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祖八男:丁斌嬪生昭明太子統,太宗簡文皇帝,廬陵威王續;阮修容生世祖
孝元皇帝;吳淑媛生豫章王綜;董淑儀生南康簡王績;丁充華生邵陵攜王綸;葛修
容生武陵王紀。綜及紀別有傳。
南康簡王績,字世謹,高祖第四子。天監八年,封南康郡王,邑二千戶。出為
輕車將軍,領石頭戍軍事。十年,遷使持節、都督南徐州諸軍事、南徐州刺史,進
號仁威將軍。績時年七歲,主者有受貨,洗改解書,長史王僧孺弗之覺,績見而輒
詰之,便即時首服,眾鹹歎其聰警。十六年,征為宣毅將軍、領石頭戍軍事。十七
年,出為使持節、都督南、北兗、徐、青、冀五州諸軍事、南兗州刺史,在州著稱。
尋有詔征還,民曹嘉樂等三百七十人詣闕上表,稱績尤異一十五條,乞留州任,優
詔許之,進號北中郎將。普通四年,征為侍中、雲麾將軍,領石頭戍軍事。五年,
出為使持節、都督江州諸軍事、江州刺史。丁董淑儀憂,居喪過禮,高祖手詔勉之,
使攝州任,固求解職,乃征授安右將軍、領石頭戍軍事,尋加護軍。羸瘠弗堪視事。
大通三年,因感病薨於任,時年二十五。贈侍中、中軍將軍、開府儀同三司,給鼓
吹一部。諡曰簡。
績寡玩好,少嗜欲,居無仆妾,躬事約儉,所有租秩,悉寄天府。及薨後,府
有南康國無名錢數千萬。
子會理嗣,字長才。少聰慧,好文史。年十一而孤,特為高祖所愛,衣服禮秩
與正王不殊。年十五,拜輕車將軍、湘州刺史,又領石頭戍軍事。遷侍中,兼領軍
將軍。尋除宣惠將軍、丹陽尹,置佐史。出為使持節、都督南、北兗、北徐、青、
冀、東徐、譙七州諸軍事、平北將軍、南兗州刺史。太清元年,督眾軍北討,至彭
城,為魏師所敗,退歸本鎮。
二年,侯景圍京邑,會理治嚴將入援,會北徐州刺史封山侯正表將應其兄正德,
外托赴援,實謀襲廣陵,會理擊破之。方得進路,台城陷,侯景遣前臨江太守董紹
先以高祖手敕召會理,其僚佐鹹勸距之。會理曰:“諸君心事,與我不同,天子年
尊,受製賊虜,今有手敕召我入朝,臣子之心,豈得違背。且遠處江北,功業難成,
不若身赴京都,圖之肘腋。吾計決矣。”遂席卷而行,以城輸紹先。至京,景以為
侍中、司空、兼中書令。雖在寇手,每思匡複,與西鄉侯勸等潛布腹心,要結壯士。
時範陽祖皓斬紹先,據廣陵城起義,期以會理為內應。皓敗,辭相連及,景矯詔免
會理官,猶以白衣領尚書令。
是冬,景往晉熙,景師虛弱,會理複與柳敬禮謀之。敬禮曰:“舉大事必有所
資,今無寸兵,安可以動?”會理曰:“湖熟有吾舊兵三千餘人,昨來相知,克期
響集,聽吾日定,便至京師。計賊守兵不過千人耳,若大兵外攻,吾等內應,直取
王偉,事必有成。縱景後歸,無能為也。”敬禮曰“善”,因讚成之。於時百姓厭
賊,鹹思用命,自丹陽至於京口,靡不同之。後事不果,與弟祁陽侯通理並遇害。
通理字仲宣,位太子洗馬,封祁陽侯。
通理弟乂理,字季英,會理第六弟也。生十旬而簡王薨,至三歲而能言,見內
人分散,涕泣相送,乂理問其故,或曰:“此簡王宮人,喪畢去爾。”乂理便號泣,
