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的路上,他跟我簡單介紹了這個病人的情況。
不聽不知道,一聽嚇一跳。
簡單來說,這個病人,已經有二十年沒人見過他走出自己的臥室了。
二十年?!
我怔了好久,再三向盧明確認,得到的答案是肯定的。
“按照病人父母的說法,他二十年前受到過精神刺激,就把自己鎖在了臥室裏。”
“平日裏的飲水和飲食,都是父母放在門外,離開後自己去拿。”
“他的父母,已經二十年沒有見到他了。”
聽後我無語了好久,這世間奇人不少,但生活在同一個房子裏,父母二十年沒能見到自己孩子,也算是奇聞異事一件了。
如果能申請吉斯尼世界記錄,這病人肯定能當選世界頭號宅男。
來到病人家,病人的父母很熱情的接待了我們。
這是兩個上了年紀的老人,看樣貌已經有六十歲了。
兩個老人家的臉上,都帶有一絲愁容。
盧明向老人家介紹我。
“伯父、伯母,這是我朋友林老板,是來幫令郎的。”
我讓老人家把孩子的事情,從頭到尾細細跟我講一下。
伯父歎了口氣。
“真是造孽啊!”
“我兒子叫閆遠誌,當初給他起這個名字時,希望他長大後能有一個遠大的誌向,誰能想到,這個名字現在成了莫大的諷刺。”
伯母抹了抹淚。
“其實遠誌小時候是個很優秀的人,從上幼兒園開始,就常常獲得老師的誇獎。”
“從上小學開始,他更是每一學期都能拿回好幾張獎狀。”
伯母從茶幾底下取出一個盒子,打開放在茶幾桌麵上。
盒子裏裝的,是厚厚一疊獎狀,摞起來比新華詞典都要厚。
獎狀的樣式很舊,我上小學時都已經不用了,獎狀大部分已經泛黃,還有幾張有被蟲蛀過的痕跡。
可以看得出,這些獎狀,是很久很久以前的東西了。
伯母抽泣道:“遠誌小時候特別愛學習,每天回到家都會主動學到晚上九點才睡,即便是周六周末,他也不會像其他孩子那樣亂跑亂竄,而是安安靜靜的在家裏看書。”
“其他家長,都很羨慕我有遠誌這麽優秀的孩子。”
聽到這裏,我瞠目結舌。
這怎麽就成了優秀的孩子了?
我很想問問伯母,是不是在父母的眼中,不哭不鬧,能夠靜下心來學習的就是好孩子了?
我十分不讚同這樣的看法。
愛玩是孩子的天分,孩子與同齡人一同玩耍,看起來吵鬧,實則是在初步培養他的社交能力。
人生下來懵懵懂懂,不過是一張白紙。
日後這張紙上會有怎樣的畫,都是成長過程中一筆一墨的添加上去的。
為什麽有的孩子落落大方,有的孩子膽小謹慎,並非一句“性格使然”就可以帶過的,細究孩子的成長軌跡,總會發現蛛絲馬跡。
一個從小把自己關在家中,不去與其他人玩耍的孩子,性格定然不會是外向的,說不定,連交朋友的本事都未學會。
當然,這隻是我的一家之言,看到伯母上的模樣,哪裏能忍心說出來。
伯母繼續往下說。
“這孩子經過自己的努力,以全校第一的成績,考上了大學。”
二十年前可不像現在大學遍地,能夠考上大學的人,都是最頂尖的學霸。
“考上大學之後,遠誌就變了。”
“他性格內向不愛說話,可還是會和親近的人交流的,可上了大學之後,他變得更加沉默寡言。”
“每次回家,他都不跟我們講大學裏的生活是怎樣的,有一次被我們問的煩了,甚至對我們大發雷霆。”
“那是遠誌從小到大第一次跟我們發脾氣。”
如果我沒猜錯,遠誌在大學裏過的並不開心。
伯母已經泣不成聲,伯父接替她繼續往下說。
“遠誌大學畢業後,找了一家不錯的單位上班。”
