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就是吃黑毛驢子的肉解氣、、、、、、”
“你的到還挺會做人”我誇了一句
“那是,我要是今年活動活動,村子裏麵就有人敢選我當村書記、、、、、、“潘子笑的很無恥”得了吧,你就吹吧,就你們村子那屁股大小的地方,還真不夠你吃呢,你這個家夥,給你一個雞場也不夠你吃的啊,你的嘴,什麽不吃啊、、、、、、”我調侃起了潘子,要是潘子那年,真的當上了村子裏麵的村幹部,或許,我們以後就不會是那個樣子了,也不會走到今天這條路上呢、、、、、、這一切都是未知。
瘋狂的開始84北京現存的古墓狀態
一直感覺自己不老,怎麽也算是虎牢雄風在,今天出去了一天,回來的路上,一個十幾歲的小姑娘給我讓座。不知不覺自己老了,哎。今天出去轉轉一天,去了昌平,當然還是看看那些明十三陵,我沒有去那些開放的陵墓,開放的陵墓也沒有什麽可看的,全是修複的古跡。也沒有什麽可看的,今天又是周末,定陵裏麵一定全是人,中國景區就是這樣?“大人看腦袋,小孩看屁股”.
我去的自然是沒有開發的陵墓,碑座,琉璃瓦片就散落在田間地頭,隨手撿起一塊城磚,上麵還有可能打著年號,這個都是曆史,我更喜歡這種感覺,一個人清淨。
今天去的是萬娘墳,看完萬娘墳就順著村子裏麵的柏油小路溜達到了悼陵監村,也順便看了另外兩座明朝的古墓,當然這些都是被盜過的,幾十年前的盜洞現在還清晰可見,就被村民用酸棗枝給遮蓋起來了,盜洞很大,都可以走下一個人。我當時就想鑽進去看看,不為了盜墓,就是想看看裏麵還有什麽物件。
可惜我今天沒有帶繩子和手電,要不真不知道自己會不會進去,進去以後,看到地上有遺留的物件,會不會拿走,還是不要進去吧,我怕自己控製不住自己,我今天看的這幾座古墓,基本就是不設防的狀態,都在村子的邊上,有的還離著村子有段距離,在荒郊野地裏麵,碑座,還有柱子頭下麵的石塊就隨意散落的果園裏麵,還有功德碑,真不知道怎麽保護的,北京就沒有盜墓的嗎?
和村子裏麵的幾個在地頭摘香椿的幾個老人聊天,得知這幾個墓都是被當地土匪程六子給盜了,裏麵的好東西據說都用馬車拉,誰也不知道出了什麽好玩意,老人問我是做什麽的,我告知自己就是喜歡曆史,沒事四處轉轉,要是知道我早年就是一個盜墓的,不知道會不會和我講這些。
今天第一個去的就是萬娘墳。萬娘墳,位於昌平衛星城西北7公裏,十三陵鎮所轄行政村。清代成村。因村域內有明憲宗朱見深的貴妃萬氏的園寢,村民大多是清朝看守萬貴妃園寢的墳戶的後代,村落因墳得名,稱萬娘娘墳,簡稱萬娘墳。
村子裏麵還完好的保存明代時期修建的墳圈子,極速陵區都用巨大的城牆圍繞起來,裏麵還住這幾戶人家,和一個年輕一點的婦女打聽娘娘墳的來曆,都可以告知你一點。仔細觀察那些完好的城磚,還可以看到很多上麵都打著成化十七年三月xxx製的印痕,顯然這些都當時官窯燒製的,很多都保存完整。
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明憲宗貴妃萬氏葬於該地。萬氏,山東諸城人,是明憲宗朱見深為皇太子時的侍從宮人,朱見深即位後封妃。明成化二年(1466)進封為皇貴妃。萬氏年長憲宗十七歲,後暴病死,諡“恭肅端慎榮靖皇貴妃”。該墓三十年代末被盜,現存園寢的圍牆、門樓、無字石碑等。
墳頭封土殘存不是很大,基本都挖下很多,當地村民在裏麵種植很多果樹,基本就是桃樹和棗樹。在墳頭前麵是石頭供桌前麵居然種著一茬韭菜,看著鮮綠的韭菜,看來還經常有人來澆水。盜洞很大,上麵用樹枝遮蓋,可以不用低頭就可以走下去,村子裏麵的老人說,小時候往裏麵丟過石塊,咕嚕嚕半天才到底,不知道多深,問了幾人,都沒有下去過。