悲不自勝,諸宮人見之,莫不傷感,為之停者三人焉。服闋後,見高祖,又悲泣不
自勝。高祖為之流涕,謂左右曰:“此兒大必為奇士。”大同八年,封安樂縣侯,
邑五百戶。
乂理性慷慨,慕立功名,每讀書見忠臣烈士,未嚐不廢卷歎曰:“一生之內,
當無愧古人。”博覽多識,有文才,嚐祭孔文舉墓,並為立碑,製文甚美。
太清中,侯景內寇,乂理聚賓客數百,輕裝赴南兗州,隨兄會理入援,恒親當
矢石,為士卒先。及城陷,又隨會理還廣陵,因入齊為質,乞師。行二日,會侯景
遣董紹先據廣陵,遂追會理,因為所獲。紹先防之甚嚴,不得與兄弟相見,乃偽請
先還京,得入辭母,謂其姊安固公主曰:“事既如此,豈可合家受斃。兄若至,願
為言之,善為計自勉,勿賜以為念也。家國阽危,雖死非恨,前途亦思立效,但未
知天命何如耳!”至京師,以魏降人元貞立節忠正,可以托孤,乃以玉柄扇贈之。
貞怪其故,不受。乂理曰:“後當見憶,幸勿推辭。”會祖皓起兵,乂理奔長蘆,
收軍得千餘人。其左右有應賊者,因間劫會理,其眾遂駭散,為景所害,時年二十
一。元貞始悟其前言,往收葬焉。
廬陵威王續,字世,高祖第五子,天監八年,封廬陵郡王,邑二千戶。十年,
拜輕車將軍、南彭城琅邪太守。十三年,轉會稽太守。十六年,為都督江州諸軍事、
雲麾將軍、江州刺史。普通元年,征為宣毅將軍,領石頭戍軍事。
續少英果,膂力絕人,馳射遊獵,應發命中。高祖常歎曰:“此我之任城也。”
嚐與臨賀王正德及胡貴通、趙伯超等馳射於高祖前,續冠於諸人,高祖大悅。三年,
為使持節、都督雍、梁、秦、沙四州諸軍事、西中郎將、雍州刺史。七年,加宣毅
將軍。中大通二年,又為使持節、都督雍、梁、秦、沙四州諸軍事、平北將軍、寧
蠻校尉、雍州刺史,給鼓吹一部。續多聚馬仗,畜養驍雄,金帛內盈,倉廩外實。
四年,遷安北將軍。大同元年,為使持節、都督江州諸軍事、安南將軍、江州刺史。
三年,征為護軍將軍、領石頭戍軍事。五年,為驃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又出為
使持節、都督荊、郢、司、雍、南、北秦、梁、巴、華九州諸軍事、荊州刺史。中
大同二年,薨於州,時年四十四。贈司空、散騎常侍、驃騎大將軍,鼓吹一部,諡
曰威。長子安嗣。
邵陵攜王綸,字世調,高祖第六子也。少聰穎,博學善屬文,尤工尺牘。天監
十三年,封邵陵郡王,邑二千戶。出為寧遠將軍、琅邪、彭城二郡太守,遷輕車將
軍、會稽太守。十八年,征為信威將軍。普通元年,領石頭戍軍事,尋為江州刺史。
五年,以西中郎將權攝南兗州,坐事免官奪爵。七年,拜侍中。大通元年,複封爵,
尋加信威將軍,置佐史。中大通元年,為丹陽尹。四年,為侍中、宣惠將軍、揚州
刺史。以侵漁細民,少府丞何智通以事啟聞,綸知之,令客戴子高於都巷刺殺之。
智通子訴於闕下,高祖令圍綸第,捕子高,綸匿之,竟不出。坐免為庶人。頃之,
複封爵。大同元年,為侍中、雲麾將軍。七年,出為使持節、都督郢、定、霍、司
四州諸軍事、平西將軍、郢州刺史,遷為安前將軍、丹陽尹。中大同元年,出為鎮
東將軍、南徐州刺史。