“他沒幹多久,就辭職了。”
“我問他為什麽辭職,他不肯說,我隻好去那家單位打聽,單位領導說遠誌一直處理不好和同事的人際關係,處處受排擠,待不下去了。”
我心裏微微一顫,我剛剛擔心的事情,果然是對的。
遠誌小時候的生活,實在是太沉悶了,在成長的過程中,他並沒有學會如何去交朋友。
或許他在大學裏生活不如意,也是這方麵的原因。
伯父深深的歎了口氣。
“從那之後,遠誌就把自己鎖在了二樓的臥室裏。”
“一開始我們隻是以為他想要靜一靜,也不打擾他,到了飯點兒就把做好的飯菜放到門外,等我們離開後,他就會開門把飯拿進去,吃飽後會把盤碗再放到門外。”
“可一連過了兩周,他仍舊不願出來。”
“我們試圖和遠誌溝通,但遠誌一句話都不願跟我們說,我們想了許多辦法引他出來。”
“他媽媽告訴他河邊的花開了,一家人出去踏踏青。”
“我告訴他家裏買了他最喜歡吃的羊肉,要他出來吃火鍋。”
“都沒用,遠誌待在屋裏一聲不吭。”
“我甚至試過斷過他幾頓夥食,想逼他餓了出來找吃的,可兩天沒吃沒喝,他仍舊不出來,他媽怕把兒子餓出事情,不敢繼續了。”
我聽得目瞪口呆,寧可兩天不吃不喝也不出來?
我問了一個問題。
“那他是怎麽洗澡的呢?”
人總不能20年不洗澡不刷牙吧?要是一點衛生都不講,怕是早就病死了。
是伯母回答的。
“他好像是趁我們睡著之後去洗澡的,遠誌還是很講衛生的,我們經常發現半夜被動過的掃帚、拖把、抹布。”
“我們試圖偷偷等他出來洗澡時見他一眼,可每當這個時候,他是絕對不會出來的。”
“就好像是一種本能。”
一種類似於動物預感到有人在附近的本能?
我問了第二個問題。
“那他除了吃喝,沒有其他的需求了嗎?”
伯父搖頭:“我們也問過他,需不需要別的,比如報紙、電視、收音機一類的東西,他仍舊不肯發聲。”
伯父的描述,讓我想到了一個人。
狄奧根尼。
第263章 拍不到人的監控
狄奧根尼,有些文著也有翻譯成第歐根尼的。
這是個傳奇人物,古希臘哲學家,犬儒學派的代表人物。
說到這個人,就不得不先提一下犬儒學派。
這個學派強調絕對的個人精神自由,輕視一切社會規章習俗、棄絕一切物質享受。
單獨把犬儒的介紹拿出來,很多人難以想象出他們的形象,但如果說一下狄奧根尼生前的某些作為,就可以很容易的了解了。
狄奧根尼放棄一切物質享受,他生活在一個木桶裏,每日隻要有吃有喝能夠活下來,就心滿意足了。
有一日,著名的亞曆山大大帝聽說了狄奧根尼這個人後,親自找到了他。
亞曆山大問狄奧根尼,你有什麽願望嗎,我可以幫你實現。
狄奧根尼說:有,麻煩你讓開,擋住我曬太陽了。
遠誌和狄奧根尼很像,卻也不完全相同。
狄奧根尼是為了踐行自己的哲學,主動拋棄一切物質享受。
而遠誌則是為了逃避現實中的壓力與苦悶,把自己困了起來。
隻要我聽不到外麵的聲音,就沒人能吵到我。
隻要我看不到其他人,就不必考慮如何與他們交往。
……
伯母傷心的說道。
“這二十年我們的苦悶就不多說了。”
“現在我們已經老了,再過些年,說不定連自己的生活都很難料理,如果我們死了,遠誌該怎麽辦?”
寧可餓死渴死也不願出門的遠誌,若是沒有了父母的照料,怕是也活不下去了。
“林老板,你跟我出來下。”
盧明把我喊了出去,我知道,有些話他不方便讓老兩口聽見。
不聽不知道,一聽嚇一跳。
簡單來說,這個病人,已經有二十年沒人見過他走出自己的臥室了。
二十年?!
