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啟晨想到的並不是有便宜可占,沉吟良久之後吳啟晨皺眉搖頭:“回陛下,現在把緬甸和孟加拉灣區劃為關內並不是好時機。
雖然一直以來大明關內關外的劃分沒有明確的界定標準,但最起碼也要大明公民數量占據一個很高的比例才行吧?
這兩個地區大明公民比例都不超過百分之十,如果劃歸關內,管理上會形成很大的衝突。”
這個事情朱姬潤還真的不知道,給好處還有不要的道理?關內不應該是越大越多越好麽?好奇的問道:“為什麽會衝突?”
吳啟晨見朱慈烺還在思考就跟朱姬潤簡單普及了一下:“關內地區的基礎設施修建,例如公路、鐵路、電報、學校、醫院、堤壩等等這些都要按照高標準來。
而且是不計成本的投入,例如縣縣通公路,不管這個縣窮富,人口多寡,道路情況有多複雜,隻要是關內就必須通。
而關外地區的投資則要簡單的多,除了軍用戰備需求,一切以收益情況和成本為核心,如果不劃算,短時間收回不了成本,那麽就不會投入。
陛下一直強調關內地區的基礎設施福利待遇問題,要形成向心力。
如果像緬甸和孟加拉灣區這樣的地方加入大明關內,那麽就會出現大量的非公民享受到公民待遇,而因為地域的增加其餘地區的投入必然下降,這並不是什麽好事。”
朱姬潤細細想了一下,好像還真的是這樣,在看向朱慈烺,朱慈烺敲著桌子:“孟加拉灣區南亞各族人口合計超過三千萬,其中當地土族人數最多達到八百萬,緬甸也是一樣。
如果大明要在當地達到人口優勢,要麽讓當地的各族人口下降,要麽就讓大明百姓增多。
讓人口下降是不明智的,孟加拉灣區經濟這兩年發展很快正是因為該地區的人口紅利,驅趕人口肯定會導致經濟活力下降。
而增加大明人口,要麽從關內遷移,要麽就是對當地土族等人口的轉化。
因為該地區要經過西南高原,還有橫斷山脈的阻隔,陸上交通基礎薄弱,隻能從海上繞行,這對於百姓來說隔山隔海的遷移需要莫大的勇氣。
如果轉化當地土族又因為漢人人口的不足,轉化的也不能太多。
你說的那種情況朕也考慮到了,想要破局自然不能按部就班的等,所以朕才有了把這些地方劃歸關內的計劃。
劃為關內之後,第一就是限製關外地區的非公民人口流動,第二就是因為提高了基礎設施等急,劃為了關內,所以對於大明百姓的吸引力就增加了。
而且基礎設施建設過程中必然有很多商機還有工作機會,肯定能吸引一批關內百姓流向那裏。
一麵是人口限製,一麵是鼓勵流動,等關內人口多了,又可以轉化更多當地人成為公民,這樣之後當地的人口結構就會慢慢扭轉。
扭轉之後的人口結果,又能吸引更多的漢人百姓前往定居,從此形成良性循環。
如果我們什麽都不做,這樣的扭轉至少要三十年到五十年才行。”
吳啟晨想了一下:“但是那還是有這麽多非公民享受到了基礎設施的便利,這會不會對其餘地區的非公民不公平?會不會因此抱怨?”
朱慈烺嗬嗬一笑:“這個隻能說他們運氣好吧,歐羅巴人有一句諺語‘條條大路通羅馬,但是有人就出生在羅馬’。
我們不能因為他們享受到了好處就給予限製,當然有些隻麵對公民開放的設施還是要限製的。
但是像教育這種,教育的普及難道不正好降低了當地百姓申請公民的難度,增加的機會不就促進大明人口結構調整的用心?”