太清二年,進位中衛將軍、開府儀同三司。侯景構逆,加征討大都督,率眾討
景。將發,高祖誡曰:“侯景小豎,頗習行陣,未可以一戰即殄,當以歲月圖之。”
綸次鍾離,景已度采石。綸乃晝夜兼道,遊軍入赴。濟江中流,風起,人馬溺者十
一二。遂率寧遠將軍西豊公大春、新淦公大成等,步騎三萬,發自京口。將軍趙伯
超曰:“若從黃城大道,必與賊遇,不如徑路直指鍾山,出其不意。”綸從之。眾
軍奄至,賊徒大駭,分為三道攻綸,綸與戰,大破之,斬首千餘級。翌日,賊又來
攻,相持日晚,賊稍引卻,南安侯駿以數十騎馳之。賊回拒駿,駿部亂。賊因逼大
軍,軍遂潰。綸至鍾山,眾裁千人,賊圍之,戰又敗,乃奔還京口。
三年春,綸複與東揚州刺史大連等入援,至於驃騎洲。進位司空。台城陷,奔
禹穴。大寶元年,綸至郢州,刺史南平王恪讓州於綸,綸不受,乃上綸為假黃鉞、
都督中外諸軍事。綸於是置百官,改廳事為正陽殿。數有災怪,綸甚惡之。時元帝
圍河東王譽於長沙既久,內外斷絕,綸聞其急,欲往救之,為軍糧不繼,遂止。乃
與世祖書曰:
伏以先朝聖德,孝治天下,九親雍睦,四表無怨,誠為國政,實亦家風。唯餘
與爾,同奉神訓,宜敦旨喻,共承無改。且道之斯美,以和為貴,況天時地利,不
及人和,豈可手足肱支,自相屠害。日者聞譽專情失訓,以幼陵長,湘、峽之內,
遂至交鋒。方等身遇亂兵,斃於行陣,殞於吳局。方此非冤,聞問號怛,惟增摧憤,
念以兼悼,當何可稱。吾在州所居遙隔,雖知其狀,未喻所然。及屆此籓,備加覿
訪,鹹雲譽應接多替,兵糧閉壅;弟教亦不悛,故興師以伐。譽未識大體,意斷所
行,雖存急難,豈知竊思。不能禮爭,複以兵來。蕭牆興變,體親成敵,一朝至此,
能不鳴呼。既有書問,雲雨傳流,噂遝其間,委悉無因詳究。
方今社稷危恥,創巨痛深,人非禽蟲,在知君父。即日大敵猶強,天仇未雪,
餘爾昆季,在外三人,如不匡難,安用臣子。唯應剖心嚐膽,泣血枕戈,感誓蒼穹,
憑靈宗祀,晝謀夕計,共思匡複。至於其餘小忿,或宜寬貸。誠複子憾須臾,將奈
國冤未逞。正當輕重相推,小大易奪,遣無益之情,割下流之悼,弘豁以理,通識
勉之。今已喪鍾山,複誅猶子,將非揚湯止沸,吞冰療寒。若以譽之無道,近遠同
疾,弟複效尤,攸非獨罪。幸寬於眾議,忍以事寧。如使外寇未除,家禍仍構,料
今訪古,未或弗亡。
夫征戰之理,義在克勝;至於骨肉之戰,愈勝愈酷,捷則非功,敗則有喪,勞
兵損義,虧失多矣。侯景之軍所以未窺江外者,正為籓屏盤固,宗鎮強密。若自相
魚肉,是代景行師。景便不勞兵力,坐致成效,醜徒聞此,何快如之!又莊鐵小豎
作亂,久挾觀寧、懷安二侯,以為名號,當陽有事克掣,殊廢備境。第聞征伐,複
致分兵,便是自於瓜州至於湘、雍,莫非戰地,悉以勞師。侯景卒承虛藉釁,浮江
豕突,豈不表裹成虞,首尾難救?可為寒心,其事已切。弟若苦陷洞庭,兵戈不戢,
雍州疑迫,何以自安?必引進魏軍,以求形援。侯景事等內癰,西秦外同瘤腫。直
置關中,已為咽氣,況複貪狼難測,勢必侵吞。弟若不安,家國去矣。吾非有深鑒,
獨能弘理,正是采藉風謠,博參物論,鹹以為疑,皆欲解體故耳。
