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暗道一聲機會來了,連忙開心的說道:“兒臣進來在讀大學,先生言齊家治國平天下,此大學之道也,兒臣聽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所以兒臣想學以致用,為父皇分憂。”
崇禎一愣,哈哈笑了起來,兒子長大了懂事了他自然高興:“哦,我兒打算以後參加朝會麽?”
朱慈烺連忙搖頭,開玩笑這個坑他可不跳:“稟父皇,常言說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孩兒想從自己身邊的事情做起,聽聞京城有八家皇店,每歲入八千兩,孩兒東宮年奉每年兩萬餘兩,孩兒想請父王把皇店交給孩兒打理代替東宮俸祿。”
崇禎聽罷眉毛都皺了起來:“皇兒堂堂太子之尊,怎可經營商事。”
朱慈烺就知道這事沒有這麽簡單,不過他早有應對的辦法:“父皇,戶部掌握錢糧,但戶部並不算經商,孩兒也是一樣,隻是想從中學習治國齊家之道。”
崇禎又沉吟了半晌:“好吧,承恩你安排人把相關事項劃歸東宮管轄。”
朱慈烺聽罷大喜:“謝父皇。”
崇禎不放心又交代道:“要是有處理不好的就多問,還有不可耽誤學業。既然皇店每歲得八千兩,那太子東宮其餘所缺依舊由內庫劃撥。”
朱慈烺從崇禎那邊回到東宮,王承恩已經安排了管事太監在那候著,朱慈烺坐在主位上看著這個太監,這個太監並不像其他太監那樣唯唯諾諾,反而敢偷偷抬頭看朱慈烺的臉色。
朱慈烺翻過劉若愚的酌中誌的,這家夥現在還在獄中奮筆疾書,他得知太子對他的書有興趣之後,立刻屁顛屁顛的全部獻上,他寫書就是為了辯冤,能讓太子看到,這個機會他自然珍惜。
按照劉若愚的記載萬曆年間,京城的皇店有6家,由“提督太監”主掌,每年所征白銀“約數萬兩”,“除正項進禦外,餘者皆提督內臣公用”。
皇店經營的物品除了宮中用的貢品剩餘之外,每年自己還販運一些貨物出售。其中每年貂皮約1萬餘張,各種布匹140萬匹,棉花約6000包。茶約1萬箱,還有豬50萬頭,羊約30萬隻等。”
但是到了崇禎上位之後,皇店的收入就銳減至八千兩,太監們的理由是,崇禎為了節省開支,解民疾苦,停掉了很多貢品,所以能賣的東西變少了。
結果崇禎就信了……
現在讓朱慈烺撿了一個大便宜。
朱慈烺見管事的太監一臉鬼主意,也懶得問他了,直接招呼魏平安:“你去把八家皇店的管事太監都叫來,我要見見他們。”
魏平安去了,皇店都在皇城附近,一個多時辰,八家店的管事陸續過來,都被安排在一個屋子裏休息。
等人到齊之後,朱慈烺哼了一聲:“李若璉你安排兩班人陸續守著門口不準出入,若有違抗格殺勿論。”
“是!”
屋子裏幾個太監沒想到朱慈烺會來這一手,為首的管事立刻喊道:“太子殿下,我們是王公公安排的管理皇莊的事情,您不能把我們關起來,我要見王公公。”
朱慈烺懶得搭理他們,他又不是審案辯冤,他要的是結果,與其跟他們在這墨跡的浪費時間,還不如直接快刀斬亂麻,先把證據拿到手中:“李若璉、魏平安你們帶人去八家皇店,把所有賬本都帶回來,貨物封存盤點。”
這樣一來幾個人想銷毀賬目都沒有機會了,朱慈烺雖然不是專業會記出身,但是查他們還需要多專業的會計?
兩人去執行之後,朱慈烺則考慮皇莊的管理人選,魏平安雖然忠心,但是能力還有欠缺,無意看見桌角的酌中誌,權衡一番之後,朱慈烺決定就用他吧。
想要啟用劉若愚,王承恩是一個繞不開的人,上次李存良加上這次皇莊的幾個管事的事情朱慈烺也擔心王承恩心中有芥蒂。
如何才能拉攏王承恩修複關係呢?沉吟了半晌,朱慈烺寫下了一份奏章。
看了看天色,朱慈烺帶著全部的酌中誌坐上步攆往乾清宮而去,吩咐小玄子請王承恩,剛到宮外王承恩已經在那候著。
王承恩給朱慈烺見禮之後,朱慈烺親自下車去扶:“公公辛苦,勞您相候。”
王承恩起身笑了:“太子殿下找老奴何事?”
