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在幾易其稿,折騰不已之後,今年的市委工作會議報告,在會議召開前一天晚上通過了審閱,正式付印。


    “運氣特別好,今年臨我家”。在市委工作會議結束以後,李達明也是三喜迎門。


    首先是組織部經不住李達明的軟磨硬泡,加上請市委辦領導出麵協調,終於開出了介紹信。李達明雖然拿到了介紹信,卻沒有感到心中的快樂,感到的隻是一種說不出的難過,這大概也算是“政府權力部門化,部門權力利益化”吧。反正領導指示,我也不說我不辦,也不說辦,我隻是這樣拖著,拖死那些不懂道理的二百五。


    李達明就是一個標標準準的二百五,為爭一口氣,隻到一九九八年元月八日到開到介紹信,就是說從去年九月上班,到現在都是替王八蛋幹活了,沒有工資的。隻有組織部開了介紹信以後的時間,才算工資。


    人事局九月份介紹信,表示已經同意錄用李達明為政府公務人員,但是組織部不開信,表示李達明一直沒有上班,他隻是在九八年一月八日以後,才正式上班。雖然不影響工齡計算,但卻影響了工資收入,因為沒有上班也就沒有工資啊。


    李達明因為不服一口氣,付出幾個月工資的代價。對於本身經濟條件就不寬裕的李達明來講,可以算得上是雪上加霜了。但是李達明知道說也沒有用,隻能把這口氣悶在心裏。


    有時候,李達明也在想,將來是準備有機會,報複他們一次呢,還是就當這件事沒有發生過,置之腦後?如果耿耿於懷,時刻準備報複吧,顯得自己沒有氣量,不能容人,曾經得罪自己,非睚眥必報。這是官場大忌,因為大家都為利而行,如果事事必報,會得罪許多人,對自己未來發展不利;但是不出口氣,每當想起這件事,李達明心裏都覺得悶得慌,耿耿於懷,憑什麽他們就可以這樣為所欲為。難道就因為他們是組織部嗎,誰又可以對他們行使權力進行監督?


    為這件事,王曉靈特意把李達明叫到家裏吃了一頓飯,又讓老公陪李達明喝了不少酒,安慰他,告訴他形勢比人強,胳膊是扭不過腿的,他組織部既然能夠這樣辦,就能找到政策根據,你是拿他無可奈何的。現已經進了市委辦,就好好工作,特別是要不怕辛苦,為領導服務好,爭取領導的器重,就不要節外生枝了,就努力做好本職工作吧!要想改變這種情況,隻能是等自己到了上位的時候,踞高臨下地來處理,處於下位的人,隻能是任人魚肉的,寄希望於包青天,還不如寄希望於自己。好好努力吧!


    第二件事就是,監於李達明同誌工作比較積極,各項工作完成情況也比較好。辦公室決定,打報告給市委組織部,給李達明明確助理秘書的職級。原來市委辦秘書,不分科室,都是秘書,隻是明確副股級秘書、正股級秘書、副科級秘書、正科級秘書這些,後來機構改革,為了適應形勢的需要,把辦公室正常分成六個台階,分別是助理秘書、秘書、副科長、科長、辦公室副主任、辦公室主任。助理秘書相當於副股級。其實這種職級也很亂,因為它助理秘書副股級,秘書正股級,而副科長又變成副股級,科長才是正股級。雖然知道它很亂,但是辦公室畢竟不是管幹部的,隻能服從這樣的政策辦,套著這樣的台階一步一步向上爬。


    第三件事是,李達明一篇關於加快農副產品加工業發展的文章在《石城日報》經濟版上發表了。相關領導還作了批示,指出蘇北經濟發展,要充分利用好自身的農業資源優勢,實現以農促工,以工帶農發展,實現蘇北經濟發展良性、快速發展,真正解決農民賣糧難、賣菜難等這些問題。


    後來市委又把這篇文章進行重新編輯,在全市四套班子領導、農業主管部門以及鄉鎮中都進行了傳閱,引起了很大反響。很多人都知道了,市委辦有一個李達明,材料寫得不錯。


    僅僅是材料寫得不錯而已,誰又真正地關心、研究這些問題了,領導批示下來,大家都組織了認真討論學習,但是李達明沒有看到哪一個鄉鎮、哪一個部門采取了切實的行動,看怎麽加快農副產品加工業的發展,研究怎麽加快農副產品加工地發展,是外引內聯,是推動大戶領辦,還是繼續靠政府投入。


    其實大家都知道,沒有農副產品加工業,農產品不進入生產和流通領域,僅僅憑農產品原始附加值,是很低的,無法為農民帶來更高的效益,而是蘇北各縣市都是農業大市、大縣,特別是淮市他有100萬農民,90多萬畝農田,更是一個農業大市,一個傳統農業縣市,卻不是一個農業強市。


    這三件事,對李達明本人來說,雖然讓他有許多不舒服地地方,都應該講是喜事,都是值得慶賀的,同事紛紛敲了竹杠。李達明也沒有把自己的情緒放在臉上,上班以後,本來就是要請辦公室同事玩玩的,一直沒有找到借口,於是李達明很大方地請大家,特別是綜合科人吃了一頓飯,讓大家來分享他的快樂。


    也許有人會問,怎麽不請大家去洗洗澡、唱唱歌,不好意思的告訴大家,那時淮市還沒有這些東西,不像現在到處繁榮娼盛的樣子。


    雖然李達明有這麽多喜事,心情還是不太高興,那呂施河就是最近很煩惱了。


    呂施河原來是花元榮在政府任市長時的秘書,後來提拔為政府辦主任助理。在花元榮調任市委書記的時候,花元榮繼續發揚了領導人喜歡帶駕駛員和秘書的傳統慣例,把呂施河調到市委辦公室任副主任,繼續為他服務。


    最近市委工作會議以後,市裏麵準備召開兩會。這時,花元榮已經得到了消息,他年齡已經比較大了,可能會離開淮市,到在大市,也就是地級陰南市任政協副主席。


    考慮到呂施河同誌跟他跑了這麽長時間,很能吃苦,也很能受委屈,花元榮想在他離開淮市之前,把呂施河放到一個比較好的部委辦局任主要負責人,就是一把手。


    在征求了呂施河意見後,花元榮就想把他調到市財政局做局長。現在的財政局局長萬國權,年齡已經比較大了,而且已經兼任市政協副主席了,隻把他財政局拿掉,擔任專職政協副主席就行了。


    本來他已經找萬國權談過了,萬國權也已經同意到免去財政局局長職務,擔任專職副主席。因此,經市委常委會研究決定,任命呂施河同誌為市財政局黨組書記、國有資產管理局局長,隻等到時候在市人大會議上由組織部門提名,經人大常委會投票選舉就可以直接擔任財政局局長了。


    就在這個時候出問題了。


    (以上內容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偶然)(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官場之步步高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李小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李小笨並收藏官場之步步高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