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劇往往最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為看經典之作《雷雨》,我等了好幾年。


    所以盡管覺得票價貴,盡管是個帶著涼意的雨夜,


    盡管因為怕看不上序幕而不打傘在街頭抱著快餐背著大包提著褲管狼狽至極的一路狂奔,


    我依然覺得,經典終歸是經典,《雷雨》永遠不會讓你失望。


    當引導員剛剛為我指好我的座位時,燈光落下,帷幕拉開,四鳳和她爹魯貴已經開始對話……


    劇情扣人心弦,故事情節緊湊曲折,人物個性鮮明,嚴格地遵循戲劇的三一律,


    不知不覺,三個多小時過去,演員謝幕,我們在經久不息的掌聲裏體味著意猶未盡之感。


    曹禺先生在二十三歲就能創作出如此優秀的作品,並且幾十年經久不衰,實乃天才。


    《雷雨》,多好的名字。


    故事在天邊轟隆隆的悶雷聲中醞釀,在閃電交加中絕望與掙紮、在霹雷聲中死亡與爆發,


    階級地位,複雜關係,愛恨情仇、利益衝突……


    我想,《雷雨》之所以具有這樣永久的生命力,在於它曆久彌新的現實主義,


    以及對於人性的追問。


    ======================================================


    繁漪。


    這牢籠中的女子,這暴風驟雨般的女子,這在壓抑中痛苦萬分的女子,


    是曹禺先生創作劇本時最先想出來的人物,也是大部分人眼裏《雷雨》的主人公。


    在劇中,我們感受到她內心撕心裂肺的疼痛與掙紮,


    感到她在命運麵前、在愛情麵前無力的抗爭,


    是的,繁漪足夠痛苦,甚至足夠可憐,她的命運不能自己主宰,


    除了竭盡全力拯救那畸形的愛戀,她始終沒能堅持做她自己。


    她在周樸園的步步緊逼十下成了所有人認為的瘋子,她抵抗喝藥卻最終僵持不過周樸園,


    還是要硬逼十著自己喝下去,她喝下的不僅是一碗的苦水,更是麻痹她軀體與靈魂毒藥。


    繁漪的悲哀在於進了不該進的門,愛了不該愛的人,把亂倫的愛情當作生活的救命草,缺乏對擺脫現狀的覺醒。


    ======================================================


    周萍。


    一部分男人的劣根性在他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不欣賞這樣的男人。


    男人可以花心,但不可以缺乏責任感。


    他軟弱,在自己製造的錯誤裏抓狂、逃避,


    他的錯誤給了繁漪生命中最耀眼的陽光,卻為一場暴風雨的來臨埋下了滅頂的種子。


    雖然他在愛上四鳳以後認為是找到了真愛,找尋到了未來的方向,


    可天知道如果沒有最後的悲劇,四鳳又是不是他最後一個女人?


    ======================================================


    四鳳。


    她也許純美,但她不是天使。


    愛上周家大少爺,那是怎樣一種愛?


    灰姑娘與王子的愛情,總會動人,總會美好。


    但四鳳愛的是那樣一種榮華富貴,還是那樣一種懸殊地位從遙不可及到近在咫尺的溫暖?


    可她眼裏怎麽又不加二少爺?


    她愛上的是周萍的成熟討巧,還是隻因自己情竇初開,而周萍又恰恰符合她的理想?


    排除所有懷疑,她真的愛周萍。


    隻是,在遙遠的一九二二,這種理想中的愛情,不計後果,不計代價的盲從,導致的結果隻有一個——悲劇。


    可憐的四鳳,如果活在今天,她一定不會那樣悲慘地死去。


    你知道我說的話是什麽意思。


    ======================================================


    周衝。


    最天真,最浪漫,最善良,最寬容。


    隻是這樣的人,最終還是一死。


    他可以傻傻地說要帶著四鳳去飛,


    四鳳喜歡周萍,他可以憨憨地說沒有關係,隻要四鳳喜歡。


    他的愛裏不夾雜一丁點自私,這真是一種超越了愛情本身的大愛。


    隻是,


    他的悲哀在於太過烏托邦,太過天真,太過善良。


    曹禺先生如此狠心,如此正麵的人物也沒能免於一死,


    是否要告訴我們,人太過理想化,太過善良,就是一種愚蠢呢?


    ======================================================


    周樸園。


    周樸園壞到不認識了自己。


    他禁錮繁漪的軀體與精神,麻痹她的思想與靈魂。


    他讓侍萍捱過了三十年困苦的生活,用陳舊的家具,年輕時的照片和夏日永不開窗的習慣來懷念侍萍,


    卻在相認的那一刻退避千裏,用錢來收買侍萍的人心。


    這是怎樣一種滑稽和低賤。


    他高高在上的父親形象時常把孩子們嚇得肝顫,可內心又有誰是真正屈服於他?


    他可以麵不改色的讓那麽多工人死在殷紅的鮮血裏,喪失人性。


    但《雷雨》的悲劇是否大多數都是周樸園的錯?


    ======================================================


    侍萍。


    我個人認為,她是最為悲慘,最為可憐的人。


    被周樸園拋棄,三十年見不到自己的大兒子周萍。


    三十年帶著魯大海艱苦的過活,兩次嫁給下人。


    生了四鳳,哪裏料到四鳳又去侍奉拋棄了她的周樸園。


    更哪裏料到四鳳又偏偏愛上了自己同母異父的哥哥,


    萬萬沒料到的是,四鳳竟然懷上了和周萍的孩子。


    她知道真相她無法張嘴說一個字,她想立刻離開這個地方馬上去濟南而老天卻連一晚也不再等待下去。


    這樣殘酷的事實,也隻有一個炸雷,方能代表侍萍所經受的巨大打擊吧!


    所以,漫天雨網替代了侍萍所有的眼淚,


    她失去了三十年未見的親兒子周萍,失去了自己最疼愛的好女兒四鳳,


    她依然活著,隻是,目光呆滯,眼睛幹涸。


    為什麽這樣的悲劇發生在他身上?


    是因為與周樸園的關係從第一步就開始錯於是步步錯錯到毫不知情無可抑製?


    還是這本就是命運的安排?


    ======================================================


    魯貴。


    這市井氣十足的侍從太具有現實意義了。


    在老爺麵前馬首是瞻,


    在金錢麵前黑白不分,


    在利益麵前不顧愛女,


    在漫漫的曆史長河裏,在世界的任何一個角落裏,


    這樣的小人始終具有著自己蟑螂般的頑強生命力,


    他們是雷電交加時刻的偷窺者,帶來了靜靜的殺氣。


    ======================================================


    這個題目起的有點廢話,實際是為了和一位朋友的博文“《雷雨》不是喜劇”對應。


    在看這部話劇的過程中,有至少五分之一的觀眾有過多次哄笑。


    也許是被周萍傻憨憨的話語和直愣愣的語氣衝擊到了,


    也可能是被周萍的無助抓狂的表演刺激到了,


    我斜後麵的一對情侶一個坐在另一個的腿上哈哈大笑,好像在看《武林外傳》,


    我倒覺得真正值得笑的是他們的無知。


    如果我站在劇場外麵,絕對想象不出來,這五分之一的觀眾是在觀看《雷雨》。


    願曹禺先生的在天之靈能夠諒解。


    願我們每個人可以帶著一顆敬畏的心和一個願意思考的頭腦,


    去解讀這樣一部中國話劇史上最傑出的作品,去解讀那未曾被我們完全理解的——人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雷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曹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曹禺並收藏雷雨最新章節