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把宇宙看成一個大家庭,這跟我們中華文化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全世界所有的民族中,我們中國人大概是最重視家庭的。這一點到今天為止仍然沒有變,也是我們中華文化能夠這麽悠久並且不會中斷的一個主要原因。
天就是父,地就是母。中國人用天地來代表父母,其他的六個卦,三個代表男的,三個代表女的。而且《易經》八卦有一個特點,即陽卦多陰,陰卦多陽,也就是陽爻少的就叫陽卦,陰爻少的就叫陰卦。
一個父親、一個母親,三個女兒:風、火、澤,三個兒子:雷、水、山,組成一個八口之家,這是最典型的大家庭。當然,這也必須要跟時間配合,現在人口太多,不允許生這麽多小孩了。一個家庭如果有三個兒子,那麽依次排行,就是長子、中子、少子。女兒也是一樣,長女、中女、幺女。
天的第一爻變成陰爻,就是風(),在《易經》裏麵,這個卦就代表長女。天的中間一爻變成陰爻,就是火(),是中女。天的上爻變成陰爻,是澤(),是幺女。
地的第一爻變,就是雷(),是長男。這個卦也叫做震卦,所以一個人姓王,如果他的名字叫做震,我們就知道,他在家裏排行是老大。第二爻變是水(),叫做中男。第三爻變是山(),就是少男。
三個兒子,三個女兒,一對父母,構成一個家庭。家庭要怎樣?是要富有嗎?不是,家庭要美滿。美滿就是有自己的狀況,有自己的生存之道。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我家有我家的經,你家有你家的經,我沒有辦法學你,你也沒辦法學我,所以各個家庭之間也沒有必要比來比去。
一個家庭最重要的是家教,是家風,是家傳的一些不可改變的原則。我們的華僑辛辛苦苦到了海外,為什麽年紀大了就一定要回家?為什麽他再怎麽窮,隻要回老家,也一定會變賣物品,帶一大筆錢回來跟他的鄰裏和親戚朋友分享?這就是家風所造成的。中國人第一個要修身,第二個就要齊家,齊家之後就可以治國嗎?有那麽簡單嗎?
儒家文化特別強調修、齊、治、平,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也就是說,隻要把自身修煉好了,就可以把家管理好,而把家管理好了,就可以出來治國,乃至平天下。難道可以管理好一個家庭,就有能力治理好一個國家了嗎?
管理好一個家庭,就可以治國了嗎?有那麽神通嗎?可見所謂“齊家”,不是指管理我們現在的小家庭。現在即使你把自己的家管得再好,如果讓你去當個縣長,你也當不了。這個家是指家族。如果一個家族所有的事情你都能處理好,你就有資格去治國。一個人怎樣能夠變成家族裏麵大家都尊敬的人?大家尊重他什麽?是輩分嗎?不是,是聲望。所以作為一個中國人,事業是培養個人聲望的地方。我們建議大家要記住,所有的職場,都是幫助我們修身、幫助我們立德、幫助我們養望的。聲望是要養的,不是誰官大大家就聽誰的,也不是誰有錢大家就都服誰。中國人隻相信那些有聲望的人,通俗的話叫做有頭有臉的人。一個人要做到有頭有臉並不容易,一定要大家敬仰你的道德,你講話大家才會聽,才會有聲望。
宗族,是家庭的擴展,我們中國人很重視同宗。你是宗長,又是宗族的族長,就說明你這個人了不起。如果你這個宗族能世世代代把優良的家風傳下去,那就表示你的能力是足夠了,以這樣的能力可以成為一個邦主,甚至可以成為一個國家的元首。
治國之後,要平天下。平天下是不是要統一這個世界?好像不是。中國人不太講統一世界,我們講一統天下,一統跟統一是不一樣的。真正能夠行得通的,也隻有一統天下。所謂一統天下,就是世界大同。
《易經》裏有兩個卦,一個叫做大有卦,一個叫做同人卦,合起來就叫大同。
世界隻能大同,無法一同。——《易經》的智慧
世界隻能大同,無法一同。我們是求同存異,大同下麵尊重小異,所以叫大同小異,也就是一統天下。我們會變成四海一家,但是每一家還是有每一家不同的家風、背景。我們要互相尊重,不要勉強人家跟我們一樣。所以我們教小孩,不要讓他跟周圍的人比來比去,因為每一家都不一樣。如果你的小孩問你:“為什麽這件事別家的小孩可以做,我就不可以做?”你就告訴他:“因為我們家和別人家是不一樣的,做我們家的子弟,就要按我們家的規矩做事。”一句話就講完了,還讓孩子知道了家家都是不同的。
我們知道世界上有四大文明古國,中國、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然而這四大文明古國中,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都由於外族的入侵而失去了獨立,中斷了古代文明。我們多讀一點西方的書就會發現,西方人一直在說,這是個不連續的時代,英文叫做discontinuous,意思是不連續的、中斷的,也就是一段一段分開的。可是我們中國的曆史是連續的,隻是有些起起伏伏,從來沒有中斷過。
埃及跟印度曾經一度亡國,幾經努力才終於複國。我們中國隻有興衰,一段時間“隆”,一段時間“沒”,但是從來沒有亡國。為什麽中華文明能夠綿延不絕,中國曆史能夠一以貫之?我們就是靠這部《易經》,就是靠家庭觀念在支撐。
《易經》中有一個卦叫做家人卦,風火家人,上卦是風,下卦是火。
火越旺的時候,上麵風就吹得越厲害。上麵的風刮得越猛,底下的火就越旺,這表示什麽?表示家和萬事興。上麵的人做好榜樣,下麵的人就願意去學習。中國人了不起的一句話就是:生為陳家人,死為陳家鬼。這在全世界都找不到。既然投到這個家庭,就要照這個家庭的家風去做人做事,不可以破壞和違背。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們上下是一團和氣,同心協力,所以就能家道興隆,這靠的就是我們自己一家人。
雖然中華民族經曆多年戰亂,傳統文化也幾經毀滅性的打擊,但還是流傳下來許多族譜和家訓。可見,中國人是非常重視家庭的,而中國人濃厚的家庭觀念,則是來源於《易經》。那麽,除了家人卦之外,《易經》中還有哪些卦象是和家庭有關的?又能否對我們現代人有所幫助呢?
