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為了這門親事,徐氏雖沒有明著挑刺,但是時不時疑心一下,也搞得她很堵心。
如今塵埃落定,方家大大的媒人紅包也收了,自然是比以往更上心,盡管臉色煞白地氣喘籲籲,還是趕緊開口問何家賢什麽事?
何家賢便將和徐氏討論出來的疑惑係數說了。
何音蘭道:“嫂子沒經過事兒,這些她不懂也正常。”
她略思索一下,便掰開手指頭數了起來:“大戶人家的夫人們,掌管一大家子吃穿嚼用,為避免人多事雜出問題,派自己心腹去掌管,也是常事,比方說胡媽媽……你婆婆這是要拿捏你……壞的心思倒是沒有,隻是都一並管著她自己省心罷了。”她把自己摘幹淨:“當然不是針對你,無論是誰嫁進他們家,大概都是要拿捏著媳婦的……你想想那些姨娘們,是不是都是服著管的?”當然,她也是管著顧清讓的小妾的。
“紋桃麽,想來以前在姑爺麵前是得力的,陡然多了一位主子,還是家世不怎麽顯赫的,不服氣是有的……說不定她心裏覺得咱們家比她家好不了多少呢……嫉妒之心,人皆有之,女人更甚……”
“胡媽媽仗著自己的夫人派過來的,也有些瞧不起你罷了。”何音蘭快人快語:“說白了,還是咱們人微言輕,別人不把咱們當回事。”
徐氏又起了埋怨之心:“當初說不要高攀,免得嫁過去難做……如今果然……”
何音蘭已經不耐煩得皺起眉頭:“嫂子你見識真是短,我怎麽一門心思要家賢嫁進去呢?不說別的,家賢今日受的這份罪,來日家慧再嫁的時候,有個在方家做少奶奶的嫡親姐姐,誰敢小看了她去?”
她這話說到點子上,徐氏不吭聲了。何音蘭委屈的哭道:“我當初不就是吃了娘家沒人的虧,被那老婆子拿捏了那麽多年。才一年沒懷呢,就緊巴巴得塞進來兩個人,居然有一個是娘家的侄女,她也下得去手……一個個狐媚子似的。若不是清讓明白事理,顧及著我……”說著嚶嚶忍不住:“就這,我生了濤兒的時候,月子裏還給我氣受,落了病根兒現在還沒好,濤兒都那麽大了也再不見懷,還不是巴望著她那個遠房侄女兒能得個一男半女的,好壓過我了去……”
怎麽有這樣的婆婆?何家賢瞠目結舌。
以往她未出閣,這樣的話徐氏和何音蘭都是避開的,如今想著她也成親了,夫妻間的那點兒事,說說也無妨,因此開誠布公,都說出來了。
“我這身體好一陣歹一陣的,一到冷天就病的床都下不了,嫂子你又不是不知道,這是熱天,才好些像個人似的。”何音蘭越說越傷心:“也不知道能熬過幾時去,就算熬不過去,我也不能便宜了那個老虔婆……她是巴不得我死了好讓她侄女上位……”
徐氏見她已經開始辱罵長輩了,急忙勸道:“別說了,你的委屈嫂子都知道……”這位姑奶奶平素對徐氏雖然沒有好臉色,總覺徐氏懦弱。
可徐氏也明白,她若不是被逼急了,好好的淑女不當,誰願意當潑婦啊。
便趕緊向何家賢解釋:“你姑姑的婆母,是繼室。姑父是前頭的顧夫人生的。”
原來如此。何家賢從對何音蘭以前咄咄逼母的反感,現下微微有些同情。
她不由得想到媽媽陳麗,若不是父親的背叛,陳麗也是溫柔體貼的……
何音蘭在小輩麵前哭訴了委屈,又覺得有些不好意思,隻能順著話頭掩飾:“大戶人家就是人心複雜,你瞧我婆婆,不過是為了家產不落在嫡長子手中,就費這麽多心思。你就好福氣了,聽說陳氏對幾個庶子庶女都很不錯,雖不是親生的,卻也是養在跟前好好教養……你這些都是小問題,別在心裏瞎琢磨……”
