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脾胃氣虛弱不能飲食候


    脾者,髒也;胃者,腑也。脾胃二氣,相為表裏。胃為水穀之海,主受盛飲食者也;脾氣磨而消之,則能食。今脾胃二氣俱虛弱,故不能飲食也。


    尺脈浮滑,不能飲食;速疾者,食不消,脾不磨也。


    二、脾胃氣不和不能飲食候


    脾者,髒也。胃者,腑也。脾胃二氣,相為表裏。胃受穀而脾磨之,二氣平調,則穀化而能食。若虛實不等,水穀不消,故令腹內虛脹,或泄,不能飲食,所以謂之脾胃氣不和不能飲食也。其湯熨針石,別有正方,補養宣導,今附於後。


    《養生方·導引法》雲:欹身,兩手一向偏側,急努身舒頭,共手競扒相牽,漸漸一時盡勢。氣共力皆和,來去左右亦然,各三七。項前後兩角緩舒手,如是似向外扒,放縱身心,搖三七,遞互亦然。去太倉不和、臂腰虛悶也。


    三、胃反候


    榮衛俱虛,其血氣不足,停水積飲在胃脘則髒冷,髒冷則脾不磨,脾不磨則宿穀不化,其氣逆而成胃反也。則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心下牢,大如杯,往往寒熱,甚者食已即吐。


    其脈緊而弦,緊則為寒,弦則為虛,虛寒相搏,故食已即吐,名為胃反。


    四、五髒及身體熱候


    榮衛不調,陰陽痞隔,若陽氣虛,陰氣盛,則生寒冷之病。今陰氣虛、陽氣實,故身體五髒皆生熱,其狀吸吸而熱,唇口幹,小便赤也。


    五、肺萎候


    肺主氣,為五髒上蓋。氣主皮毛,故易傷於風邪。風邪傷於腑髒,而血氣虛弱,又因勞役,大汗之後,或經大下,而亡津液,津液竭絕,肺氣壅塞,不能宣通諸髒之氣,因成肺萎也。其病咳唾而嘔逆涎沫,小便數是也。咳唾咽燥,欲飲者,必愈。欲咳而不能咳,唾幹沫而小便不利者,難治。


    診其寸口脈數,肺萎也,甚則脈浮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諸病源候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巢元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巢元方並收藏諸病源候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