《易經》的下經中有兩個專門講感情跟婚姻的卦。首先出現的一個卦叫鹹卦,清朝鹹豐皇帝的名號就是從《易經》來的,把鹹卦和豐卦合在一起,就叫鹹豐。“鹹”就是“感”字把“心”去掉,一個人要把心去掉,感情才是純真的,叫做無心之感。但是現代男女要交朋友,講究來電,來電就是有心,所以不會持久,因為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保持持久的電力。
中國人對婚姻是很重視的,大家千萬不要受一些人的影響,說媒妁之言、父母之命、門當戶對,都是錯的,實際上大家都在這樣做,而且也生活得很幸福。天底下狠心把女兒賣出去的父母是非常少的,那樣的父母根本就不是人。做父母的都以兒女的幸福、一生的榮祿為重,他們會很謹慎地處理這個事情。兩個人交朋友,要經過長期的了解,慢慢培養感情。但是有一個條件,我們看鹹卦就會知道,澤山鹹,鹹卦的上卦是少女,下卦是少男,這個卦象是女的在上,男的在下,也就表示戀愛的時候,男的要去追求女的,女的不可以追求男的。現在很多人說,時代不同了,女追男又有什麽關係?說這種話的人,大都是還沒有這樣做過的,如果真的遇到這樣的情況,自然就會知道其中的道理。
男的追女的,是隔一重山,女的追男的,隻隔一層紗。凡是女的追男的,那種婚姻都不太可能持久。因為對男人來講,得來太容易的通常都不會珍惜。但是,男的追女的真正能追成的很少,倒是女的把男的釣過來的比較多,這個才高明。女孩為什麽要費心去追男孩?釣他就好了,你追他會把他嚇跑的。很多男的跟我講:“我追上了一個女孩子。”我就告訴他:“你錯了,是你被她釣上了。”所以這一個明的一個暗的,也是一陰一陽。
鹹卦後麵,就是恒卦。結婚了以後就要走恒卦,才能長長久久。
像我們這一輩的人幾乎是不會離婚的,因為我們腦海裏連離婚的觀念都沒有。人是有了離婚的觀念才會去離婚。千萬不要說離婚是年輕人的事情,有很多人六七十歲也會離婚。我就曾經問過一個年紀很大還去離婚的人,為什麽這麽老了還離婚,他說:“以前我是不方便離婚,現在小孩都長大了,可以放心離婚了。”所以也不要以為離婚就是年輕人的專利。
我可以很清楚地告訴大家,腦海裏有離婚觀念的人遲早會離,腦海裏沒有離婚觀念的人,就是吵翻天都絕對不會離。很多人問我:“你跟你太太吵不吵架?”我說:“夫妻不吵架,那就是客人。”夫妻哪有不吵架的?但是我們有吵架的資格,有吵架的權利,因為我們再怎麽吵都不會離婚,不像有些人剛剛開始吵就離婚了,甚至還沒有吵起來就離婚了。兩個人會離婚,其實就是不懂《易經》,談朋友的時候要走鹹卦,鹹卦是女在上,男在下,是要男的追求女的,可是結婚以後,就要走恒卦,雷風恒,男在上,女在下。
通常,離婚對女人來說是比較痛苦的,離婚以後,男的很快就又結婚了,而女的多半要撫養小孩。而且女的很快就衰老了,還能找誰?男的隻要有錢,再老也有人要,這是非常奇怪的事情。讀懂《易經》我們就知道,女孩子是跟七有關係的,所以叫妻子。二七一十四,女孩子十四歲就成熟了;七七四十九,女人到四十九歲就差不多停經了,就不會生育了。男人跟八有關係,二八一十六,男孩子大概十六歲才成熟,比女孩子晚。但是八八六十四,男人到六十四歲還能生小孩。這是自然規律。
所以,按照鹹卦和恒卦來處理感情和婚姻,婚前格外謹慎,婚後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人生就會很美滿。至於幸福不幸福,那是個人的感覺,不是很客觀的東西。
俗話說,家和萬事興。但是要營建一個穩定、和諧的幸福家庭,是需要一些智慧和能力的。《易經》中的家人卦,就是專門告訴人們,應該怎樣做,才能夠治理好家庭。那麽家人卦都說了些什麽?古老的《易經》真的能夠幫助我們現代人處理好家庭的關係嗎?
