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遊筆記∶自光溪入四明二十餘裏,有蜜岩,峭壁千尋,下臨深溪, 洞無底,岩顛舊有蜂 窠,聚蜂數百萬,其蜜滴下,溪魚食之,故魚味甘絕,曰蜜姑魚。其釣法倍多曲折,魚性極喜苔,須縋懸崖下,有水衣演漾深碧而細者,剜以為餌;魚性暴,遇釣則跳岩,卒不可製。


    而蜜岩下溪水清甚,用粗綆,則恐魚之瞥見而驚遊也;用細絲,則又恐不足以勝魚跳岩之力。釣者乃取絲長十餘丈,盤於杆上,遙望見深波中魚詡詡鼓鬣而至,則取絲徐徐放之,如小兒之送紙鳶者,使得縱其所往。魚入鉤,果一躍數尺,翻波跋浪,橫激溪麵,其鱗光閃爍,如千片碎金,雜珠顆中隨風散灑,觀者莫不目眩心動,已而徐徐力倦,乃可取之。


    性溫味甘,食之生胃津,益肺氣,補血脈,增髓去熱,除虛羸,壯筋骨,止嗽定喘,功同燕 窩,蛤蚧也。


    按∶此魚最潔,惟食苔蜜,苔寒而蜜溫,得水火既濟之力,大能補土生金。燕窩性清肅而下 行,蛤蚧性和中而溫髒,此則故能兼之,真勞嗽虛羸之食品上藥也。柳崖外編載張方海浙人,少年讀書四明嚐斷炊者數月。山 穀多竹,峭壁有蜜,蜜入江化為魚,名蜜 。張逐掘筍釣而食,自言筍味淡以清,蜜 濃而美,有天台胡麻所不如者。嗣後遂輕身耐寒暑,不複思煙火味。據此,則其功用信不誣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本草綱目拾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趙學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趙學敏並收藏本草綱目拾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