無字碑已經破碎成幾塊了,用人硬水泥膠水修複粘在一起,還矗立在墳頭前麵十米左右。整個陵墓背靠山嵐,後麵的山勢成蓮花盛開花瓣狀,在風水裏麵講,這就餓背靠金蓮,屬於大好之勢。
萬娘墳位於蘇山東麓,坐西北朝東南,整體布局為前方後圓。方形院落麵寬197.8米,進深138.5米,園寢圍牆用綠色琉璃筒瓦,黃色琉璃滴水。正中為硬山式琉璃構件的園寢門,兩側各有一座隨牆角門。門內為兩進院落,第二進院落正中有享殿,麵闊五間,進深三間,兩廂配殿各三間。享殿後有門,可進入半圓形的寢園,中軸線上由前至後設照壁、石碣(即圓頂的碑石)、石供案和墓塚。
明代設官軍守衛,有官員管理。清代改為墳戶看守後,看墳人及家眷即住在園寢的第一進院落內,經世代繁衍,形成村落。後因院內狹小,清末民初就將民居擴建到園寢院外,形成現在的村落格局。
萬娘墳的墓主萬氏,係山東諸城(今山東省東南部、濰河上遊)人,4歲被選入憲宗朱見深的祖母孫太後宮中作宮女,長大後即在東宮服侍太子朱見深。成化元年(1465年),年僅16歲的朱見深即位當了皇帝。
萬氏雖已35歲了,卻處處表現機警,事事迎合帝意,皇帝每次外出,她皆身披戎裝作為前驅,因而備受寵幸。成化二年正月,萬氏為朱見深生下了第一個皇子,朱見深大喜,封萬氏為貴妃。
不久,皇子病死,萬氏此後不複生育;她為了不在皇帝麵前失寵,平時竭力限製後妃接近皇帝,並在宮中廣布耳目,知道後妃中有懷孕者,設法用藥使其墮胎,所用手段陰險殘忍。女史紀氏被憲宗私幸懷孕後,萬貴妃指使宮婢暗中下藥
,想使紀氏墮胎,但沒有成功,宮女撒謊說紀氏不是懷孕,而是腹中長了痞積,被安置在靜樂堂養病,不久就生下了孝宗朱祐樘。
萬貴妃又密令太監張敏將嬰兒抱出淹死,張敏心存善念,假報已將嬰兒淹死,暗中仍放在靜樂堂撫養。成化十一年(1475年),朱祐樘長到6歲時,憲宗方知隱情,將朱祐樘接到太後宮中撫養,將紀氏移居永壽宮。同年六月二十八日(7月30日),紀氏突然死去,宮中傳說萬貴妃借憲宗召見紀氏時,在酒中下毒,致使紀氏中毒身亡。萬氏為人陰險狠毒由此可見一斑。萬氏見憲宗已有皇子,而且又加害不成,她為了逃避罪責,轉移眾人視線,方允許皇帝到其他後妃宮中過夜。隨著太子朱祐樘的成長,萬氏怕日後太子登基會治自己的罪,同導妃一起在皇帝麵前屢進讒言,勸朱見深易儲;當時恰逢泰山發生地震,占卜者謂應在東宮,朱見深心存恐懼,將另立太子的事情壓了下來。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春天,萬貴妃突患暴疾病死,憲宗為其輟朝7天,諡號為恭肅端慎榮靖皇貴妃,同年三月初六(3月30日)葬在天壽山陵區內的蘇山腳下。
弘治初年,禦史曹璘請求孝宗朱祐樘削去萬貴妃的諡號;魚台縣(今山東省西南部、鄰接江蘇省)丞徐頊請求逮捕為孝宗母親紀太後(紀氏死時初諡“恭恪莊僖淑妃”,葬在京西金山,孝宗即位後,追諡為“孝穆慈慧恭恪莊僖崇天承聖皇太後”,遷葬茂陵)醫病致死的太醫們,逮捕萬貴妃家屬,究問紀太後死時的情況;孝宗以有違先帝之意而未予追究。
我前麵聊過萬娘墳被盜,就是當地土匪程老六所謂,這個就不在聊了。我要說的是,這個古墓就是不設防的狀態,就在村子的最後麵,雖然前麵,右邊均有人家,但是後邊就是山坡,動起手來,順著盜洞在鑽進去也不費力氣,幾十年前的盜洞,怎麽不填上呢。其實想想也是,有關部門,過節情願多發幾百的過節費,誰願意填埋一個被盜了的古墓呢,真想知道裏麵還有沒有物件了、、、、、哈哈。
看完這個就繼續溜達到了悼陵監村,這個村子也是大有來頭的,裏麵的故事,我也是今天和一個守陵人的後裔聊天得知的,他家祖輩在這裏守陵已經幾百年了,村子裏麵杜姓的基本都是守陵人的後裔。