家人卦上麵一個陽爻,下麵一個陽爻,這告訴我們,家是一個完整的團體,要防範的是外麵的人。家有家規,家有家的安全範圍,所以沒有一個家是沒有大門的。門有兩個功用,一方麵防止外人進來,一方麵防止家裏麵的人出去胡作亂為,這是雙方麵的,因為有陰就有陽。
家人卦中,九五代表爸爸,六二代表媽媽。因為上卦代表外,下卦代表內。通常家庭中都是男主外,女主內。有人說這個不平等,那我現在要問,半夜,或者外麵情況令人很不安的時候,有人敲門,叫誰去開門?丈夫再懦弱也要說“我去開”,這才像個男子漢!如果丈夫對妻子說“你去你去”,自己反而躲到床底下,那以後他在家裏麵還有什麽地位?所以男主外,女主內,這沒有什麽不平等。
但是,《易經》告訴我們,有例行的就有例外的,像武則天、花木蘭,我們也很尊敬她們。武則天是女人,但是她的乾道發揮得非常好。如果不是被人扯後腿的話,她還可以做得更好。花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征戰疆場,屢建功勳,誰又能否定她的表現?凡事都可以有特例,我們並不反對,但是就常態來講,外麵事情多是爸爸去辦,家裏事多是媽媽來辦。
有例行的,就有例外的。——《易經》的智慧
《易經》告訴我們,父親要嚴,母親要慈。這是什麽道理?因為母親跟小孩在一起的時間比較長,如果母親很嚴厲的話,這個小孩就會比較可憐。幸好母親比較慈,父親比較嚴,倒過來就不行了。現在很可憐的就是,父母一起來討好小孩,最後整個家庭亂掉了。爸爸跟媽媽要通力合作,讓小孩知道,這個家庭是有規矩的,所以家教要講究方法。
媽媽常對小孩說“你再不乖,爸爸回來你就該挨打了”,這是出賣爸爸嗎?其實這就是要造就爸爸的威嚴。人總是應該有一個害怕的人,尤其是小孩。連孔子都講:“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論語·季氏》)人心裏頭總要有一些害怕的對象,這樣才會自我約束。天不怕,地不怕,那還得了?小孩是需要教育的,總要讓他有一個比較怕的人。
父親尊重母親是陰,母親尊重父親是陽,這陰陽一結合,就完全不一樣了。小孩不聽話的時候,媽媽可以放心地對小孩說:“你再不乖,爸爸回來你就該挨打了。”爸爸回來,媽媽要偷偷地告訴爸爸今天孩子做了什麽不好的事情,爸爸能不能出賣媽媽說“媽媽告訴我,你不聽話,我打你,你要恨就恨媽媽”?如果爸爸那樣說,就是不懂事理,那他還算什麽爸爸呢?這個家庭又怎麽會和呢?孩子怎麽會有長進呢?爸爸聽說女兒把媽媽的胭脂和口紅塗得到處都是,媽媽拿她沒有辦法,爸爸說:“我知道了。”他不會馬上有什麽動靜,而是等到合適的時候才說。
大家有沒有發現,爸爸直截了當跟孩子講,孩子根本聽不進去。凡是父母直截了當去教訓小孩的,小孩都是不太聽的。我問過好多被爸爸叫去罵了半天的小孩子:“爸爸罵你什麽?”小孩都說不知道。我很奇怪:“罵那麽久,你不知道爸爸罵你什麽?”小孩子說:“我隻看到爸爸在那裏喋喋不休,但是我一句話也沒聽進去。”這就是爸爸不會教育。小孩子最有興趣的,就是偷聽爸爸和媽媽在講什麽話,所以父母用對答來教小孩,才算是會教育。
其實,中國人教小孩都是選擇吃飯的時候。吃飯時爸爸問媽媽:“最近你有沒有看到小玉?”小玉是親戚或者鄰居家的女兒。媽媽說:“沒有,我好久沒有看到她了。”爸爸說:“我今天出去辦事的時候,正好碰到小玉,她好可憐,你知道嗎?”媽媽馬上緊張地問:“怎麽可憐啊?小玉怎麽了?”這些話都是講給小孩聽的,要不然那麽緊張幹什麽?爸爸這時候反而說:“不要講了,現在吃飯不適合講這件事。”這樣講是故意吊小孩的胃口。媽媽說:“你快講,你講一半可不行,我都憋壞了。”爸爸說:“我講了,你連飯都吃不下去了。”媽媽說:“不會的。”這樣小孩會更有興趣聽爸爸媽媽到底在講什麽。爸爸說:“小玉不曉得為什麽,拿她媽媽的胭脂和口紅在自己臉上亂塗亂抹,塗到最後開刀了,現在變得好難看。”小孩聽到這話,從此以後看到胭脂碰都不會碰,壞毛病在不經意間就糾正過來了。
為什麽非要那麽直地講話呢?中國人要“點”,你一點,他就醒了。中國人的警覺性是全世界最高的,但是,有一點我們忽略了,中國人也是自主性最強的人——我要改變,我隨時可以改變,別人想改變我,門兒都沒有。我們老想改變小孩,這是父母的大錯,小孩自己會改變的。自己改變,輕而易舉,但是大人要改變他,卻是想盡辦法都沒有用。
我們現在大多是獨生子女家庭,每一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許多家庭甚至不惜重金來培養孩子,但是獨生子女的教育,卻越來越成為許多家庭頭疼的問題,這是為什麽呢?
我們把三樣東西都搞錯了:第一個,方向錯誤;第二個,方法不對;第三個,方式有問題。如果把這些搞清楚,就很容易教小孩,沒有什麽難的。家庭要有規矩:我們家就是這個樣,別人家怎麽樣我不管。父母要讓小孩知道爸爸媽媽是有原則的,他不能去挑戰。家規立起來,小孩就會知道要怎麽樣去約束自己,也自然就知道該怎麽去走。
家教會影響到一個人的一生。我們一定要記住這句話:養兒子不教,害死自己全家;養女兒不教,害死別人全家。
家教會影響一個人的一生。——《易經》的智慧
一個男人找錯了太太,會倒黴九代,不是一代而已,九代都收拾不了殘局。婚姻不是年輕人自己可以選擇的,因為他太年輕,很多事情並不明白。很多人跟我抱怨:“我爸爸不懂,我媽媽也不懂,所以我才會這麽糊塗,很多事他們早該告訴我的。”但是抱怨有什麽用?後悔有什麽用?沒有用的,所以一定要事先防範。家人卦的第一個密碼,就是一個字:閑。閑是什麽意思?就是門要加上一個木頭,把它栓起來。第二個,家裏麵不能有閑人,不能晚上收留不認識或者不熟悉的人在家裏麵。第三個,家裏麵的人要勤勞,不能太閑,一閑就出事,也不要一天到晚老沒事幹,講些閑話。都是這個“閑”,而最後歸納起來就是提醒我們要防患於未然。父母要負責任,教育自己的孩子,就要防患於未然。