吳啟晨沒有再說話,朱姬潤對於這種區劃調整的政治行為也沒有啥發言權,他隻是皇明商號管事,不能幹涉內閣事務,亂說話可不是好習慣。
朱慈烺站起來繼續說道:“關內地區現在的出海口主要就集中在太平洋方向,這對於關內地區的均衡發展是非常不利的。
長此以往,就會形成東麵沿海越來越富,西麵內陸越來越窮的局麵。
所以緬甸和孟加拉灣區就是西南麵向印度洋的出海口。
將來大明還要規劃一條從西北地區連通印度河到印度洋的出海口,以此來平衡東西經濟差距。
雖然這些地方因為地形阻隔打通這些通道非常困難,但大的戰略方向要定好,隻要找對了方向,那麽剩下的就是遇到困難解決困難。”
吳啟晨感覺這個重大戰略規劃不應該在這麽一個小會議上提出,當然有了陛下的這個指示,他也就知道了接下來內閣的努力方向了。
隻是這緬甸和孟加拉灣地區劃為關內的理由還能理解,但是把南洋和南大陸也劃為關內這又是為了什麽?
不懂就要問,吳啟晨拱手:“陛下,那為何要把南洋和南大陸劃為關內的,要知道這兩個區域地廣人稀,雖然當地的漢人人口占據人數優勢,但是當地的基礎設施幾乎等於沒有。
而且地方實在太大,內閣要投入多少人力物力去建設?最後還可能收不回成本,這樣的地區大家都不會樂意要吧?”
朱慈烺站了起來:“看問題不能隻站在自己的利益角度去考慮,大明為什麽要開發南洋?因為那裏是大明藩國的集中地。
而且相比去高麗三國和倭六國積極融入大明的態度不同,那裏的人,上到國王大臣,下到販夫走卒,對於融入大明都不是那麽積極。
原因是多方麵的,文化影響不夠,天高皇帝遠,他們很多人根本不知道加入大明的好處,甚至不知道大明關內是什麽樣的。
這就要我們給他們樹立一個榜樣,一個身邊的榜樣,看得見摸得著。
這樣才能增加其向心力,讓他們盡快融入大明的大家庭來。
因為大明占領的南洋地區,很多都是南洋人自己都不願意去的地方,貧困偏遠,如果不把那裏劃為關內,大力開發,他們會覺得,大明的南洋還沒有他們國內的條件好,那大明關內是不是就跟他們國內一樣?
那還談什麽羨慕大明?”
雖然一直以來大明關內關外的劃分沒有明確的界定標準,但最起碼也要大明公民數量占據一個很高的比例才行吧?
這兩個地區大明公民比例都不超過百分之十,如果劃歸關內,管理上會形成很大的衝突。”
這個事情朱姬潤還真的不知道,給好處還有不要的道理?關內不應該是越大越多越好麽?好奇的問道:“為什麽會衝突?”
吳啟晨見朱慈烺還在思考就跟朱姬潤簡單普及了一下:“關內地區的基礎設施修建,例如公路、鐵路、電報、學校、醫院、堤壩等等這些都要按照高標準來。
而且是不計成本的投入,例如縣縣通公路,不管這個縣窮富,人口多寡,道路情況有多複雜,隻要是關內就必須通。
而關外地區的投資則要簡單的多,除了軍用戰備需求,一切以收益情況和成本為核心,如果不劃算,短時間收回不了成本,那麽就不會投入。
陛下一直強調關內地區的基礎設施福利待遇問題,要形成向心力。
如果像緬甸和孟加拉灣區這樣的地方加入大明關內,那麽就會出現大量的非公民享受到公民待遇,而因為地域的增加其餘地區的投入必然下降,這並不是什麽好事。”
朱姬潤細細想了一下,好像還真的是這樣,在看向朱慈烺,朱慈烺敲著桌子:“孟加拉灣區南亞各族人口合計超過三千萬,其中當地土族人數最多達到八百萬,緬甸也是一樣。
如果大明要在當地達到人口優勢,要麽讓當地的各族人口下降,要麽就讓大明百姓增多。
讓人口下降是不明智的,孟加拉灣區經濟這兩年發展很快正是因為該地區的人口紅利,驅趕人口肯定會導致經濟活力下降。
而增加大明人口,要麽從關內遷移,要麽就是對當地土族等人口的轉化。
因為該地區要經過西南高原,還有橫斷山脈的阻隔,陸上交通基礎薄弱,隻能從海上繞行,這對於百姓來說隔山隔海的遷移需要莫大的勇氣。
如果轉化當地土族又因為漢人人口的不足,轉化的也不能太多。
你說的那種情況朕也考慮到了,想要破局自然不能按部就班的等,所以朕才有了把這些地方劃歸關內的計劃。
劃為關內之後,第一就是限製關外地區的非公民人口流動,第二就是因為提高了基礎設施等急,劃為了關內,所以對於大明百姓的吸引力就增加了。
而且基礎設施建設過程中必然有很多商機還有工作機會,肯定能吸引一批關內百姓流向那裏。
一麵是人口限製,一麵是鼓勵流動,等關內人口多了,又可以轉化更多當地人成為公民,這樣之後當地的人口結構就會慢慢扭轉。
扭轉之後的人口結果,又能吸引更多的漢人百姓前往定居,從此形成良性循環。
如果我們什麽都不做,這樣的扭轉至少要三十年到五十年才行。”
吳啟晨想了一下:“但是那還是有這麽多非公民享受到了基礎設施的便利,這會不會對其餘地區的非公民不公平?會不會因此抱怨?”
