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越來越不穩定了…
通過衛星的觀測,變化最為明顯的是南極洲,這座平均海拔超過兩千米的大陸正在融化,通過近半個多月的觀察,確定南極洲的麵積正在縮小。
地理部的專家猜測,濃重的黑霧形成了類似與溫室氣體的作用,相當於給藍球穿上了一件保暖內衣…
幸運的是,降臨藍球的火星碎片都不太大,沒有產生足以毀滅所有生物的災害,在經曆過短暫而且沒有規律的海嘯以及不多的火山爆發後,至少藍球的狀態還算穩定。
其實就環境的變化問題,就可以引申出一常串的討論——在氣候變化的情況下,人類應該如何生存?
作為一個孤島的啟明局,應該如何應對這種變化?
當然,這是需要從長遠考慮的…
不過,迫在眉睫的事情有更多,這不得不讓會議暫時放下這個問題。
作為後勤負責人的李衛民通報了更為詳細的災後現狀,其中包括全球幸存的人類分布…這並不精確,因為有些人仍然活著,卻不知道在哪裏,而且聯係不上。
米軍元首和整個海上軍事編隊在達到夏威夷群島之後,發現黑霧並沒有像預想的那樣,僅僅停留在陸地上…他們意識到用不了多久,藍球的海洋同樣會被黑霧覆蓋,不得不臨時決定返回落基山脈的腹地,也就是猶他州與亞利桑那州交界的區域——那是北美大陸上為數不多的,海拔超過兩千米的地區。
其他國家也有存活下來的人,不過基本和米國一樣,都是領導或者軍事長官,他們迅速的集結,據說要駛向亞洲…
因為此時的亞洲,是安全區域最多的一個地區——華夏境內三段階梯的地形中,西南大部分區域的平均海拔超過了三千米,是黑霧覆蓋全球後,留給人類最大的一片土地。
本地元首災難前調度,不少軍事力量和物資被轉移到了這裏,當然,還包括不少的居民,藏省的日喀責與拉挲很快成為了災後的剩餘人類文明中心。
根據大概的估算,整個藍球幸存的人類總數應該不超過一億…
現在,並不存在對抗黑霧災難的統一組織了——每個區域的幸存人類隻是在當地努力的生存,包括啟明局。
此時處於秦嶺山脈的啟明局,包括接收的難民共計有十五萬人,每天的糧食消耗都是一個天文數字,龐雷不得不安排幾十輛卡車,在啟明局警衛部隊的保護下重新開進黑霧——前往附近幾座城市糧儲倉庫運輸食物。
通過收集人類文明的遺留,可以勉強堅持一段時間,堅持一段時間就夠了——畢竟,圍牆內有大量的土地,可以組織人手通過種植自給自足,而且,春天馬上就要來了…
當然…孤島生存的前提,在於外麵的黑霧不會繼續增加,如果黑霧繼續提升高度,所做的一切都隻是苟延殘喘…
“黑霧升高,是不可抗力因素…我們不用過於擔心這件事,因為擔心也沒用,我們現在的首要任務是——活下去!”龐雷一臉凝重的環視會議室中的眾人,繼續說道:“其次,是在圍城之內,盡量恢複人類的文明。”
黑霧降臨,除了導致大量人口滅亡,最直接的影響就是摧毀了人類文明…
這是毋庸置疑的…就連啟明局這樣的科研機構,匯聚了大量各個學科的頂尖人才,仍然不免回複到幾百年前的程度…
這其中主要的原因,是因為工業發展產生了複雜而又龐大的供應體係,此時的啟明局內隻剩下理論,失去了所有的基礎供應…
即使能夠恢複,也需要時間,而且圍牆內的區域麵積太小了,小到承載不下人類原本具有的那些東西。
於此同時,還需要擔心外麵的異物!
