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軍人事務部的第二個問題,那也是故意的,大明缺人種地,準確的說是缺漢人對大明關外土地資產管理和利用。
所以各種政策尤其是賞賜土地就成為大明的一個重要傳統,基本上能賞賜土地的就賞賜土地,實在不行再給錢。
朱慈烺咳嗽一聲:“說的有道理,既然錢給的不夠,而土地給的太少不值當背井離鄉去耕種,那就給更多的土地不就行了。
五十畝不夠那就給兩百畝,甚至五百畝都可以,這都夠建立一個農場了,這樣的賞賜夠了麽?”
朱慈烺都想誇自己機智,這不是第一個問題第二個問題一起解決了。
至於第三個這不是剛才跟總裝說的問題是同一個問題麽,朱慈烺想了想:“軍事單位還是不要參與過多的企業經營的事情吧。
優先級還是可以給的,這樣吧,以後各地官府還有皇明商號把安排退役軍人,傷殘軍人和軍屬為第一優先級,如果這些人沒有安排好,那麽任何人任何職位都不得再招募新員工。
這個處理你可滿意?”
王誌遠咧嘴笑了:“這個就太滿意了,這樣一來臣以後就再也不用擔心安置問題了,陛下聖明。”
朱慈烺示意他坐下:“你接著說一個其他部門的問題。”
王誌遠尷尬的咧咧嘴,剩下的海陸空三軍大佬,雖然都是他的晚輩,不過論及位高權重比起他這個軍人事務部可要強上一點。
猶豫半晌王誌遠硬著頭皮說道:“那臣就說一個陸軍部的問題吧,陸軍部每年因為訓練還有傷病減員的人員太多,尤其是極地師每年都有人因為訓練或者站崗放哨等等被凍傷凍死。
這種非戰鬥減員讓人痛心,希望陸軍部能夠合理安排訓練和巡邏,避免這種事情發生。”
對於這個指控孫應元表示無關緊要,訓練和巡邏減員都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北疆太冷了,訓練就是要貼近實戰,要是怕著怕那,幹脆就不用打仗了,都回家帶孩子去吧!
孫應元能升任陸軍總長除了靠著周遇吉的關係之外,還有自己的老資曆,所以這種無關痛癢的問題根本不能讓他害怕。
看到陛下和各位部長的眼睛看過來,孫應元拱拱手:“陛下,北疆地區最冷的時候有零下四十多度,人在室外露出的部位超過一刻鍾就會凍傷,有些事情是不可避免的,這邊境總要值守。
至於訓練傷亡,打仗的事情又不是過家家,經管我們極力避免,充分考慮,但時常還是會有意外發生。
臣回去之後一定多想辦法,多注意力求改進避免。”
朱慈烺心中也是無奈:“如果陸軍平時訓練巡邏都會產生非戰鬥減員,這要是真的打仗的時候,北疆軍真的能上戰場麽?
不會最後真的沒有被敵人擊敗而被天氣擊敗吧?”
孫應元並沒有拍胸脯打包票,而是也跟著陛下憂慮的說道:“回陛下,從目前的形式來看,大明北疆最多隻能支持二十到三十萬人規模的戰鬥。
再多就需要從關內征集後勤人員運送物資了。
如果是地區級別的小規模衝突,這些兵力也就足夠了,但是要是打大規模的決戰,臣也不建議大明軍隊在冬天深入北方作戰,這將是大明難以承受的災難。”
朱慈烺嗯了一聲:“好在大明已經占有了中亞和伏爾加河流域的一部分,即使不通過北疆也能夠到東歐地區。
不過這北疆問題始終要解決,今天不解決問題,明天問題就會解決你,軍部有什麽好計劃麽?”