朱慈烺嗬嗬一笑:“這個隻能說他們運氣好吧,歐羅巴人有一句諺語‘條條大路通羅馬,但是有人就出生在羅馬’。
我們不能因為他們享受到了好處就給予限製,當然有些隻麵對公民開放的設施還是要限製的。
但是像教育這種,教育的普及難道不正好降低了當地百姓申請公民的難度,增加的機會不就促進大明人口結構調整的用心?”
吳啟晨沒有再說話,朱姬潤對於這種區劃調整的政治行為也沒有啥發言權,他隻是皇明商號管事,不能幹涉內閣事務,亂說話可不是好習慣。
朱慈烺站起來繼續說道:“關內地區現在的出海口主要就集中在太平洋方向,這對於關內地區的均衡發展是非常不利的。
長此以往,就會形成東麵沿海越來越富,西麵內陸越來越窮的局麵。
所以緬甸和孟加拉灣區就是西南麵向印度洋的出海口。
將來大明還要規劃一條從西北地區連通印度河到印度洋的出海口,以此來平衡東西經濟差距。
雖然這些地方因為地形阻隔打通這些通道非常困難,但大的戰略方向要定好,隻要找對了方向,那麽剩下的就是遇到困難解決困難。”
吳啟晨感覺這個重大戰略規劃不應該在這麽一個小會議上提出,當然有了陛下的這個指示,他也就知道了接下來內閣的努力方向了。
隻是這緬甸和孟加拉灣地區劃為關內的理由還能理解,但是把南洋和南大陸也劃為關內這又是為了什麽?
不懂就要問,吳啟晨拱手:“陛下,那為何要把南洋和南大陸劃為關內的,要知道這兩個區域地廣人稀,雖然當地的漢人人口占據人數優勢,但是當地的基礎設施幾乎等於沒有。
而且地方實在太大,內閣要投入多少人力物力去建設?最後還可能收不回成本,這樣的地區大家都不會樂意要吧?”
朱慈烺站了起來:“看問題不能隻站在自己的利益角度去考慮,大明為什麽要開發南洋?因為那裏是大明藩國的集中地。
而且相比去高麗三國和倭六國積極融入大明的態度不同,那裏的人,上到國王大臣,下到販夫走卒,對於融入大明都不是那麽積極。
原因是多方麵的,文化影響不夠,天高皇帝遠,他們很多人根本不知道加入大明的好處,甚至不知道大明關內是什麽樣的。
這就要我們給他們樹立一個榜樣,一個身邊的榜樣,看得見摸得著。
這樣才能增加其向心力,讓他們盡快融入大明的大家庭來。
因為大明占領的南洋地區,很多都是南洋人自己都不願意去的地方,貧困偏遠,如果不把那裏劃為關內,大力開發,他們會覺得,大明的南洋還沒有他們國內的條件好,那大明關內是不是就跟他們國內一樣?
那還談什麽羨慕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