小孩現在就這樣,將來怎麽辦?這是中國人最常想的問題,但是外國人卻很少想。同樣是家庭,西方的家庭是有限公司,他們的小孩到18歲,父母就退股了,小孩就獨立了;中國的家庭是無限公司,孩子一輩子都是家裏人,想把他丟掉都不行,就算登報說脫離父子關係也沒有用,我們的親情是割不斷的。因為小孩到哪裏,人家都認得那是你的小孩。
其實,很多問題父母都可以提前防患,因為孩子的可塑性很強,很多習慣都是慢慢養成的,父母一定要負起責任。像我們這個年齡,不管在哪裏,用抽紙隻用一張,不像現在人一通亂扯。如果一個家庭裏有小孩子毫無節製地拿紙,那他就是個敗家子,做父母的應該從現在開始就要教他,否則他將來會把整個家都敗掉。家裏絕不容許有敗家子,這是父母的責任。我吃早餐,從來沒有用過第二張紙,一張餐巾紙剛用一下,服務員就要幫我換一張,我會告訴她:“先等等,我還沒有用完。”那麽浪費幹什麽?再有錢的人,也沒有資格浪費。因為浪費是一種習慣,“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一旦放開來,就沒救了。節約永遠是美德,這是不變的經。
如果小孩第一次拿了錢出去,你就認為他偷你的錢,這是大人沒有知識。因為在小孩的腦海裏根本沒有偷這個字。你說他偷了錢,他才開始有偷的觀念:原來這叫偷啊,還有這麽好的事,以後缺什麽東西,我就偷吧。這是你教會他什麽是偷的。
節約永遠是美德,這是不變的經。——《易經》的智慧
小孩沒有財產歸屬權的觀念,做父母的最好還是用對話來教育小孩。媽媽就問爸爸:“我桌上的錢,是不是你拿的?”爸爸說:“如果我拿了,一定會告訴你,因為我不是那種隨便拿人家的錢而不說的人。”其實這些話都是在教小孩。媽媽說:“對啊,如果你不講就拿了,人家還以為你是偷,事實上你沒有偷的意思。”這時候小孩就會跟媽媽說:“我真的不是偷,我隻是不知道那個錢不能拿,所以我就拿了。”媽媽說:“沒有關係,沒有人說你偷,我們家從來沒有人偷東西,不過以後你要注意,免得外麵的人以為你有不好的習慣。”這樣他很快就改過來了。
如果你一口咬定小孩偷東西,他就真會偷給你看——反正你們說我偷嘛,我不但偷家裏的,還偷外麵的。把小孩逼到牆角裏麵去,對大人一點好處也沒有。
家庭教育不是那麽簡單的事情。《易經》裏麵的家人卦是一個對我們每一個人都很重要的卦,家教一定要嚴,寧可嚴不能寬。現在很多人聽到嚴,都以為是虐待。這怎麽是虐待呢?這跟虐待一點關係都沒有。
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一直有許多爭議,古人雲:棍棒底下出孝子。在傳統社會中,對孩子不僅是嚴格教育,而且犯了錯誤還會給予嚴厲的懲罰。但是現代人認為,那是封建家長製度,對孩子應該是說服教育,絕對不應該打孩子。那麽到底應該不應該打孩子呢?
教育小孩,到底要不要打?說要,是不懂《易經》的人,說不要,也是不懂《易經》的人。《易經》沒有要跟不要,所以學了《易經》以後,你就不要問這些問題,人家問你這些問題,你就不要回答,真的要回答就一句話:打不打不重要,怎麽打才重要。《易經》是專門研究怎麽打的,打得合理就打,打得不合理就不打。教育孩子寧可嚴,因為嚴了要放鬆很容易,但鬆了要緊那是非常困難的事情。如果衣服總是穿得寬寬鬆鬆,要打領帶就很別扭;如果天天打領帶,偶爾一天不打,就會覺得很舒服。
家庭永遠是我們在茫茫人海裏最溫暖的港灣。——《易經》的智慧
大家從《易經》這個角度回頭去看,就會明白,家庭永遠是我們在茫茫人海中最溫暖的港灣。我們行有餘力還會照顧左右鄰居,但是前提是先把自己的家顧好,叫做固本。把小孩培養好,這是長遠的。
自己在家裏麵規規矩矩,到外麵自然以身作則。鹹卦是婚前,上麵就是少女,下麵是少男,而恒卦是婚後,男的在上,女的在下。為什麽這個位置會顛倒?大家真的要好好去想一想。
還有大家非常熟悉的兩個卦,一個叫泰卦,一個叫否卦。泰卦是地在上,天在下,也就是母親在上,父親在下。否卦是天在上,地在下,也就是父親在上,母親在下。大家不要以為中國人是重男輕女、男女不平等,絕對沒有這個事。我們是有時候男在上,女在下,有時候女在上,男在下,要根據“時”做一個合適的搭配。
母親要在子女麵前尊重父親,樹立他的權威;父親要以母親為重,常常告訴小孩不能氣媽媽。小孩不敢氣父親,所以父親可以放心地跟孩子說:“你可以氣我,你不可以氣媽媽。”而且爸爸還要告訴小孩:“媽媽每天那麽辛苦,你還這樣惹她,哪一天惹到爸爸不想工作了,專門在家裏盯著你,你就該後悔了。”然而現在的家庭不是這樣,往往媽媽出賣爸爸,爸爸出賣媽媽,家庭也就變成叛逆團體,這還得了?怎麽會家和萬事興呢?這是我們中華文化的命脈,如果不重新搞好,我們的後代就會很危險。
我們每一句話都有經有權,有明的有暗的,不隻是一句話而已。我們常說“父母在,不遠遊”,但是又說“男兒誌在四方”,這不是矛盾嗎?這兩句話合在一起,就是如果應該在家,就說父母在的時候不遠遊;可是應該出去的時候,就說男兒誌在四方。光耀門楣是很重要的事,中國人要光耀門楣,但也要承上啟下,父母年紀大了,生病了,我們就應該把自己的功名暫時放一邊,因為以後功成名就的時候,可能父母已經不在了,我們再想回來服侍父母也已經晚了。有天大的事情,交給別人去做,把父母陪好,這是我們人生最重要的事情。父母走了以後再出去,都來得及,為什麽非要為了功名而置父母於不顧呢?那是非常不對的。
為什麽這邊說門當戶對,那邊又有私定終身?就是該門當戶對的時候我們就要門當戶對;而自己非常有把握,認為再也沒有人好過眼前這個人的時候,就私定終身,又有什麽關係?我們是給大家很大的彈性。但是,標準是什麽呢?兩個字而已:合理。合理就可以,不合理就是不行。可見,《易經》並不是一個一個很單純的象而已,《易經》是一個連鎖,叫做象數理的連鎖。象數理是有連鎖作用的,所以我們下一講就來討論:卦的象數理。
