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吳茱萸湯(張仲景)吐利寒厥1。
(《傷寒論》)
【歌訣】
吳茱萸湯人參棗 重用生薑溫 胃好
陽明寒嘔少陰利 厥陰頭痛皆能保
【詞解】1寒厥:因陽氣虛衰又有寒而引起的四肢逆冷。
【組成】吳茱萸一升(6g)人參三兩(9g)大棗十二枚(4枚)
【用法】上4味藥.水煎分三次溫 服。
【功用】溫 中補虛,降逆止嘔。
【主治】(1)胃中虛寒(陽明虛寒)。症見食穀欲嘔,胸膈滿悶,或胃脘痛,吞酸嘈雜。
(2)少陰吐利,手足厥冷,煩躁欲死。
(3) 厥陰頭痛,幹嘔,吐涎沫等,均見舌淡苔白滑,脈細遲或弦細。
【分析】胃中有寒為本方的主證。胃氣虛為本方的兼證,少陰腎寒、厥陰肝寒也為本方的兼證。胸膈滿悶為次要症狀。故方中用味苦辛,性大熱的吳茱萸為君藥,既可溫 胃散寒止嘔,又能溫 肝降逆,還可溫 腎止吐利。重用生薑溫 胃散寒,降逆止嘔,以助君藥溫 胃散寒,下氣降逆之功,為臣藥。人參、大棗能補脾益氣,以複中虛,共為佐藥。四藥相合,共奏溫 中補虛,降逆止嘔之功。
(《傷寒論》)
【歌訣】
吳茱萸湯人參棗 重用生薑溫 胃好
陽明寒嘔少陰利 厥陰頭痛皆能保
【詞解】1寒厥:因陽氣虛衰又有寒而引起的四肢逆冷。
【組成】吳茱萸一升(6g)人參三兩(9g)大棗十二枚(4枚)
【用法】上4味藥.水煎分三次溫 服。
【功用】溫 中補虛,降逆止嘔。
【主治】(1)胃中虛寒(陽明虛寒)。症見食穀欲嘔,胸膈滿悶,或胃脘痛,吞酸嘈雜。
(2)少陰吐利,手足厥冷,煩躁欲死。
(3) 厥陰頭痛,幹嘔,吐涎沫等,均見舌淡苔白滑,脈細遲或弦細。
【分析】胃中有寒為本方的主證。胃氣虛為本方的兼證,少陰腎寒、厥陰肝寒也為本方的兼證。胸膈滿悶為次要症狀。故方中用味苦辛,性大熱的吳茱萸為君藥,既可溫 胃散寒止嘔,又能溫 肝降逆,還可溫 腎止吐利。重用生薑溫 胃散寒,降逆止嘔,以助君藥溫 胃散寒,下氣降逆之功,為臣藥。人參、大棗能補脾益氣,以複中虛,共為佐藥。四藥相合,共奏溫 中補虛,降逆止嘔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