,極可能跟這件大事有關。”


    源西河歎了口氣,道:“楊匠官一定要打破砂鍋問到底嗎?”楊塤道:“一定要。”源西河道:“但我不能說。”


    楊塤心道:“楊銘明明是來找我,既然事情緊急,他應該設法弄醒我。就算另有他事離開,不得已托付了源西河,也該是轉告於我或是朱驥,為何楊銘反而要源西河不要泄露?”疑慮之下,望向源西河的目光也多了幾分審視之意。


    源西河沉默片刻,忍不住歎道:“楊匠官終於還是想到了。”


    楊塤登時一震,瞪視了源氏好大一會兒,才失聲問道:“源公子是日本人?”


    源西河居然不否認,道:“楊匠官到過日本幾年,熟知我國國人習性。但我在中國出生長大,言談舉止與你們沒有任何區別,楊匠官又是如何猜到的?”


    楊塤雖然猜及對方身份,仍是一臉難以置信的神情,神思了半晌,才道:“因為你是唯一一個能將郭信手下林海被殺和那對男女賊人聯係起來的人,再聯係諸多前後事,不難想到。”又搖了搖頭道:“不難想到,我卻到現在才想到。源公子,你頂著衍聖公弟子的名頭,隱藏得如此之深,好生令人佩服。”頓了頓,又道:“你既姓源,當是幕府將軍源賴朝後人了。”


    源西河道:“我是源氏後人,但卻跟他沒什麽關係。”


    原來源西河竟是日本英雄源義經後人。當年源賴朝千方百計地殺死弟弟源義經,又下令將源義經愛妾靜禦前所生之子溺死在海濱。然執行命令之人不忍對新生嬰兒下手,遂將他丟棄在海邊,料想海水漲潮時,嬰孩自會溺死,總好過親自動手。源義經心腹家將得到音訊後,及時趕來救了嬰孩,並攜其東渡,逃往中國。一行人在山東定居下來,由此繁衍生息。為掩飾身份,又與河西源氏聯族,冒充起鮮卑皇族後人來。


    到了源西河父親這一輩時,已與山東大族孔氏交往頻繁,源西河亦得以拜在衍聖公孔彥縉門下,成為其得意弟子。然源氏終究是日本血脈,始終有割不斷的根係相連。某一日,有來自東瀛的使者找上門來,要求源氏協助當今執政幕府足利將軍取得鄭和寶圖,隻要成功,便允準源氏重返日本。可惜源氏早已在中國落戶,已無落葉歸根之意。使者便以公布源氏真實身份相威脅,源西河為保家族能繼續過平靜的生活,遂同意了使者的要求。


    不久,源西河設法以衍聖公弟子的身份頻繁到北京公幹。到京師後,方知日本方麵早已派了明鏡、紫蘇兄妹到北京謀取鄭和寶圖。這對兄妹出身武士世家,非但武功高強,還會說流利的漢語及福建沿海一帶方言。明鏡已打聽到鄭和寶圖作為機密檔案收藏在兵部車駕司,但兵部是軍事重地,防守嚴密。兄妹二人多方權衡後,預備從兵部副長官於謙之女於璚英入手。


    源西河到底在中國長大,熟知明朝國情,忙告訴明鏡兄妹大可不必如此。又稱中國官員多貪婪無恥之輩,隻要找到能接觸機密檔案的官吏,以重金收買即可。


    明鏡是源義經的狂熱崇拜者,亦視源西河為主,對其言聽計從,遂放棄了監視跟蹤於璚英。但經過周密調查後,始終沒有尋到合適的兵部官吏。明鏡覺得賄賂官吏太過冒險,除了人性難測外,還因為官吏向上告發一樣能獲得厚賞,一旦對方舉報,定會引起大明警惕,那時再要取得鄭和寶圖就難上加難了。


    源西河亦覺得有理,遂放棄了賄賂的計劃。後來終於發現往兵部食堂送米或許是個好法子。經過詳細謀劃後,終於等來了日本使團,於是有了孫太後生辰當日兵部官署發生的一幕。


    隻是明鏡、紫蘇兄妹雖順利混入兵部官署,卻並沒有找到鄭和寶圖。紫蘇無意翻看了《軍資總會》一書,覺得日後也許會有用處,於是順手取走。不想出來時撞到楊塤,露了形容。因為楊塤神色鎮靜,一上來就問紫蘇身上的扇子來自哪裏,兄妹二人不知道其身份,沒有當場殺他滅口,待後來楊塤出來呼叫人追趕明鏡時,才後悔。