天就是父,地就是母。中國人用天地來代表父母,其他的六個卦,三個代表男的,三個代表女的。而且《易經》八卦有一個特點,即陽卦多陰,陰卦多陽,也就是陽爻少的就叫陽卦,陰爻少的就叫陰卦。
一個父親、一個母親,三個女兒:風、火、澤,三個兒子:雷、水、山,組成一個八口之家,這是最典型的大家庭。當然,這也必須要跟時間配合,現在人口太多,不允許生這麽多小孩了。一個家庭如果有三個兒子,那麽依次排行,就是長子、中子、少子。女兒也是一樣,長女、中女、幺女。
天的第一爻變成陰爻,就是風(),在《易經》裏麵,這個卦就代表長女。天的中間一爻變成陰爻,就是火(),是中女。天的上爻變成陰爻,是澤(),是幺女。
地的第一爻變,就是雷(),是長男。這個卦也叫做震卦,所以一個人姓王,如果他的名字叫做震,我們就知道,他在家裏排行是老大。第二爻變是水(),叫做中男。第三爻變是山(),就是少男。
三個兒子,三個女兒,一對父母,構成一個家庭。家庭要怎樣?是要富有嗎?不是,家庭要美滿。美滿就是有自己的狀況,有自己的生存之道。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我家有我家的經,你家有你家的經,我沒有辦法學你,你也沒辦法學我,所以各個家庭之間也沒有必要比來比去。
一個家庭最重要的是家教,是家風,是家傳的一些不可改變的原則。我們的華僑辛辛苦苦到了海外,為什麽年紀大了就一定要回家?為什麽他再怎麽窮,隻要回老家,也一定會變賣物品,帶一大筆錢回來跟他的鄰裏和親戚朋友分享?這就是家風所造成的。中國人第一個要修身,第二個就要齊家,齊家之後就可以治國嗎?有那麽簡單嗎?
儒家文化特別強調修、齊、治、平,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也就是說,隻要把自身修煉好了,就可以把家管理好,而把家管理好了,就可以出來治國,乃至平天下。難道可以管理好一個家庭,就有能力治理好一個國家了嗎?
管理好一個家庭,就可以治國了嗎?有那麽神通嗎?可見所謂“齊家”,不是指管理我們現在的小家庭。現在即使你把自己的家管得再好,如果讓你去當個縣長,你也當不了。這個家是指家族。如果一個家族所有的事情你都能處理好,你就有資格去治國。一個人怎樣能夠變成家族裏麵大家都尊敬的人?大家尊重他什麽?是輩分嗎?不是,是聲望。所以作為一個中國人,事業是培養個人聲望的地方。我們建議大家要記住,所有的職場,都是幫助我們修身、幫助我們立德、幫助我們養望的。聲望是要養的,不是誰官大大家就聽誰的,也不是誰有錢大家就都服誰。中國人隻相信那些有聲望的人,通俗的話叫做有頭有臉的人。一個人要做到有頭有臉並不容易,一定要大家敬仰你的道德,你講話大家才會聽,才會有聲望。
宗族,是家庭的擴展,我們中國人很重視同宗。你是宗長,又是宗族的族長,就說明你這個人了不起。如果你這個宗族能世世代代把優良的家風傳下去,那就表示你的能力是足夠了,以這樣的能力可以成為一個邦主,甚至可以成為一個國家的元首。
治國之後,要平天下。平天下是不是要統一這個世界?好像不是。中國人不太講統一世界,我們講一統天下,一統跟統一是不一樣的。真正能夠行得通的,也隻有一統天下。所謂一統天下,就是世界大同。
《易經》裏有兩個卦,一個叫做大有卦,一個叫做同人卦,合起來就叫大同。
世界隻能大同,無法一同。——《易經》的智慧
世界隻能大同,無法一同。我們是求同存異,大同下麵尊重小異,所以叫大同小異,也就是一統天下。我們會變成四海一家,但是每一家還是有每一家不同的家風、背景。我們要互相尊重,不要勉強人家跟我們一樣。所以我們教小孩,不要讓他跟周圍的人比來比去,因為每一家都不一樣。如果你的小孩問你:“為什麽這件事別家的小孩可以做,我就不可以做?”你就告訴他:“因為我們家和別人家是不一樣的,做我們家的子弟,就要按我們家的規矩做事。”一句話就講完了,還讓孩子知道了家家都是不同的。
我們知道世界上有四大文明古國,中國、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然而這四大文明古國中,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都由於外族的入侵而失去了獨立,中斷了古代文明。我們多讀一點西方的書就會發現,西方人一直在說,這是個不連續的時代,英文叫做discontinuous,意思是不連續的、中斷的,也就是一段一段分開的。可是我們中國的曆史是連續的,隻是有些起起伏伏,從來沒有中斷過。
埃及跟印度曾經一度亡國,幾經努力才終於複國。我們中國隻有興衰,一段時間“隆”,一段時間“沒”,但是從來沒有亡國。為什麽中華文明能夠綿延不絕,中國曆史能夠一以貫之?我們就是靠這部《易經》,就是靠家庭觀念在支撐。
《易經》中有一個卦叫做家人卦,風火家人,上卦是風,下卦是火。
火越旺的時候,上麵風就吹得越厲害。上麵的風刮得越猛,底下的火就越旺,這表示什麽?表示家和萬事興。上麵的人做好榜樣,下麵的人就願意去學習。中國人了不起的一句話就是:生為陳家人,死為陳家鬼。這在全世界都找不到。既然投到這個家庭,就要照這個家庭的家風去做人做事,不可以破壞和違背。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們上下是一團和氣,同心協力,所以就能家道興隆,這靠的就是我們自己一家人。
雖然中華民族經曆多年戰亂,傳統文化也幾經毀滅性的打擊,但還是流傳下來許多族譜和家訓。可見,中國人是非常重視家庭的,而中國人濃厚的家庭觀念,則是來源於《易經》。那麽,除了家人卦之外,《易經》中還有哪些卦象是和家庭有關的?又能否對我們現代人有所幫助呢?