自我國五十許年,恩格玄穹,德彌赤縣,雖有逆難,未亂邕熙。溥天率土,忠
臣憤慨,比屋罹禍,忠義奮發,無不抱甲負戈,衝冠裂眥,鹹欲事刂刃於侯景腹中,
所須兵主唱耳。今人皆樂死,赴者如流。弟英略振遠,雄伯當代,唯德唯藝,資文
資武,拯溺濟難,朝野鹹屬,一匡九合,非弟而誰?豈得自違物望,致招群裕∑
間患難,具如所陳。斯理皎然,無勞請箸;驗之以實,寧須確引。吾所以間關險道,
出自東川,政謂上遊諸籓,必連師狎至,庶以殘命,預在行間;及到九江,安北兄
遂溯流更上,全由餼饋懸斷,卒食半菽,阻以菜色,無因進取。侯景方延假息,複
緩誅刑,信增號憤,啟處無地。計瀟湘穀粟,猶當紅委,若阻弟嚴兵,唯事交切,
至於運轉,恐無暇發遣。即日萬心慊望,唯在民天,若遂等西河,時事殆矣!必希
令弟豁照茲途,解汨川之圍,存社稷之計,使其運輸糧儲,應贍軍旅,庶協力一舉,
指日寧泰。宗廟重安,天下清複,推弟之功,豈非幸甚。吾才懦兵寡,安能為役,
所寄令弟,庶得申情,朝聞夕死,萬殞何恨。聊陳聞見,幸無怪焉。臨紙號迷,諸
失次緒。
世祖複書,陳河東有罪,不可解圍之狀。綸省書流涕曰:“天下之事,一至於
斯!”左右聞之,莫不掩泣。於是大修器甲,將討侯景。元帝聞其強盛,乃遣王僧
辯帥舟師一萬以逼綸,綸將劉龍武等降僧辯,綸軍潰,遂與子躓等十餘人輕舟走武
昌。
時綸長史韋質、司馬薑律先在於外,聞綸敗,馳往迎之。於是複收散卒,屯於
齊昌郡,將引魏軍共攻南陽。侯景將任約聞之,使鐵騎二百襲綸,綸無備,又敗走
定州。定州刺史田龍祖迎綸,綸以龍祖荊鎮所任,懼為所執,複歸齊昌。行至汝南,
西魏所署汝南城主李素者,綸之故吏,聞綸敗,開城納之。綸乃修浚城池,收集士
卒,將攻竟陵。西魏安州刺史馬岫聞之,報於西魏,西魏遣大將軍楊忠、儀同侯幾
通率眾赴焉。二年二月,忠等至於汝南,綸嬰城自守。會天寒大雪,忠等攻不能克,
死者甚眾。後李素中流矢卒,城乃陷。忠等執綸,綸不為屈,遂害之。投於江岸,
經日顏色不變,鳥獸莫敢近焉。時年三十三。百姓憐之,為立祠廟,後世祖追諡曰
攜。
長子堅,字長白。大同元年,以例封汝南侯,邑五百戶。亦善草隸,性頗庸短。
侯景圍城,堅屯太陽門,終日蒲飲,不撫軍政。吏士有功,未嚐申理,疫癘所加,
亦不存恤,士鹹憤怨。太清三年三月,堅書佐董勳華、白曇朗等以繩引賊登樓,城
遂陷,堅遇害。
弟確,字仲正。少驍勇,有文才。大同二年,封為正階侯,邑五百戶,後徙封
永安。常在第中習騎射,學兵法,時人皆以為狂。左右或以進諫,確曰:“聽吾為
國家破賊,使汝知之。”除秘書丞,太子中舍人。
鍾山之役,確苦戰,所向披靡,群虜憚之。確每臨陣對敵,意氣詳贍。帶甲據
鞍,自朝及夕,馳驟往反,不以為勞,諸將服其壯勇。及侯景乞盟,確在外,慮為
後患,啟求召確入城。詔乃召確為南中郎將、廣州刺史,增封二千戶。確知此盟多
貳,城必淪沒,因欲南奔。攜王聞之,逼確使入,確猶不肯。攜王流涕謂曰:“汝
欲反邪!”時台使周石珍在坐,確謂石珍曰:“侯景雖雲欲去,而不解長圍,以意
而推,其事可見。今召我入,未見其益也。”石珍曰:“敕旨如此,侯豈得辭?”