悼陵監村村子有兩處古墓,一處在村外,已經被盜,黃色綠色的琉璃瓦碎片遍地都是,我今天可不是沒有收獲的啊,撿拾到了一個刻著五爪金龍的琉璃瓦當,雖然不算完整,可畢竟是幾百年的物件,現在就在桌子上麵,就當鎮紙用吧,那天沒事,自己在用它,雕琢出一個硯台,自己留著把玩。也有意義。
村外邊的古墓,原先是因該有地麵建築的,現在值殘留石頭構建還有磚石,外圍的城牆還在,還算完好,我居然看到了一隻野兔子也聽到山雞求偶的叫聲,可惜現在北京禁槍了,要是那個年代,我們來這裏打獵,順便或許就把古墓給盜了。連玩在幹。
還有一處在村子裏麵,四周的圍牆也都是大洞了,牆角就成了垃圾堆了生活垃圾都堆在哪裏,也不知道,這些保護部門都幹什麽,這樣的一座古墓居然沒有被盜,或許四周全是人家這點有關。
整個陵區裏麵全是鬆柏,都一人多粗,基本就是修建墓地時候栽種的,走在裏麵有一種陰森的感覺,外麵陽光明媚,陵區裏麵獨有的那種肅靜,我還是真的習慣這種感覺,腳下全是厚厚的腐爛的鬆針。裏麵有明顯的小路,看來是長期有人遛彎,還有一條小徑可以走上墳堆上麵,上麵兩顆巨大的柏樹。
我環視查看一周,沒有被盜的痕跡,心裏稍感安慰,出去的時候和村子裏麵的老人聊天的時候,得知這個墓也被盜了,盜洞都填埋了,我還發現,明明是明代的古墓,城磚居然有的是嘉慶年間燒製的,看來這個古墓的清朝時期修繕過,這個不得而知。
也了解了這個村名字的來曆,當然是和陵墓有關,是和被盜有關、、、、、、
悼陵監位於昌平城西北6.1公裏,十三陵鎮所轄行政村。清代成村。因村址在明代為悼陵的神宮監所在地,故名悼陵監。
悼陵的墓主是明世宗朱厚熜的原配皇後陳氏。陳氏,元城(今河北大名)人,嘉靖元年(1522年)冊立為皇後。嘉靖七年(1528年)十月的一天,帝後在宮中閑坐,張、方二妃進來獻茶。嘉靖皇帝反複觀看、撫弄二妃的纖纖細手,引得陳皇後妒火中燒,醋意大發,將茶杯擲在地上,摔得粉碎;惹得嘉靖皇帝龍顏震怒,大發雷霆。陳皇後素知嘉靖皇帝為人嚴厲,為爭寵奪愛激怒皇帝,後果難測,不免心中驚悸,終日惶恐不安,導致腹中胎兒流產,數日後竟一命嗚呼。
當時,嘉靖皇帝餘怒未消,對皇後的喪禮降低規格,諡號"悼靈"二字,葬在陵區內的襖兒峪。按照明朝製度,每建一座陵都要設一個神宮監,派遣太監負責日常的看護與管理;因陳皇後的諡號為悼靈,其之葬所即稱為悼陵,神宮監也隨著稱為悼陵監。嘉靖十五年(1536年),禮部尚書夏言議請改諡,此時嘉靖皇帝已經心氣平和,遂改諡為孝潔。
嘉靖皇帝死後,禮官們提出:孝潔皇後乃世宗(即嘉靖皇帝)的原配,應與皇帝合葬。穆宗(嘉靖皇帝三子朱載垕,年號隆慶,廟號穆宗)采納了禮官們的建議,將陳皇後遷葬永陵,並於隆慶元年(1567年)二月為陳皇後上尊諡為:孝潔恭懿睿安莊相翊聖肅皇後,享受到前所未有的尊榮。
悼陵位於悼陵監村北,襖兒峪東麓,整體建築坐西北朝東南,呈長方形,設殿門三間,享殿五間,兩廂配殿各三間,殿後為石供案、石供器,案器後為墓塚。孝潔皇後自隆慶元年七月十七日(1567年4月25日)遷葬永陵後,悼陵虛置十餘年。
萬曆九年(1581年)十月,世宗皇貴妃沈氏死後葬入悼陵,其後,世宗的妃子文氏、盧氏陸續葬入悼陵,悼陵的規格就由皇後陵降為皇妃墳,悼陵監卻保留了下來,仍舊執行看護陵園的職責。
在悼陵監村東,為明朝末代皇帝朱由檢(年號崇禎,廟號思宗)的陵墓--思陵。因前十二陵的神宮監都是明朝設置的,而崇禎皇帝是亡國之君,沒有設立神宮監。