我怔了好久,再三向盧明確認,得到的答案是肯定的。
“按照病人父母的說法,他二十年前受到過精神刺激,就把自己鎖在了臥室裏。”
“平日裏的飲水和飲食,都是父母放在門外,離開後自己去拿。”
“他的父母,已經二十年沒有見到他了。”
聽後我無語了好久,這世間奇人不少,但生活在同一個房子裏,父母二十年沒能見到自己孩子,也算是奇聞異事一件了。
如果能申請吉斯尼世界記錄,這病人肯定能當選世界頭號宅男。
來到病人家,病人的父母很熱情的接待了我們。
這是兩個上了年紀的老人,看樣貌已經有六十歲了。
兩個老人家的臉上,都帶有一絲愁容。
盧明向老人家介紹我。
“伯父、伯母,這是我朋友林老板,是來幫令郎的。”
我讓老人家把孩子的事情,從頭到尾細細跟我講一下。
伯父歎了口氣。
“真是造孽啊!”
“我兒子叫閆遠誌,當初給他起這個名字時,希望他長大後能有一個遠大的誌向,誰能想到,這個名字現在成了莫大的諷刺。”
伯母抹了抹淚。
“其實遠誌小時候是個很優秀的人,從上幼兒園開始,就常常獲得老師的誇獎。”
“從上小學開始,他更是每一學期都能拿回好幾張獎狀。”
伯母從茶幾底下取出一個盒子,打開放在茶幾桌麵上。
盒子裏裝的,是厚厚一疊獎狀,摞起來比新華詞典都要厚。
獎狀的樣式很舊,我上小學時都已經不用了,獎狀大部分已經泛黃,還有幾張有被蟲蛀過的痕跡。
可以看得出,這些獎狀,是很久很久以前的東西了。
伯母抽泣道:“遠誌小時候特別愛學習,每天回到家都會主動學到晚上九點才睡,即便是周六周末,他也不會像其他孩子那樣亂跑亂竄,而是安安靜靜的在家裏看書。”
“其他家長,都很羨慕我有遠誌這麽優秀的孩子。”
聽到這裏,我瞠目結舌。
這怎麽就成了優秀的孩子了?
我很想問問伯母,是不是在父母的眼中,不哭不鬧,能夠靜下心來學習的就是好孩子了?
我十分不讚同這樣的看法。
愛玩是孩子的天分,孩子與同齡人一同玩耍,看起來吵鬧,實則是在初步培養他的社交能力。
人生下來懵懵懂懂,不過是一張白紙。
日後這張紙上會有怎樣的畫,都是成長過程中一筆一墨的添加上去的。
為什麽有的孩子落落大方,有的孩子膽小謹慎,並非一句“性格使然”就可以帶過的,細究孩子的成長軌跡,總會發現蛛絲馬跡。
一個從小把自己關在家中,不去與其他人玩耍的孩子,性格定然不會是外向的,說不定,連交朋友的本事都未學會。
當然,這隻是我的一家之言,看到伯母上的模樣,哪裏能忍心說出來。
伯母繼續往下說。
“這孩子經過自己的努力,以全校第一的成績,考上了大學。”
二十年前可不像現在大學遍地,能夠考上大學的人,都是最頂尖的學霸。
“考上大學之後,遠誌就變了。”
“他性格內向不愛說話,可還是會和親近的人交流的,可上了大學之後,他變得更加沉默寡言。”
“每次回家,他都不跟我們講大學裏的生活是怎樣的,有一次被我們問的煩了,甚至對我們大發雷霆。”
“那是遠誌從小到大第一次跟我們發脾氣。”
如果我沒猜錯,遠誌在大學裏過的並不開心。
伯母已經泣不成聲,伯父接替她繼續往下說。
“遠誌大學畢業後,找了一家不錯的單位上班。”
“他沒幹多久,就辭職了。”
“我問他為什麽辭職,他不肯說,我隻好去那家單位打聽,單位領導說遠誌一直處理不好和同事的人際關係,處處受排擠,待不下去了。”