確執意猶堅,攜王大怒,謂趙伯超曰:“譙州,卿為我斬之,當賚首赴闕。”伯超
揮刃眄確曰:“我識君耳,刀豈識君?”確於是流涕而出,遂入城。及景背盟複圍
城,城陷,確排闥入,啟高祖曰:“城已陷矣。”高祖曰:“猶可一戰不?”對曰:
“不可。臣向者親格戰,勢不能禁,自縋下城,僅得至此。”高祖歎曰:“自我得
之,自我失之,亦複何恨。”乃使確為慰勞文。
確既出見景,景愛其膂力,恒令在左右。後從景行,見天上飛鳶,群虜爭射不
中,確射之,應弦而落。賊徒忿嫉,鹹勸除之。先是攜王遣人密導確,確謂使者曰:
“侯景輕佻,可一夫力致,確不惜死,正欲手刃之;但未得其便耳。卿還啟家王,
願勿以為念也。”事未遂而為賊所害。
史臣曰:自周、漢廣樹籓屏,固本深根;高祖之封建,將遵古製也。南康、廬
陵並以宗室之貴,據磐石之重,績以孝著,續以勇聞。綸聰警有才學,性險躁,屢
以罪黜,及太清之亂,忠孝獨存,斯可嘉矣。
孝元皇帝;吳淑媛生豫章王綜;董淑儀生南康簡王績;丁充華生邵陵攜王綸;葛修
容生武陵王紀。綜及紀別有傳。
南康簡王績,字世謹,高祖第四子。天監八年,封南康郡王,邑二千戶。出為
輕車將軍,領石頭戍軍事。十年,遷使持節、都督南徐州諸軍事、南徐州刺史,進
號仁威將軍。績時年七歲,主者有受貨,洗改解書,長史王僧孺弗之覺,績見而輒
詰之,便即時首服,眾鹹歎其聰警。十六年,征為宣毅將軍、領石頭戍軍事。十七
年,出為使持節、都督南、北兗、徐、青、冀五州諸軍事、南兗州刺史,在州著稱。
尋有詔征還,民曹嘉樂等三百七十人詣闕上表,稱績尤異一十五條,乞留州任,優
詔許之,進號北中郎將。普通四年,征為侍中、雲麾將軍,領石頭戍軍事。五年,
出為使持節、都督江州諸軍事、江州刺史。丁董淑儀憂,居喪過禮,高祖手詔勉之,
使攝州任,固求解職,乃征授安右將軍、領石頭戍軍事,尋加護軍。羸瘠弗堪視事。
大通三年,因感病薨於任,時年二十五。贈侍中、中軍將軍、開府儀同三司,給鼓
吹一部。諡曰簡。
績寡玩好,少嗜欲,居無仆妾,躬事約儉,所有租秩,悉寄天府。及薨後,府
有南康國無名錢數千萬。
子會理嗣,字長才。少聰慧,好文史。年十一而孤,特為高祖所愛,衣服禮秩
與正王不殊。年十五,拜輕車將軍、湘州刺史,又領石頭戍軍事。遷侍中,兼領軍
將軍。尋除宣惠將軍、丹陽尹,置佐史。出為使持節、都督南、北兗、北徐、青、
冀、東徐、譙七州諸軍事、平北將軍、南兗州刺史。太清元年,督眾軍北討,至彭
城,為魏師所敗,退歸本鎮。
二年,侯景圍京邑,會理治嚴將入援,會北徐州刺史封山侯正表將應其兄正德,
外托赴援,實謀襲廣陵,會理擊破之。方得進路,台城陷,侯景遣前臨江太守董紹
先以高祖手敕召會理,其僚佐鹹勸距之。會理曰:“諸君心事,與我不同,天子年
尊,受製賊虜,今有手敕召我入朝,臣子之心,豈得違背。且遠處江北,功業難成,
不若身赴京都,圖之肘腋。吾計決矣。”遂席卷而行,以城輸紹先。至京,景以為
侍中、司空、兼中書令。雖在寇手,每思匡複,與西鄉侯勸等潛布腹心,要結壯士。
時範陽祖皓斬紹先,據廣陵城起義,期以會理為內應。皓敗,辭相連及,景矯詔免
會理官,猶以白衣領尚書令。
是冬,景往晉熙,景師虛弱,會理複與柳敬禮謀之。敬禮曰:“舉大事必有所
資,今無寸兵,安可以動?”會理曰:“湖熟有吾舊兵三千餘人,昨來相知,克期
響集,聽吾日定,便至京師。計賊守兵不過千人耳,若大兵外攻,吾等內應,直取
王偉,事必有成。縱景後歸,無能為也。”敬禮曰“善”,因讚成之。於時百姓厭
賊,鹹思用命,自丹陽至於京口,靡不同之。後事不果,與弟祁陽侯通理並遇害。