清順治元年(1644年)七月,清王朝為各陵確定了守陵太監的人數,因思陵沒有神宮監,太監們沒有棲身之所,而悼陵監便近在咫尺,於是,看護思陵的太監們就寄治、借宿在悼陵監內。康熙年間,每陵設陵戶3名(思陵4名),每戶給地35畝;乾隆年間,每陵均設陵戶4名,每戶仍給地35畝。陵戶們在這裏定居下來以後,娶妻生子,經過世代繁衍生息,遂形成村落。
在十三陵,每個陵旁邊都有一個和帝陵名字相同的村莊,那是由看守各帝陵的陵戶曆代繁衍而成的。如長陵和長陵村,獻陵和獻陵村,景陵和景陵村……。那麽,埋葬崇禎皇帝的思陵旁邊,當然也應該是思陵村了。可是,如今整個十三陵一帶就偏偏沒有個思陵村。這到底是什麽原因呢?
大家都知道,李自成率領農民起義軍攻人北京後,崇禎在走投無路情況下吊死在煤山了。據說,由於當時戰爭紛亂,崇禎和周皇後的屍體停在北京東華門外,一連好幾天沒人過問,遲遲不能安葬。後來,順天府官吏命令昌平州官安葬崇禎。當把他的屍體運往昌平時,人們才發現,崇禎皇帝的腦袋不知被誰砍掉了。
當時,大夥兒怎麽找也找不到這顆腦袋,最後,實在沒有辦法,隻好現找材料和工匠,鑄了個金頭,把它安在崇禎皇帝的脖子上,才得以完葬。就是這顆金頭,才引起陵墓被盜。
就這樣崇禎被葬在了思陵。甭看崇禎“亡國之君”的名聲不好聽,可他脖子上安的金腦袋卻是個好東西。這樣,就招來了一些人的賊心。
開始,由於思陵村各陵戶的精心看管,崇禎的地下墓葬總算是完好無損。年複一年,許多年過去了,陵戶幾經變遷,看管的就不那麽緊了。
一天,村裏有位老人清早起來揀糞,經過崇禎的墓前,忽然發現墳墓已經被挖開了,敞著一個好大的洞。他急忙回到村裏,把這事對陵首說了,陵首馬上帶了一幫人趕到墳地,他們走到被挖開的洞裏一看,棺材早已經腐爛了,崇禎的屍體也隻剩下一付骷髏架子,安在他脖子上的那顆金頭呢,也不見了。
大夥兒心裏明白了,盜墓的人就是奔著這顆頭來的。這金腦袋少說也得有十好幾斤,看來,它早就被人弄走了。陵首心想,大夥兒這麽愣著也不是個事呀,就派人到州裏報了案。其實,上報州官又有什麽用呢?日子一長,這件事就這麽糊裏糊塗地擱下了。
後來,陵戶們商量著說,在崇禎的墓裏還有皇後、貴妃及其它附葬品呢,要是以後還有人來盜墓怎麽辦?於是,他們就立下了一些新的護陵規矩,並且決定把思陵村改名為“盜陵監”,意思是對盜掘陵墓的人要時刻提防,嚴加監看。時間又過去了很久,“盜陵監”被漸漸地叫白了,這才成了現在的“悼陵監”村。
這要是被盜一個古墓,守陵的村子就要改名,警示,我相信很多陵村的名字就要麵目全非了,被盜的陵墓在中國太多了、、、、、、
瘋狂的開始84開山見寶84
老了,不得不承認,昨天就這麽一個小溜達,走路不到十公裏,今天腰酸背痛,小腿腫脹,要是在以前,根本就不敢想。要是在以前,我昨天就是探風,就是提前了解古墓附近的環境,看看有沒有動手的可能,那些離著村子太近的墳墓,我們一般是不會去動的。
“你的到還挺會做人”我誇了一句
“那是,我要是今年活動活動,村子裏麵就有人敢選我當村書記、、、、、、“潘子笑的很無恥”得了吧,你就吹吧,就你們村子那屁股大小的地方,還真不夠你吃呢,你這個家夥,給你一個雞場也不夠你吃的啊,你的嘴,什麽不吃啊、、、、、、”我調侃起了潘子,要是潘子那年,真的當上了村子裏麵的村幹部,或許,我們以後就不會是那個樣子了,也不會走到今天這條路上呢、、、、、、這一切都是未知。
瘋狂的開始84北京現存的古墓狀態
一直感覺自己不老,怎麽也算是虎牢雄風在,今天出去了一天,回來的路上,一個十幾歲的小姑娘給我讓座。不知不覺自己老了,哎。今天出去轉轉一天,去了昌平,當然還是看看那些明十三陵,我沒有去那些開放的陵墓,開放的陵墓也沒有什麽可看的,全是修複的古跡。也沒有什麽可看的,今天又是周末,定陵裏麵一定全是人,中國景區就是這樣?“大人看腦袋,小孩看屁股”.