陸軍部並不能代表軍部,孫應元看看周遇吉,周遇吉拱拱手:“目前軍部正在計劃對北疆各國進行滲透,進行誘降、教唆、鼓動、滋事,讓各國之間產生間隙,讓各族之間充滿矛盾。
等戰爭開始的時候,臣打算啟動凜冬計劃,計劃的核心思想就是破壞敵人的生產能力,讓北疆的那些人即使在夏秋也難以從事生產,而冬春的時候對方隻能躲在屋子裏更無法獲得物資。
使得對方喪失對外作戰的能力,最後在合適的時機出兵殲滅對方即可。”
朱慈烺也算聽明白了,也就是說打不過先不打了,先抑製對方發展,讓對方沒有機會南下,等自己這邊騰出手來在好好收拾北疆這些國家。
原則上沒有毛病,既然扛不了冬天,那我就夏秋去打仗,冬春再撤回來,一直就這麽耗著,看誰耗得過誰。
當然今天不是軍部戰略討論會,朱慈烺問完之後繼續問孫應元:“說一說你的問題吧。”
孫應元站起來:“回稟陛下,陸軍部主要問題有三個,第一是兵員素質在下降,第二是技術兵種技術並不夠,第三就是後勤保障不夠科學。
首先說兵員素質,因為陛下開放了軍功換戶籍製度還有降低了入籍大明公民的門檻,這導致大明有很多新加入大明的種族參軍積極性很高。
反觀大明原本的漢人公民,因為百姓能吃飽穿暖,平時又生活富足導致吃苦很少,所以漢人公民當兵欲望在降低,而且兵員質量一直在下降。
第二個是技術兵種技術不夠,這其中表現的最明顯的就是炮兵了,陸軍作戰中,火炮是主要力量,能夠精準的計算射擊彈道,能夠熟練的知道裝藥多少,知道火炮的保養維修知識。
這些都需要專業的計算能力,至少也要上過初中及以上吧,但是大明目前很多參軍的新兵隻上過六年小學,根本不能快速的學會這種計算。
這等於是軍部招募了一個小學生再手把手教他初中高中知識,等他學會了整個服役年限也就過去三分之一了。
這要是更複雜的,那學習的時間更長,這種現象一直是軍部頭疼的問題。
第三個就是後勤保障不夠科學了,臣這個後勤指的不是後勤部那個後勤,而是指的陸軍部之中師團以下對於下一級作戰單位的後勤保障不夠科學。
以前的新軍每個師駐紮的地域有百萬平方公裏甚至更多,現在雖然軍改那也有幾十萬,即使參謀部把後勤送到各師各師還是要安排人員送到各團各營,甚至各連。
這個距離有時候都有上千裏了,這個距離可能氣候環境都不一樣了,但是後勤部確實按照師級進行配置,很難說科學合理。”
所以各種政策尤其是賞賜土地就成為大明的一個重要傳統,基本上能賞賜土地的就賞賜土地,實在不行再給錢。
朱慈烺咳嗽一聲:“說的有道理,既然錢給的不夠,而土地給的太少不值當背井離鄉去耕種,那就給更多的土地不就行了。
五十畝不夠那就給兩百畝,甚至五百畝都可以,這都夠建立一個農場了,這樣的賞賜夠了麽?”
朱慈烺都想誇自己機智,這不是第一個問題第二個問題一起解決了。
至於第三個這不是剛才跟總裝說的問題是同一個問題麽,朱慈烺想了想:“軍事單位還是不要參與過多的企業經營的事情吧。
優先級還是可以給的,這樣吧,以後各地官府還有皇明商號把安排退役軍人,傷殘軍人和軍屬為第一優先級,如果這些人沒有安排好,那麽任何人任何職位都不得再招募新員工。
這個處理你可滿意?”
王誌遠咧嘴笑了:“這個就太滿意了,這樣一來臣以後就再也不用擔心安置問題了,陛下聖明。”
朱慈烺示意他坐下:“你接著說一個其他部門的問題。”
王誌遠尷尬的咧咧嘴,剩下的海陸空三軍大佬,雖然都是他的晚輩,不過論及位高權重比起他這個軍人事務部可要強上一點。
猶豫半晌王誌遠硬著頭皮說道:“那臣就說一個陸軍部的問題吧,陸軍部每年因為訓練還有傷病減員的人員太多,尤其是極地師每年都有人因為訓練或者站崗放哨等等被凍傷凍死。
這種非戰鬥減員讓人痛心,希望陸軍部能夠合理安排訓練和巡邏,避免這種事情發生。”
對於這個指控孫應元表示無關緊要,訓練和巡邏減員都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北疆太冷了,訓練就是要貼近實戰,要是怕著怕那,幹脆就不用打仗了,都回家帶孩子去吧!