通理字仲宣,位太子洗馬,封祁陽侯。
通理弟乂理,字季英,會理第六弟也。生十旬而簡王薨,至三歲而能言,見內
人分散,涕泣相送,乂理問其故,或曰:“此簡王宮人,喪畢去爾。”乂理便號泣,
悲不自勝,諸宮人見之,莫不傷感,為之停者三人焉。服闋後,見高祖,又悲泣不
自勝。高祖為之流涕,謂左右曰:“此兒大必為奇士。”大同八年,封安樂縣侯,
邑五百戶。
乂理性慷慨,慕立功名,每讀書見忠臣烈士,未嚐不廢卷歎曰:“一生之內,
當無愧古人。”博覽多識,有文才,嚐祭孔文舉墓,並為立碑,製文甚美。
太清中,侯景內寇,乂理聚賓客數百,輕裝赴南兗州,隨兄會理入援,恒親當
矢石,為士卒先。及城陷,又隨會理還廣陵,因入齊為質,乞師。行二日,會侯景
遣董紹先據廣陵,遂追會理,因為所獲。紹先防之甚嚴,不得與兄弟相見,乃偽請
先還京,得入辭母,謂其姊安固公主曰:“事既如此,豈可合家受斃。兄若至,願
為言之,善為計自勉,勿賜以為念也。家國阽危,雖死非恨,前途亦思立效,但未
知天命何如耳!”至京師,以魏降人元貞立節忠正,可以托孤,乃以玉柄扇贈之。
貞怪其故,不受。乂理曰:“後當見憶,幸勿推辭。”會祖皓起兵,乂理奔長蘆,
收軍得千餘人。其左右有應賊者,因間劫會理,其眾遂駭散,為景所害,時年二十
一。元貞始悟其前言,往收葬焉。
廬陵威王續,字世,高祖第五子,天監八年,封廬陵郡王,邑二千戶。十年,
拜輕車將軍、南彭城琅邪太守。十三年,轉會稽太守。十六年,為都督江州諸軍事、
雲麾將軍、江州刺史。普通元年,征為宣毅將軍,領石頭戍軍事。
續少英果,膂力絕人,馳射遊獵,應發命中。高祖常歎曰:“此我之任城也。”
嚐與臨賀王正德及胡貴通、趙伯超等馳射於高祖前,續冠於諸人,高祖大悅。三年,
為使持節、都督雍、梁、秦、沙四州諸軍事、西中郎將、雍州刺史。七年,加宣毅
將軍。中大通二年,又為使持節、都督雍、梁、秦、沙四州諸軍事、平北將軍、寧
蠻校尉、雍州刺史,給鼓吹一部。續多聚馬仗,畜養驍雄,金帛內盈,倉廩外實。
四年,遷安北將軍。大同元年,為使持節、都督江州諸軍事、安南將軍、江州刺史。
三年,征為護軍將軍、領石頭戍軍事。五年,為驃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又出為
使持節、都督荊、郢、司、雍、南、北秦、梁、巴、華九州諸軍事、荊州刺史。中
大同二年,薨於州,時年四十四。贈司空、散騎常侍、驃騎大將軍,鼓吹一部,諡
曰威。長子安嗣。
邵陵攜王綸,字世調,高祖第六子也。少聰穎,博學善屬文,尤工尺牘。天監
十三年,封邵陵郡王,邑二千戶。出為寧遠將軍、琅邪、彭城二郡太守,遷輕車將
軍、會稽太守。十八年,征為信威將軍。普通元年,領石頭戍軍事,尋為江州刺史。
五年,以西中郎將權攝南兗州,坐事免官奪爵。七年,拜侍中。大通元年,複封爵,
尋加信威將軍,置佐史。中大通元年,為丹陽尹。四年,為侍中、宣惠將軍、揚州
刺史。以侵漁細民,少府丞何智通以事啟聞,綸知之,令客戴子高於都巷刺殺之。
智通子訴於闕下,高祖令圍綸第,捕子高,綸匿之,竟不出。坐免為庶人。頃之,
複封爵。大同元年,為侍中、雲麾將軍。七年,出為使持節、都督郢、定、霍、司
四州諸軍事、平西將軍、郢州刺史,遷為安前將軍、丹陽尹。中大同元年,出為鎮
東將軍、南徐州刺史。
太清二年,進位中衛將軍、開府儀同三司。侯景構逆,加征討大都督,率眾討
景。將發,高祖誡曰:“侯景小豎,頗習行陣,未可以一戰即殄,當以歲月圖之。”