幾十億人被轉化成了異物,這種壓力可想而知——隻要異物進攻,光憑啟明局的圍牆和十幾萬人的力量,根本守不下來。
這個原本用於封鎖黑霧區域的圍牆,此時成為了保護人類,卻又同時困住人類的存在。
龐雷作為啟明局的軍事主官,大概總結了啟明局剩餘的軍事力量:
啟明局剩下不到一萬人的駐軍,雖然人數不多,但是好在裝備精良,而且各種先進的武器齊全,坦克裝甲車飛機等先進的武器都有…這得益於啟明局的前身是一個空軍基地…
另外,彈藥補給暫時也不成問題——秦嶺大山本就是原來的軍儲地區,有很多軍儲基地,隻需要在進入黑霧中運輸回來就可以了,在目前不會短缺。
人類史就是戰爭史,沒有任何物種像人類這樣熱衷戰爭——此時,缺點變成了優點,在和平時期製造的彈藥,足夠打到世界毀滅。
最好的消息,莫過於侯文生和吳江的五個裝甲師將在不久之後到達南海…這將大幅度提升啟明局的力量。
黑霧區域
第490章 蟲型戰艦
目前對於啟明局,最大的困擾是能源供應不足。
這是讓所有人都相當頭痛的問題…
沒有能源的供應,啟明局根本無法運轉起來——僅有的太陽能設備根本不足以支持消耗,科研工作不用多說,沒電根本無法繼續。
好在當前生存才是第一要務,科研工作理所當然的終止一段時間,減少電量的消耗。
之所以還沒完全斷電,得益於啟明局本身具有非常先進的儲電裝置,這是當初建立機構時的一個長遠的戰略。
物理部的工作人員提出了幾個解決方案…
可以嚐試在圍牆內建立熱電廠…剛經曆了圍城計劃的大工程,剩餘的材料足以建造一座熱電廠,不過…燃料的供應會很成問題,在煤礦和燃油都無法穩定供應的情況下,這個方案馬上被否決。
在圍牆內建造水電或者核電站也是被提出的方案…圍牆內還有一條渭河的支流,適合水力發電,但是因為工程量太大難以實施;核電能力啟明局也是有的,但是在目前這個情況下,所有的原材料都很難獲得——失去了製造業的材料供應,建造核電站所需的原材料精度要求極高,這有些強人所難…
這些所需的材料,不可能從覆蓋黑霧的城市廢墟中搜集到。
最終,會議達成了統一——在圍牆區域內大量安裝太陽能裝置,用以支持啟明局的電力供應,雖然材料同樣沒有,但是需求並不像核電材料那麽高,有很大可能會從原有的城市中搜集到…
在這個基礎上,有一個年輕的物理學家提出一個設計方案,可以使用圓球形式的太陽能收集裝置取代常規的太陽能電池板——圓球要比太陽能電池板占據的空間更小,而且材料可以使用易於獲得的玻璃,將內部設置成為中空,僅僅裝上清水就可以了。
這種圓球形式的太陽能收集裝置,優點在於不像太陽能電池板那樣麻煩,必須一直衝著太陽運動的的軌跡擺動——隻有一直衝著太陽,才能保證太陽能收集效率…圓形此時是完美的,相當於凸透鏡一般的形狀正好可以讓陽光聚焦在另一側的圓球表麵,無論太陽怎麽轉,焦點都會在圓球的另一個麵——隻需要設計裝置,在另一個麵上不斷進行能量轉化並儲存就好了。
這個方案被立即通過…材料容易獲得,原理構成簡單,工程建設也不複雜,而且效率並不比太陽能電池板低。
電力的問題解決了,燃油不足更為麻煩…
石油是人類工業文明的血液,在災難來臨之後,石油的供應自然中斷,而後續的整套工業體係也失去了…這才是啟明局麵臨的最大問題——因為這套龐大的工業體係,啟明局根本無法憑借一己之力進行恢複。
不要僅僅以為燃料的意義重大…其實從石油中,可以提取到上百種有用的物質,無論是塑料,還是合成纖維、橡膠這些民用必需品,還是現代工業以及國防的重要物資,都無法離開石油工業。
一種物質的提取,就需要一個工廠,需要一條生產線…啟明局不可能同時恢複幾百個工廠的生產線,即使有理論基礎,有足夠的專業團隊,但是仍然也遠遠不夠…
通過衛星的觀測,變化最為明顯的是南極洲,這座平均海拔超過兩千米的大陸正在融化,通過近半個多月的觀察,確定南極洲的麵積正在縮小。
地理部的專家猜測,濃重的黑霧形成了類似與溫室氣體的作用,相當於給藍球穿上了一件保暖內衣…
幸運的是,降臨藍球的火星碎片都不太大,沒有產生足以毀滅所有生物的災害,在經曆過短暫而且沒有規律的海嘯以及不多的火山爆發後,至少藍球的狀態還算穩定。
其實就環境的變化問題,就可以引申出一常串的討論——在氣候變化的情況下,人類應該如何生存?