孫應元能升任陸軍總長除了靠著周遇吉的關係之外,還有自己的老資曆,所以這種無關痛癢的問題根本不能讓他害怕。
看到陛下和各位部長的眼睛看過來,孫應元拱拱手:“陛下,北疆地區最冷的時候有零下四十多度,人在室外露出的部位超過一刻鍾就會凍傷,有些事情是不可避免的,這邊境總要值守。
至於訓練傷亡,打仗的事情又不是過家家,經管我們極力避免,充分考慮,但時常還是會有意外發生。
臣回去之後一定多想辦法,多注意力求改進避免。”
朱慈烺心中也是無奈:“如果陸軍平時訓練巡邏都會產生非戰鬥減員,這要是真的打仗的時候,北疆軍真的能上戰場麽?
不會最後真的沒有被敵人擊敗而被天氣擊敗吧?”
孫應元並沒有拍胸脯打包票,而是也跟著陛下憂慮的說道:“回陛下,從目前的形式來看,大明北疆最多隻能支持二十到三十萬人規模的戰鬥。
再多就需要從關內征集後勤人員運送物資了。
如果是地區級別的小規模衝突,這些兵力也就足夠了,但是要是打大規模的決戰,臣也不建議大明軍隊在冬天深入北方作戰,這將是大明難以承受的災難。”
朱慈烺嗯了一聲:“好在大明已經占有了中亞和伏爾加河流域的一部分,即使不通過北疆也能夠到東歐地區。
不過這北疆問題始終要解決,今天不解決問題,明天問題就會解決你,軍部有什麽好計劃麽?”
陸軍部並不能代表軍部,孫應元看看周遇吉,周遇吉拱拱手:“目前軍部正在計劃對北疆各國進行滲透,進行誘降、教唆、鼓動、滋事,讓各國之間產生間隙,讓各族之間充滿矛盾。
等戰爭開始的時候,臣打算啟動凜冬計劃,計劃的核心思想就是破壞敵人的生產能力,讓北疆的那些人即使在夏秋也難以從事生產,而冬春的時候對方隻能躲在屋子裏更無法獲得物資。
使得對方喪失對外作戰的能力,最後在合適的時機出兵殲滅對方即可。”
朱慈烺也算聽明白了,也就是說打不過先不打了,先抑製對方發展,讓對方沒有機會南下,等自己這邊騰出手來在好好收拾北疆這些國家。
原則上沒有毛病,既然扛不了冬天,那我就夏秋去打仗,冬春再撤回來,一直就這麽耗著,看誰耗得過誰。
當然今天不是軍部戰略討論會,朱慈烺問完之後繼續問孫應元:“說一說你的問題吧。”
孫應元站起來:“回稟陛下,陸軍部主要問題有三個,第一是兵員素質在下降,第二是技術兵種技術並不夠,第三就是後勤保障不夠科學。
首先說兵員素質,因為陛下開放了軍功換戶籍製度還有降低了入籍大明公民的門檻,這導致大明有很多新加入大明的種族參軍積極性很高。
反觀大明原本的漢人公民,因為百姓能吃飽穿暖,平時又生活富足導致吃苦很少,所以漢人公民當兵欲望在降低,而且兵員質量一直在下降。
第二個是技術兵種技術不夠,這其中表現的最明顯的就是炮兵了,陸軍作戰中,火炮是主要力量,能夠精準的計算射擊彈道,能夠熟練的知道裝藥多少,知道火炮的保養維修知識。
這些都需要專業的計算能力,至少也要上過初中及以上吧,但是大明目前很多參軍的新兵隻上過六年小學,根本不能快速的學會這種計算。
這等於是軍部招募了一個小學生再手把手教他初中高中知識,等他學會了整個服役年限也就過去三分之一了。
這要是更複雜的,那學習的時間更長,這種現象一直是軍部頭疼的問題。
第三個就是後勤保障不夠科學了,臣這個後勤指的不是後勤部那個後勤,而是指的陸軍部之中師團以下對於下一級作戰單位的後勤保障不夠科學。
以前的新軍每個師駐紮的地域有百萬平方公裏甚至更多,現在雖然軍改那也有幾十萬,即使參謀部把後勤送到各師各師還是要安排人員送到各團各營,甚至各連。
這個距離有時候都有上千裏了,這個距離可能氣候環境都不一樣了,但是後勤部確實按照師級進行配置,很難說科學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