綸次鍾離,景已度采石。綸乃晝夜兼道,遊軍入赴。濟江中流,風起,人馬溺者十
一二。遂率寧遠將軍西豊公大春、新淦公大成等,步騎三萬,發自京口。將軍趙伯
超曰:“若從黃城大道,必與賊遇,不如徑路直指鍾山,出其不意。”綸從之。眾
軍奄至,賊徒大駭,分為三道攻綸,綸與戰,大破之,斬首千餘級。翌日,賊又來
攻,相持日晚,賊稍引卻,南安侯駿以數十騎馳之。賊回拒駿,駿部亂。賊因逼大
軍,軍遂潰。綸至鍾山,眾裁千人,賊圍之,戰又敗,乃奔還京口。
三年春,綸複與東揚州刺史大連等入援,至於驃騎洲。進位司空。台城陷,奔
禹穴。大寶元年,綸至郢州,刺史南平王恪讓州於綸,綸不受,乃上綸為假黃鉞、
都督中外諸軍事。綸於是置百官,改廳事為正陽殿。數有災怪,綸甚惡之。時元帝
圍河東王譽於長沙既久,內外斷絕,綸聞其急,欲往救之,為軍糧不繼,遂止。乃
與世祖書曰:
伏以先朝聖德,孝治天下,九親雍睦,四表無怨,誠為國政,實亦家風。唯餘
與爾,同奉神訓,宜敦旨喻,共承無改。且道之斯美,以和為貴,況天時地利,不
及人和,豈可手足肱支,自相屠害。日者聞譽專情失訓,以幼陵長,湘、峽之內,
遂至交鋒。方等身遇亂兵,斃於行陣,殞於吳局。方此非冤,聞問號怛,惟增摧憤,
念以兼悼,當何可稱。吾在州所居遙隔,雖知其狀,未喻所然。及屆此籓,備加覿
訪,鹹雲譽應接多替,兵糧閉壅;弟教亦不悛,故興師以伐。譽未識大體,意斷所
行,雖存急難,豈知竊思。不能禮爭,複以兵來。蕭牆興變,體親成敵,一朝至此,
能不鳴呼。既有書問,雲雨傳流,噂遝其間,委悉無因詳究。
方今社稷危恥,創巨痛深,人非禽蟲,在知君父。即日大敵猶強,天仇未雪,
餘爾昆季,在外三人,如不匡難,安用臣子。唯應剖心嚐膽,泣血枕戈,感誓蒼穹,
憑靈宗祀,晝謀夕計,共思匡複。至於其餘小忿,或宜寬貸。誠複子憾須臾,將奈
國冤未逞。正當輕重相推,小大易奪,遣無益之情,割下流之悼,弘豁以理,通識
勉之。今已喪鍾山,複誅猶子,將非揚湯止沸,吞冰療寒。若以譽之無道,近遠同
疾,弟複效尤,攸非獨罪。幸寬於眾議,忍以事寧。如使外寇未除,家禍仍構,料
今訪古,未或弗亡。
夫征戰之理,義在克勝;至於骨肉之戰,愈勝愈酷,捷則非功,敗則有喪,勞
兵損義,虧失多矣。侯景之軍所以未窺江外者,正為籓屏盤固,宗鎮強密。若自相
魚肉,是代景行師。景便不勞兵力,坐致成效,醜徒聞此,何快如之!又莊鐵小豎
作亂,久挾觀寧、懷安二侯,以為名號,當陽有事克掣,殊廢備境。第聞征伐,複
致分兵,便是自於瓜州至於湘、雍,莫非戰地,悉以勞師。侯景卒承虛藉釁,浮江
豕突,豈不表裹成虞,首尾難救?可為寒心,其事已切。弟若苦陷洞庭,兵戈不戢,
雍州疑迫,何以自安?必引進魏軍,以求形援。侯景事等內癰,西秦外同瘤腫。直
置關中,已為咽氣,況複貪狼難測,勢必侵吞。弟若不安,家國去矣。吾非有深鑒,
獨能弘理,正是采藉風謠,博參物論,鹹以為疑,皆欲解體故耳。
自我國五十許年,恩格玄穹,德彌赤縣,雖有逆難,未亂邕熙。溥天率土,忠
臣憤慨,比屋罹禍,忠義奮發,無不抱甲負戈,衝冠裂眥,鹹欲事刂刃於侯景腹中,
所須兵主唱耳。今人皆樂死,赴者如流。弟英略振遠,雄伯當代,唯德唯藝,資文
資武,拯溺濟難,朝野鹹屬,一匡九合,非弟而誰?豈得自違物望,致招群裕∑
間患難,具如所陳。斯理皎然,無勞請箸;驗之以實,寧須確引。吾所以間關險道,
出自東川,政謂上遊諸籓,必連師狎至,庶以殘命,預在行間;及到九江,安北兄
遂溯流更上,全由餼饋懸斷,卒食半菽,阻以菜色,無因進取。侯景方延假息,複