《易經》的下經中有兩個專門講感情跟婚姻的卦。首先出現的一個卦叫鹹卦,清朝鹹豐皇帝的名號就是從《易經》來的,把鹹卦和豐卦合在一起,就叫鹹豐。“鹹”就是“感”字把“心”去掉,一個人要把心去掉,感情才是純真的,叫做無心之感。但是現代男女要交朋友,講究來電,來電就是有心,所以不會持久,因為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保持持久的電力。
中國人對婚姻是很重視的,大家千萬不要受一些人的影響,說媒妁之言、父母之命、門當戶對,都是錯的,實際上大家都在這樣做,而且也生活得很幸福。天底下狠心把女兒賣出去的父母是非常少的,那樣的父母根本就不是人。做父母的都以兒女的幸福、一生的榮祿為重,他們會很謹慎地處理這個事情。兩個人交朋友,要經過長期的了解,慢慢培養感情。但是有一個條件,我們看鹹卦就會知道,澤山鹹,鹹卦的上卦是少女,下卦是少男,這個卦象是女的在上,男的在下,也就表示戀愛的時候,男的要去追求女的,女的不可以追求男的。現在很多人說,時代不同了,女追男又有什麽關係?說這種話的人,大都是還沒有這樣做過的,如果真的遇到這樣的情況,自然就會知道其中的道理。
男的追女的,是隔一重山,女的追男的,隻隔一層紗。凡是女的追男的,那種婚姻都不太可能持久。因為對男人來講,得來太容易的通常都不會珍惜。但是,男的追女的真正能追成的很少,倒是女的把男的釣過來的比較多,這個才高明。女孩為什麽要費心去追男孩?釣他就好了,你追他會把他嚇跑的。很多男的跟我講:“我追上了一個女孩子。”我就告訴他:“你錯了,是你被她釣上了。”所以這一個明的一個暗的,也是一陰一陽。
鹹卦後麵,就是恒卦。結婚了以後就要走恒卦,才能長長久久。
像我們這一輩的人幾乎是不會離婚的,因為我們腦海裏連離婚的觀念都沒有。人是有了離婚的觀念才會去離婚。千萬不要說離婚是年輕人的事情,有很多人六七十歲也會離婚。我就曾經問過一個年紀很大還去離婚的人,為什麽這麽老了還離婚,他說:“以前我是不方便離婚,現在小孩都長大了,可以放心離婚了。”所以也不要以為離婚就是年輕人的專利。
我可以很清楚地告訴大家,腦海裏有離婚觀念的人遲早會離,腦海裏沒有離婚觀念的人,就是吵翻天都絕對不會離。很多人問我:“你跟你太太吵不吵架?”我說:“夫妻不吵架,那就是客人。”夫妻哪有不吵架的?但是我們有吵架的資格,有吵架的權利,因為我們再怎麽吵都不會離婚,不像有些人剛剛開始吵就離婚了,甚至還沒有吵起來就離婚了。兩個人會離婚,其實就是不懂《易經》,談朋友的時候要走鹹卦,鹹卦是女在上,男在下,是要男的追求女的,可是結婚以後,就要走恒卦,雷風恒,男在上,女在下。
通常,離婚對女人來說是比較痛苦的,離婚以後,男的很快就又結婚了,而女的多半要撫養小孩。而且女的很快就衰老了,還能找誰?男的隻要有錢,再老也有人要,這是非常奇怪的事情。讀懂《易經》我們就知道,女孩子是跟七有關係的,所以叫妻子。二七一十四,女孩子十四歲就成熟了;七七四十九,女人到四十九歲就差不多停經了,就不會生育了。男人跟八有關係,二八一十六,男孩子大概十六歲才成熟,比女孩子晚。但是八八六十四,男人到六十四歲還能生小孩。這是自然規律。
所以,按照鹹卦和恒卦來處理感情和婚姻,婚前格外謹慎,婚後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人生就會很美滿。至於幸福不幸福,那是個人的感覺,不是很客觀的東西。
俗話說,家和萬事興。但是要營建一個穩定、和諧的幸福家庭,是需要一些智慧和能力的。《易經》中的家人卦,就是專門告訴人們,應該怎樣做,才能夠治理好家庭。那麽家人卦都說了些什麽?古老的《易經》真的能夠幫助我們現代人處理好家庭的關係嗎?