朱慈烺拉住王承恩說道:“公公先不急,這次父皇許我掌管京城皇店,我有意任用劉若愚主持事物,公公以為此人如何?”
王承恩沉吟了一下說道:“稟告太子殿下,此人被定為魏忠賢逆黨,此刻還在監牢之中未審查清楚吧?”
這種老太監早就練就了一身喜怒不形於色的神功,朱慈烺絲毫看不出他對於自己的態度。
朱慈烺笑著說道:“王公公,劉若愚寫酌中誌以自辯,孤王讀之獲益良多,孤王覺得外臣自詡讀聖人書眾正盈朝,為何天下亂像日甚一日,魏忠賢雖有罪,但是其功亦大。不說劉若愚沒有勾結魏忠賢,就是有所牽連也應該法外開恩,外臣結黨營私,貪汙慵蠢,父皇還是要靠內臣幫襯才能複興社稷。”
王承恩連忙低頭抱拳:“不敢,不敢。”
朱慈烺低聲說道:“這次孤王有兩件事向父皇請旨,其一就是劉若愚之事,其二孤讀酌中誌,劉若愚說大多太監年老之後孤苦無依無靠,即使死後因為身體不全也不得入祖墳安葬,故而孤王想懇請父皇撥一處皇莊給太監養老之用,死後也在此處安葬,王公公以為如何?”
王承恩聽罷驚訝的看著朱慈烺,朱慈烺也真誠的看著他,他慌忙下拜:“老奴代奴婢們謝太子殿下體恤之恩。”
朱慈烺把袖子裏的奏章拿出來:“王公公,朝政艱難,父皇必會擔心靡費過甚,此事需要之錢糧孤以為當從宮中所有太監月俸中扣除半成用以維持,如此循環往複永為定例,後來者不必擔心無錢可用,公公以為如何?”
王承恩接過奏章,裏麵朱慈烺不僅詳細的寫了錢糧來源,人員安置辦法,還有照顧的醫官,安葬和掃墓的規章,可謂是詳細之極。
崇禎一愣,哈哈笑了起來,兒子長大了懂事了他自然高興:“哦,我兒打算以後參加朝會麽?”
朱慈烺連忙搖頭,開玩笑這個坑他可不跳:“稟父皇,常言說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孩兒想從自己身邊的事情做起,聽聞京城有八家皇店,每歲入八千兩,孩兒東宮年奉每年兩萬餘兩,孩兒想請父王把皇店交給孩兒打理代替東宮俸祿。”
崇禎聽罷眉毛都皺了起來:“皇兒堂堂太子之尊,怎可經營商事。”
朱慈烺就知道這事沒有這麽簡單,不過他早有應對的辦法:“父皇,戶部掌握錢糧,但戶部並不算經商,孩兒也是一樣,隻是想從中學習治國齊家之道。”
崇禎又沉吟了半晌:“好吧,承恩你安排人把相關事項劃歸東宮管轄。”
朱慈烺聽罷大喜:“謝父皇。”
崇禎不放心又交代道:“要是有處理不好的就多問,還有不可耽誤學業。既然皇店每歲得八千兩,那太子東宮其餘所缺依舊由內庫劃撥。”
朱慈烺從崇禎那邊回到東宮,王承恩已經安排了管事太監在那候著,朱慈烺坐在主位上看著這個太監,這個太監並不像其他太監那樣唯唯諾諾,反而敢偷偷抬頭看朱慈烺的臉色。
朱慈烺翻過劉若愚的酌中誌的,這家夥現在還在獄中奮筆疾書,他得知太子對他的書有興趣之後,立刻屁顛屁顛的全部獻上,他寫書就是為了辯冤,能讓太子看到,這個機會他自然珍惜。
按照劉若愚的記載萬曆年間,京城的皇店有6家,由“提督太監”主掌,每年所征白銀“約數萬兩”,“除正項進禦外,餘者皆提督內臣公用”。
皇店經營的物品除了宮中用的貢品剩餘之外,每年自己還販運一些貨物出售。其中每年貂皮約1萬餘張,各種布匹140萬匹,棉花約6000包。茶約1萬箱,還有豬50萬頭,羊約30萬隻等。”
但是到了崇禎上位之後,皇店的收入就銳減至八千兩,太監們的理由是,崇禎為了節省開支,解民疾苦,停掉了很多貢品,所以能賣的東西變少了。
結果崇禎就信了……
現在讓朱慈烺撿了一個大便宜。
朱慈烺見管事的太監一臉鬼主意,也懶得問他了,直接招呼魏平安:“你去把八家皇店的管事太監都叫來,我要見見他們。”
魏平安去了,皇店都在皇城附近,一個多時辰,八家店的管事陸續過來,都被安排在一個屋子裏休息。
等人到齊之後,朱慈烺哼了一聲:“李若璉你安排兩班人陸續守著門口不準出入,若有違抗格殺勿論。”
“是!”
