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廣西,夏熟,味如栗,狀如橄欖,其皮七層,出橫州者皮九層,剝至九層方見肉,故又名 思恩府誌∶羅晃子俗名九層皮,形類蠶豆,可茹,味如煨栗,外有黑殼,連肉有皮九層,故 性溫,治髒腑生蟲,及小兒食泥土腹痛,癬痞積硬。


    養肝膽,明目去翳,止渴退熱,解利風邪,消煩降火。翻胃吐食,或食下即吐,或朝食暮吐 、暮食朝吐,用羅晃子七枚, 存性,每日酒調下方寸匕,服完為度,即愈。


    腹中蛔蟲上攻,心下痛欲死,麵有白斑,用羅晃子、牽牛子各七枚,水煎服,蟲自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本草綱目拾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趙學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趙學敏並收藏本草綱目拾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