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有道之世,元首明而股肱良;盛德之君,輔弼周而疑丞備。


    【譯文】


    太平盛世君主推行正道,皇上聖明而且臣子賢良;有大德的君主輔弼周全,而且疑丞完備。


    【原文】


    燧人四佐,結繩之政聿興,黃帝六相,垂裳之化乃著;五臣佐舜,而懷襄之害消,十亂興周,而吊伐之功遂。


    【譯文】


    燧人氏有四個良佐,結繩的政事才能興起;皇帝有六個賢相,垂衣裳而天下治的文化從此而廢;五個賢良的臣子輔佐虞舜,懷山襄陵的水患得以平治,十個治亂的人興起於周朝,吊民伐罪的功勞就此顯著。


    【原文】


    聘伊尹於莘野,除暴救民;求傳說於嚴阿,中興致治。周公、召公、夾輔王朝;吉甫、方叔,並為元老。


    【譯文】


    成湯在莘野之地方聘請伊尹為相,後來除了暴君救了百姓,武丁在山阿裏麵尋得了賢相傳說,因而能中興大業,政治得以治理;周公旦、召公爽共輔周朝的天下尹吉甫和方叔都是周朝的老臣。


    【原文】


    管、晏建霸顯之勳,僑、肸推邦家之眩蕭、曹以連籌匡讚,開炎漢之先,房、杜以碩畫訂謨,啟盛唐之業。


    【譯文】


    管仲和晏子建立了顯霸的功勳,子產、叔向都是邦國內首推的人選,蕭何、曹參運機籌略盡心匡弼,同開炎漢的先聲,房元齡、杜如晦計畫周詳謀猷偉大,共啟盛唐的事業。


    【原文】


    武侯輔漢於蜀,梁公反周為唐,是旋乾轉坤之手;汾陽恢複二京,西平重安九廟,洵補天浴日之功。


    【譯文】


    諸葛亮輔佐後漢,在巴蜀創立基業,狄仁傑委曲事周,把唐朝恢複轉來,這都是旋乾轉坤的好手;郭汾陽削平安史,恢複了東西兩京,李西平剿除朱泚,重安唐家九廟,這真是補天浴日的功勞。


    【原文】


    姚宋同心輔政,故開元之治,比於貞觀;趙張戮力匡君,故紹興之治,幾於元佑。


    【譯文】


    姚崇、宋璟同心佐理國政,所以開元時期的政治,可以比得上貞觀;趙鼎、張浚合力匡弼君王,所以紹興時期的政治可以及得上元佑。


    【原文】


    尚文尚儉,唐有張燕公、杜魏侯;大忠大雅,宋有寇忠湣、王文正。


    【譯文】


    唐相張說崇尚文章,杜暹崇尚節儉,唐朝的宰相有張說和杜暹;一個大忠一個大雅,宋朝宰相內有寇準和王旦這二個人。


    【原文】


    申屠嘉之與王商,想西京之威重;謝安石之與王導,具江左之風流。


    【譯文】


    申屠嘉同王商剛正不阿,可以想見西漢宰相的威嚴和莊重,謝安石和王導清高拔俗具有東晉賢相的風度氣質。


    【原文】


    石廣數馬,寅畏小心,丙吉問牛,調燮大體;公孫弘以儒術佐漢,李衛公以謀略興唐。


    【譯文】


    石廣持鞭數馬,態度恭敬而且小心,丙吉獨問牛喘,調和陰陽極得大體;公孫弘用經術來輔助漢朝,李衛公以兵略來創興唐業。聽一清一寧這兩句話,深佩王戎措詞簡要,而且工於對答,讀十漸十思的兩篇秦疏,深信魏征確是嫵媚,而且善於規諫。


    【原文】


    一清一寧,王戎簡要而能言;十漸十思,魏征嫵媚而善諫。


    【譯文】


    石廣持鞭數馬,態度恭敬而且小心,丙吉獨問牛喘,調和陰陽極得大體;公孫弘用經術來輔助漢朝,李衛公以兵略來創興唐業。聽一清一寧這兩句話,深佩王戎措詞簡要,而且工於對答,讀十漸十思的兩篇秦疏,深信魏征確是嫵媚,而且善於規諫。


    【原文】


    安用三寸毛錐,桑維翰指麾定亂;隻須半部論語,趙韓王經濟守城。


    【譯文】


    安定朝廷用不著三寸毛錐,桑維翰指麾眾人平定禍亂;治理天下隻要用半部論語,趙韓王抱負經濟善於守成。


    【原文】


    李沆持衡,貴戚不夤緣而拜台席;司馬秉軸,遼人戒生事以擾邊疆。


    【譯文】


    李文靖執政持平,貴戚都不敢鑽謀私參宰相;司馬光秉持大政,遼人也不敢生事侵擾邊疆。


    【原文】


    至於父子登庸,則伊尹之子伊陟,巫鹹之子巫賢,韋賢之子韋玄成,李吉甫之子李德裕;兄弟濟美,則王祥之弟王覽,卞粹之弟卞純,崔陵之弟崔仲文,曾布之弟曾肇。


    【譯文】


    講到父子先後被擢用,就有伊尹和子伊陟,巫鹹和子巫賢,韋賢和子韋玄成,李吉甫和子李德裕;兄弟前後媲美的,有王祥和弟王賢,卞粹和弟卞純,崔陵和弟崔仲文,曾布和弟曾肇。


    【原文】


    三世為相,則張嘉貞之若子若孫也,呂公著之乃祖乃父也;四世為相,則弘農之有楊震也,汝南之有袁安也。


    【譯文】


    三世都做宰相的有張嘉貞和他的子及他的孫,呂公著和他的祖父及父親;四世都做宰相的則有弘農這個地方的楊震,和汝南這個地方的袁安。


    【原文】


    一十二、二十四,秦甘羅、漢鄧禹,何其少也;八十二、九十一張柬之、文彥博,不亦晚乎。四朝元宰,裴晉公莫與京焉;長樂老敘,馮可道何足觀也。


    【譯文】


    十二歲、十四歲就做了宰相的,在秦國有甘羅,漢朝有鄭禹,他們的年紀是多麽的幼小呢?八十二歲、九十一歲才位至宰相,在唐朝有張柬之、宋朝有文彥博,功成名就好象太晚了一些。曆任四朝都做到首相,斐晉公的功名那一個人比得上呢!讀長樂老人這篇敘文,馮可道的為人,那裏叫人看得起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幼學瓊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程允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程允升並收藏幼學瓊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