作為一個孤島的啟明局,應該如何應對這種變化?
當然,這是需要從長遠考慮的…
不過,迫在眉睫的事情有更多,這不得不讓會議暫時放下這個問題。
作為後勤負責人的李衛民通報了更為詳細的災後現狀,其中包括全球幸存的人類分布…這並不精確,因為有些人仍然活著,卻不知道在哪裏,而且聯係不上。
米軍元首和整個海上軍事編隊在達到夏威夷群島之後,發現黑霧並沒有像預想的那樣,僅僅停留在陸地上…他們意識到用不了多久,藍球的海洋同樣會被黑霧覆蓋,不得不臨時決定返回落基山脈的腹地,也就是猶他州與亞利桑那州交界的區域——那是北美大陸上為數不多的,海拔超過兩千米的地區。
其他國家也有存活下來的人,不過基本和米國一樣,都是領導或者軍事長官,他們迅速的集結,據說要駛向亞洲…
因為此時的亞洲,是安全區域最多的一個地區——華夏境內三段階梯的地形中,西南大部分區域的平均海拔超過了三千米,是黑霧覆蓋全球後,留給人類最大的一片土地。
本地元首災難前調度,不少軍事力量和物資被轉移到了這裏,當然,還包括不少的居民,藏省的日喀責與拉挲很快成為了災後的剩餘人類文明中心。
根據大概的估算,整個藍球幸存的人類總數應該不超過一億…
現在,並不存在對抗黑霧災難的統一組織了——每個區域的幸存人類隻是在當地努力的生存,包括啟明局。
此時處於秦嶺山脈的啟明局,包括接收的難民共計有十五萬人,每天的糧食消耗都是一個天文數字,龐雷不得不安排幾十輛卡車,在啟明局警衛部隊的保護下重新開進黑霧——前往附近幾座城市糧儲倉庫運輸食物。
通過收集人類文明的遺留,可以勉強堅持一段時間,堅持一段時間就夠了——畢竟,圍牆內有大量的土地,可以組織人手通過種植自給自足,而且,春天馬上就要來了…
當然…孤島生存的前提,在於外麵的黑霧不會繼續增加,如果黑霧繼續提升高度,所做的一切都隻是苟延殘喘…
“黑霧升高,是不可抗力因素…我們不用過於擔心這件事,因為擔心也沒用,我們現在的首要任務是——活下去!”龐雷一臉凝重的環視會議室中的眾人,繼續說道:“其次,是在圍城之內,盡量恢複人類的文明。”
黑霧降臨,除了導致大量人口滅亡,最直接的影響就是摧毀了人類文明…
這是毋庸置疑的…就連啟明局這樣的科研機構,匯聚了大量各個學科的頂尖人才,仍然不免回複到幾百年前的程度…
這其中主要的原因,是因為工業發展產生了複雜而又龐大的供應體係,此時的啟明局內隻剩下理論,失去了所有的基礎供應…
即使能夠恢複,也需要時間,而且圍牆內的區域麵積太小了,小到承載不下人類原本具有的那些東西。
於此同時,還需要擔心外麵的異物!