我去的自然是沒有開發的陵墓,碑座,琉璃瓦片就散落在田間地頭,隨手撿起一塊城磚,上麵還有可能打著年號,這個都是曆史,我更喜歡這種感覺,一個人清淨。
今天去的是萬娘墳,看完萬娘墳就順著村子裏麵的柏油小路溜達到了悼陵監村,也順便看了另外兩座明朝的古墓,當然這些都是被盜過的,幾十年前的盜洞現在還清晰可見,就被村民用酸棗枝給遮蓋起來了,盜洞很大,都可以走下一個人。我當時就想鑽進去看看,不為了盜墓,就是想看看裏麵還有什麽物件。
可惜我今天沒有帶繩子和手電,要不真不知道自己會不會進去,進去以後,看到地上有遺留的物件,會不會拿走,還是不要進去吧,我怕自己控製不住自己,我今天看的這幾座古墓,基本就是不設防的狀態,都在村子的邊上,有的還離著村子有段距離,在荒郊野地裏麵,碑座,還有柱子頭下麵的石塊就隨意散落的果園裏麵,還有功德碑,真不知道怎麽保護的,北京就沒有盜墓的嗎?
和村子裏麵的幾個在地頭摘香椿的幾個老人聊天,得知這幾個墓都是被當地土匪程六子給盜了,裏麵的好東西據說都用馬車拉,誰也不知道出了什麽好玩意,老人問我是做什麽的,我告知自己就是喜歡曆史,沒事四處轉轉,要是知道我早年就是一個盜墓的,不知道會不會和我講這些。
今天第一個去的就是萬娘墳。萬娘墳,位於昌平衛星城西北7公裏,十三陵鎮所轄行政村。清代成村。因村域內有明憲宗朱見深的貴妃萬氏的園寢,村民大多是清朝看守萬貴妃園寢的墳戶的後代,村落因墳得名,稱萬娘娘墳,簡稱萬娘墳。
村子裏麵還完好的保存明代時期修建的墳圈子,極速陵區都用巨大的城牆圍繞起來,裏麵還住這幾戶人家,和一個年輕一點的婦女打聽娘娘墳的來曆,都可以告知你一點。仔細觀察那些完好的城磚,還可以看到很多上麵都打著成化十七年三月xxx製的印痕,顯然這些都當時官窯燒製的,很多都保存完整。
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明憲宗貴妃萬氏葬於該地。萬氏,山東諸城人,是明憲宗朱見深為皇太子時的侍從宮人,朱見深即位後封妃。明成化二年(1466)進封為皇貴妃。萬氏年長憲宗十七歲,後暴病死,諡“恭肅端慎榮靖皇貴妃”。該墓三十年代末被盜,現存園寢的圍牆、門樓、無字石碑等。
墳頭封土殘存不是很大,基本都挖下很多,當地村民在裏麵種植很多果樹,基本就是桃樹和棗樹。在墳頭前麵是石頭供桌前麵居然種著一茬韭菜,看著鮮綠的韭菜,看來還經常有人來澆水。盜洞很大,上麵用樹枝遮蓋,可以不用低頭就可以走下去,村子裏麵的老人說,小時候往裏麵丟過石塊,咕嚕嚕半天才到底,不知道多深,問了幾人,都沒有下去過。
無字碑已經破碎成幾塊了,用人硬水泥膠水修複粘在一起,還矗立在墳頭前麵十米左右。整個陵墓背靠山嵐,後麵的山勢成蓮花盛開花瓣狀,在風水裏麵講,這就餓背靠金蓮,屬於大好之勢。
萬娘墳位於蘇山東麓,坐西北朝東南,整體布局為前方後圓。方形院落麵寬197.8米,進深138.5米,園寢圍牆用綠色琉璃筒瓦,黃色琉璃滴水。正中為硬山式琉璃構件的園寢門,兩側各有一座隨牆角門。門內為兩進院落,第二進院落正中有享殿,麵闊五間,進深三間,兩廂配殿各三間。享殿後有門,可進入半圓形的寢園,中軸線上由前至後設照壁、石碣(即圓頂的碑石)、石供案和墓塚。