何家賢聽了何音蘭的分析,覺得她說的有幾分道理。畢竟,陳氏從未直接刁難過自己。
至於以後,隻能見招拆招。
不過今兒個一席話,卻也讓她明白,大戶人家的宅鬥,可真是比她想象的要慘烈的多。
何音蘭陪著吃了午飯才回去。徐氏徑直從回門禮中挑了唯一的一支人參送給她,她很是開心,又絮絮叨叨說這是一門好親事,多虧了她堅持不懈的努力雲雲。
何家賢不知不覺待了這麽久,心中很是忐忑不安,方其瑞卻像個沒事人一般,坐在馬車裏閉目養神,也不知道睡著了沒有。
剛回到院子,陳氏就傳他二人去鶴壽堂。那是正房居所。
何家賢都以為胡媽媽告完狀禍事來了,低著頭不敢抬。陳氏卻隻是笑意盈盈的問她父親母親可好?妹妹可好?帶回去的禮物可還喜歡之類的。
何家賢受寵若驚,急忙點頭應是。方其瑞很不耐煩,敷衍了幾句便道:“夫人若是沒什麽事,我就先回去了。”
他是庶子,本該喚一聲母親,不知道怎麽地,一直口稱夫人。何家賢之前是直接叫母親的,這是禮儀規矩,現在聽到了,也不知道是跟著相公叫夫人好,還是喚母親好。
陳氏似乎看出來她的窘迫,笑著說道:“既如此,老二媳婦也回去休息吧。”
何家賢口中動了動,終究還是叫了母親:“那媳婦先回去了。”她總不能叫方老爺叫父親,叫陳氏叫夫人吧。
胡媽媽卻杵在門口,並沒有跟著走。
何家賢裝作沒看到,徑直帶著宣竹她們撤退。
胡媽媽這才跟陳氏大聲說道:“夫人真是好脾氣,這樣不懂規矩的媳婦,還和顏悅色的,換做老奴,隻怕打她一頓才能出氣。”
陳氏笑著喝了一口阿膠固元膏,板起臉對著胡媽媽說道:“你覺得,就算我去與老爺說,按照老二家的這種性子,老爺能相信是她要留在娘家故意不回來?”
胡媽媽訕訕的有些不明白,她方才先行回來告狀,存了私心,不敢說是二少爺的意思,偏說是何家賢想在娘家多待,二少爺慣著她,便同意了,遣她回來報信。
如今塵埃落定,方家大大的媒人紅包也收了,自然是比以往更上心,盡管臉色煞白地氣喘籲籲,還是趕緊開口問何家賢什麽事?
何家賢便將和徐氏討論出來的疑惑係數說了。
何音蘭道:“嫂子沒經過事兒,這些她不懂也正常。”
她略思索一下,便掰開手指頭數了起來:“大戶人家的夫人們,掌管一大家子吃穿嚼用,為避免人多事雜出問題,派自己心腹去掌管,也是常事,比方說胡媽媽……你婆婆這是要拿捏你……壞的心思倒是沒有,隻是都一並管著她自己省心罷了。”她把自己摘幹淨:“當然不是針對你,無論是誰嫁進他們家,大概都是要拿捏著媳婦的……你想想那些姨娘們,是不是都是服著管的?”當然,她也是管著顧清讓的小妾的。
“紋桃麽,想來以前在姑爺麵前是得力的,陡然多了一位主子,還是家世不怎麽顯赫的,不服氣是有的……說不定她心裏覺得咱們家比她家好不了多少呢……嫉妒之心,人皆有之,女人更甚……”
“胡媽媽仗著自己的夫人派過來的,也有些瞧不起你罷了。”何音蘭快人快語:“說白了,還是咱們人微言輕,別人不把咱們當回事。”
徐氏又起了埋怨之心:“當初說不要高攀,免得嫁過去難做……如今果然……”
何音蘭已經不耐煩得皺起眉頭:“嫂子你見識真是短,我怎麽一門心思要家賢嫁進去呢?不說別的,家賢今日受的這份罪,來日家慧再嫁的時候,有個在方家做少奶奶的嫡親姐姐,誰敢小看了她去?”