幾十億人被轉化成了異物,這種壓力可想而知——隻要異物進攻,光憑啟明局的圍牆和十幾萬人的力量,根本守不下來。
這個原本用於封鎖黑霧區域的圍牆,此時成為了保護人類,卻又同時困住人類的存在。
龐雷作為啟明局的軍事主官,大概總結了啟明局剩餘的軍事力量:
啟明局剩下不到一萬人的駐軍,雖然人數不多,但是好在裝備精良,而且各種先進的武器齊全,坦克裝甲車飛機等先進的武器都有…這得益於啟明局的前身是一個空軍基地…
另外,彈藥補給暫時也不成問題——秦嶺大山本就是原來的軍儲地區,有很多軍儲基地,隻需要在進入黑霧中運輸回來就可以了,在目前不會短缺。
人類史就是戰爭史,沒有任何物種像人類這樣熱衷戰爭——此時,缺點變成了優點,在和平時期製造的彈藥,足夠打到世界毀滅。
最好的消息,莫過於侯文生和吳江的五個裝甲師將在不久之後到達南海…這將大幅度提升啟明局的力量。
黑霧區域
第490章 蟲型戰艦
目前對於啟明局,最大的困擾是能源供應不足。
這是讓所有人都相當頭痛的問題…
沒有能源的供應,啟明局根本無法運轉起來——僅有的太陽能設備根本不足以支持消耗,科研工作不用多說,沒電根本無法繼續。
好在當前生存才是第一要務,科研工作理所當然的終止一段時間,減少電量的消耗。
之所以還沒完全斷電,得益於啟明局本身具有非常先進的儲電裝置,這是當初建立機構時的一個長遠的戰略。
物理部的工作人員提出了幾個解決方案…
可以嚐試在圍牆內建立熱電廠…剛經曆了圍城計劃的大工程,剩餘的材料足以建造一座熱電廠,不過…燃料的供應會很成問題,在煤礦和燃油都無法穩定供應的情況下,這個方案馬上被否決。
在圍牆內建造水電或者核電站也是被提出的方案…圍牆內還有一條渭河的支流,適合水力發電,但是因為工程量太大難以實施;核電能力啟明局也是有的,但是在目前這個情況下,所有的原材料都很難獲得——失去了製造業的材料供應,建造核電站所需的原材料精度要求極高,這有些強人所難…
這些所需的材料,不可能從覆蓋黑霧的城市廢墟中搜集到。
最終,會議達成了統一——在圍牆區域內大量安裝太陽能裝置,用以支持啟明局的電力供應,雖然材料同樣沒有,但是需求並不像核電材料那麽高,有很大可能會從原有的城市中搜集到…
在這個基礎上,有一個年輕的物理學家提出一個設計方案,可以使用圓球形式的太陽能收集裝置取代常規的太陽能電池板——圓球要比太陽能電池板占據的空間更小,而且材料可以使用易於獲得的玻璃,將內部設置成為中空,僅僅裝上清水就可以了。
這種圓球形式的太陽能收集裝置,優點在於不像太陽能電池板那樣麻煩,必須一直衝著太陽運動的的軌跡擺動——隻有一直衝著太陽,才能保證太陽能收集效率…圓形此時是完美的,相當於凸透鏡一般的形狀正好可以讓陽光聚焦在另一側的圓球表麵,無論太陽怎麽轉,焦點都會在圓球的另一個麵——隻需要設計裝置,在另一個麵上不斷進行能量轉化並儲存就好了。
這個方案被立即通過…材料容易獲得,原理構成簡單,工程建設也不複雜,而且效率並不比太陽能電池板低。
電力的問題解決了,燃油不足更為麻煩…
石油是人類工業文明的血液,在災難來臨之後,石油的供應自然中斷,而後續的整套工業體係也失去了…這才是啟明局麵臨的最大問題——因為這套龐大的工業體係,啟明局根本無法憑借一己之力進行恢複。
不要僅僅以為燃料的意義重大…其實從石油中,可以提取到上百種有用的物質,無論是塑料,還是合成纖維、橡膠這些民用必需品,還是現代工業以及國防的重要物資,都無法離開石油工業。
一種物質的提取,就需要一個工廠,需要一條生產線…啟明局不可能同時恢複幾百個工廠的生產線,即使有理論基礎,有足夠的專業團隊,但是仍然也遠遠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