明代設官軍守衛,有官員管理。清代改為墳戶看守後,看墳人及家眷即住在園寢的第一進院落內,經世代繁衍,形成村落。後因院內狹小,清末民初就將民居擴建到園寢院外,形成現在的村落格局。
萬娘墳的墓主萬氏,係山東諸城(今山東省東南部、濰河上遊)人,4歲被選入憲宗朱見深的祖母孫太後宮中作宮女,長大後即在東宮服侍太子朱見深。成化元年(1465年),年僅16歲的朱見深即位當了皇帝。
萬氏雖已35歲了,卻處處表現機警,事事迎合帝意,皇帝每次外出,她皆身披戎裝作為前驅,因而備受寵幸。成化二年正月,萬氏為朱見深生下了第一個皇子,朱見深大喜,封萬氏為貴妃。
不久,皇子病死,萬氏此後不複生育;她為了不在皇帝麵前失寵,平時竭力限製後妃接近皇帝,並在宮中廣布耳目,知道後妃中有懷孕者,設法用藥使其墮胎,所用手段陰險殘忍。女史紀氏被憲宗私幸懷孕後,萬貴妃指使宮婢暗中下藥
,想使紀氏墮胎,但沒有成功,宮女撒謊說紀氏不是懷孕,而是腹中長了痞積,被安置在靜樂堂養病,不久就生下了孝宗朱祐樘。
萬貴妃又密令太監張敏將嬰兒抱出淹死,張敏心存善念,假報已將嬰兒淹死,暗中仍放在靜樂堂撫養。成化十一年(1475年),朱祐樘長到6歲時,憲宗方知隱情,將朱祐樘接到太後宮中撫養,將紀氏移居永壽宮。同年六月二十八日(7月30日),紀氏突然死去,宮中傳說萬貴妃借憲宗召見紀氏時,在酒中下毒,致使紀氏中毒身亡。萬氏為人陰險狠毒由此可見一斑。萬氏見憲宗已有皇子,而且又加害不成,她為了逃避罪責,轉移眾人視線,方允許皇帝到其他後妃宮中過夜。隨著太子朱祐樘的成長,萬氏怕日後太子登基會治自己的罪,同導妃一起在皇帝麵前屢進讒言,勸朱見深易儲;當時恰逢泰山發生地震,占卜者謂應在東宮,朱見深心存恐懼,將另立太子的事情壓了下來。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春天,萬貴妃突患暴疾病死,憲宗為其輟朝7天,諡號為恭肅端慎榮靖皇貴妃,同年三月初六(3月30日)葬在天壽山陵區內的蘇山腳下。
弘治初年,禦史曹璘請求孝宗朱祐樘削去萬貴妃的諡號;魚台縣(今山東省西南部、鄰接江蘇省)丞徐頊請求逮捕為孝宗母親紀太後(紀氏死時初諡“恭恪莊僖淑妃”,葬在京西金山,孝宗即位後,追諡為“孝穆慈慧恭恪莊僖崇天承聖皇太後”,遷葬茂陵)醫病致死的太醫們,逮捕萬貴妃家屬,究問紀太後死時的情況;孝宗以有違先帝之意而未予追究。
我前麵聊過萬娘墳被盜,就是當地土匪程老六所謂,這個就不在聊了。我要說的是,這個古墓就是不設防的狀態,就在村子的最後麵,雖然前麵,右邊均有人家,但是後邊就是山坡,動起手來,順著盜洞在鑽進去也不費力氣,幾十年前的盜洞,怎麽不填上呢。其實想想也是,有關部門,過節情願多發幾百的過節費,誰願意填埋一個被盜了的古墓呢,真想知道裏麵還有沒有物件了、、、、、哈哈。
看完這個就繼續溜達到了悼陵監村,這個村子也是大有來頭的,裏麵的故事,我也是今天和一個守陵人的後裔聊天得知的,他家祖輩在這裏守陵已經幾百年了,村子裏麵杜姓的基本都是守陵人的後裔。