家人卦上麵一個陽爻,下麵一個陽爻,這告訴我們,家是一個完整的團體,要防範的是外麵的人。家有家規,家有家的安全範圍,所以沒有一個家是沒有大門的。門有兩個功用,一方麵防止外人進來,一方麵防止家裏麵的人出去胡作亂為,這是雙方麵的,因為有陰就有陽。
家人卦中,九五代表爸爸,六二代表媽媽。因為上卦代表外,下卦代表內。通常家庭中都是男主外,女主內。有人說這個不平等,那我現在要問,半夜,或者外麵情況令人很不安的時候,有人敲門,叫誰去開門?丈夫再懦弱也要說“我去開”,這才像個男子漢!如果丈夫對妻子說“你去你去”,自己反而躲到床底下,那以後他在家裏麵還有什麽地位?所以男主外,女主內,這沒有什麽不平等。
但是,《易經》告訴我們,有例行的就有例外的,像武則天、花木蘭,我們也很尊敬她們。武則天是女人,但是她的乾道發揮得非常好。如果不是被人扯後腿的話,她還可以做得更好。花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征戰疆場,屢建功勳,誰又能否定她的表現?凡事都可以有特例,我們並不反對,但是就常態來講,外麵事情多是爸爸去辦,家裏事多是媽媽來辦。
有例行的,就有例外的。——《易經》的智慧
《易經》告訴我們,父親要嚴,母親要慈。這是什麽道理?因為母親跟小孩在一起的時間比較長,如果母親很嚴厲的話,這個小孩就會比較可憐。幸好母親比較慈,父親比較嚴,倒過來就不行了。現在很可憐的就是,父母一起來討好小孩,最後整個家庭亂掉了。爸爸跟媽媽要通力合作,讓小孩知道,這個家庭是有規矩的,所以家教要講究方法。
媽媽常對小孩說“你再不乖,爸爸回來你就該挨打了”,這是出賣爸爸嗎?其實這就是要造就爸爸的威嚴。人總是應該有一個害怕的人,尤其是小孩。連孔子都講:“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論語·季氏》)人心裏頭總要有一些害怕的對象,這樣才會自我約束。天不怕,地不怕,那還得了?小孩是需要教育的,總要讓他有一個比較怕的人。
父親尊重母親是陰,母親尊重父親是陽,這陰陽一結合,就完全不一樣了。小孩不聽話的時候,媽媽可以放心地對小孩說:“你再不乖,爸爸回來你就該挨打了。”爸爸回來,媽媽要偷偷地告訴爸爸今天孩子做了什麽不好的事情,爸爸能不能出賣媽媽說“媽媽告訴我,你不聽話,我打你,你要恨就恨媽媽”?如果爸爸那樣說,就是不懂事理,那他還算什麽爸爸呢?這個家庭又怎麽會和呢?孩子怎麽會有長進呢?爸爸聽說女兒把媽媽的胭脂和口紅塗得到處都是,媽媽拿她沒有辦法,爸爸說:“我知道了。”他不會馬上有什麽動靜,而是等到合適的時候才說。
大家有沒有發現,爸爸直截了當跟孩子講,孩子根本聽不進去。凡是父母直截了當去教訓小孩的,小孩都是不太聽的。我問過好多被爸爸叫去罵了半天的小孩子:“爸爸罵你什麽?”小孩都說不知道。我很奇怪:“罵那麽久,你不知道爸爸罵你什麽?”小孩子說:“我隻看到爸爸在那裏喋喋不休,但是我一句話也沒聽進去。”這就是爸爸不會教育。小孩子最有興趣的,就是偷聽爸爸和媽媽在講什麽話,所以父母用對答來教小孩,才算是會教育。
其實,中國人教小孩都是選擇吃飯的時候。吃飯時爸爸問媽媽:“最近你有沒有看到小玉?”小玉是親戚或者鄰居家的女兒。媽媽說:“沒有,我好久沒有看到她了。”爸爸說:“我今天出去辦事的時候,正好碰到小玉,她好可憐,你知道嗎?”媽媽馬上緊張地問:“怎麽可憐啊?小玉怎麽了?”這些話都是講給小孩聽的,要不然那麽緊張幹什麽?爸爸這時候反而說:“不要講了,現在吃飯不適合講這件事。”這樣講是故意吊小孩的胃口。媽媽說:“你快講,你講一半可不行,我都憋壞了。”爸爸說:“我講了,你連飯都吃不下去了。”媽媽說:“不會的。”這樣小孩會更有興趣聽爸爸媽媽到底在講什麽。爸爸說:“小玉不曉得為什麽,拿她媽媽的胭脂和口紅在自己臉上亂塗亂抹,塗到最後開刀了,現在變得好難看。”小孩聽到這話,從此以後看到胭脂碰都不會碰,壞毛病在不經意間就糾正過來了。
為什麽非要那麽直地講話呢?中國人要“點”,你一點,他就醒了。中國人的警覺性是全世界最高的,但是,有一點我們忽略了,中國人也是自主性最強的人——我要改變,我隨時可以改變,別人想改變我,門兒都沒有。我們老想改變小孩,這是父母的大錯,小孩自己會改變的。自己改變,輕而易舉,但是大人要改變他,卻是想盡辦法都沒有用。
我們現在大多是獨生子女家庭,每一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許多家庭甚至不惜重金來培養孩子,但是獨生子女的教育,卻越來越成為許多家庭頭疼的問題,這是為什麽呢?
我們把三樣東西都搞錯了:第一個,方向錯誤;第二個,方法不對;第三個,方式有問題。如果把這些搞清楚,就很容易教小孩,沒有什麽難的。家庭要有規矩:我們家就是這個樣,別人家怎麽樣我不管。父母要讓小孩知道爸爸媽媽是有原則的,他不能去挑戰。家規立起來,小孩就會知道要怎麽樣去約束自己,也自然就知道該怎麽去走。
家教會影響到一個人的一生。我們一定要記住這句話:養兒子不教,害死自己全家;養女兒不教,害死別人全家。
家教會影響一個人的一生。——《易經》的智慧
一個男人找錯了太太,會倒黴九代,不是一代而已,九代都收拾不了殘局。婚姻不是年輕人自己可以選擇的,因為他太年輕,很多事情並不明白。很多人跟我抱怨:“我爸爸不懂,我媽媽也不懂,所以我才會這麽糊塗,很多事他們早該告訴我的。”但是抱怨有什麽用?後悔有什麽用?沒有用的,所以一定要事先防範。家人卦的第一個密碼,就是一個字:閑。閑是什麽意思?就是門要加上一個木頭,把它栓起來。第二個,家裏麵不能有閑人,不能晚上收留不認識或者不熟悉的人在家裏麵。第三個,家裏麵的人要勤勞,不能太閑,一閑就出事,也不要一天到晚老沒事幹,講些閑話。都是這個“閑”,而最後歸納起來就是提醒我們要防患於未然。父母要負責任,教育自己的孩子,就要防患於未然。