我心裏微微一顫,我剛剛擔心的事情,果然是對的。
遠誌小時候的生活,實在是太沉悶了,在成長的過程中,他並沒有學會如何去交朋友。
或許他在大學裏生活不如意,也是這方麵的原因。
伯父深深的歎了口氣。
“從那之後,遠誌就把自己鎖在了二樓的臥室裏。”
“一開始我們隻是以為他想要靜一靜,也不打擾他,到了飯點兒就把做好的飯菜放到門外,等我們離開後,他就會開門把飯拿進去,吃飽後會把盤碗再放到門外。”
“可一連過了兩周,他仍舊不願出來。”
“我們試圖和遠誌溝通,但遠誌一句話都不願跟我們說,我們想了許多辦法引他出來。”
“他媽媽告訴他河邊的花開了,一家人出去踏踏青。”
“我告訴他家裏買了他最喜歡吃的羊肉,要他出來吃火鍋。”
“都沒用,遠誌待在屋裏一聲不吭。”
“我甚至試過斷過他幾頓夥食,想逼他餓了出來找吃的,可兩天沒吃沒喝,他仍舊不出來,他媽怕把兒子餓出事情,不敢繼續了。”
我聽得目瞪口呆,寧可兩天不吃不喝也不出來?
我問了一個問題。
“那他是怎麽洗澡的呢?”
人總不能20年不洗澡不刷牙吧?要是一點衛生都不講,怕是早就病死了。
是伯母回答的。
“他好像是趁我們睡著之後去洗澡的,遠誌還是很講衛生的,我們經常發現半夜被動過的掃帚、拖把、抹布。”
“我們試圖偷偷等他出來洗澡時見他一眼,可每當這個時候,他是絕對不會出來的。”
“就好像是一種本能。”
一種類似於動物預感到有人在附近的本能?
我問了第二個問題。
“那他除了吃喝,沒有其他的需求了嗎?”
伯父搖頭:“我們也問過他,需不需要別的,比如報紙、電視、收音機一類的東西,他仍舊不肯發聲。”
伯父的描述,讓我想到了一個人。
狄奧根尼。
第263章 拍不到人的監控
狄奧根尼,有些文著也有翻譯成第歐根尼的。
這是個傳奇人物,古希臘哲學家,犬儒學派的代表人物。
說到這個人,就不得不先提一下犬儒學派。
這個學派強調絕對的個人精神自由,輕視一切社會規章習俗、棄絕一切物質享受。
單獨把犬儒的介紹拿出來,很多人難以想象出他們的形象,但如果說一下狄奧根尼生前的某些作為,就可以很容易的了解了。
狄奧根尼放棄一切物質享受,他生活在一個木桶裏,每日隻要有吃有喝能夠活下來,就心滿意足了。
有一日,著名的亞曆山大大帝聽說了狄奧根尼這個人後,親自找到了他。
亞曆山大問狄奧根尼,你有什麽願望嗎,我可以幫你實現。
狄奧根尼說:有,麻煩你讓開,擋住我曬太陽了。
遠誌和狄奧根尼很像,卻也不完全相同。
狄奧根尼是為了踐行自己的哲學,主動拋棄一切物質享受。
而遠誌則是為了逃避現實中的壓力與苦悶,把自己困了起來。
隻要我聽不到外麵的聲音,就沒人能吵到我。
隻要我看不到其他人,就不必考慮如何與他們交往。
……
伯母傷心的說道。
“這二十年我們的苦悶就不多說了。”
“現在我們已經老了,再過些年,說不定連自己的生活都很難料理,如果我們死了,遠誌該怎麽辦?”
寧可餓死渴死也不願出門的遠誌,若是沒有了父母的照料,怕是也活不下去了。
“林老板,你跟我出來下。”
盧明把我喊了出去,我知道,有些話他不方便讓老兩口聽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