悼陵監村村子有兩處古墓,一處在村外,已經被盜,黃色綠色的琉璃瓦碎片遍地都是,我今天可不是沒有收獲的啊,撿拾到了一個刻著五爪金龍的琉璃瓦當,雖然不算完整,可畢竟是幾百年的物件,現在就在桌子上麵,就當鎮紙用吧,那天沒事,自己在用它,雕琢出一個硯台,自己留著把玩。也有意義。
村外邊的古墓,原先是因該有地麵建築的,現在值殘留石頭構建還有磚石,外圍的城牆還在,還算完好,我居然看到了一隻野兔子也聽到山雞求偶的叫聲,可惜現在北京禁槍了,要是那個年代,我們來這裏打獵,順便或許就把古墓給盜了。連玩在幹。
還有一處在村子裏麵,四周的圍牆也都是大洞了,牆角就成了垃圾堆了生活垃圾都堆在哪裏,也不知道,這些保護部門都幹什麽,這樣的一座古墓居然沒有被盜,或許四周全是人家這點有關。
整個陵區裏麵全是鬆柏,都一人多粗,基本就是修建墓地時候栽種的,走在裏麵有一種陰森的感覺,外麵陽光明媚,陵區裏麵獨有的那種肅靜,我還是真的習慣這種感覺,腳下全是厚厚的腐爛的鬆針。裏麵有明顯的小路,看來是長期有人遛彎,還有一條小徑可以走上墳堆上麵,上麵兩顆巨大的柏樹。
我環視查看一周,沒有被盜的痕跡,心裏稍感安慰,出去的時候和村子裏麵的老人聊天的時候,得知這個墓也被盜了,盜洞都填埋了,我還發現,明明是明代的古墓,城磚居然有的是嘉慶年間燒製的,看來這個古墓的清朝時期修繕過,這個不得而知。
也了解了這個村名字的來曆,當然是和陵墓有關,是和被盜有關、、、、、、
悼陵監位於昌平城西北6.1公裏,十三陵鎮所轄行政村。清代成村。因村址在明代為悼陵的神宮監所在地,故名悼陵監。
悼陵的墓主是明世宗朱厚熜的原配皇後陳氏。陳氏,元城(今河北大名)人,嘉靖元年(1522年)冊立為皇後。嘉靖七年(1528年)十月的一天,帝後在宮中閑坐,張、方二妃進來獻茶。嘉靖皇帝反複觀看、撫弄二妃的纖纖細手,引得陳皇後妒火中燒,醋意大發,將茶杯擲在地上,摔得粉碎;惹得嘉靖皇帝龍顏震怒,大發雷霆。陳皇後素知嘉靖皇帝為人嚴厲,為爭寵奪愛激怒皇帝,後果難測,不免心中驚悸,終日惶恐不安,導致腹中胎兒流產,數日後竟一命嗚呼。
當時,嘉靖皇帝餘怒未消,對皇後的喪禮降低規格,諡號"悼靈"二字,葬在陵區內的襖兒峪。按照明朝製度,每建一座陵都要設一個神宮監,派遣太監負責日常的看護與管理;因陳皇後的諡號為悼靈,其之葬所即稱為悼陵,神宮監也隨著稱為悼陵監。嘉靖十五年(1536年),禮部尚書夏言議請改諡,此時嘉靖皇帝已經心氣平和,遂改諡為孝潔。
嘉靖皇帝死後,禮官們提出:孝潔皇後乃世宗(即嘉靖皇帝)的原配,應與皇帝合葬。穆宗(嘉靖皇帝三子朱載垕,年號隆慶,廟號穆宗)采納了禮官們的建議,將陳皇後遷葬永陵,並於隆慶元年(1567年)二月為陳皇後上尊諡為:孝潔恭懿睿安莊相翊聖肅皇後,享受到前所未有的尊榮。
悼陵位於悼陵監村北,襖兒峪東麓,整體建築坐西北朝東南,呈長方形,設殿門三間,享殿五間,兩廂配殿各三間,殿後為石供案、石供器,案器後為墓塚。孝潔皇後自隆慶元年七月十七日(1567年4月25日)遷葬永陵後,悼陵虛置十餘年。
萬曆九年(1581年)十月,世宗皇貴妃沈氏死後葬入悼陵,其後,世宗的妃子文氏、盧氏陸續葬入悼陵,悼陵的規格就由皇後陵降為皇妃墳,悼陵監卻保留了下來,仍舊執行看護陵園的職責。