屋子裏幾個太監沒想到朱慈烺會來這一手,為首的管事立刻喊道:“太子殿下,我們是王公公安排的管理皇莊的事情,您不能把我們關起來,我要見王公公。”
朱慈烺懶得搭理他們,他又不是審案辯冤,他要的是結果,與其跟他們在這墨跡的浪費時間,還不如直接快刀斬亂麻,先把證據拿到手中:“李若璉、魏平安你們帶人去八家皇店,把所有賬本都帶回來,貨物封存盤點。”
這樣一來幾個人想銷毀賬目都沒有機會了,朱慈烺雖然不是專業會記出身,但是查他們還需要多專業的會計?
兩人去執行之後,朱慈烺則考慮皇莊的管理人選,魏平安雖然忠心,但是能力還有欠缺,無意看見桌角的酌中誌,權衡一番之後,朱慈烺決定就用他吧。
想要啟用劉若愚,王承恩是一個繞不開的人,上次李存良加上這次皇莊的幾個管事的事情朱慈烺也擔心王承恩心中有芥蒂。
如何才能拉攏王承恩修複關係呢?沉吟了半晌,朱慈烺寫下了一份奏章。
看了看天色,朱慈烺帶著全部的酌中誌坐上步攆往乾清宮而去,吩咐小玄子請王承恩,剛到宮外王承恩已經在那候著。
王承恩給朱慈烺見禮之後,朱慈烺親自下車去扶:“公公辛苦,勞您相候。”
王承恩起身笑了:“太子殿下找老奴何事?”
朱慈烺拉住王承恩說道:“公公先不急,這次父皇許我掌管京城皇店,我有意任用劉若愚主持事物,公公以為此人如何?”
王承恩沉吟了一下說道:“稟告太子殿下,此人被定為魏忠賢逆黨,此刻還在監牢之中未審查清楚吧?”
這種老太監早就練就了一身喜怒不形於色的神功,朱慈烺絲毫看不出他對於自己的態度。
朱慈烺笑著說道:“王公公,劉若愚寫酌中誌以自辯,孤王讀之獲益良多,孤王覺得外臣自詡讀聖人書眾正盈朝,為何天下亂像日甚一日,魏忠賢雖有罪,但是其功亦大。不說劉若愚沒有勾結魏忠賢,就是有所牽連也應該法外開恩,外臣結黨營私,貪汙慵蠢,父皇還是要靠內臣幫襯才能複興社稷。”
王承恩連忙低頭抱拳:“不敢,不敢。”
朱慈烺低聲說道:“這次孤王有兩件事向父皇請旨,其一就是劉若愚之事,其二孤讀酌中誌,劉若愚說大多太監年老之後孤苦無依無靠,即使死後因為身體不全也不得入祖墳安葬,故而孤王想懇請父皇撥一處皇莊給太監養老之用,死後也在此處安葬,王公公以為如何?”
王承恩聽罷驚訝的看著朱慈烺,朱慈烺也真誠的看著他,他慌忙下拜:“老奴代奴婢們謝太子殿下體恤之恩。”
朱慈烺把袖子裏的奏章拿出來:“王公公,朝政艱難,父皇必會擔心靡費過甚,此事需要之錢糧孤以為當從宮中所有太監月俸中扣除半成用以維持,如此循環往複永為定例,後來者不必擔心無錢可用,公公以為如何?”
王承恩接過奏章,裏麵朱慈烺不僅詳細的寫了錢糧來源,人員安置辦法,還有照顧的醫官,安葬和掃墓的規章,可謂是詳細之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