她這話說到點子上,徐氏不吭聲了。何音蘭委屈的哭道:“我當初不就是吃了娘家沒人的虧,被那老婆子拿捏了那麽多年。才一年沒懷呢,就緊巴巴得塞進來兩個人,居然有一個是娘家的侄女,她也下得去手……一個個狐媚子似的。若不是清讓明白事理,顧及著我……”說著嚶嚶忍不住:“就這,我生了濤兒的時候,月子裏還給我氣受,落了病根兒現在還沒好,濤兒都那麽大了也再不見懷,還不是巴望著她那個遠房侄女兒能得個一男半女的,好壓過我了去……”
怎麽有這樣的婆婆?何家賢瞠目結舌。
以往她未出閣,這樣的話徐氏和何音蘭都是避開的,如今想著她也成親了,夫妻間的那點兒事,說說也無妨,因此開誠布公,都說出來了。
“我這身體好一陣歹一陣的,一到冷天就病的床都下不了,嫂子你又不是不知道,這是熱天,才好些像個人似的。”何音蘭越說越傷心:“也不知道能熬過幾時去,就算熬不過去,我也不能便宜了那個老虔婆……她是巴不得我死了好讓她侄女上位……”
徐氏見她已經開始辱罵長輩了,急忙勸道:“別說了,你的委屈嫂子都知道……”這位姑奶奶平素對徐氏雖然沒有好臉色,總覺徐氏懦弱。
可徐氏也明白,她若不是被逼急了,好好的淑女不當,誰願意當潑婦啊。
便趕緊向何家賢解釋:“你姑姑的婆母,是繼室。姑父是前頭的顧夫人生的。”
原來如此。何家賢從對何音蘭以前咄咄逼母的反感,現下微微有些同情。
她不由得想到媽媽陳麗,若不是父親的背叛,陳麗也是溫柔體貼的……
何音蘭在小輩麵前哭訴了委屈,又覺得有些不好意思,隻能順著話頭掩飾:“大戶人家就是人心複雜,你瞧我婆婆,不過是為了家產不落在嫡長子手中,就費這麽多心思。你就好福氣了,聽說陳氏對幾個庶子庶女都很不錯,雖不是親生的,卻也是養在跟前好好教養……你這些都是小問題,別在心裏瞎琢磨……”
何家賢聽了何音蘭的分析,覺得她說的有幾分道理。畢竟,陳氏從未直接刁難過自己。
至於以後,隻能見招拆招。
不過今兒個一席話,卻也讓她明白,大戶人家的宅鬥,可真是比她想象的要慘烈的多。
何音蘭陪著吃了午飯才回去。徐氏徑直從回門禮中挑了唯一的一支人參送給她,她很是開心,又絮絮叨叨說這是一門好親事,多虧了她堅持不懈的努力雲雲。
何家賢不知不覺待了這麽久,心中很是忐忑不安,方其瑞卻像個沒事人一般,坐在馬車裏閉目養神,也不知道睡著了沒有。
剛回到院子,陳氏就傳他二人去鶴壽堂。那是正房居所。
何家賢都以為胡媽媽告完狀禍事來了,低著頭不敢抬。陳氏卻隻是笑意盈盈的問她父親母親可好?妹妹可好?帶回去的禮物可還喜歡之類的。
何家賢受寵若驚,急忙點頭應是。方其瑞很不耐煩,敷衍了幾句便道:“夫人若是沒什麽事,我就先回去了。”
他是庶子,本該喚一聲母親,不知道怎麽地,一直口稱夫人。何家賢之前是直接叫母親的,這是禮儀規矩,現在聽到了,也不知道是跟著相公叫夫人好,還是喚母親好。
陳氏似乎看出來她的窘迫,笑著說道:“既如此,老二媳婦也回去休息吧。”
何家賢口中動了動,終究還是叫了母親:“那媳婦先回去了。”她總不能叫方老爺叫父親,叫陳氏叫夫人吧。
胡媽媽卻杵在門口,並沒有跟著走。
何家賢裝作沒看到,徑直帶著宣竹她們撤退。
胡媽媽這才跟陳氏大聲說道:“夫人真是好脾氣,這樣不懂規矩的媳婦,還和顏悅色的,換做老奴,隻怕打她一頓才能出氣。”
陳氏笑著喝了一口阿膠固元膏,板起臉對著胡媽媽說道:“你覺得,就算我去與老爺說,按照老二家的這種性子,老爺能相信是她要留在娘家故意不回來?”
胡媽媽訕訕的有些不明白,她方才先行回來告狀,存了私心,不敢說是二少爺的意思,偏說是何家賢想在娘家多待,二少爺慣著她,便同意了,遣她回來報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