在悼陵監村東,為明朝末代皇帝朱由檢(年號崇禎,廟號思宗)的陵墓--思陵。因前十二陵的神宮監都是明朝設置的,而崇禎皇帝是亡國之君,沒有設立神宮監。
清順治元年(1644年)七月,清王朝為各陵確定了守陵太監的人數,因思陵沒有神宮監,太監們沒有棲身之所,而悼陵監便近在咫尺,於是,看護思陵的太監們就寄治、借宿在悼陵監內。康熙年間,每陵設陵戶3名(思陵4名),每戶給地35畝;乾隆年間,每陵均設陵戶4名,每戶仍給地35畝。陵戶們在這裏定居下來以後,娶妻生子,經過世代繁衍生息,遂形成村落。
在十三陵,每個陵旁邊都有一個和帝陵名字相同的村莊,那是由看守各帝陵的陵戶曆代繁衍而成的。如長陵和長陵村,獻陵和獻陵村,景陵和景陵村……。那麽,埋葬崇禎皇帝的思陵旁邊,當然也應該是思陵村了。可是,如今整個十三陵一帶就偏偏沒有個思陵村。這到底是什麽原因呢?
大家都知道,李自成率領農民起義軍攻人北京後,崇禎在走投無路情況下吊死在煤山了。據說,由於當時戰爭紛亂,崇禎和周皇後的屍體停在北京東華門外,一連好幾天沒人過問,遲遲不能安葬。後來,順天府官吏命令昌平州官安葬崇禎。當把他的屍體運往昌平時,人們才發現,崇禎皇帝的腦袋不知被誰砍掉了。
當時,大夥兒怎麽找也找不到這顆腦袋,最後,實在沒有辦法,隻好現找材料和工匠,鑄了個金頭,把它安在崇禎皇帝的脖子上,才得以完葬。就是這顆金頭,才引起陵墓被盜。
就這樣崇禎被葬在了思陵。甭看崇禎“亡國之君”的名聲不好聽,可他脖子上安的金腦袋卻是個好東西。這樣,就招來了一些人的賊心。
開始,由於思陵村各陵戶的精心看管,崇禎的地下墓葬總算是完好無損。年複一年,許多年過去了,陵戶幾經變遷,看管的就不那麽緊了。
一天,村裏有位老人清早起來揀糞,經過崇禎的墓前,忽然發現墳墓已經被挖開了,敞著一個好大的洞。他急忙回到村裏,把這事對陵首說了,陵首馬上帶了一幫人趕到墳地,他們走到被挖開的洞裏一看,棺材早已經腐爛了,崇禎的屍體也隻剩下一付骷髏架子,安在他脖子上的那顆金頭呢,也不見了。
大夥兒心裏明白了,盜墓的人就是奔著這顆頭來的。這金腦袋少說也得有十好幾斤,看來,它早就被人弄走了。陵首心想,大夥兒這麽愣著也不是個事呀,就派人到州裏報了案。其實,上報州官又有什麽用呢?日子一長,這件事就這麽糊裏糊塗地擱下了。
後來,陵戶們商量著說,在崇禎的墓裏還有皇後、貴妃及其它附葬品呢,要是以後還有人來盜墓怎麽辦?於是,他們就立下了一些新的護陵規矩,並且決定把思陵村改名為“盜陵監”,意思是對盜掘陵墓的人要時刻提防,嚴加監看。時間又過去了很久,“盜陵監”被漸漸地叫白了,這才成了現在的“悼陵監”村。
這要是被盜一個古墓,守陵的村子就要改名,警示,我相信很多陵村的名字就要麵目全非了,被盜的陵墓在中國太多了、、、、、、
瘋狂的開始84開山見寶84
老了,不得不承認,昨天就這麽一個小溜達,走路不到十公裏,今天腰酸背痛,小腿腫脹,要是在以前,根本就不敢想。要是在以前,我昨天就是探風,就是提前了解古墓附近的環境,看看有沒有動手的可能,那些離著村子太近的墳墓,我們一般是不會去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