緩誅刑,信增號憤,啟處無地。計瀟湘穀粟,猶當紅委,若阻弟嚴兵,唯事交切,
至於運轉,恐無暇發遣。即日萬心慊望,唯在民天,若遂等西河,時事殆矣!必希
令弟豁照茲途,解汨川之圍,存社稷之計,使其運輸糧儲,應贍軍旅,庶協力一舉,
指日寧泰。宗廟重安,天下清複,推弟之功,豈非幸甚。吾才懦兵寡,安能為役,
所寄令弟,庶得申情,朝聞夕死,萬殞何恨。聊陳聞見,幸無怪焉。臨紙號迷,諸
失次緒。
世祖複書,陳河東有罪,不可解圍之狀。綸省書流涕曰:“天下之事,一至於
斯!”左右聞之,莫不掩泣。於是大修器甲,將討侯景。元帝聞其強盛,乃遣王僧
辯帥舟師一萬以逼綸,綸將劉龍武等降僧辯,綸軍潰,遂與子躓等十餘人輕舟走武
昌。
時綸長史韋質、司馬薑律先在於外,聞綸敗,馳往迎之。於是複收散卒,屯於
齊昌郡,將引魏軍共攻南陽。侯景將任約聞之,使鐵騎二百襲綸,綸無備,又敗走
定州。定州刺史田龍祖迎綸,綸以龍祖荊鎮所任,懼為所執,複歸齊昌。行至汝南,
西魏所署汝南城主李素者,綸之故吏,聞綸敗,開城納之。綸乃修浚城池,收集士
卒,將攻竟陵。西魏安州刺史馬岫聞之,報於西魏,西魏遣大將軍楊忠、儀同侯幾
通率眾赴焉。二年二月,忠等至於汝南,綸嬰城自守。會天寒大雪,忠等攻不能克,
死者甚眾。後李素中流矢卒,城乃陷。忠等執綸,綸不為屈,遂害之。投於江岸,
經日顏色不變,鳥獸莫敢近焉。時年三十三。百姓憐之,為立祠廟,後世祖追諡曰
攜。
長子堅,字長白。大同元年,以例封汝南侯,邑五百戶。亦善草隸,性頗庸短。
侯景圍城,堅屯太陽門,終日蒲飲,不撫軍政。吏士有功,未嚐申理,疫癘所加,
亦不存恤,士鹹憤怨。太清三年三月,堅書佐董勳華、白曇朗等以繩引賊登樓,城
遂陷,堅遇害。
弟確,字仲正。少驍勇,有文才。大同二年,封為正階侯,邑五百戶,後徙封
永安。常在第中習騎射,學兵法,時人皆以為狂。左右或以進諫,確曰:“聽吾為
國家破賊,使汝知之。”除秘書丞,太子中舍人。
鍾山之役,確苦戰,所向披靡,群虜憚之。確每臨陣對敵,意氣詳贍。帶甲據
鞍,自朝及夕,馳驟往反,不以為勞,諸將服其壯勇。及侯景乞盟,確在外,慮為
後患,啟求召確入城。詔乃召確為南中郎將、廣州刺史,增封二千戶。確知此盟多
貳,城必淪沒,因欲南奔。攜王聞之,逼確使入,確猶不肯。攜王流涕謂曰:“汝
欲反邪!”時台使周石珍在坐,確謂石珍曰:“侯景雖雲欲去,而不解長圍,以意
而推,其事可見。今召我入,未見其益也。”石珍曰:“敕旨如此,侯豈得辭?”
確執意猶堅,攜王大怒,謂趙伯超曰:“譙州,卿為我斬之,當賚首赴闕。”伯超
揮刃眄確曰:“我識君耳,刀豈識君?”確於是流涕而出,遂入城。及景背盟複圍
城,城陷,確排闥入,啟高祖曰:“城已陷矣。”高祖曰:“猶可一戰不?”對曰:
“不可。臣向者親格戰,勢不能禁,自縋下城,僅得至此。”高祖歎曰:“自我得
之,自我失之,亦複何恨。”乃使確為慰勞文。
確既出見景,景愛其膂力,恒令在左右。後從景行,見天上飛鳶,群虜爭射不
中,確射之,應弦而落。賊徒忿嫉,鹹勸除之。先是攜王遣人密導確,確謂使者曰:
“侯景輕佻,可一夫力致,確不惜死,正欲手刃之;但未得其便耳。卿還啟家王,
願勿以為念也。”事未遂而為賊所害。
史臣曰:自周、漢廣樹籓屏,固本深根;高祖之封建,將遵古製也。南康、廬
陵並以宗室之貴,據磐石之重,績以孝著,續以勇聞。綸聰警有才學,性險躁,屢
以罪黜,及太清之亂,忠孝獨存,斯可嘉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