    紫蘇出官署後即易回女裝,暗中監視著楊塤,等到天黑與兄長明鏡會合後,一道趕去蔣骨扇鋪殺楊塤滅口。不但意外為人阻止,且被更多人看到了相貌,旋即遭到全城搜捕通緝。


    源西河得知經過,忙命紫蘇將《軍資總會》投回蔣骨扇鋪,以平息事態。又讓明鏡兄妹藏身在衍聖公府中,不再拋頭露麵,一切等風聲過去後再說。


    隨即而來的便是明英宗禦駕親征、土木堡之變、北京保衛戰等,中央官署忙碌得如熱鍋螞蟻,要想再潛入衙門盜取具體不知在何處的鄭和寶圖,簡直難如登天,事情由此拖延了下來。倒是以衍聖公弟子設法長駐京師的源西河對教坊司蔣瓊瓊一見傾心,不顧明鏡兄妹勸阻,堅持要與她來往。二人郎才女貌,很快便走到了一起。


    就在某日源西河去找蔣瓊瓊時,意外撞到郭信手下朱公子大行嫁禍之計。朱公子派手下林海追趕源西河,欲殺他滅口。源西河武功亦相當了得,卻因為不知這些人的動機和身份,又身處鬧市,便沒有貿然出手,隻假意逃走,引林海到僻靜處,出其不意將他擒住,悄悄帶回衍聖公府,交給明鏡兄妹審問。林海受不住拷打,如實交代了一切,但後來仍遭滅口拋屍。隻是明鏡兄妹棄屍時被巡城禦史邢宥發現,雖仗著高超武功僥幸逃脫,但卻再度受到官方嚴密通緝。


    源西河既知真相,很瞧不起郭信這些人,也對他們異想天開的陰謀沒多大興趣,本不欲再理會,但後來聽到楊塤背負上了殺人罪名,一時頗為憂心。他很喜歡楊塤的個性,又曾在國丈孫忠府上聽對方大談日本風土人情,那可是他的故鄉,雖從未到過,卻深有眷念。那一次會麵過後,他便對楊塤有本能的親近。


    反複思慮後,源西河去了錦衣衛官署,大致說了當日在蔣骨扇鋪後巷看到的情形。不想錦衣衛長官朱驥已認定楊塤便是真凶,不願理會。源西河失望地離開,又順路去了國丈府,與孫忠感歎了一番世道雲雲。令人意外的是,貴為國丈的孫忠亦愛惜楊塤,竟跑去敲了登聞鼓,鬧出一番大事來。


    最巧不過的是,明鏡兄妹丟棄的林海屍首,竟成為證明楊塤無辜的物證,且經過巧妙安排,引發了郭信等人的行動,令官府迅疾拉網,將郭信一幹人一網打盡。


    楊塤亦好奇當日源西河挺身到錦衣衛官署為他作證一事,問道:“當日源公子到錦衣衛作證,是真心想救我嗎?”源西河道:“當然。”


    楊塤歎道:“如果源公子當日不主動說出林海追殺你的那件事,大概我今日也不會猜到你是日本人。你為了救我,埋下了危機的種子。”


    源西河笑道:“我不後悔,這大概就是命數。”


    楊塤也笑了一笑,道:“我自知今日再難活著離開衍聖公府,但我死前有一個請求,希望源公子能拿出解藥,救朱驥一命。”


    源西河幹脆地回絕道:“不行。”


    楊塤仍不死心,道:“如果我設法取到鄭和寶圖呢?”


    源西河搖頭道:“那也不行。況且我知道楊匠官隻是說說而已。就算你真打算這麽做,朱驥也不會同意,他寧可自己死。你若是這麽做了,他到死也不會原諒你。”


    楊塤道:“哈,想不到源公子倒是朱驥的知己。”又道:“原來你們一開始就是要毒害朱驥,想要他死,這是為什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驚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吳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吳蔚並收藏大明驚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