小孩現在就這樣,將來怎麽辦?這是中國人最常想的問題,但是外國人卻很少想。同樣是家庭,西方的家庭是有限公司,他們的小孩到18歲,父母就退股了,小孩就獨立了;中國的家庭是無限公司,孩子一輩子都是家裏人,想把他丟掉都不行,就算登報說脫離父子關係也沒有用,我們的親情是割不斷的。因為小孩到哪裏,人家都認得那是你的小孩。
其實,很多問題父母都可以提前防患,因為孩子的可塑性很強,很多習慣都是慢慢養成的,父母一定要負起責任。像我們這個年齡,不管在哪裏,用抽紙隻用一張,不像現在人一通亂扯。如果一個家庭裏有小孩子毫無節製地拿紙,那他就是個敗家子,做父母的應該從現在開始就要教他,否則他將來會把整個家都敗掉。家裏絕不容許有敗家子,這是父母的責任。我吃早餐,從來沒有用過第二張紙,一張餐巾紙剛用一下,服務員就要幫我換一張,我會告訴她:“先等等,我還沒有用完。”那麽浪費幹什麽?再有錢的人,也沒有資格浪費。因為浪費是一種習慣,“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一旦放開來,就沒救了。節約永遠是美德,這是不變的經。
如果小孩第一次拿了錢出去,你就認為他偷你的錢,這是大人沒有知識。因為在小孩的腦海裏根本沒有偷這個字。你說他偷了錢,他才開始有偷的觀念:原來這叫偷啊,還有這麽好的事,以後缺什麽東西,我就偷吧。這是你教會他什麽是偷的。
節約永遠是美德,這是不變的經。——《易經》的智慧
小孩沒有財產歸屬權的觀念,做父母的最好還是用對話來教育小孩。媽媽就問爸爸:“我桌上的錢,是不是你拿的?”爸爸說:“如果我拿了,一定會告訴你,因為我不是那種隨便拿人家的錢而不說的人。”其實這些話都是在教小孩。媽媽說:“對啊,如果你不講就拿了,人家還以為你是偷,事實上你沒有偷的意思。”這時候小孩就會跟媽媽說:“我真的不是偷,我隻是不知道那個錢不能拿,所以我就拿了。”媽媽說:“沒有關係,沒有人說你偷,我們家從來沒有人偷東西,不過以後你要注意,免得外麵的人以為你有不好的習慣。”這樣他很快就改過來了。
如果你一口咬定小孩偷東西,他就真會偷給你看——反正你們說我偷嘛,我不但偷家裏的,還偷外麵的。把小孩逼到牆角裏麵去,對大人一點好處也沒有。
家庭教育不是那麽簡單的事情。《易經》裏麵的家人卦是一個對我們每一個人都很重要的卦,家教一定要嚴,寧可嚴不能寬。現在很多人聽到嚴,都以為是虐待。這怎麽是虐待呢?這跟虐待一點關係都沒有。
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一直有許多爭議,古人雲:棍棒底下出孝子。在傳統社會中,對孩子不僅是嚴格教育,而且犯了錯誤還會給予嚴厲的懲罰。但是現代人認為,那是封建家長製度,對孩子應該是說服教育,絕對不應該打孩子。那麽到底應該不應該打孩子呢?
教育小孩,到底要不要打?說要,是不懂《易經》的人,說不要,也是不懂《易經》的人。《易經》沒有要跟不要,所以學了《易經》以後,你就不要問這些問題,人家問你這些問題,你就不要回答,真的要回答就一句話:打不打不重要,怎麽打才重要。《易經》是專門研究怎麽打的,打得合理就打,打得不合理就不打。教育孩子寧可嚴,因為嚴了要放鬆很容易,但鬆了要緊那是非常困難的事情。如果衣服總是穿得寬寬鬆鬆,要打領帶就很別扭;如果天天打領帶,偶爾一天不打,就會覺得很舒服。
家庭永遠是我們在茫茫人海裏最溫暖的港灣。——《易經》的智慧
大家從《易經》這個角度回頭去看,就會明白,家庭永遠是我們在茫茫人海中最溫暖的港灣。我們行有餘力還會照顧左右鄰居,但是前提是先把自己的家顧好,叫做固本。把小孩培養好,這是長遠的。
自己在家裏麵規規矩矩,到外麵自然以身作則。鹹卦是婚前,上麵就是少女,下麵是少男,而恒卦是婚後,男的在上,女的在下。為什麽這個位置會顛倒?大家真的要好好去想一想。
還有大家非常熟悉的兩個卦,一個叫泰卦,一個叫否卦。泰卦是地在上,天在下,也就是母親在上,父親在下。否卦是天在上,地在下,也就是父親在上,母親在下。大家不要以為中國人是重男輕女、男女不平等,絕對沒有這個事。我們是有時候男在上,女在下,有時候女在上,男在下,要根據“時”做一個合適的搭配。
母親要在子女麵前尊重父親,樹立他的權威;父親要以母親為重,常常告訴小孩不能氣媽媽。小孩不敢氣父親,所以父親可以放心地跟孩子說:“你可以氣我,你不可以氣媽媽。”而且爸爸還要告訴小孩:“媽媽每天那麽辛苦,你還這樣惹她,哪一天惹到爸爸不想工作了,專門在家裏盯著你,你就該後悔了。”然而現在的家庭不是這樣,往往媽媽出賣爸爸,爸爸出賣媽媽,家庭也就變成叛逆團體,這還得了?怎麽會家和萬事興呢?這是我們中華文化的命脈,如果不重新搞好,我們的後代就會很危險。
我們每一句話都有經有權,有明的有暗的,不隻是一句話而已。我們常說“父母在,不遠遊”,但是又說“男兒誌在四方”,這不是矛盾嗎?這兩句話合在一起,就是如果應該在家,就說父母在的時候不遠遊;可是應該出去的時候,就說男兒誌在四方。光耀門楣是很重要的事,中國人要光耀門楣,但也要承上啟下,父母年紀大了,生病了,我們就應該把自己的功名暫時放一邊,因為以後功成名就的時候,可能父母已經不在了,我們再想回來服侍父母也已經晚了。有天大的事情,交給別人去做,把父母陪好,這是我們人生最重要的事情。父母走了以後再出去,都來得及,為什麽非要為了功名而置父母於不顧呢?那是非常不對的。
為什麽這邊說門當戶對,那邊又有私定終身?就是該門當戶對的時候我們就要門當戶對;而自己非常有把握,認為再也沒有人好過眼前這個人的時候,就私定終身,又有什麽關係?我們是給大家很大的彈性。但是,標準是什麽呢?兩個字而已:合理。合理就可以,不合理就是不行。可見,《易經》並不是一個一個很單純的象而已,《易經》是一個連鎖,叫做象數理的連鎖。象數理是有連鎖作用的,所以我們下一講就來討論:卦的象數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